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中学学生行为偏差:心理成因与对策徐州市第二职业中学 杜培恩我们所说的学生行为偏差,严重的往往表现为不守校规校纪,厌学逃课、不写作业、拉帮结伙、欺负弱小同学,甚至少数行为恶劣的还侮辱师长,公开挑战学校、师长的权威;较轻的往往表现为以自我或者以小团体的利益为中心,对待教师的批评充耳不闻,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充满偏见,阳奉阴,我行我素,有些学者将学生的行为偏差现象,称之为反学校文化现象。在职业中学,行为偏差者众多、反学校文化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去转化所谓的差生,但收效甚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认为有必要从学校文化、学生文化的角度去深入研究行为偏差者反学校文化的心理成因,这样才能拿出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使学生的行为不再偏离社会的正常轨道。一、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类型及成因笔者在开展“职业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学生家庭背景材料的梳理分析后,发现“行为偏差生”的心理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心里阴暗来概括;影响其心理形成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我们过去所认为的社会影响、家庭环境那样简单。学校制度、教师形象和教育方式、同学中流行的时尚,甚至包括学校的课程、教学条件、培养目标等等,对其心理的形成,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行为偏差生心理的几种类型:1、阳奉阴违 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表面上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面对教师的批评,也表现出诚恳接受的态度,在老师面前,能够按照指令去做。但当老师离开现场后,其行动就走向了反面,将老师的批评教育置之脑后,表现出对老师批评的不屑,其行为偏差加剧。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往往会成为另一些差生的高参,在背后为他人出谋划策,教唆他人违纪,或教别人如何逃避处罚,而自己装作好学生。2、我行我素 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面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与教师的批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任由教师苦口婆心,他自岿然不动,既不认错,也不与教师发生正面冲突。笔者在处理大量违纪在网吧包夜的学生过程中,发现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他们认为 教师的批评是对的,但自己所做的也没有错到哪里去。是非标准混乱。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比较有主见,当我们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事例时,只靠常规的说教,很难改变他们的行为3、冷漠与逃避 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漠然置之,认为这些规章制度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但他们又没有能力来改变或对抗学校的规章制度,于是选择了逃避。他们不在乎教师采取的惩戒措施,会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违纪辩解,而且每一次惩戒之后,都会加大其行为偏差的程度。据笔者的调查,每个班级都有近百分之十五的学生从不写作业,考试时都懒得去作弊,写上姓名便交卷;有近百分之八的学生在学期开始后二个月内扔掉了所有的课本,有近百分之六的学生长期旷课,对学籍管理的种种规定漠然置之。所有的处理办法都收效甚微。 4、蔑视与反抗 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敢于公然蔑视学校的规章制度,面对教师的批评,敢于公开冲撞,对教师进行反批评,甚至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对学校、教师全然没有敬畏之心。具有此种心理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对学校管理的负面影响之大,却不可忽视。从个性的角度看,这类学生的脾气暴躁,易怒,好冲动,做事不计后果。(二)行为偏差生心理成因: 影响职业学校学生行为偏差心理的因素,我们一直简单的认为是二元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其他因素的研究不够。如社会主流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变的越来越弱,而同伴之间的流行观念、学校与教师的自身形象、学校的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氛围、教育教学管理的模式等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变的越来越强的现象,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矫正学生行为偏差的方法途径。面对学生行为偏差的矫正越来越难的现实,我们只能发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感叹,而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的方法可能有问题。因此,对行为偏差学生的心理成因,换个角度,进行深度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1、家庭因素的影响应该说家庭永远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一因素。父母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学生行为偏差,在较大程度上是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具有蔑视与反抗心理的学生,受家庭的影响更甚。这些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社会和经济地位偏低,自认为是社会不公的直接受害者,对抗的意识较强,为了生存,他们不在乎公序良俗和政府的管理规章,法的意识淡漠,面对管理者,敢于反抗。这无形中给孩子心理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对冷漠与逃避型心理的学生家庭进行分析时,发现这类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社会和经济地位较高,但他们喜欢批评学校、指责教师,将学校的问题与责任放大,对孩子比较信任。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导致其对学校、教师的不信任。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行踪与思想变化知之不多。具有我行我素心理学生的家长大多如此。相反,具有阳奉阴违心理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甚严,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往往不分轻重地予以责打。孩子为了躲避责打,便采取阳奉阴违的方式,与学校和教师周旋。2、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来自网络、传媒和影视作品。网络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之剧,已无须赘谈。一些以流行时尚、花边作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对学生行为偏差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影视作品,尤其是以暴力、凶杀、言情、侦探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受中学生追捧,对中学生行为偏差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真正有品位、有内涵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却很难走进学生的视野。有行为偏差倾向的学生对有品位、有内涵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出厌恶。在对一次集体观看以先进人物事迹为题材的电影情况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竟有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无法复述电影情节,让笔者十分震惊。但他们对录象厅播放的影片却津津乐道,这同样让笔者十分震惊。学生逃课后的去处,一是网吧,二是录象厅。有的学生对抗学校、老师的语言与方式,可以在影视作品和不良报刊中找到原型,一些贪官的惯用伎俩,也被学生克隆对抗学校和教师。社会不良风气、流行的错误观念,对学生的心理毒害甚剧,直接导致学生失却了符合社会标准的是非观和荣辱观,其行为偏离社会的正常轨道,也在情理之中。3、学校管理的影响学校管理的作用就是不断地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但如果管理模式不当,其结果恰好走向反面。如学校规章制度过于严厉,被大多数的行为偏差者视为缺乏人性化,对学生的个性张扬进行了太多的限制,如衣着、发饰等的规定,就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到不解和厌恶;对学生量化考核过度,项目繁多琐碎,动不动就扣分,让学生胆战心惊,引起学生反感,进而发展为对考核的对抗。另外,学校招生宣传时的部分承诺无法兑现、夸大其词的虚假信息,让学生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也诱发了学生对学校的鄙视心理和对抗意识,导致学生行为偏差。4、课程设置的影响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依据的是培养目标。但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期望值有较大差距,直接导致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不满。有近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认为现行的课程,务需的多,实用的少,对自己的技能形成并无多大用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课时多,内容偏难,学起来比较吃力,也是学生对课程不满的原因之一。