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规程.doc_第1页
锅炉规程.doc_第2页
锅炉规程.doc_第3页
锅炉规程.doc_第4页
锅炉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OHjO31742004YG35-3.82/M6 锅炉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我厂热电联产锅炉的操作程序、参数要求和事故的处理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本厂热电联产锅炉的司炉岗位,包含锅炉本体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启停,运行、维护保养及事故预防与处理。2.工艺流程图2.1 烟气流程图一次风二次风 一次风预热器二次风预热器流化床风室流化床惯性分离器风室返料器惯性分离器旋风分离器风室返料器旋风分离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减温器省煤器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大气烟囱2.2 汽水系统流程图除氧器给水泵上联箱减温器蒸汽母管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导汽管膜式壁下联箱下降管汽包省煤器给水混合集箱省煤器进口集箱省煤器出口集箱3.主要设备型号规格3.1 锅炉代号YG353.82 / M6燃 料:煤设计序次:第六次额定压力:3.82Mpa额定负荷:35t/h生产厂家代号:济南锅炉厂3.2 风机型号规格称名格规目项型号流量M3/h风压Pa配套电机型号功率KW引风机AYX35-5ANO17D970284412Y355M-6185一次风机AGX35-1ANO15.5D2775515044Y315L-4185二次风机AGX35-1ANO12.5D255338855Y315S-41103.3 给水泵名称型号流量t/h扬程m配套电机型号功率(kw)给水泵DG46-50246600Y2-315M-21323.4 除氧器名称型号额定流量t/h工作温度工作压力Mpa水箱容积m3除氧器YDQ2500/40401040.02204.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备件4.1 现场条件4.1.1 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现场应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志。4.1.2 运行区的梯子、步道、栏杆、护板符合安全要求。4.1.3 排水沟道畅通,沟道及孔洞盖板齐全。4.1.4 工业、消防及生活用水系统应能投入正常使用,并具有足够的消防器材。4.1.5 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应能在故障时及时自动投入。4.1.6 寒冬季节,应对有关阀门和管道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以防冻裂。4.2 下列系统中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完好,保温完好。4.2.1 锅炉范围内管道,汽水系统,疏放水、放汽系统、加药系统、排污系统。4.2.2 锅炉的烟风系统,燃烧系统,返料系统,上煤、除灰、除渣系统。4.2.3 冷却系统,除尘器循环水系统。4.3 下列设备须调试合格并进行记录4.3.1 一、二次风机、引风机调试合格,并符合启动要求。4.3.2 上煤系统的破碎、筛分,给煤设备经调试合格,并符合启动要求。除灰系统调试合格,并符合要求。4.3.3 锅炉冷态调试结束,具备点火条件。4.3.4 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的调试符合点火要求。5.锅炉机组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5.1 检查所有阀门,并置于下列状态:5.1.1 蒸汽系统:主汽门经开关试验后关闭,旁路门关闭。5.1.2 给水系统:给水门、给水旁路门及放水门关闭,给水调整门、给水中间门、省煤器入口门开启,省煤器与锅筒再循环门开启。