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介绍 PPT课件_第1页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介绍 PPT课件_第2页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介绍 PPT课件_第3页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介绍 PPT课件_第4页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介绍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简介 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李英 2 主要内容 各国 地区检测标准简介工业品检测中心检测状况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抽送样及LRP系统填报要求 3 1 1GB卫生标准 覆盖范围 1 聚合物 树脂 9项 GB T5009 58 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59 2003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71 200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98 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99 2003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122 2003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 1 二氯乙烷的测定GB T5009 125 2003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已内酰胺的测定GB T5009 127 2003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 T5009 152 2003食品包装用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 1 各国 地区检测标准简介 4 1 聚合物 成型品 18项 GB T5009 60 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61 2003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64 2003食品用橡胶垫片 圈 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65 2003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66 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67 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79 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 T5009 98 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 T5009 100 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5009 101 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 T5009 122 2003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 1 二氯乙烷的测定GB T5009 125 2003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已内酰胺的测定GB T5009 127 2003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 T5009 152 2003食品包装用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树及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 T5009 156 2003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 T5009 166 2003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预试验GB T5009 178 2003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 T5009 119 2003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5 GB卫生标准 安全卫生指标 通用指标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迁移量脱色实验 特异性指标氯乙烯单体己内酰胺丙烯腈单体游离酚 塑料助剂 GB9685 2003 65个 6 1 2欧盟技术法规 1 7 1 2欧盟技术法规 2 8 欧盟塑料指令的安全限量指标 总迁移量10mg dm2食品接触表面or60mg kg模拟液0 5 10升的容器或可被填充的制品可以填充 接触表面积无法正常测定瓶盖 垫片 瓶垫等制品 列出允许使用的基体物质 初始物 添加剂等成分 同时对 400个物质的允许特定迁移量 残留限量作出了规定 2002 72 EC甲醛 芳香族伯胺 氯乙烯单体 丙烯腈单体 9 塑料PlasticsEN1186系列 总迁移量测试方法系列EN13130系列 特定迁移测试方法系列80 766 EEC 81 432 EEC 欧盟塑料测试标准方法 10 1 3美国检测标准 美国对FCM中聚合物的要求 美国联邦法规 CodeofFederalRegulations 第21卷TitleFoodandDrugs CFR21 其中 CFR177聚合物 11 1 3美国检测标准 美国对FCM中重金属的要求 美国公示法案包装中的毒物 任何包装或包装辅助物中铅 镉 汞和六价铬的浓度总量 0 1g kg 美国公示法案 未指定检测方法 可参照相关美国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检测 12 1 4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 日本对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与食品添加剂采取分开管理的模式 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 禁止生产 销售 使用可能含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容器 包装材料 日本厚生省制定了食品包装及包装材料的限量法规与卫生要求 13 1 4日本厚生省公布的食品包装及包装材料限量法规 1 一般标准 规定了所有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中重金属 特别是铅的含量要求 例如 规定马口铁中的铅含量不得超过5 其他金属容器不得超过10 该类标准还规定 包装材料使用合成色素必须经过劳动厚生省的批准 2 类别标准 建立了金属罐 玻璃 陶瓷 橡胶等物质的类别标准 此外还制定了13类聚合物的标准 包括聚氯乙烯制品 PVC 聚乙烯制品 PE 聚丙烯制品 PP 聚苯乙烯制品 PS 聚偏氯乙烯 PVDC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聚甲基戊烯塑料 PMP 尼龙制品 PA 聚乙烯醇制品 PVA 聚碳酸酯制品 PC 橡胶制品以及酚树脂 三聚氰胺树脂等 3 专门用途标准 对于具有特定用途的材料制定的标准 如巴氏杀菌牛奶采用的包装 街头食品用包装等 14 2 工业品检测中心检测状况 检验依据 按照输入国法律法规 强制性标准实施检验 对出口塑胶制品输入国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无明确规定的 按照我国法律法规 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检验 15 3 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图12007年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不合格项目分布图 16 3 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1 蒸发残渣和迁移量不合格蒸发残渣是反映食品接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可能装载水 醋 酒 油等液体时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出部分化学物质的情况 蒸发残渣太高 表明能被迁移到所包装的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太多 这些迁移出的化学物质不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色 香 味等食用质量 蒸发残渣是塑料制品超标的主要项目 2 脱色试验脱色试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合要求的着色剂 由于这些着色剂着色力弱 与聚合物相溶性差 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 着色剂就容易发生迁移 造成脱色 目前 塑料制品中有机着色剂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脱色试验呈阳性 就意味着着色剂容易迁移进食品中 从而污染食品 对人体带来危害 17 3 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3 单体丙烯腈单体 由于丙烯腈是合成ABS 苯乙烯 丁二稀 丙烯腈共聚物 和AS 苯乙烯 丙烯腈共聚物 的原材料之一 因此在该两类成型品中一定会有一定数量的残留 而它又是一种在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导致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因此必须严加控制 氯乙烯单体 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 未聚合完全的氯乙烯单体残留在塑料中 单体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 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收缩而产生疼痛感 同时还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氯乙烯在肝脏中可形成氧化氯乙烯 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 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 18 3 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4 游离甲醛游离甲醛是反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从食品包装容器中迁移出的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 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气体 甲醛为高毒性的物质 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 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 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5 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作为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PVC塑料制品中 该类增塑剂作为环境雌激素的典型代表 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 且可转移到下一代 具有致癌 致畸 破坏免疫和生殖功能等毒性 19 4 送样及LRP系统填报要求 4 1样品数量 1 一般样品 12件 对一些较小的样品 与食品接触的同种材质的面积不小于1000cm2 2 罐状样品 不得少于12个 3 原料 塑胶粒 1kg左右 20 4 送样及LRP系统填报要求 4 2申请单填报要求 1 按输入国 样品材质 使用条件等选择不同的标准及检测项目 2 注明样品的材质 如聚乙烯 聚丙烯等 对于同一样品不同部位材质不同的情况 请详细注明不同部位的材质 对于两面材质不同的材料 请注明哪一面与食品接触 不同材质检测标准不同 3 如果是表面有涂层的金属罐或类似样品 请注明涂层的材料 如环氧酚醛等 4 对玻璃容器 要注明使用温度 耐热玻璃容器或一般玻璃容器的前处理条件不一样 5 注明商品的输入国 6 对出口到日本的样品 根据材质不同 还需提供使用PH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