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自体心理学理论综述自体心理学理论综述 1 1 自体心理学的概况自体心理学的概况 自体心理学是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流派之一 它的理论框架及临床应用由海 因茨 科胡特 Heinz Kohut 台译汉斯 赫特 在二十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在 芝加哥提出 至今仍作为精神分析治疗的一种当代形式在持续发展 在自体心 理学中 咨询师所作的努力是通过替代性内省 vicarious introspection 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经验来理解来访者 并把解释 interpretations 建立 在对 自体 self 这一人类精神核心的理解之上 自体心理学的主要概念有共情 empathy 也译作 神入 自体客体 selfobject 镜映 mirroring 理想化 idealising 另我 孪生移 情 alter ego twinship 和三极自体 tripolar self 等 虽然自体心理学也承认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某些关于驱力 drive 冲突 conflict 和情结 complexe 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现实情况 但是它用一个完全不同的框架去理解这些概念 与弗洛伊德认为人主要是由本能驱动的不同 自体心理学是站在对人类充 满同情的人文立场来理解人性的 认为人是有自尊的人 强调早期亲子关系对 人自尊 价值感 独立性的塑造 人性中的自恋需要在科胡特的经典观点中被 充分揭示和接纳 他提出自恋来源于人类的本性 它是人类生命意义及创造力 的源泉 是一种自我珍惜的主体感受 它应该被充分尊重 同时 自体心理学 关注的是 在自恋包容和同调的基础上 恰好的挫折 和修复的作用 因为原 始自恋只有被恰好的挫折修正后才能够产生社会人际的适应性结构 所以潜意 识到意识 情感的矫正经验两大技术 构成自体心理学临床工作的中道 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结构 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 理想化和孪生需求 的平衡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自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来 擅 长且详细描述关于前语言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个精神分析理论 2 2 海因兹海因兹 科胡特生平科胡特生平 科胡特 1913 年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人家庭 但已被同化 因此对犹太人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身份并不认同 母亲喜欢社交活动 常将科胡特交给仆人和家庭教师照顾 科 胡特是家中独子 幼时未上过公立学校 其父是军人 一战时曾服役 后在科 胡特 24 岁时去世 科胡特十分注重个人隐私 因此关于他早年的成长经历的资 料极少 且他对于如何让自己展露于大众之前显得非常注意 总是衣着适宜 且注重饮食和健康 有长年跑步的习惯 即使是晚年患了慢性白血病 这件事 身边也鲜少有人知道 1938 年 德国纳粹占领奥地利 弗洛伊德被迫离开首都维也纳 科胡特在 车站送别弗洛伊德后不久 也因其犹太人身份而被驱逐出奥地利 此时的科胡 特已经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学位 在英国逗留一年后 在好友鼓励下 前 往芝加哥大学医学院 在神经科主任理查德 李希特门下担任住院医师 后转 向精神分析学院学习精神分析 于 1958 年开始在学院担任教职和分析师 从 1958 年一直到 60 年代晚期 科胡特一直在精神分析学院教授精神分析 课程 两年一期 课程的内容主要在强调精神分析理论建立的演进过程 颇受 欢迎 他曾经担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会长 1964 1965 以及国际精神分析学 会的副会长 1965 1873 西格蒙 弗洛伊德档案馆的副馆长 1971 1981 以及奥地利科学院的成员 也曾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荣誉十字勋章 与辛辛 那提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1971 年出版 自体的分析 之后 其理论受到精神分析界的质疑 称其违 背精神分析理论 并被芝加哥学院精神分析审议会投票除名 于是科胡特不再 从事公开讲学 虽然柯胡特的理论被大部分与他同一时代的精神分析学家冷酷地否定 自 体心理学却逐渐在年轻一辈的精神分析师和以分析为导向的心理治疗师之中传 播 科胡特认为 虽然他的理论著作多是来自于他所治疗的案例 但是他的学 说还是需要收集充分的个案病史来加以说明及支持 因此 在较早之前他开始 撰写 自体的分析 这一书时 便开始与一些有兴趣的年轻分析师逐章研读这 本书 其中有吉多 高柏格 巴斯克以及伍尔夫等人 