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更多精彩就在这里/lbk,课堂内容,一、了解正常体温和脉搏的产生和生理调节二、熟悉正常体温和脉搏的生理变化三、掌握异常体温和脉搏的观察和护理重点:异常体温和脉搏的观察和护理,生命体征(vital signs)包括体温(body temperature,T) 脉搏(pulse,P) 呼吸(respiration,R) 血压(blood pressure,BP)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体核温度 体 温 体壳温度 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体核温度。,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一)体温的产生,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二)体温调节,1、自主性体温调节 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机体受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2、行为性体温调节 是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发生的行为。,通常所说的体温调节是指自主性体温调节。(1)温度感受器 外周、中枢(2)体温调节中枢 散热中枢 下丘脑 产热中枢,冷热刺激,温度感受器,下丘脑,效应器,血管,汗腺,骨骼肌,细胞代谢,(三)产热与散热,1、产热过程(1)产热方式:化学方式(2)产热器官:内脏、骨骼肌(3)影响因素: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2、物理散热方式A.辐射:是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的主要散热方式。B.传导:冰袋、冰帽、冷湿敷、冰水灌肠等为高热患者降温。C.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如通风。D.蒸发:是外界温度人体皮温时的唯一的散热方式。如温水或酒精擦浴。,3 、物理散热途径: 皮肤、呼吸、排泄,(四)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1、正常体温 正常范围 平均温度口温 36.3-37.2 37.0肛温 36.5-37.7 37.5腋温 36.0-37.0 36.7,2、生理变化(1)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2)年龄:婴幼儿成人老年人 注意:新生儿(早产儿)应加强保暖。(3)性别 (4) 环境温度 (5) 活动 (6) 饮食 (7) 药物:麻醉药 手术病人术中、术后应注意保暖。,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一)体温过高,1、概念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fever),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一般而言,当腋温 37或口温 37.5 ,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即可称为发热。,2、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3、发热程度的判断(口温)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0 及以上,4、发热过程,5、热型(fever type)(1)稽留热(2)弛张热 ( 3)间歇热(4)不规则热,(二)体温过低,1、原因:(1)散热过多(2)产热过少(3)体温调节中枢受损,2、分期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3、症状 发抖、BP、心跳、R频率 ,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紊乱,晚期可出现昏迷。,三、异常体温的护理,(一)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1、降温 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2、加强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2)伴随症状(3)原因及诱因(4)治疗效果(5)饮水量、饮食摄入量、尿量及体重变化等,3、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4、促进病人舒适(1)休息(2)口腔护理(3)皮肤护理5、心理护理,(二)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1、环境温度2、保暖3、加强监测4、病因治疗5、积极宣教,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动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简称脉搏(pulse),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一)脉搏的产生,窦房结自律细胞兴奋冲动 心脏收缩 左心室射血入动脉 主动脉压力骤升 动脉管壁扩张 心脏舒张 动脉弹性回缩,(二)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1、脉率(pulse rate)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1)年龄:随年龄而逐渐 (2)性别:女性男性(3)体形:身材细高者矮壮者(4)活动、情绪(5)饮食、药物、进食,2、脉律(pulse rhythm)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3、脉搏的强弱决定于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的阻力4、动脉壁的情况正常动脉管壁光滑、柔软、且有弹性,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一)脉率异常,1、心动过缓(bradycardia):成人脉率60次/分。2、心动过速(tachycardia):成人脉率100次/分。,(二)节律异常,1、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1)定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2)发生机制: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地发出冲动而引起的心脏搏动提前出现。(3)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2、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定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特点: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发生机制: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常见于房颤病人。,(三)强弱异常,1、洪脉(full pulse)定义:当心输出量,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常见于高热、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2、细脉(small pulse)或丝脉(thready pulse)定义:当心输出量,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时,脉搏弱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洪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3、交替脉(alternans pulse) 定义:指节律正常,强弱交替出现。是心肌损害的一种表现。机制: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常见于高心病、冠心病。,4、水冲脉(water hammar pulse)定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机制:脉压差所致常见于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5、奇脉(paradoxical pulse)定义:吸气时脉搏明显或消失。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机制:主要与左心室搏出量的变化有关。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6、重搏脉(dicrotic pulse)定义:正常脉波在其下降期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波,但较第一波为低,不能触及。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此波增高而被触及。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度有关常见于伤寒、一些长期热性病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四)动脉管壁异常,表现: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迂曲状,见于动脉硬化。原因:动脉壁弹力纤维 ,胶原纤维。,三、异常脉搏的护理,异常脉搏的护理,休息与活动给氧准备急救物品密切观察病情健康教育,脉搏的测量,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测量脉搏。 