(若锅筒无水,在上水前关闭,上水后开启)5.1.3 减温水系统:减温器入口门、出口门、调整门、放小门关闭。5.1.4 放水系统:各集箱的排污门、连续排污二次门、事故放水门关闭。5.1.5 疏水系统:主汽门前所有的疏水门及主汽门后的疏水门开启。5.1.6 蒸汽及炉水取样门、锅筒加药门开启,加药泵出口门关闭。5.1.7 锅筒水位计的汽门、水位门开启,放水门关闭。5.1.8 所有压力表一次门开启,所有流量表一次门开启。5.1.9 空气门开启,对空排汽门开启。5.2 检查所有转动设备,轴承润滑油洁净,油位正常,开启冷却水门,水流正常,地脚螺栓及安全罩牢固,风机入口处无杂物。5.3返料器风门关闭,旋风筒底部放灰门关闭,流化床底部放渣门关闭,并开关灵活。5.4 检查流化床,返料器等内部无焦渣及杂物,所有风帽小孔必须畅通。所有人孔门,检查门完整,关闭严密。5.5 检查除尘器,开启水门,水流正常,水封良好。5.6 与有关人员、部门联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5.6.1 热工值班人员:将各仪表及操作装置置于工作状态。5.6.2 燃料值班人员:原煤斗上煤。5.6.3 化水值班人员:化验炉水品质,给水管上水。5.6.4 电气值班人员:电气设备绝缘测量合格后送电。5.6.5 准备足够的点炉材料,包括点火烟煤、木炭及底料,备好降温用冷渣、底料。要求可燃物含量5%,粒度6mm以下,粒径分布按下表:颗粒直径(mm) 所点重量比(%)63.2303.224021.6121.60.8100.8以下85.6.6 检查与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按规程要求进行锅炉上水。6锅炉机组启动方法与步骤6.1 锅炉点火:司炉接到点火命令后,应按规程要求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锅炉设备达到点火条件时,铺设点火底料,厚度为380-420mm,厚度要均匀,点火方式用固态木炭床上点火。6.1.1 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保持炉膛出口负压为50-100Pa,逐渐加大引风机,一次风机电机频率,观察底料流化情况,应记录下底料开始流化和完全流化时一次风机的电机频率及风量,待底料完全流化后应继续维持5-10分钟,然后慢慢降低引风机,一次风机电机频率,将底料吹平。6.1.2 停运一次风机,用木炭加热底料,将燃烧的木炭均匀铺设在底料表面,底料加热至少300左右时,启动一次风机,瞬间调整引风机及一次风机电机频率,使底料完全流化后,再降至基本流化状态,并注意观察炉内底料火焰颜色,如火焰发红转为发亮时,应迅速加风,控制温度急剧上升,必要时可投入冷渣降温。底料火焰暗红时,可投入少量烟煤升温。待底料全部点燃时,可开启给煤机,适量加煤控制床溢。在点火加煤这段时间内应从炉前观察火焰情况为主,表盘操作应服从炉前观察火焰情况人员的指挥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料层温度, 料层温度应控制在850-950范围内。流化正常,床温稳定情况下,投入返料风,使循环灰返回流化床参与循环流化燃烧。燃烧及床温稳定后,关闭炉门,此时就可以进入正常燃烧运行。7.锅炉的升压操作7.1 伴随着点火过程,汽压在不断上升,当汽压升至0.05-0.1Mpa时冲洗锅筒水位计,并核对其他水位计指示是否符合锅筒水位。7.2 当汽压升至0.15-0.20Mpa时,关闭锅筒空气门,减温器联箱疏水门。7.3 当汽压升至0.25-0.35Mpa时,依次进行水冷壁下联箱排污放水,注意锅炉筒水位,在锅炉进水时应关闭锅筒至省煤器入口的再循环门。7.4 当汽压升至0.3Mpa时,热紧法兰,人孔及手孔等处的螺丝,并通知仪表冲洗各表管,联系汽机后开锅炉主汽门旁路进行暖管。当汽压升至0.6-0.7Mpa时全开主汽门,关旁路门。7.5 当压力升至1Mpa时,通知仪表投入水位表。7.6 当压力升至2Mpa时,稳定汽压对锅炉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7.7 汽压升至2.4Mpa时,定期排污一次。7.8 当汽压升至3-3.4Mpa时,冲洗锅筒水位计,通知化学化验汽水品质,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整过热蒸汽温度,准备供汽。7.9 汽压升至额定压力时,应重新整定安全阀。8.启动要求及注意事项8.1在上水过程中应检查锅筒,联箱的孔门及各部的阀门、法兰,堵头是否有漏水现象,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上水并进行处理。