之后这些人中大部分成 为自体心理学忠实的支持者和传播者 1978 年第一届自体心理学年会在芝加哥顺利召开 之后一直延续 1981 年 科胡特过世 在此之前 它一直积极参与年会相关事宜 在柏克来举行的第四 届自体心理学年会上 科胡特发表了他最后的演说 三天后 于芝加哥逝世 3 3 自体心理学的起源自体心理学的起源 我们将自体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科胡特时期 起源 和后 科胡特时期 发展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科胡特时期自体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可简单归纳为三个阶段 传统阶段 转变阶段 激进阶段 彭媛 简述自体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3 13 1 传统阶段传统阶段 早在 1958 年科胡特放弃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神经学住院医师职位 转向精神 分析学院学习之前 科胡特和精神分析的渊源就不浅 科胡特出生于弗洛伊德 的故乡奥地利 且与弗洛伊德同是犹太人 1938 年都为躲避德国纳粹 先后离 开维也纳 科胡特曾去车站送别弗洛伊德 想必 精神分析的种子早就在他的 心里埋下 并终于在芝加哥大学发芽开花 且于 60 年代中后期萌发出自己的精 神分析新芽 自体心理学 若想要全盘了解科胡特思想的演进 就必须如科胡特般熟悉传统佛洛伊德 的理论 并能将之整合推展才行 对此 我们可以通过科胡特在芝加哥精神分 析学院的一系列演讲中讨论弗洛伊德理论的课程内容来进一步了解 他的精神 分析课程从 1958 年一直到 60 年代晚期 两年一期 课堂主要通过诡辩的方式 进行 颇受学生欢迎 被称为 精神分析先生 Mr Psychoanalysis 此时的科胡特尚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理论 遵循着传统精神分析的理论治疗 个案和教授学生 但是他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并非如当时一些精神分析学会所认 定的是固定不变的知识体系 而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正如弗洛伊德随时间而 发展出新的心灵模式 他不赞成当时北美分析师那种认为求变就是离经叛道 唯弗洛伊德是从的风气 因此他告诫自己的学生 用开阔心胸从各个角度审视 这门学科 他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强调精神分析理论建立的演进过程 他认为精神分析 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90 1920 以安娜 欧到约瑟夫 布洛伊尔处寻求治疗为开端 弗洛伊德发展出他的基础观念 本我 潜意识 婴儿式性欲 第二阶段 1920 1937 弗洛伊德发展出 本我 自我 超我 心灵结构的观 念 第三阶段 1937 1958 此时精神分析的焦点在 自我 ego 的结构 功能 及防御机制 第一年探讨第一阶段内容 第二年探讨二三阶段的内容 科胡特在与学生 的一问一答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3 23 2 转变阶段转变阶段 科胡特提出狭义的自体心理学 以 1971 年出版 自体的分析 为正式形成 标志 在临床实践中 科胡特发现了大量传统精神分析不能解释和治疗的个案 他的个案并不接受他的理论解释 这让科胡特的思想产生转变 尤其他的一位 明显具有俄狄浦斯精神病理的女性患者 一再对他的刻板化理论解释无动于衷 并一再要求科胡特认真倾听她在说什么 科胡特于是决定停止诠释 而用充满 共情及开放的态度去倾听他内在的经验 自体心理学于是诞生 1965 午 12 月科胡特第一次发表了论文 自恋的形式与变形 Kohut 1978h vol 1 在两年后 科胡特发表论文 精神分析学派对自恋性 人格障碍的治疗 Kohut 1978h vol 1 这个时期科胡特的作品已经预示 了自体心理学这分支的出现 科胡特的第一本著作 自体的分析 出版后 被 认为与传统精神分析相背离 而遭到同行的质疑和排斥 但这本书在年轻一代 精神分析师和读者中获得了广泛赞同 3 33 3 激进阶段激进阶段 科胡特提出了广义的自体心理学理论 先后出版了 自体的重建 1978 和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1984 在 自体的重建 中 科胡特已不再与无关 自体心理学的部分缠斗 而致力于清楚明晰的陈述自体心理学的本身 自体 的重建 是科胡特确立自体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也是公开宣布自体心理学派成 立的著作 再到最后一本著作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表明了精神分析自体心 理学概念的发展状态 有些则针对别人对其理论的质疑处再加以澄清和讨论 在 科胡特时期 自体的分析 遭到了尖锐的反对 科胡特聚集了一 些对他的工作感兴趣的分析学家形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以获得学术上的回应 这 个小组中的成员合作出版了 自体心理学 案例集 Goldhcrt 1978 影 响颇远 促进了自体心理学的发展 