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辽 宁宁 工工 业业 大大 学学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论文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题目 100W100W单相交单相交 直直 交变频实验装置交变频实验装置 院 系 院 系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电气电气105105班班 学学 号 号 100303145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王王 林林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签字 起止时间 起止时间 202012 12 31至至2013 1 11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I 课程设计 论文 任务及评语课程设计 论文 任务及评语 院 系 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 电气 学 号100303145学生姓名王林专业班级电气105班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100W100W单相交单相交 直直 交变频交变频实验装置实验装置 课程设计 论文 任务 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 要求 技术参数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 要求 技术参数 实现功能实现功能 为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验 设计此装置 使学生通过该装置测试 观察及验证单相交 直 交变频的实现方法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1 方案的经济技术论证 2 整流电路设计 3 逆变电路设计 4 通过 计算选择器件的具体型号 5 驱动电路设计或选择 6 绘制相关电路图 要求要求 1 文字在 4000 字左右 2 文中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要正确 3 文中的图表工整 规范 4 元器件的选择符合要求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1 交流电源 单相220V 2 为了IGBT的安全 中间直流电压最大为 50V 3 输出交流电压约45V 4 输出最大电流2A 5最大功率 100W 进度计划 第 1 天 集中学习 第 2 天 收集资料 第 3 天 方案论证 第 4 天 输入整 流滤波电路设计 第 5 天 逆变电路设计 第 6 天 控制电路设计 第 7 天 器件选择 第 8 天 系统调试或仿真 第 9 天 总结并撰写说明书 第 10 天 答辩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III 注 成绩 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III 摘 要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在工业生产 生活娱乐 仪器运行等很多方面都有着 广泛的应用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应属于电网互联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可 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其主电路包括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 而控制 电路包括控制电路 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 本设计对于整流部分采用不可控制整 流电路 滤波部分采用 LC 低通滤波器 得到高频率的正弦波交流输出 逆变部 分由四只 IGBT 管组成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控制电路选用以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ICL8038 为核心组成 生成两路 PWM 信号 分别用于控制两对 IGBT 驱动电路采 用了具有电气隔离集成驱动芯片 M57962L 保护电路采用双 D 触发器 CD4013 关键词 整流 滤波 逆变 PWM IGBT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IV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 1 1 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1 1 2 本文设计内容 1 第 2 章 100W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设计 2 2 1 100W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2 2 2 具体电路设计 3 2 2 1 主电路设计 3 2 2 2 控制电路设计 5 2 3 元器件型号选择 9 2 4 系统调试或仿真 数据分析 10 第 3 章 课程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控制电路原理图 15 附录 驱动和辅助电源原理图 16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 1 电力电子技术概况 集中发电 远距离输电和大电网互联的电力系统是目前电能生产 输送和分 配的主要方式 但是在配电网中 城市居民和商业用户 农村和半城镇区域的负 荷具有很大的随机波动性 家用空调随气温变化的无规律启停 降水降雪和大风 的无常发生 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负荷变化给配电网的规划 设计和运 行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 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的偏远地区的农村和一些游牧 民族地区 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 新建配电网络 不仅在技术上实现 起来难度非常大 而且在经济效益上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 欧美的电力专家提出 了投资省 发电方式灵活 与环境兼容的分布式发电与大电网联合运行的方式 以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 大电网与分布电网相 结合被世界许多电力专家公认为是能够节省投资降低能耗 