当锅炉水位升至锅筒水位计的100毫米处,停止上水。以后水位应不变,若水位有明显变化,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8.2 要求整个升温升压过程力求平缓、均匀,并在以下各个阶段检查、记录膨胀指示值。8.2.1 锅筒压力分别达到0.3-0.4、1-1.5、2.03.82时,检查膨胀情况,如发现膨胀不正常时,必须查明原因并消除不正常的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8.2.2 整个升压过程控制在2-3小时左右,升温速度要均匀,饱和温升50/小时,锅筒上下壁温差50,升压速度按下表执行,由于该锅炉特点是升温,升压速度较快,若达不到要求时,要采用压火控制燃烧的方法调整升温升压速度。压力(mpa)时间(分钟)00.550600.51.030601.02.030402.03.020303.03.915208.3 锅炉的并炉及注意事项。8.3.1 并炉锅炉主汽压力低于蒸汽母管压力0.05-0.1Mpa时并炉,若锅炉汽压高于母管压力时,禁止并炉,可采用排汽或减弱燃烧降压至符合要求时再并炉,未进行暖管禁止并汽,并汽时先开启主汽门旁路,开启主汽门时应缓慢,阀门开完后要回转半圈,以防受热膨胀后卡住。8.3.2 并炉时蒸汽温度应低于额定值30,保持较低水位及燃烧温度。应注意保持汽压、汽温等参数,并缓慢增加蒸发量。8.3.3 在并炉过程中,如引起汽机的汽温急剧下降时或发生蒸汽管道水击时,应立即停止并炉、减弱燃烧、加强疏水,待恢复正常后重新并炉。并汽后应关闭旁路阀及疏水阀。8.3.4 并炉后应对锅炉机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点火至并炉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及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的记录上。9.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9.1运行中除了对锅炉水位、汽压和汽温进行监视和调整外,还需要结合该炉的燃烧特点进行燃烧调整。9.2在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煤量和风量,保持锅炉汽压和汽量稳定。在增加蒸发量时,应先加风后加煤,减少锅炉增发量应先减煤后减风,改变风、煤量时应缓慢交替进行。9.3 运行中应加强炉温监视,炉温过高时易结焦,炉温过低时容易引起灭火,一般控制在850-950,最高不应超过1000,最低不应低于900,炉温升高或降低,通过调整给煤量来调控,当炉温过高时,减煤加风,必要时可停煤大幅加风,并适当增大炉膛负压,但炉温上升速率减缓或下降时应立即恢复调整前风或作微量调整,防止炉温降低熄火。当炉温过低时,加煤减风,待炉温下降速率降低或炉温回升时应立即恢复调整前风煤量或作微量调整;若炉温继续下降至700时,应立即停炉,查明原因后再启动。9.4 运行中要加强返料器床温的监视和控制,一般返料器床温最高不宜大于980,当返料器床温升得太高时,应减弱燃烧、降低负荷,查明原因后消除。9.5 正常运行时料层差压应保持在7000-9000Pa之间,炉膛差压应保持在500-1000Pa之间,料层差压和炉膛差压可以通过炉床放渣和返料器下部放灰来控制。9.6 投入和调整二次风的基本原则是:一次风调整流化,炉温和料层差压;二次风控制总风量,燃烧稳定后投入二次风。当达到额定蒸发量后,一、二次风比例约为60%和40%左右。9.7 运行中最低运行风量的控制 最低运行风量是保证和限制循环流化床低负荷运行的下限风量,风量过低就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化,时间太长就会结焦。在点火时,应使一次风量较快地超过最低风量以免引起结焦,低负荷运行时,不宜低于最低运行风量。10.锅炉的压火与热启动如当需要循环流化床锅炉暂时停止运行,就应对锅炉进行热备用压火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0.1 床温在930-950时,首先停止给煤。待床温开始下降时,关停二次风机,停一次风机,同时尽快将引风机停止,关闭烟道插板,另外迅速将返料器中返料灰放净。10.2 当需要长时间压火时,风机停运后,应迅速打开炉门,均匀地在料层表面撒一层薄薄的烟煤,并关严炉门,以防冷风进入炉膛。