自体心理学主要思想 4 自体心理学主要概念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科胡特是一位杰出的精神分析师 是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前任主席 他最初 致力于开发一套用于治疗原本无法治愈的病理性自恋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问题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他检验并清晰地阐述了自 体心理学 self psychology 并认为它将带来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和自我心理 学 ego psychology 理论与技巧的变革 以下是对自体心理学主要概念的解读 4 14 1 自体自体 在 1977 年 科胡特解释道 在他写的所有关于自体心理学的著作中 他故 意不给自体下一个定义 以下是他给出的理由 自体 就像所有现实 reality 一样 在本质上是不可知的 我们可以描述自体展现出来的多 样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外在形式 可以说明组成自体的各种成分 解释它们 的起源和功能 我们可以做到上述的一切 但我们仍旧只知其表象而不知其本 质 4 24 2 共情共情 科胡特认为 父母无法对孩子共情 以及孩子对这种失败的反应是几乎所 有心理问题的根源 失去重要他人以及这个人提供的 自体 客体 self object 后来去掉了横杠 变成 selfobject 自体客体 功能 会令个体变得 情感淡漠 嗜睡 对生活感到空虚和失去活力 简而言之 就是抑郁 对婴儿而言 自体从 夸大自体 grandiose self 成长为 内聚性自 体 cohesive self 的过程 是一个让全能幻想逐渐破灭的缓慢过程 a slow process of disillusionment with phantasies of omnipotence 而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 逐点累积失望的过程需要婴儿的照护者对 婴儿需求的共情同调 empathetically attune 相应地 为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处理先前失败的幻灭过程 科胡特强调 共情 认为它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最好的工具 能够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创 造一种能够缓解早期自体问题的关系 被科胡特称为 替代性内省 的共情让咨询师能够更快地与来访者达成共 识 两人之间会有更强的联结 来访者会更多地感到自己从根本上被理解 科 胡特认为 共情本身就具有潜在的疗效 但他同时告诫道 精神分析师 应该能够对共情的态度收放自如 不损伤自己的智能和专业性 共情可能栖息 于分析师自身未解决的全能幻想上 当它被对 立马见效 的期待所包围时要 尤其注意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对共情概念的引进并不是一个 创举 心理学中共情时刻 empathic moments 的概念在科胡特提出前早已存在 然而 科胡特认为共情应该成为一 种强大的诊疗工具 他拓展了共情的涵义 使之不再仅是若有若无的 感觉 和含糊其辞的 猜想 他使共情现象得以被科学描述 传授 并积极使用 4 34 3 自体客体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是这样一种客体 他 她 它虽然是外在的 却是个人自体结构 self machinery 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 那些不会被经验为与自体分离或 不相干的客体 他们是使自体得以完整和正常运作的人 物品或活动 科胡 特认为婴儿与照料者的早期互动和婴儿的自体及自体客体密切相关 来访者的自体客体联结 selfobject connections 进行观察 是自体心 理学的其中一项基本任务 一个人独特的生活习惯 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以及 在择偶方面的偏好 对这个人而言可能有着自体客体的功能 自体客体 在科胡特的理论中随处可见 它仿佛包罗万象 从咨询与治 疗中的移情 transference 也被译作 转移 亲属关系中的依恋到对物 品的依赖 例如 Linus van Pelt 和安全毯 涵盖了所有被温尼科特 Winnicott 称为过渡性客体 transitional objects 的现象 当人们感到 自己属于某个团体 例如说国家 该团体中的作家 艺术家和政治领袖等 人就起着文化自体客体 cultural selfobjects 的作用 他们提供了多样的 自体客体关系 支撑着成人自体的内聚性 活力与和谐 如果心理问题的病理因素能够被解释为自体的 不完整 或 残缺 那 么自体客体也许就是自体所需要的 修复 科胡特认为 自体客体功能 即自体客体为自体所做的事 被当作是理所 当然且处于 盲区 在和自体客体的关系破裂前 这种功能通常不能被观察 到或意识到 当我们和一个新的自体客体建立关系 两人之间就有了很强的羁绊 这份羁绊牵扯着两人 对自体和自体客体都产生影响 强烈的移情 或反移情 