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 和灵活性的主要方式 是 21 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般来说 分布式发电 指的是通过规模不大 分布在负荷附近的发电设施 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的需 求 经济 高效 可靠的发电系统 近年来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 性的进展 分布式发电有望在电能产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并对传统的电力系 统供电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通常这些发出的电都不是与电网供电系统相同的 交流电 无法与大电网联网或者直接供给普通负载使用 都需要变频装置将其变 换成负载可以使用的交流电或者与大电网电压 频率相匹配的工频交流电 因此 针对特定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研究与其相配套的变频电路就很有必要 1 2 本文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 100W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 为了满足一些特殊要 求或者小型分布式发电及其与电网互联 该变频电路由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 逆 变电路 驱动电路 保护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输入单相交流电 220V 为了 IGBT 的安全 中间直流电压最大为 50V 输出交流电压约 45V 输出最大电 流 2A 最大功率 100W 本文主要讨论了整流电路的设计 滤波电路的设计 逆 变电路的设计 驱动电路的设计 保护电路的设计 控制电路的设计以及各部分 器件的选择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2 第 2 章 100W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设计 2 1 100W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单相交 直 交变频电路主要是通过整流滤波得到直流电 再通过控制逆变电 路将直流电变成某个频率的交流电 根据实验任务要求 对控制电路部分可以采 用多种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一 用可控整流调压 逆变器调频的交 直 交变频器 调压和调频分别在两个环 节上 由控制电路进行协调 由于输入环节采用可控整流 当电压和频率调得较 低的时候 晶闸管整流器的控制角较大 电网端的功率因素较低 输出环节较多 采用晶闸管组成的逆变器 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较大 一般用于较大功率的变频 器 方案二 用斩波器调压的交 直 交变频器 整流环节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 增设斩 波器进行调压 再用逆变器调频 虽然多了一个中间调压环节 但是输入的功率 因数提高了 输出仍然采用晶闸管逆变器 所以仍然存在谐波问题 方案三 用 PWM 逆变器同时调压调频的交 直 交变频器 由于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 产生恒定直流电源 功率因数问题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 用 PWM 逆变器 输出 电压是一系列脉冲 调节脉冲宽度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值 假如脉冲宽度按正弦 分布 则输出电压中谐波可以大大减少 谐波减少的成度还取决于逆变器功率开 关的开关频率 因此 PWM 逆变器中很少采用像晶闸管之类开关频率低的半控型 器件作为开关器件 而是采用开关频率高的全控型器件如 GTR GTO MOSFET IGBT 等 同时调频调压都集中在逆变器一侧 控制也简化 了 因此 这种结构成为当前中小型交 直 交变频器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因此采用 PWM 正弦波脉宽调制 通过改变调制频率 实现交 直 交变频的目 的 PWM 控制的方法可分为 3 类 即计算法 调制法和跟踪控制法 其中 调制 法是较为常用的 也是基本的一类方法 而调制法中最基本的是利用三角载波与 正弦信号波进行比较的调制方法 分为单极性调制和双极性调制 本设计采用的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3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既可以采用单极性调制 也可以采用双极性调制 在本设计装 置中 采用了双极性 PWM 调制技术 对于整流部分采用不可控制整流电路 滤波 部分采用 LC 低通滤波器 滤除高次谐波 得到高频率的正弦波交流输出 逆变 部分由四只 IGBT 管组成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采用双极性调制方式 总体方案框 图如图 2 1 所示 PWM 信号 DCDC 辅助电源 交流输入 驱动信号 交流输出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 逆变电路 驱动电路 控制电路 图 2 1 总体方案框图 各部分功能 1 整流电路 把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其中一部分为电路提供电源 2 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接在主电路与逆变电路之间 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 的交流成分 3 逆变电路 逆变电路的基本作用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中间直流电路输出 的直流电源转换为频率和电压都任意可调的交流电源 4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为逆变电路产生 SPWM 信号 5 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作为控制电路和主电路的中间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将控 制电路产生的控制器件的 SPWM 信号转化为器件的驱动信号 它可以完成电气 隔离的功能 2 2 具体电路设计 2 2 1 主电路设计 主电路由三部分组成 即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和逆变电路 如图 2 2 所示 