10.3 压火时间长短取决于静止料层温度降低的速度,料层较厚压火时间就可长些,只要静止料层温度不低于650,就能比较容易地再启动。如果要延长压火时间,只要在床温不低于650之前,将锅炉再启动一次,使料层温度升起来,再压火即可。10.4 压火后启动时,先打开炉门,观察静止料层状况,观察煤层的燃烧及料层底火情况,当煤量过多时,可扒出一部分,当表层烟煤已烧尽或床料温度较低时,可加适量烟煤或木炭,闷炉3-5分钟后,再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调整到点火风量。当床温达到750时,启动给煤机,逐渐加大给煤量。通过调整给煤量和一次风量控制床温,床温稳定后,再将返料器投入。在于20%-30%负荷运行时投入二次风,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增加负荷的速度。11.锅炉机组的正常停运11.1 停炉前应将预计的停炉时间通知汽机、化水、热工及燃料值班人员。11.2 停炉前对锅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所有发现的问题或缺陷记录在相关的记录本上,以便检修时处理。11.3 停炉操作:停止给煤机,减少二次风量,逐渐降低负荷,随着负荷降低,停止二次风机,减少一次风量,可排掉部分底料。但仍需继续保持正常流化,解除热工自动和联锁装置。当床温低于500以下时,将底料及返料灰全部放尽,停止一次风机,5分钟后停止引风机。停炉前应维持汽包水位在50mm以上,停止给水,投入省煤器再循环。征得汽机同意后关闭主汽门,开启过热器疏水门和对空排汽门,关闭各汽水取样门、连续排污门和加药门,关闭烟道插板阀,停止除尘器运行。汽压低于0.2mpa时,应开启锅筒空气门,炉水温度低于80时可将炉水排尽。11.4 停炉8-10小时后,锅炉换水一次。如有加速冷却必要时,可启动引风机,并适当增加换水次数。11.5 当需要锅炉紧急冷却时,允许在关闭主汽门4-6小时后,启动引风机加强通风,并增加换水次数。11.6 在锅炉汽压未降到零时或电机电源未切断时,不允许对锅炉机组不加以监视。11.7 停炉后,应记录操作过程和发现的问题。11.8 停炉后,根据需停炉时间长短,决定采取锅炉保养措施,防止受热面腐蚀。停炉时间较短,可采用湿法保养;若停炉备用时间较长,可采用干法保养。11.9 单炉运行时,除严重满水外,不允许关闭主汽阀。12.锅炉机组故障处理12.1 锅炉结焦。结焦是料层中的颗粒因燃烧温度过高,超过了灰渣的变形温度,成发生粘成块的现象。结焦后形成的焦块,破坏了正常的流化燃烧,使运行中的锅炉被迫中断运行,造成事故。12.1.1 结焦的原因及现象12.1.1.1 锅炉炉膛结焦运行风量较低,主要发生在启动过程中,因为启动时进料层温度较低,为了蓄热,升温不能用大风量流化,只能在小风量下进行,由于风量较小,整个料层并未均匀达到较好的流化状态,使局部床料温度升高,达到灰渣的变形温度,并粘连周围的颗粒而逐渐扩大,形成结焦。或煤质发生变化,发热量变大,运行中给煤量过大,使料层中含煤过多,就可能使料层温度过高而结焦。造成给煤量过大的原因除给煤机操作调整不当外,还常常因给煤太湿而产生棚煤现象,导致给煤量忽多忽少。12.1.1.2 返料器结焦返料器处的结焦主要是炉膛内床温过高和循环物料循环不畅通所致。返料器不能有漏风,否则将使用权循环物料循环显著降低而使返料器内物料温度升高,形成结焦。12.1.2 处理方法如果启动过程中料层温度并不高,在流化不良的底料层上出现了固定位置的火舌,就说明火舌的下面有强烈的燃烧现象会形成结焦,应立即处理。发现结焦后,趁热打碎扒出,立即处理,绝不允许放任不管。对于启动过程中产生的局部小块结焦,可以适当增加一次风量,并将小块焦扒出,待运行正常后,应尽快打开床底放渣门将较小的焦块放尽,仍可继续运行。若正常运行中发现床温陡长,并已表现出了结焦现象苗头时应立即联系值长减负荷,停止给煤机,增加一次风量和引风量,查找原因,通过必要的燃烧调整,待炉温恢复到约900时,调整给煤和一次风量,继续运行。如一次风量加到最大,床温还继续上升,就产生结焦,应立即停炉处理。当发现返料床温降低时,应迅速打开返料器放灰门,放掉部分返料灰或加大返料风,若床温恢复正常后,可以继续运行。温度仍继续降低,应停炉处理。当发现返料床温急剧升高时,应立即联系汽机减少给煤量及风量。降低负荷运行,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床温恢复正常后继续运行。若床温仍升高时,应停炉处理。12.2 锅炉灭火12.2.1 锅炉灭火时的现象(1) 床温急剧下降,燃烧室变暗,看不见火焰。