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书P108109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师出示统计表)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9899000102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五、小结评价。六、作业:作业本P48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书P11011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陈东的妈妈记录了陈东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陈东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师指导个别学生。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陈东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陈东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陈东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陈东身高的发展趋势。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作业本P4950第三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P112P113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根据已有折线图发现信息。教学过程:一、练习1.完成书中P112的第1小题学生先观察气温变化,交流气温变化规律估计我们现在气温应该在几度左右?回答书中三个问题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纵轴数据表示的含义。2. 完成书中P112的第2小题:根据已有统计表,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并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3. 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的问题解答;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二、作业:课堂作业本P51第四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书P114116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教学过程:一、练习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2. 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3. 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二、实践活动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 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目标: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1、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 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2.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3、看图: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示图: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4、那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5、汇报: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6、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7、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二、新授:1、出示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1). 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2). 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3). 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4).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2. 交流反馈(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2)学生分别说想法。(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3、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 基本练习:1)学校新校区即将建成,在一条林荫道上要植树,已知这条路长120米,每隔4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需要几棵树苗?2)在另一条路旁种了50棵树,树的种法不变,请问这条路长多少米?2小结: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 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这两道题虽然问题不同,但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3. 变式练习:课本练习二十中的1、2、3题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数学广角(二)教学内容:教材p118_p119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继续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热:1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3)个别汇报植树棵数,尤其说明两端不种和只种一端的情况。2、板书以上两种情况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二、新授1、出示图及例题: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思考:1) 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2). 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3). 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旁都植)2、尝试练习:3、交流强调当两端不植树时,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1,还要注意两旁都植。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2)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2、练习二十4、5两题3、排名次四、课堂总结:学了今天的知识,又有什么收获?植树问题具体到生活中有许多变化,大家要仔细审题,看清要求应用规律认真解答。数学广角(三)教学内容:教材p120_121例3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学过程:一、摆一摆1、用棋子做学具摆一摆:1)每边放3个,四个角都放,围成一个正方形, 一共要放几个棋子2)每边放4个,5个、6个各要多少枚棋子?2、将摆放每边的棋子数与总数记录下来,看看有什么规律?二、新授:1、出示例题及围棋教具,围棋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想一想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棋子?你能想出几种方法2、交流方法3、小结,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他与植树问题又有什么联系?围棋子与间隔数相等,是在封闭线上的植树问题。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1)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大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定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2)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花,可以怎样摆?最少需要摆多少盆?3)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下面的方阵,最外层每边站了15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变式练习:练习二十6、7两题。四、课堂总结数学广角(四)教学内容:小管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试着理财,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学生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并把每一笔开支记录下来,算一算每天花了多少钱,然后算一算一周一共花了多少钱(记录在课本p124的表格中)二、新授:1、当了一星期的家庭小管家,你有什么感受?汇报一下2、根据统计表绘制出这一周开支的折线统计图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各家一周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4、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5、根据这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支出,然后告诉爸爸妈妈。6、对于本月的开支你有什么好建议,向爸爸妈妈说一说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感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四、巩固练习完成作业总复习(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复习过程: 1、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2、小数性质(一)复习概念(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 )个0.01 (2)0.61里面有( )个0.01 (3)3.61里面有( )个0.01 (4)0.061里面有( )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 231000改写成小数( ) 3410000改写成小数( ); 31000改写成小数( ) 0.25写成分数( ); 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3、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63.6 10 100 1000 63.6 缩小为原数的110 缩小位原数的11000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2)由0.56到0.056是( )。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0倍(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练习: 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5070千克=( )吨 6.5吨=( )千克1吨25千克=( )吨 52米4厘米=( )米 教师提问: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4、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练习总复习(二)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2、计算小数加减法及验算3、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4、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4728-73549+74728-(73549+7)47(28-73549)+7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二、组织练习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235+5(200-10025)=240(10025)=2404=960 5(12-1212+12)=5(0+12)=512=602、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4300-(22478)(41-16)(89-64)(375+31-16)(89-64)1)小结:四则运算顺序2)师:下面四张扑克 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2、课堂练习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578+3864=178X26=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25X12 514-389-11187X201 125X8866X99 28X3+28X5+2X2825X47X40 98X2723X37+27X373、应用题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一、综合练习:课本P125-126 3、4、5、6P129-130 6、7、8、9总复习(三)位置与方向一、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练习卷)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二、复习过程:1、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2、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3、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 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4、画路线图注意: 幻灯显示: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说一说总复习(四)空间与图形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二、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2、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3.4.5 3.3.3 2.2.6 3.3.5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1)三边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活动三:提高题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汇报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交流讨论汇报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 8 P130-13110、11、12、13总复习(五)统计教学内容:第七单元 统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3、练习:19912003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薪资管理
- 农业育种技术及知识转让合同书
- 企业行政常用办公事务审批管理平台
- 产品设计评审与改进记录模板
- 节假日销售数据表
- 细菌的抵抗和生存能力:生物科学知识讲解教案
- 风险评估与预警标准化模板
- 互联网销售团队激励机制设计
- 畜禽饲料配方规定
- cad弱电施工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识记背诵默写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化粪池清底服务合同
-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 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课程标准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汇编(2)含答案
-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件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案-17物流高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