常用诊脉部位: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桡动脉。,脉搏测量,1、目的(1)判断脉搏有无异常(2)动态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状况(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2、评估、计划、实施见实验课,3、注意事项(1)测量前先评估有无影响测量值准确性的因素存在。(2)体位(卧位、坐位)(3)不可用拇指诊脉(4)同时注意脉律、强弱的变化(5)对异常脉搏、心血管击毙感、术后、新入院病人应测1分钟。,(6)脉搏细微难于触诊时,应测心尖搏动1分钟。(7)对脉搏短绌者,诊脉时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口令,计时1分钟。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第二讲 血压和呼吸的观察与护理,3学时,课堂目标,1、了解正常血压、呼吸的生理变化2、熟悉异常血压、呼吸的观察与护理3、掌握测量血压、呼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掌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5、掌握氧气吸入疗法重点: 1、测量血压和氧气吸入疗法的注意事项 2、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第三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血压(blood pressure):心脏收缩和舒张时,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systotic pressure):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液对动脉管壁所形成的最大压力;舒张压 (diastotic pressure):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降到最低值;,体循环的动脉血压,主动脉压,脉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指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或 =1/3收缩压+2/3舒张压,一、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一)血压的形成,1、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2、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基本因素3、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重要因素,(二)影响血压的因素,(三)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化,1、正常血压(成人安静状态下) 收缩压:90140mmHg(12-18.6kpa) 舒张压:6090mmHg(8-12kpa) 脉 压:3040mmHg(4-5.3kpa)换算公式:mmHg=kpa7.5 kpa=mmHg0.13,2、生理变化 年龄 性别 昼夜和睡眠 环境 体型 体位 身体不同部位: 右上肢左上肢10-20mmHg 下肢上肢20-40mmHg,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一)高血压(hypertension),1999年,WHO/ISH提出了新的高血压分类标准,它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为:,(二)低血压(hypotension),BP 90/6050mmHg,称为低血压。 常见于大量出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三)脉压差的变化,1、脉压 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甲亢。2、脉压 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三、护理措施,(一)血压的测量,1、血压测量有三种方法: 直接测量有创血压 间接测量无创血压2、原理: 以大气压为参照系,用血压高于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3、血压计的种类和构造4、测量方法5、注意事项:(1)测量之前要先检查血压计。(2)测量前要询问、观察患者有无影响血压测量值的因素。(3)血压计应垂直平稳放置,平心脏水平。(4)肢体位置适宜,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间,卧位-平腋中线。,若肢体高于心脏水平,测量值偏低;低于心脏水平,则偏高。(5)袖带宽度符合规定标准。如太窄,测量值偏高;太宽,则偏低。(6)袖带的松紧度应适宜,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太松,测量值偏高;太宽,则偏低。(7)打气不可过快过猛,以免水银柱溢出和病人不适。(8)放气速度要适中,不可太慢也不可太快。太慢,使舒张压测量值偏高;太快,猜测血压值。,(9)读数时,眼睛视线应与水银柱弯月面保持在同一水平。低于弯月面,读数偏高;反之,偏低。(10)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重测时,要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使汞柱降至零点,并休息片刻后再测。(11)密切观察血压者,应作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12)上肢偏瘫者,应选择健侧或下肢测量。应避免在输液或手术肢体测量。,(二)高血压的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BP变化,“四定”2、观察病情;按时服药,并观察降压效果及药物的副反应,注意有无潜在并发症。3、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4、环境安静、舒适,室内温、湿度适宜。5、保持情绪稳定,6、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多纤维素饮食。根据高血压程度适当限盐。7、健康教育: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第四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摄取O2 外界环境 机体 排出CO2,新陈代谢,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一)呼吸过程,空气,呼吸道,肺泡,肺毛细血管,肺静脉,肺动脉,左心,动脉,右心,静脉,毛细血管,组织细胞,肺静脉,肺动脉,1、外呼吸(exernal respiration):也称肺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2、气体运输(gas transport):通过血液循环将氧由肺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CO2由组织细胞运送到肺。3、内呼吸(intertion respiration)也称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二)呼吸调节,1、呼吸中枢 延髓和脑干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性和调整呼吸的部位。 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发出说唱动作,在一定程度内可随意屏气或加强加快呼吸。,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1)肺牵张反射定义:由肺的扩张和缩小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又称黑-伯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生理意义:是吸气不致过长、过深,促使吸气转为呼气。,(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定义:指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 生理意义:参与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在呼吸肌负荷改变是发挥的作用更大,即呼吸肌负荷增加,呼吸运动也相应增强。因此,它是一种代偿机制。,(3)防御性呼吸反射 咳嗽反射(cough reflex) 喷嚏反射(sneeze reflex) 生理意义:排除呼吸道刺激物和异物,对机体起保护作用。,3、呼吸的化学性调节定义:PaO2、PaCO2、H+的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外周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中枢化学感受器PaO2PaCO2 化学感受器兴奋 呼吸H+ 中枢兴奋 呼吸加深加 快,(三)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1、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 R:P=1:4 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男性及儿童) 胸式呼吸(女性),2、生理变化 年龄 性别 活动 情绪 环境 BP,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一)频率异常,1、呼吸过速(tachypnea)定义:呼吸频率24次/分,称为呼吸增快,也称气促。