(2) 燃烧室负压显著增大,蒸汽流量急剧减小。(3) 水位瞬间下降而后上升,蒸汽压力及蒸汽温度下降。12.2.2 灭火的原因(1) 给煤机断煤后,未能及时发现和调整或误操作等。(2) 煤质突然变劣,挥发份或发热量过低而未能及时调整。(3) 锅炉严重爆管。(4) 调节装置故障或调整幅度过大等。12.2.3 锅炉灭火的处理当锅炉灭火时,应立即停止给煤,停止一、二次风机,解除联锁装置,保持锅炉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增大燃烧室负压,通风3-5分钟,排除燃烧室和烟道内的可燃物。根据汽温下降情况,关小减温水门或解列减温器,开启过热器疏水门。查明灭火原因并加以消除,然后重新点火,如短时间不能消除故障,应按正常停炉程序停炉。12.3 给煤机断煤12.3.1 给煤机断煤的现象炉温下降,汽压下降,增加给煤机转速后,炉温及汽压仍不见恢复,从给煤管窥视孔可清晰见到炉膛火焰。12.3.2 断煤的原因(1) 给煤机卡死,电机空转。(2) 煤仓中煤太湿而产生栅煤现象。12.3.3 处理方法迅速增加另一台给煤机的给煤量,对故障给煤机进行处理或对原煤仓进行敲打振动或清理,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消除时,应压火停炉,并尽快采取措施消除。13.锅炉事故停炉锅炉事故停炉分为紧急停炉和指示停炉。锅炉机组发生故障,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紧急停炉。13.1 紧急停炉13.1.1 遇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紧急停炉。(1) 锅炉严重缺水,水位下降到最低水位极限以下时。(2) 锅炉水位下降,虽经不断加强给水或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3) 锅炉水超过最高可见水位,经排水仍不能见到最高水位线时。(4) 给水设备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时。(5) 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灵时。(6) 锅炉受压元件损坏,危及锅炉操作人员安全时。(7) 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钢架被烧红,严重威胁锅炉运行安全时。(8) 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运行安全,如烟道中气体发生爆炸,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危及锅炉及操作人员安全,锅炉房发生火灾,有可能危及锅炉安全时。(9) 关键的指示仪表不能正确地指示锅炉运行状态。13.1.2 紧急停炉操作(1) 立即停止给煤,停止二次风。(2) 将底料及返料灰放尽。(3) 停止一次风,根据事故性质及原因,决定是否停止引风机。(4) 关闭主汽阀,开启安全阀或排汽阀,空气阀及过热器疏水阀。(5) 开启再循环管阀门,开启炉门及人孔门。(6) 如无缺水现象,可采取边给水边排污方法降低炉温和汽压。(7) 若因缺水事故停炉时,严禁向锅炉进水。(8) 若因爆管事故停炉,可增大给水,尽量维持水位,同时增大引风,以加速降温。13.2 请示停炉请示停炉是锅炉状态良好,锅炉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下,由于锅炉以外发生不正常情况而需要的停炉,或是锅炉本体出现故障需要修理,但继续运行不会造成安全或财产损失时,根据生产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的停炉。13.2.1 遇下列情况之一,可请示运行值长及车间主任停炉,并联系汽机及总调度室。(1) 膜式壁、过热器管、省煤器管、减温器、主蒸汽及主给水母管泄漏时。(2) 锅炉汽温超过允许值,经调整不能恢复正常时。(3) 锅炉汽水品质严重低于标准,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正常时。(4) 流化床或返料器结焦或堵灰,运行中无法处理时。13.2.2 请示停炉按正常停炉程序操作。14.锅炉事故处理14.1 锅炉缺水 分为轻微缺水和严重缺水。14.1.1 锅炉缺水的现象(1) 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或看不见水位,水位计玻璃管(板)上呈白色。