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题设计讲究多(231512)安徽庐江县长岗中学 孙功道语文互动教学是生与生、师与生、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而话题是联系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媒介。恰当的话题,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发展、体验发展。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于查阅资料,却懒于或疏于对学生及生活环境的深切感受。只侧重于“教”而忽视了“学”,也就很难做到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心理出发,于是只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去理解文本,衡量学生。结果,设计的话题往往超出了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学生也就难以或者根本无法品味出、感悟其内容。在公开课教学中,有时会遇见这样的情形: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觉得深奥、茫然,很难有亲近感;有的教师甚至抛开课文给学生讲灵感,讲立意,讲布局,讲意境,“兴之所至,独往独来”。外引内联,气势磅礴,很逗人听。然而,由于话题缺少了发诸学生真情的心声,学生难以从中寻找融入自我的东西。学生看不到课文中所塑造的形象,教师也看不到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反应。这能算是成功的语文课吗?这样的课堂教学,还有多少互动的特点可言?哪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愉悦?这样就会影响到互动的效果,影响着语文学科达标教学的深入。因此,话题设计必须要经过仔细的考虑,坚持一个原则:切合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相关,在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范围之内。否则,它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首先,应认识到为学生考虑是设计话题的出发点。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优劣,不是看老师讲的多少,关键是多少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时,我们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编制什么问题上,还要注意互动过程中人的因素。多为学生着想,设计内容应触及学生的个性、知识、智能特征和社会生活背景,让学生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适宜的融入互动教学之中。同时,话题的设计也应因人而异,尽可能的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时时与学生共鸣,处处涌现着学生的期待,从而体现对学生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平时,不妨随身携带小本,深入孩子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一起关注生活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并留心他们的情绪和变化,了解他们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干什么,从而为话题的设计积累一定的素材。在备课的时候,不妨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成立学生备课小组,让他们有机会对话题设计发表意见,提出看法。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在备课时还有那许多从前未注意到的东西。话题设计的缺陷和遗漏也就因此得到及时纠正和弥补。如在教学散步一文之前,我找来部分同学谈心,根据他们的意见,安排一次与家人一同散步的活动,体验一下散步的情趣。在课堂上,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散过步的同学,就细细回味当时散步时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学生畅所欲言,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时也与课文中的内容拉近了。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它,有利于老师引领学生进入教材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前提下来感悟教材的内容,唤起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地学习语文,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话题设计应以语文为依托,渗透其他学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现行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文学作品和科学、科普类作品,内容涉猎面广;现行的教学用书也不像过去对课文作详细的解析,甚至于对教学细节产生直接影响。有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必要时,还需要其他学科老师的协助解析疑难问题。这样,才能读懂文本,把握文本,更深透地理解文本,而避免由于教师对文本的误读导致话题设计的偏差,甚至对学生产生表面化、片面化和概念化的误导,或者脱离文本去拓展等。例如,我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时,遇到了光学上的折射现象,“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于是,我就请来了物理老师。她运用光学折射的原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海市蜃楼”的成因。在学科的交叉中,在知识的相互渗透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整合。其间,师生双方融洽交流,互动式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收到了“一石二鸟”之效。再次,话题设计应注入生活的活水。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刘国正语)。反之,就难免会苍白而呆板。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激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以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话题设计时,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图从学生所熟悉的、或可感的、或是学生乐于实践的话题入手,让学生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进入互动教学之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受到课文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和丰富的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学生深入体味生活,掌握生活的智慧,提升人格的境界。 联系生活法,在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最突出的是这一片段: 生:“逾”不如“攀”好。师:呵呵,还有同学说我改得高明的,何以见得?生:“逾”是越过,很平常;“攀” 表现出老翁的努力,想早点逃掉。师:请结合生活来体验,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飞越”障碍物?再想想,这可是一位老人啊!生: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会不顾危险越墙而过,“逾”表现老人拼死逃命的情景,而“攀”体现不出这样的特点。生开始时的误解,一是对词语未真正理解,二是生活体验未被唤醒。所以生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充分唤醒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后来他的回答比较精彩,是因为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他原有的生活体验,反过来促使他更好地理解文本。 又如,风筝最后一道“研讨与练习”: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难忘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凭借课文的“媒介”,通过问题激发,加之教师的启发诱导,儿时的生活趣事又活跃在学生心头。这时,伴随着生活体验,课堂也就成了师生共度的一段人生的美好时光。并不讳言,初中生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有限,未能对语文教材所有的内容都能提供具体的、独特的感受。这样,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相应安排语文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有效利用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增加和丰富他们的知识贮备和生活积累。这样使语文教学获得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上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让学生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如果仅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综合性学习就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困难,以至于一些学生望而却步。于是,利用新教材提供的三个网址,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收集相关材料,然后,以“月球知识知多少”为话题,开展知识竞赛。整个活动,仿佛是学生进行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他们流连忘返。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轻松地学到了自己想学的知识。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还写出了想象丰富的作文。融入了自我,写出了精彩。这样的语文课,你说学生能不感到快乐吗?,最后,课堂生成,为话题设计的必要补充。淡化生成,实有害。长时间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习惯于将教学控制与封闭和操纵联系在一起。他们担心学生学不到知识,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讲究教学的条理和秩序,课前培训,处处干预,时时提防,把学生管得很死,结果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探究学习变得有名无实。由于语文学科的包容性很大,学生的兴趣、智能和生活经历等个性差异,因而彼此难免会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有的教师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是问的问题已经超出老师的知识范围而敷衍塞责。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头脑僵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互动活动的敏感性和参与热情。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同学们说出心底的感觉与想法,在彼此沟通中,理解学生的观点并注意宽容。课堂上,要留心学生的情绪反应,能够理解并适应学生的情绪,改进教法,调整话题,尽可能的让不同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的同学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特别是对事先未曾预料到的意见、别样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教师应保持一种开放和宽容的心态,使自己的心灵常常处于感受的敏感当中,感悟童心,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互动就会因此而变得生动、精彩、丰富。此外,讲求用语的技巧。语言是师生之间研究探讨知识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益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总体布局的严谨把握,而其中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师的语言艺术。同样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上得精彩生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有的教师上得死气沉沉,学生觉得味同嚼蜡,在下面昏昏欲睡。这中间蕴涵着什么奥妙呢?答案很简单,主要是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语言艺术来进行课堂教学,自然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话题设计需要以学生能够理解、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去选用他们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的语言。力求做到:用准确、形象的语言,使学生迅速地明白、领会所学的知识;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整个互动过程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当然,课堂用语要达到一定的语言艺术水平,教师个人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内在素质。教师平时就应该多下苦功,练好基本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仔细考虑语言的组织与编排,平时多积累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无庸置疑,当教师对教材、学生及生活环境有了深切感受时,并能做到话题巧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漳州市202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幼师论文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食品、饮料及烟草批发服务项目建议书
- 教师老师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制度自考试题及答案
- 抗原检测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
- 慢性胃炎的护理
- 2025年机械技能考试题目及答案
- 山东高职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继续教育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5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工程管理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一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一学期教学计划
- 会展推广的合同范本
- 武消院火灾调查B讲义01电气火灾调查
- 起搏器植入患者全程护理要点
- (2025年标准)会议代办协议书
- 工贸企业企业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