见于: 发热、疼痛、甲亢等2、呼吸过缓(bradypnea)定义:呼吸频率10次/分,称为呼吸减慢。见于: 颅内压增高、安眠药中毒等,(二)深度异常,1、深度呼吸定义:又称库斯莫尔(Kussmauls)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见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2、浅快呼吸定义: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见于: 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也可见于频死的病人。,(三)节律异常,1、潮式呼吸定义:又称陈-施(Cheyne-Stokes)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多见于: CNS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药物中毒。,产生机制: 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下降,只有当缺氧严重,CO2积聚到一定程度,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或加强,当积聚的CO2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继而暂停,从而形成了周期性变化。,2、间断呼吸定义:又称毕奥(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常在临终前发生。产生机制:同潮式呼吸,但更为严重。,3、点头呼吸定义:又称胸锁乳突肌呼吸,头随呼吸一起上下移动。是呼吸中枢衰竭的一种表现。多见于:新生儿、早产儿、昏迷患者。4、叹息式呼吸定义: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深而大的呼吸,反复出现。见于:危重、临终濒死者。,(四)声音异常,1、蝉鸣样呼吸 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响。 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 机制:声带附近阻塞,使空气吸入困难。2、鼾声呼吸 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 常见于:昏迷、神经系统的疾病 机制:气管或支气管内分泌物堆积,(五)形态异常,1、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见于:胸膜、胸壁、肺部疾病,如肺炎、 胸膜炎、肋骨骨折、肋骨神经痛2、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见于:大量腹水 腹膜炎 肝脾极度肿大 腹腔内巨大肿物 妊娠后期,(六)呼吸困难,定义: 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 + 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发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异常,分类: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 吸气显著困难 吸气时间延长 三凹征常见于: 气管阻塞 气管异物 喉头水肿原因:上呼吸道部分梗阻,2、呼气性呼吸困难特点: 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见于: 支气管哮喘 阻塞性肺气肿原因:下呼吸道部分梗阻,3、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 呼气吸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常见于: 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广泛性肺纤维化、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原因: 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三、护理措施,(一)测量呼吸,见实习课,(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1、有效咳嗽实施要点:(1)取坐位或半坐位,屈膝,上身前倾(2)双手或枕头支托患者胸腹部(3)瞩其深吸气后,屏气3秒种,然后用力做爆破性咳嗽。,2、叩击实施要点:(1)取坐位或侧卧位(2)手法:背隆掌空状,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胸背部注意事项:不可在裸露的皮肤、肋骨上下、脊柱、乳房等部位叩打。,3、体位引流定义: 将患者置于特殊的体位,借重力,使肺和深部支气管的痰液引流至大支气管,并咳出体外的方法。适应症: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有大量脓痰者 禁忌症: 高血压 心衰 极度衰竭 高龄4、湿化与雾化,5、吸痰吸痰法(aspiration of sputum) 定义: 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方法。适应症 : 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醒,常用方法: 中心负压装置吸痰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见实验课 注射器吸痰法 用于急救 口对口人工吸痰法,电动吸引器吸痰法,原理: 利用负压的原理将痰液吸出负压: 小儿:250300mmHg 成人:300400mmHg手法: 左右旋转,向上提出,注意事项:鼻腔、口腔、气管切开处均需吸痰时: 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腔,最后吸鼻 腔。呼吸道深部及口咽部均需吸痰时: 先吸口咽部, 再吸呼吸道深部 吸痰动作应轻柔,不可固定一处持续吸引,每次吸痰持续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前后需适当增加氧气的吸入。,(三)氧气疗法(oxygenic therapy),1、概念: 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2、缺氧分类: 低张性缺氧:高山病 COPD 先心病 血液性缺氧:缺血 CO 中毒 高铁Hb症 循环性缺氧:休克 心力衰竭 心梗 组织性缺氧:氰化物中毒 大量放射线照射,血气分析正常值: PaO2 95100mmHgSaO295%PCO23545mmHg,3、缺氧程度判断与氧疗指针,4、氧疗的种类,(1)低浓度氧疗(控制性氧疗) 吸氧浓度40% 用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如COPD、型呼衰。 机理: 肺通气不足,PaCO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CO2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除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因此, 型呼衰的病人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使PaCO2维持在60 mmHg即可。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关系: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2)中等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40%-60% 用于:有明显V/Q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HB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梗、休克。 急性肺水肿,常选用20%30%酒精作为湿化液,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3)高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60% 用于:单纯性缺氧而无CO2潴留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4)高压氧疗 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电梯广告合作协议范本
- 2026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湖北省鄂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宁夏吴忠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注塑车间生产月度工作总结
- 2025民航心理测评试题及答案
- 纤维素纳米晶增强纺织强度-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烘焙油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考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试卷及答案
- 品牌人格化IP形象设计19课件
- 安责险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楷书入门教学课件
- 2025年健康大数据发展与应用
- 2025至2030中国核废料管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版个人大连租房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