行为偏差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目的单一明确,就是尽早学点实用技术,尽早就业。但学校的课程设置使其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就业技术。这就导致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软对抗不写作业、逃课、课堂上故意做小动作等。5、教学评价的影响目前职业学校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部分专业课的教学评价,还是传统的方式,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知识记忆量。这种评价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行为偏差生所轻视,有些学生对付考试的手法就是设法作弊,有的干脆连弊也不作,更有甚者竟故意缺考。但当我们改变评价方法,以小论文、小制作、技能等级鉴定等方式来评价学业成绩时,学生的参考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6、同学之间的影响同学之间的影响,过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但我们一相情愿的认为好学生可以带好差生,而没有认识到差生对好学生的影响更大。如一帮一结对子的互帮互学方式,曾被广泛应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学生之间,因其志趣、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会自然地形成不同的有行或无形的小团体,不同的团体之间存在着交流障碍,甚至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行为偏差程度较大的学生团体,会对无行为偏差或行为偏差较小的学生团体发起主动攻击,如讽刺挖苦、恶语相向、恐吓等。这会导致无行为偏差或行为偏差较小的学生团体发生裂变,无行为偏差的学生会出现行为偏差,行为偏差较小的学生会出现较大的行为偏差。行为偏差程度较大的学生团体,很容易在班级形成势力,以对抗教师的管理。我们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校内校外发生的打群架事件,都是这类团体发起或参与。正是这样,在职业中学,无行为偏差的学生,对行为偏差程度较大学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二、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式的处理学生的行为偏差,只能收到一时的效果,必须从影响学生行为偏差心理的因素入手,先转变学生的思先观念,才能使学生行为偏差的矫正收到长久的效果。但目前学校还没有能力只手转变社会风气,也无法对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有效干预,使其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校园主流文化的认同度,以达到调控学生行为的目的。(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刚柔相济,有利于化解学生的对抗心理。目前学校管理制度的刚性过大,过分强调统一、安宁和秩序,而忽视多样化 、朝气和生动活泼。有些制度,甚至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如发饰、衣着的整齐划一、校内活动的种种限制、违纪处理的过度严厉等,让学生反感,与学校对抗的心理加剧。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刚性措施是必须的,但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可以宽松待之 ,让学生有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学校管理制度的过多过细和过严,让学生有如履薄冰之感,也不利于学生 身心的健康发展。适度的刚性管理 ,是营造校园 和谐环境必 要条件。但管理制度的适度软化,可以使我们对学生的爱,有着具体可感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和善与宽容,这样 学生才会接受我们的管理,而不致出现行为上的偏差。(二)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如学校在制定有关学生管理规章时,可以引入听证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建言献策;学校文化活动项目的设计,可以在学生中进行方案征集,借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等。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使学生对学校的主流文化有较大的认同感,行为上就有可能与我们的期望相近。过去的学校文化建设,虽然也有学生的参与,但大多都是被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三)加强学校诚信建设,真诚面对学生,消除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危机。近几年的招生虚假宣传,已经严重损害了教育形象,整个社会对学校的不信任感有增无减。职业学校为了生存,招生宣传中的虚假信息更多一些。如果学生对学校失去信任,教育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学生的行为偏差就会越来越大。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加强学校诚信建设,真诚面对学生,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短处。对外宣传可以扬己之长,但不能夸大失据,更不能弄虚作假。招生时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绝不可强辞辩解,自行开脱。消除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危机,学生行为偏差的矫正才有可能。(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让教师以高超的业务能力和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表明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教育真理。让学生亲近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同教师。当教师不能被学生视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时,我们所有的教育管理都是无效的。有的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不过硬;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时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容学生置辩;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比较冷漠,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有的教师对待学生过于严厉,让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心胸不够宽,斤斤计较等等,都难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学生对教师要么敬而远之,要么软对抗,要么公开冲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可以德能两方面着手,让教师逐步从“匠”变为“师”,而且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五)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让其更加接近学生的自我期望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其注意力逐步聚焦在学业上。调查发现,行为偏差程度较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往往有强烈的紧迫感,给人以“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其行为偏差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矫正。因此中职校的培养目标应更加务实,明确学生的就业和技能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的目标,让学生明白自我期望目标可以在学校实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与信任。为此学校的课程设置应打破现行的线形结构,代之以融合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的复合课程,使其贴近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贴近现代技术的发展潮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的实用价值。(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语文会考试题及答案
- 杠杆借力考试题及答案
- 肝硬化医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利润与合同成本的确认
- 防突证考试题及答案
- 儿童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 动物病理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试卷(高二历史)
- 中国预制试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电器商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CJ/T 225-20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 2025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单词(默写版)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项目二缸内直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汽车综合维修
-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同步教案(全册)
- 酒店物品转卖协议书
- 工地禁酒免责协议书
- 肺癌健康医学科普
- 职业技术学校《酒店数字化营销》课程标准
- 医学就业能力展示
- 《物业管理制度与法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