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例子 4 44 4 恰到好处的挫折恰到好处的挫折 当自体客体被需要却又不可得时 就会造成自体的潜在问题 这被称为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挫折 frustration 也即 在希望和需要父母亲接纳的正常阶段 遭 受到创伤性的挫折 traumatic frustration 这让自恋强烈受挫 作为对比 科胡特提出了 恰到好处的挫折 optimal frustration 他如此考虑 就像儿童在之后要接触的社会环境一样 在早期母婴关系中最 重要的方面是 恰到好处的挫折 这一原则 可以忍受的失望 促使内在心 理结构的建立 为自我安抚提供基础 与此同时 科胡特认为有技术的分析师可以依据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一原则 来进行分析 并非恰当的挫折 以及随之而来的适应不良 可以与弗洛伊德的创伤 trauma 概念以及他提出的解决俄狄浦斯情结的方法相对比 然而 恰到好 处的挫折的作用是使自体得以重塑 而非解决戏剧性的冲突 4 54 5 理想化理想化 科胡特把理想化看作早期自恋中最重要的方面 全能客体 omnipotent object 或者说 理想的父母形象 idealized parent image 的治疗性激 活 也被称为理想化移情 idealizing transference 是在精神分析过程 中发生的 和理想化客体建立联结这个早期愿望的复苏 理想化移情这一术语可能和克莱因学派 kleinian school 中的 投射 性认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有重叠之处 对年幼的孩子而言 理想自体客体 idealized selfobjects 提供了 一种体验 这种体验中包含了来自理想他人的冷静 力量 智慧和美德 4 64 6 另我另我 孪生需要孪生需要 另我 孪生需要 Alter ego twinship needs 是在早期发展阶段中感到与 他人相似的需要 弗洛伊德在早期提出 成双的念头 萌芽于无尽自爱的 土壤 这种自爱来自统治着孩童心智的原初自恋 primary narcissism 拉康强调道 普通交互情景中镜像时刻 mirror stage of a normal transitivism 攻击他人的孩童说他自己受到了攻击 看到他人跌倒的孩童 自己也会哭 在 1960 年 亚罗 Arlow 注意到 根据成双心理学 psychology of the double 能够反映自体的他人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孪生 被镜映和成双的体验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科胡特指出 对另我或者孪生兄弟姐妹的幻想 或者对类似关系的有意 识的愿望 经常能在对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的分析中遇到 并把这种移情激 活称为 另我移情 或 孪生移情 个人成长后 会变得能够接受与他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件事 4 74 7 三极自体三极自体 三极自体 tripolar self 与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 无关 它由 三个极组成 夸大 暴露 需要 对理想全能意象的需要 另我需要 科胡特认为 在分析当中 夸大自体会以三种形式复苏 这些形式分别 对应发展的不同阶段 1 经由夸大自体的扩张而融合 2 比前者成熟的 另我或孪生移情 3 最成熟的镜映移情 与之相应 自体心理学家把自体客体移情分为三组 1 受损的抱负这一 极会企图引出自体客体的肯定 赞同回应 镜映移情 2 受损的理想化这 一极 会试图寻求可以接受其理想化的自体客体 理想化移情 3 受损的 才能与技能这一中间地带会去寻找一个能够为其提供本质上相似的安慰体验的 自体客体 另我移情 在生活中与重要他人的互动时 这些需要可能会被唤醒或抑制 满足或受 挫 这些结果影响着三极自体的构成 4 84 8 文化意蕴文化意蕴 自体心理学的一种有趣应用 体现在对弗洛伊德和荣格友谊的破裂及其后 续影响的解释上 有人提出在他们关系最好的时候 弗洛伊德正处于自恋移情 他把荣格看作一个理想化版本的自己 另一方面 荣格则处于对弗洛伊德的理 想化和对自身的夸大这两者的混合中 当荣格在和弗洛伊德关系破裂后遭遇中年危机 可以认为与自恋斗争这件 事在他那些难熬岁月里占据了核心 对理想化他人的丧失和对自体的夸大 最 终导致了自恋暴怒 narcissistic rage 只有当荣格跨越了这一阶段 感觉 自己是一个与弗洛伊德分离的人 他才能以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 家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5 自体心理学的后续发展 自体心理学当代的发展 已经超越了经典自体心理学相对静态的框架 在 伍尔夫 史托罗楼等带领下正走向一个更新的当代精神分析方向 这是和主体 间性这个概念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它除了保留了对人性尊重的积极态度外 还 反思了科胡特在经典自体心理学初见端倪但尚未有深人思考的领域 他们在研 究心理治疗的动态互动过程 现象学 存在主义 实证研究等方面获得了很大 