固原市原州区露地西芹引进示范项目.doc_第1页
固原市原州区露地西芹引进示范项目.doc_第2页
固原市原州区露地西芹引进示范项目.doc_第3页
固原市原州区露地西芹引进示范项目.doc_第4页
固原市原州区露地西芹引进示范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原市原州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请书 2011 年度项目名称: 固原市原州区露地西芹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申 请 人: 张树海 申请单位: 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通讯地址: 固原市中心路2号 联系电话:申报日期: 2011年3月9日 固原市原州区科学技术局二O一一年三月一、 基本信息申请人情况姓 名张树海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5.07学 历本科所 学专 业职 称高级畜牧师联系电-申报单位情况名 称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性 质事业通讯地址固原市中心路2号邮 编756000所属部门原州区农牧局主要参加单位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所属技术领域信息 自动化 材料 能源 制造业 交通 农业 资源生态与环境 生物医药 人口与健康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其它主要试验示范内容与经济技术指标(300字左右)引进名特优露地西芹品种20个, 示范面积30亩。平均亩产量10000公斤,平均亩产值8000元。总经费 概 算 8.4万元申请科技发展计划资助 5 万元研究起 止日期2011年 3月至2012年3月一、项目意义(着重表述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当前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程度、支撑作用等)西芹新品种示范基地拟建于彭堡镇闫堡村,项目区有机肥源充足,土地肥沃,农民种菜经验丰富。土壤质量、地理条件都符合安全食品基地的环境质量标准,发展无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0年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平均亩产量7500公斤,亩产值4500元,人均蔬菜收入570元,蔬菜收入占人均收入的27%。可见,引进西芹良种对促进我区露地西芹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引进西芹品种有突出的优势。 1、具有市场优势。近年来,我区蔬菜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紧紧围绕我蔬菜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蔬菜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加大,已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露地冷凉蔬菜西芹、辣椒、甘蓝等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在西安、甘肃、河南、广州等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稳定的市场,年外销量1.5亿吨,为基地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具有需求优势。当前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营养、保健、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已成为消费主流,西芹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其特有的营养保健功能,倍受消费者青睐,消费呈增长之势。3、具有体系优势。我单位有较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拥有现有蔬菜技术干部9名,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5名,助理农艺师2名。项目实施地配备了专门的蔬菜技术人员,具有健全的推广网络体系。且项目实施地农户大有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基础,便于项目实施。二、项目目标(项目目标的涵盖范围要与项目名称相对应;确立的项目目标应能切实支撑项目立项的意义;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便于考核;其目标在计划实施周期内完成。)通过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及推广,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质西芹新品种。同时,引导农户使用高产、高效的优良品种,改变蔬菜的种植模式,带动项目区农户,辐射周边群众,推动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年平均种菜收入达到760元。在项目区,应用安全无公害农药防治病虫害,生产安全无毒的无公害蔬菜产品。三、项目主要任务(主要包括试验示范重点与开发内容,项目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创新点。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的支撑关系。)西芹新品种示范基地拟建于彭堡镇闫堡村,引进名特优露地西芹品种20个,示范面积30亩。平均亩产量10000公斤,平均亩产值8000元;组装配套无公害西芹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蔬菜种植技术和水平。四、项目预期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技术效益分析通过组装配套无公害西芹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加强栽培技术培训,提高我区无公害冷凉蔬菜种植水平。同时,利用项目带动作用,以点代面,辐射带动全区提高蔬菜产业发展水平,使科技贡献率达到65%。2、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新品种引进示范与筛选,使良种利用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90%,使用良种后,平均亩产量提高25%,平均亩产值增加15%,亩均产值达到8000元;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使每亩蔬菜节本增效800元。3、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完成后,可进一步提升设施蔬菜科技含量和种植水平,推动设施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同时也为我区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同时利用项目带动战略,使园区真正成为宣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窗口,成为引导农民选用新品种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对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主要参加人员名单姓 名性别出生 年月职务职称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所在单位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张树海男1965.07高级畜牧师畜牧农学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管谢永胜男1963.12农艺师农学农学、分管李效仁男1961.07高级农艺师农学农学、技术总负责白生虎男1968.11农艺师农学农学、技术员黄正军男1967.9农艺师农学农学、技术员杨勃兴男1977.2助理农艺师农学农学、技术员戴丽丽女1977.1助理农艺师农学农学、技术员十一、项目经费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科 目预 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