整流电路的功能是把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 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等组成 整流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 滤波电 路接在主电路与逆变电路之间 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 变压器的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4 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 的电气隔离 T1 D1D2 D3D4 10mHL1 10uF C1 Ud V1 V3 V2 V4 30 10W R1 4700pF 630V C2 1mHL2AC220V 20uF C3 Uo负负 图 2 2 主电路 此部分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其性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故采用桥式整流电路 其作用是将固定频率和电压的交流电能整流为直流电能 在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 源后 电路会有电压波动 为抑制电压的波动 采用简单的电容滤波 逆变电路同整流电路相对应 将低电压变为高电压 将直流电压装换为所要 频率的交流电压 逆变电路的基本作用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中间直流电路输 出的直流电源转换为频率和电压都任意可调的交流电源 本设计中的逆变部分 采用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输出电压的大小及频率均可通过PWM 控制进行调节 对于可控器件选择 IGBT IGBT 的开通和关断是由栅极电压来控制的 当栅 极施以正电压时 MOSFET 内形成沟道 并为 PNP 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 从而使 IGBT 导通 此时从 N 区注入到 N 区的空穴 少子 对 N 区进行电导调制 减小 区的电阻 R 使阻断电压高的 IGBT 也具有低的通态压降 当栅极上施以负电压时 MOSFET 内的沟道消失 PNP 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切断 IGBT 即被关断 在 IGBT 导通之后 若将栅极电压突然降至零 则沟道消失 通过沟道的电子电流为零 使集电极电流有所下降 但由于 N 区中注入了大量的电子和空穴对 因而集电极 电流不会马上为零 而出现一个拖尾时间 对于大功率 IGBT 选择驱动电路基于以下的参数要求 器件关断偏置 门极 电荷 耐固性和电源情况等 门极电路的正偏压 VGE 负偏压 VGE 和门极电阻 RG 的大小 对 IGBT 的通态压降 开关时间 开关损耗 承受短路能力以及 dv dt 电流等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门极驱动条件与器件特性的关系见表 1 栅极正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5 电压 的变化对 IGBT 的开通特性 负载短路能力和 dVcE dt 电流有较大影响 而 门极负偏压则对关断特性的影响比较大 在门极电路的设计中 还要注意开通特 性 负载短路能力和由 dVcE dt 电流引起的误触发等问题 2 2 2 控制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包括三部分 分别是控制电路 驱动电路以及辅助电源电路 控制电路是由两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为核心组成 其中一片8038 产生正弦调制波Ur 另一片用以产生三角载波Uc 将此两路信号经比较电路 LM311异步调制后 产生一系列等幅 不等宽的矩形波Um 即SPWM波 Um经反相 器后 生成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 PWM波 再经触发器CD4528延时后 得到两路 相位相差180度并带一定死区范围的两路SPWM1和SPWM2波 作为主电路中两对开 关管IGBT的控制信号 控制电路还设置了过流保护接口端STOP 当有过流信号时 STOP呈低电平 经与门输出低电平 封锁了两路SPWM信号 使IGBT 关断 起到 保护作用 原理 是由两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为核心组成 其中一片8038产 生正弦调制波Ur 另一片用以产生三角载波Uc 将此两路信号经比较电路LM311 异步调制后 产生一系列等幅 不等宽的矩形波Um 即SPWM波 Um经反相器后 生成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 PWM波 再经触发器MC14528延时后 得到两路相位 相差180度并带一定死区范围的两路SPWM1和SPWM2波 控制原理图如图2 4所示 芯片ICL8038的引脚结构图如图2 3所示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具有在发生温度变化时产生低的频率漂移 最大不超过50ppm 2 正弦波输出具有低于 1 的失真度 3 三角波输出具有 0 1 高线性度 4 具有 0 001Hz 1MHz 的频率输出范围 工作变化周期宽 5 占空比 2 98 之间任意可调 6 高的电平输出范围 从 TTL 电平至 28V 7 具有正弦波 三角波和方波等多种函数信号输出 8 易于使用 只需要很少的外部条件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6 图 2 3 芯片 ICL8038 的引脚结构图 1 TRIAN 3 4 5 6 7 8 VCC 9 10 VEE 11 12 ICL8038 SIN 2 1 TRIAN 3 4 5 6 7 8 VCC 9 10 VEE 11 12 ICL8038 SIN 2 1000pF 82K VCC 15 15K 15K 5K VCC 15 1K 10K GND 2 3 6 47 1 8 5 LM318 VCC 5 VCC 5 100K VCC 15 VCC 15 10K 10K 100K 0 47uF VCC 15 VCC 15 10K 10K 1K 1K VCC 15 10K GND 2 3 6 47 1 8 5 LM318 VCC 5 VCC 5 5 1K 51 51 VCC 5 VCC 5 VCC 5 1K 12 74HC04 100K RC 14 C 15 A 12 B 11 CLR 13 Q 10 Q 9 4528 VCC 16 RC 2 C 1 A 4 B 5 CLR 3 Q 6 Q 7 GND 8 4528 VCC 16 1000pF 4K VCC 5 VCC 5 GND VCC 5 VCC 5 VCC 5 4K1000pF VCC 5 34 74HC04 0 01uF GND GND 0 01uF PWM 4 PWM 1 SPWM1 SPWM2 PWM PWM 1 2 3 74HC08 4 5 6 74HC08 8 9 10 74HC08 12 13 11 