(2) 水位警报器发出低水位报警信号。(3) 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上升。(4) 给水流量不正常或小于蒸发量。(5) 锅炉房内可嗅到焦糊味。14.1.2 缺水的原因(1) 锅炉操作工违反劳动纪律,擅离岗位或瞌睡,忽视对水位计的监视。(2) 不能识别假水位,造成判断错误。(3) 水位计安装位置不合理,汽水连管堵塞,冲洗水位计后汽水旋塞未拧到正常位置,形成假水位。(4) 用汽量增加后未加强给水。(5) 给水设备发生故障,给水调节器失灵或水源突然中断给水。(6) 给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并列运行的锅炉相互联系不够,未能及时调整给水。(7) 给水管道被堵塞或破裂,给水系统的阀门损坏。(8) 排污阀泄漏或忘记关闭。(9) 炉管或省煤器管破裂。14.1.3 缺水处理轻微缺水处理:(1) 减少燃料和送风,减弱燃烧,将给水门稍开大,缓慢向锅炉进水。(2) 检查给水管,炉管,省煤器管等是否漏水或者阀门开错等。(3) 待水位逐渐恢复到最低安全水位以上时再增加燃料和送风,恢复正常燃烧。严重缺水处理:(1) 锅炉操作工要沉着冷静,严禁向锅炉给水。(2) 按锅炉事故紧急停炉操作步骤完成停炉操作。(3) 当班人员必须严密监视锅炉动态,并报告有关部门及领导,保护好事故现场。14.2 锅炉满水 分为轻微满水和严重满水。14.2.1 锅炉满水现象(1) 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或者从水位看不见水位。(2) 水位警报器发出高水位警报信号。(3) 过热蒸汽温度明显下降。(4) 给水量大于蒸发量。(5) 蒸汽大量带水,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法兰连接处向外冒汽、滴水。14.2.2 满水的原因(1) 锅炉操作人员疏忽大意,忽视对水位的监视。(2) 水位计安装位置不合理,汽水连管堵塞,形成假水位。(3) 水位计放水旋塞漏水,水位指示不正确,造成判断和操作错误。(4) 给水调节失灵。(5) 给水阀泄漏或忘记关闭。14.2.3 处理方法轻微满水事故处理:(1) 冲洗水位计,检查是否有假水位。(2) 将给水阀门部分或全部关闭,减少或停止给水。(3) 开启排污阀,放出少许炉水,使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线,然后恢复正常运行。严重满水事故处理:(1) 立即关闭给水阀门,停止向锅炉进水,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门。(2) 开启排污阀放水,放水要注意水位表内水位的变化,防止因过量放水造成缺水事故。(3) 关小转风机,减少给煤和引风,减弱燃烧。(4) 开启主汽阀,分汽缸和蒸汽母管上的疏水阀门,必要时可根据过热蒸汽温度,开启过器疏水阀。(5) 待水位正常后,恢复正常燃烧,当汽压升至工作压力时,再投入正常运行。(6) 若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仍不能见到水位,应立即紧急停炉,并将情况报告有关领导。14.3 汽水共腾14.3.1 汽水共腾现象(1) 水位计内水位剧烈波动,甚至看不清水位。(2) 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3) 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法兰连接处漏水、冒汽。(4) 蒸汽的含盐量迅速增加。14.3.2 汽水共腾原因(1) 锅水质量不合格,有油污或含盐浓度高。(2) 并汽时开启主汽阀过快,或并汽的锅炉汽压高于主汽管内的汽压,使锅筒内蒸汽大量涌出。(3) 严重超负荷运行。(4) 表面排污装置损坏,定期排污间隔时间太长,排污量少。14.3.3 处理方法(1) 减弱燃烧,减少锅炉蒸发量,并关小主汽阀,降低负荷。(2) 完全开启上锅筒表面排污阀,并适当开启锅炉下部的定期排污阀,同时加强给水,保持正常水位。(3) 开启过热器、分汽缸、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门。(4) 增加对锅水的分析次数以指导排污,并降低锅水含盐量。14.4 爆管事故14.4.1爆管现象(1) 水冷壁管或对流管束损坏不严重时,可以听到汽、水喷射的响声,严重时会发出明显的爆破声响。