的进展 史托罗楼的主体间性精神分析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最前沿的 精神分析研究方向 波士顿变化过程小组的研究 这些都引导了我们对精神分 析以及人类人性观点的未来展望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5 15 1 国外研究发展概述国外研究发展概述 科胡特初步搭建了自体心理学的框架 但这个框架并不完美 理论的完 善和治疗实践的空白让自体心理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科胡特认为运用神入和 内省得来的关于人类复杂心理状态的经验资料是第一位的 概念与理论只是说 明这些资料的工具 是第二位的 如果与前 者不符就应当修正 这种宽容的思想理念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在这氛围的推动 下在科胡特逝世之后的三十多年来 自体心理学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大胆 探索 自体心理学走向百花齐放的成熟时期 在理论和实践上朝着不同的方向 发展 出现了 很多 理论 也称为新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进入了 后科 胡特时期 一般来说 科胡特之后的自体心理学家 人致可以分成两个阵营 忠 诚者和扩展者 忠诚者由科胡特的被分析者和学生组成 与科胡特关系密切 坚守科胡特的思想 扩展者通过阅读科胡特的著作了解自体心理学 努力把其 他的思想整合进自体心理学 戈尔德伯格在 科胡特以来的自体心理学 一文中将自体心理学划分为三 个主要理论分支 即传统自体心理学 关系取向自体心理学以及主体间性理论 传统自体心理学是在科胡特的理论框架内开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在临 床上 传统自体心理学较为关注自恋行为障碍 关注成瘾 犯罪行为以及性倒 错的诊断分类 科胡特认为它们是自体障碍的一种特殊形式 科胡特的大弟子巴史克在继承科胡特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体心理学短 程分析的发展模式 简化了咨询步骤 巴史克的著作 心理咨询入门一教育辅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导系列 心理咨询实战录 十倍速辽法 深入浅出 简明易懂 可操 作性强 详细地记录了非常多的案例 值得临床治疗师反复揣摩学习 Marjorie Taggart White Marcella Bakur Weiner 的著作 自体心理学 的理论与实践 2013 更多展示了共情的重要性 将共情作为一个科学的工具 来使用 帮助个案将原本枯竭的环境转变为能够促进其核心自体成长的土壤 巴卡尔 Howard Bacal 与纽曼 Newman K M 将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 论结合起来 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提出了 自体客体理论 selfohject theory 巴卡尔和纽曼提出科胡特的自体客体是指为自体提供经 验的客体 科胡特更多关注自体客体而忽略了提供这种 功能的客体 对自体和客体关系的强调是自体客体理论的重点 客体关系取向 治疗师吉尔 沙夫的著作 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自 体运用 大卫 沙夫的著作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 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 沙夫夫妇的理论取向是客体关系理论 但这两篇著作中也有自体心理学临床 治疗的思想 巴卡尔就科胡特的 适度挫折 理论相对应的提出了 适度满足 的概念 主体间性理论 intersuhjectivity theory 是三个理论分支中唯拥有确定名称 的一个 也是唯提出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的一个 该理论体系主要由四位长期 合作的自体心理学家罗伯特 斯托罗洛 Stolorow R D 乔治 阿特伍德 Atwood G E 伯纳德 布兰德沙夫特 Brandchafl B 以及多纳 奥林奇 Orange D M 构建而成 Jerome D Levin 将自体心理学对成瘾的动力学解释运用于治疗中 分析治疗酗 酒和其他成瘾行为 Arnold Goldherg 运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变态 性行为产生的动力机制 Miriam Elson 将自体心理学运用在临床社会福利工作 中 新自体心理学目前处于多种理论并存的局而 这是新自体心理学健康发展 的表现 新自体心理学的发展是趋于整合还是持续多元化 这有待进一步的发 展 5 25 2 国内研究概述国内研究概述 自体心理学 自 1971 年科胡特提出系统的自体心理学概念至今 已经发展了近 四十年 从最早受到传统精神分析界的质疑 到成为当代精神分析重要且众所 赞同的一支 时间逐渐明证了科胡特思想的价值 自体心理学的共情 自体客 体 主体间性 修复等概念 也全面影响了当代精神分析及心理动力学的理论 进程和临床实务工作 同时 