74HC08 2 3 7 84 61 LM311 Q 1 Q 2 VCC 14 CLK 3 D 5 GND 7 4013 S 6 R 4 VCC 5 10uF 25V 2K STOP 2K LED GND GND 1N4148 1N4148 1N4148 1N4148 1K OC1 OC2 0C3 OC4 GND 0 1uF GND 图2 4 控制电路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7 图 2 5 触发器 CD4528 的引脚结构图 Um经反相器后 生成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 PWM波 再经触发器CD4528延时 后 得到两路相位相差180度并带一定死区范围的两路SPWM1和SPWM2波 作为主 电路中两对开关管IGBT的控制信号 触发器CD4528的引脚结构图如图2 5所示 图 2 5 双 D 触发器 CD4013 的引脚结构图 控制电路还设置了过流保护接口端STOP 当有过流信号时 STOP呈低电平 经与门输出低电平 封锁了两路SPWM信号 使IGBT关断 起到保护作用 STOP信 号是通过双D触发器CD4013来产生的 具体双D触发器CD4013的结构引脚图如图 2 5所示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8 GND SPWM1 TLP521 1 VCC 5 OC1 10K R2 5V D14 12V D13 30V D15 18V VR1 1 VOUT 5 VCC 4 VEE 6 VI 13 VIN 14 OVCU 8 M57962L 100uF 50V C16 100uF 50V C17 25K R3 MUR4100E C1 G1 1K R4 9V 3 GND 2 VIN 1 MC7809T 0 1uF C18 0 1uF C19 E1 24V 1 GND 1 图2 6 驱动电路 驱动电路作为控制电路和主电路的中间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将控制电路产生 的控制器件的SPWM信号转化为器件的驱动信号 它可以完成电气隔离的功能 驱 动电路原理图如图2 6所示 本设计中使用了目前广泛应用的集成驱动芯片M57962L 其引脚结构图如图2 7 所示 它可以完成以下功能 1 电气隔离 全桥电路的4 个管子的驱动信号并不都是共地的 为此需要将控 制信号进行隔离 另外 控制电路的电压等级低 而主电路电压等级高 为了避 免干扰 也必须进行电气隔离 2 波形整形 将控制电路产生的信号转化为控制IGBT通断所需要的合适的驱动 信号 3 保护 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防止过流 短路的损坏器件 图2 7 集成驱动芯片M57962L引脚图 此外整个电路需要辅助的电源 故需要通过降压 整流 滤波 稳压得到稳 定的正负5V 和正负15V 电压 在交流电源转换直流电源后 电路会有电压波动 为抑制电压的波动 采用简单的电容滤波 整流滤波后一般都是有单独的整流稳 压模块来稳压 本设计采用了目前广泛应用的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9 LM7805CT LM7815CT LM7905CT LM7915CT 稳压模块 电路如图2 8所示 T2 5V D5D6 D7D8 2200uF C4 2200uF C5 VinVout GND VR1 LM7805CT VinVout GND VR2 LM7905CT GND VCC 5 VCC 5 T3 15V AC220V D9D10 D11D12 4700uF C10 4700uF C11 VinVout GND VR3 LM7815CT VinVout GND VR4 LM7915CT GND VCC 15 VCC 15 1uF C6 1uF C7 0 1uF C8 0 1uF C9 0 1uF C12 0 1uF C13 0 1uF C14 0 1uF C15 图2 8 辅助电源电路 2 3 元器件型号选择 要求输入单相交流电220V 为了IGBT的安全 中间直流电压最大为50V 输 出交流电压约45V 输出最大电流2A 最大功率100W 对于主电路整流电路 根 据傅里叶级数对经电力二极管整流后直流电压的波形进行分解后可得 L U tttUUL 6cos 35 4 4cos 15 4 2cos 3 42 2 2 式中恒定分量即为电压整流后直流电压的平均值 因此有 L U 2 2 9 0 22 U U UL 为了IGBT的安全 中间直流电压最大为50V 所以就是最大值为50V 当 L U 50v 根据可得 L U 2 9 0 UUL VVUU L 5 555011 1 11 1 2 对于变压器的选择变压比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0 96 3 5 55 220 2 1 V V U U n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 二极管D1 D2和D3 D4是两两轮流导通的 在正半周时 2 u D1 D4导通 D2 D3截止 此时D2 D3所承受到的最大反向电压均为的最大值 2 u VVUUDM49 78 5 5522 2 通过最大电流 AIDM2 因此选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整流桥堆QL62A L 其中整流桥堆QL62A L的额定电 流为2A 其最大反向电压为25 1000V 对于滤波电容器的选择 首先根据 SSTC I U CR L L L 04 0 50 1 22 可得滤波电容 F U I C L L 1600 50 204 0 04 0 电容器所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VVUUCM49 78 5 5522 2 所以选用标称值为的电容器 VF 100 2200 对于逆变电路IGBT的选择 IGBT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VVUU Ld 85 84 78 77502 1 1 122 1 1 122 流过每个IGBT的电流最大值为 AIL2 所以IGBT选择2A 100V以上的IGBT 例如G40N150D 2 4 系统调试或仿真 数据分析 单相整流 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如下图 2 9 所示 由图可知 单相 220V 50Hz 交流电源经单相不可控整流环节 进行 LC 滤波后即为中间直流环节 再进入 PWM 逆变 又一次 LC 滤波后 形成所需的交流信号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1 图 2 9 仿真原理图 运用 MATLAB 对交流电源与经过桥式整流之后的电压信号进行了仿真之前 对两电压的波形进行理论的分析 在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中 二级管 D1 和 D4 组成一对桥臂 D2 和 D3 组 成另一对桥臂 在正半周时 D1 D4导通 D2 D3截止 桥式整流输出电压 2 u 由于经过滤波之后 电压会上升 两信号的 2 9 0 UUL 2 2 1 1 1 UUd MATLAB 仿真波形记录如下 图2 10 整流滤波输出电压图 由图 2 10 可以看出整流输出的是脉动的直流电压波形 