(2) 炉膛由负压变为正压,蒸汽和煤烟从炉门孔及漏风处大量喷出。(3) 水位,汽压,排烟温度迅速下降,烟气颜色变白。(4) 炉内火焰发暗,燃烧不稳定,甚至熄灭。(5) 给水流量增加,蒸汽明显下降。(6) 引风机负荷增大,电流增高。14.4.2 爆管原因(1) 水质不符合标准,使管内结垢或腐蚀,造成管壁过热,强度降低。(2) 水循环被破坏,锅炉设计、制造不合理,导致水循环不畅,管内被水垢堵塞。(3) 机械损伤。管子在安装,使用中受到机械损伤。(4) 烟灰磨损。烟气冲刷或烟灰粘附于管壁造成管壁磨损、变薄。(5) 管子质量不合格。管材未按规定选用,存在质量问题或焊接质量差。(6) 升温速度过快,停炉放水过早、加热或冷却过快可造成管子热胀冷缩严重,焊口破裂。(7) 锅炉严重缺水,使部分管子过热,强度降低。(8) 给水温度过低,导水管位置不正确,给水不能与锅炉充分混合,使炉管因温度不均匀发生变形,造成胀口处漏小,甚至出现裂纹。14.4.3 爆管处理(1) 炉管轻微破裂。如水位沿能维持,故障不会继续扩大时,可短时间减少负荷运行,至备用锅炉升火后停炉。(2) 炉管爆裂后,不能维持水位和汽压时,应按紧急事故停炉操作步骤停炉。(3) 当水位表中已看不到水位,炉膛温度又很高时,切不可进水,以免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引风机必须继续运行,待排尽炉烟和蒸汽后方可停止。(4) 有多台锅炉并列运行时,应将故障锅炉与蒸汽母管隔断。14.5 过热器管破裂14.5.1 过热器管破裂现象(1) 过热器附近有蒸汽喷出的响声。(2) 蒸汽压力,流量不正常地下降。(3) 炉膛负压变为正压,从炉门及人孔门向外喷汽和冒烟。(4) 排烟温度明显下降,烟气颜色变白。(5) 引风机负荷增大,电流增高。14.5.2 过热器管破裂原因(1) 水质不符合标准,水位经常过高并发生汽水共腾,汽水分离效果不好等造成蒸汽大量带水,管内结垢,使管壁过热。(2) 在点火、升压或长期低负荷运行时,过热器内蒸汽流量不够,造成管壁过热。(3) 运行中,过热器内入口烟温过高,过热器长期超温运行,使管壁强度降低。(4) 停炉或水压试验后,未放净管内存水,使管壁因腐蚀而变薄。(5) 管材质量不合格,加工质量不好,管内堵塞。(6) 管距不均匀,管间有短路烟气,蒸汽分布不均匀,局部管内蒸汽流速过低,均易造成热偏差,使局部管壁过热。14.5.3 处理方法(1) 过热器管轻微破裂,不致引起事故扩大时,可维持短时间运行,待备用锅炉投入运行后再停炉检修。(2) 过热器管破裂严重时,应按紧急停炉操作步骤停炉。14.6 省煤器管损坏14.6.1 省煤器管损坏现象(1) 锅炉水位下降,给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2) 省煤器附近有泄漏声音,烟道入孔门向外冒汽漏水。(3) 排烟温度下降,烟气颜色变白。(4) 省煤器下部灰斗内有湿灰,严重时有水流出。(5) 烟气阻力增加,引风机负荷增加,电机电流增大。14.6.2 省煤器管损坏原因(1) 给水品质不合格,水中含氧量较高,管壁发生腐蚀而减薄。(2) 给水温度和流量变化频繁,或运行操作不当,使省煤器忽冷忽热,产生裂纹。(3) 给水温度偏低,排烟温度低于露点,省煤器外壁发生低温腐蚀。(4) 飞灰磨损使管壁变薄。(5) 管材质量不好或在制造、安装、检修过程中存在缺陷。(6) 再循环管出现故障,使管壁过热烧坏。14.6.3 处理方法(1) 能维持锅炉正常水位时,可加大给水量,关闭所有放水门和再循环门,以维持短运行,待备用锅炉投入运行后停炉检修。(2) 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14.7 空气预热器泄漏14.7.1 空气预热器泄漏现象(1) 烟气中混入大量空气,排烟温度下降。(2) 引风机负荷增大,电机电流骤升。(3) 送风量严重不足,锅炉负荷下降。(4) 燃烧工况突变,被坏正常燃烧。14.7.2 空气预热器泄漏原因(1) 烟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使管子产生低温腐蚀。(2) 长期受飞灰磨损,管壁逐渐变薄。(3) 空气预热器处发生二次燃烧,或管内积灰严重,造成管子堵塞,局部过热,引起变形损坏。(4) 材质不合格,耐腐蚀和耐磨性能差。14.7.3 处理方法(1) 管子泄漏不严重,炉温和料层流化能保证时,可待备用锅炉投入运行后再停炉检修。(2) 管子泄漏严重,炉膛温度过低,难以维持运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