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妙导语三两句,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南海实验学校 高中部 阮曲波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授课文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的言语。它虽然不是整个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却是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就好似一次演奏之前的前奏,它会为成功的表演增添不少亮色。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导入语的设计,尤其是在讲授新课之前。然而设计导言时还应该考虑几点问题:一是导入语设计的目的明确。之所以设计这样一段导入语,与文章的联系是什么,对自己的讲授要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如果只是为求新颖,单纯地为了吸引学生而套用,只会有画蛇添足之嫌,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二是要有启发性和实效性。一段好的导语应该能够在授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立即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的兴趣。同时还应起到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的实效作用。三是要做到语言精练。再好的导语如果设计得纷繁拖沓,那也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失去兴趣。设计时,应该考虑使用精当的语言,做到言简意赅,精练明确。摸索其中规律,品味其艺术性,有几种导入语值得一试:回顾旧知,承前启后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刚学习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教授闻一多的死水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再别康桥在诗人徐志摩的笔下是如此的空灵美丽,为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色彩梦境的康河,同样是对水的描写,在闻一多的笔下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我们来品味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就使学生通过已有的感受快速进入到了对新的诗歌的情感感受中。再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刚学过的过秦论,联系将要学到的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采用这样的一种可谓是内容比较式的导入语,可以更好地将已有的知识串联起来,激起学生钻研探讨的兴趣。 背景介绍,以情激情 形象永远大于思维,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文本的残缺中成就其完美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作品的解读,所以在导入时,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 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例如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或是作者的身世背景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以背景介绍导入课文,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比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用了这样的导入语:(展示作家史铁生的生活照片) “作家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到延安插队。21岁那年因腿疾他回北京,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从而激起了学生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接下来,我又介绍了透露这一时期作家心路历程的作品以及“史铁生”三字起名的由来。最后,将目光投到他的生活照上,发问到:“同学们,你觉得照片中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是个怎样的人呢?”(照片上,作家摸着自己的头,脸上带着孩童般的笑,学生都说他应该是个勇于挑战,十分开朗的人)这时,我说:“你们可曾想到,这样一位作家也有过彷徨的时候,甚至几次想了结自己的生命呢,那么,是谁使他重拾起信心呢?”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带领学生进入到了对课文的分析之中,同时极为巧妙地将文章的两部分“我与地坛”和“我与母亲”联系在了一起。为后文对主题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故事导入,曲径通幽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导语作为过渡,先宕开一笔,欲擒故纵,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在学习勾践灭吴时,我先提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请学生讲述其中的小故事,往往激起学习的热情。结合自己对情节和人物生平的了解,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故事导入新课往往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极易使师生之间的思维产生共振现象,课堂效果更佳。运用名句,营造意境新的课标突出了高中语文课程注重审美、应用,探究的基本理念,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诗词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优美的意境,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讲授孙犁的散文名篇黄鹂时,教师先问“大家能说出哪些有关黄鹂的诗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能够说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然后教师总结“在这些诗文中,黄鹂作为春天的使者,给大好春光增添了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那么,在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孙犁的笔下,黄鹂又是怎样的呢? 有诗句的回顾作铺垫,跃跃欲试的欲望已在学生心中激荡了。这时,为接下来,师生就可以顺势讨论作者与黄鹂的几次相遇了。巧设问题,直入主题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紧扣新课的重点或难点,提出一个或几个有意味的问题,或着眼于全篇,或因果推源,而后逐步导入预设的轨道。则可快速地切入主题。例如在学习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炼字的经典事例。的确,一字之差,却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别。比如我们熟悉的“推”与“敲”的典故。再如我们平时生活中听到的用词,像“一抹夕阳”“一尾鱼”“一羽鸟”等,为何用这样的量词呢?学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们对字词的推敲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结合实际,内外相映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可谓是五花八门,电视、电影、杂志、多媒体等的引入所带来的观念与理念是全新的。对师生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时时留心学生当前在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导语设计,方能真正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活学活用的兴趣。比如学习胡同文化时,中央台的大宅门正在热播,而电视剧也便成了学生课余消闲的话题。于是在上课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这两天大家课余的热门话题便是白家的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大家知道,白景琦在笑声中落地,大宅门的主题曲里唱到:“蓦然一声笑,推开两扇门”,生活在皇城根儿的白景琦用他的笑声推开了两扇民族大门,在这两扇大门之中,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京都文化。我们学习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后,将能找到这个答案。 再如讲授再别康桥时,与当时热播的人间四月天相联系,将诗人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来,通过诗人感情起伏的故事,理解他的情怀,设计在导语中,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心理试题目答案及二选一
- 农村区域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项目合同书
- 西红柿作文400字7篇
- 高效记忆训练课感悟400字13篇范文
- 教育资料表格-学习资料清单
- 企业市场营销策划模板及执行方案
- 想象作文未来的世界11300字12篇
- 企业文化传承与发展培训教学大纲
- 宝钢质量一贯制管理办法
- 餐饮店品牌授权使用合同范本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学堂在线 走进医学 章节测试答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蔬菜温室大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书
- 吊顶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 手拉葫芦安全培训
- 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八大特殊作业管理培训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