通过滤波电路 将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2 其变成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的原理图在上面的基础电路中已经给出 它共有四个桥 臂 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 把桥臂 V1 和 V4 作为一对 桥臂 V2 和 V3 作为一对 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 两对交替导通 180 度 其输出电压 ttt U u d o 5sin 5 1 3sin 3 1 sin 4 其中 基波的幅值和基波有效值分别为 1o m U 1o U dmo U Ud U27 1 4 1 d d o U U U9 0 22 1 由于输出电压由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频率决定 所以输出电压为无数的宽度 极小的矩形波组成 在 MATLAB 中 逆变电路输出电压频率有 PWM 脉冲触发器参 数设置 由图 2 11 可知 输出电压频率为 400Hz 的交流电压 波形与理论分析结果 一致 可得 此交流变换器 即交流变频仿真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3 图 2 11 逆变输出电压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4 第 3 章 课程设计总结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由两部分组成 交流变直流 Ui Ud 为整流部分 采用 不可控的二极管整流电路 直流侧用电容和电感进行滤波 可得到平直的中间直 流电压 此部分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其性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直流变交流 Ud Uo 为逆变部分 采用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PWM控制 输出电压的大小及频 率均可通过PWM控制进行调节 由于中间直流环节为电容滤波 因此选用电压型 逆变电路 PWM控制技术 即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是通过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 来等 效的获得需要的波形 PWM控制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中小功率的 逆变电路几乎都采用了PWM控制技术 PWM控制技术对逆变电路的影响十分深刻 PWM控制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即计算法 调制法和跟踪控制法 其中 调制法是 较为常用的也是基本的一类方法 而调制法中最基本的是利用三角载波与正弦信 号波进行比较的调制方法 分为单极性调制和双极性调制 本实验采用的单相桥 式逆变电路既可以采用单极性调制 也可以采用双极性调制 在本实验装置中 采用了双极性PWM 调制技术 采用双极性PWM调制技术时 以希望得到的交流正 弦输出波形作为信号波 采用三角波作为载波 将信号波与载波进行比较 在信 号波与载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各开关的通断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5 参考文献 1 王兆安主编 电力电子技术 第五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5 2 康华光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 3 陈国呈主编 PWM 逆变技术及应用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7 4 王水平等编 PWM 控制与驱动器使用指南及应用电路 SPWM PFC 和 IGBT 控制 与驱动器部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5 5 周志敏 IGBT 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及应用电路实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0 6 王渊峰主编 Altium Designer 10 电路设计标准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12 1 7 陈怀琛等编著 MATLAB 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 第三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7 本科生课程设计 论文 16 附录 控制电路原理图 1 TRIAN 3 4 5 6 7 8 VCC 9 10 VEE 11 12 ICL8038 SIN 2 1 TRIAN 3 4 5 6 7 8 VCC 9 10 VEE 11 12 ICL8038 SIN 2 1000pF 82K VCC 15 15K 15K 5K VCC 15 1K 10K GND 2 3 6 4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硅酸乙酯生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学生中国梦主题演讲稿
- 铝基材料深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离婚协议书范本:财产分配与子女教育权益保障
- 仓储租赁合同签订注意事项-保障仓储安全
-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补充协议
- 高端住宅小区物业合同到期延期及社区文化活动协议
- 肉类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高端汽车市场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秋季养生宣讲
- 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 蜀道集团招聘笔试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复习讲义)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 农业测绘技术服务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识记背诵默写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化粪池清底服务合同
- 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