随着当代中国精神分析与国际精神分析更深人的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接轨 作为当代精神分析重要一支的自体心理学 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心 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的关注和学习 国内对于自体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自体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翻 译引进工作 自体心理学理论在国内的传播 自体心理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自体心理学目前在国内处于传播了解阶段 国内学者在理解科胡特理论的基础 上 逐渐尝试将自体心理学运用到不同 的领域 2001 午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蔡飞完成国内第一篇专门研究科胡特自体心 理学理论的博士论文 出版著作 自身心理学一科赫特研究 蔡飞相继表论文 自身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2000 论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 2001 自身心理学的新进展 2002 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的诞生 一 种社会学的阐释 2005 结构神经症与自身分裂 广义自身心理学的阐释 2007 自身障碍的咨询 广义自身心理学的心理咨询理论 2008 广义 自身心理学人格发展理论述评 2008 走在国内研究自体心理学的前沿 上海资深心理咨询师徐钧作为国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在接 受国外自体心理学理论与治疗培训之后开始在国内率先从事以自体心理学理论 为指导的临床治疗实践 并在国内宣传自体心理学理论促进了自体心理学临床 治疗在国内的传播 2011 午 8 月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在内地出版 这也是国内第一本科胡 特的译著相继的 刘慧卿林明雄译 自体的分析一种系统化处理自恋型人格疾患 的精神分析咨询 许豪冲译 自体的重建 刘时宁 许豪冲译 精神分析 治愈之道 另外还有王浩威策划主编 菜宇记译 汉斯 柯赫与自体心理学 林明雄 林秀慧译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实务 吕绍文 刘慧卿译 心理咨询实战录 易之新译 十倍速疗法 心 理咨询入门一教育辅导系列 林涛 王丽颖译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 南 2010 贾晓明 苏晓波译 Michael St Clair 著 现代精神分析 圣经 一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2002 这此自体心理学译著犹如星星之火带动了 国内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力而的研究 自体心理学自科胡特创立以来 科胡特本身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思考和完 善以及留给后来者自由 宽容异己 和而小同的研究氛使自体心理学在当今的 影响力越来越大 自体心理学也不局限于心理治疗领域 还逐渐与传记研究 艺术创造及审美 舞蹈设计以及神经科学 等相结合 出现了批跨学科研究成果自体心理学理论的蓬勃发展 以及在社会 实践领域的广泛运用 昭示着自体心理学理论具有强人的生命 具有广阔的发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展前景 6 6 评价评价 科胡特在芝加哥被虔诚的崇拜所环绕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定点采购的房地产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安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车库租赁合同范本汇编:车位租赁合同争议解决途径
- 2025年大型商场电梯采购、安装与运营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高端皮毛服装定制与销售合作协议
- 2025代办知识产权维权及侵权纠纷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挖掘机租赁施工合同风险控制范本
- 2025版高端餐饮机构食堂管理委托合同
- 诸葛亮的谏子书课件
- 说明文的课件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幼儿园物资采购应急预案(3篇)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学检验职称评审答辩
- 医药药品采购平台建设方案
- 人力资源招聘流程规范及操作手册
- 颌面外科清创缝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