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对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民间资本对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民间资本对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民间资本对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民间资本对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编 号 毕 业 论 文题目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显现出了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而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要依托的资金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民间借贷资本,民间借贷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支持作用。现在伴随中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民间借贷与民营经济之间鱼水相依的关系却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究其原因就是一方面我们今天的民间借贷发展很快,但相应的保障性措施、法律法规等系统制度却还很落后,另一方面就是民间借贷的发展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在民间资本借贷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平衡关系我们还未找到。古人云:过犹不及。在一个度的范围内,民间借贷与民营企业是互助互利、共同进步的,但超越了这个度,民间借贷却会转变成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哲学道理就是真理与谬误仅一步之遥。所以本文就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探寻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不易为人察觉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以使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下民间借贷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关键词: 民间资本,借贷 ,实体经济,社会Folk capital lending practices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current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Chinas enterprises,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appeared a fast growth momentum. Bu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should rely on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funds is folk lending capital of our country folk le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up huge support role. Now China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 folk lending also welcom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but folk lending and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water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but more and more appeared not harmonious sound.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that on the one hand, we todays folk lending develops very quickly, but th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measures,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system system is is still backward,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lending and many immature place, the folk capital lending between with the entity economy the kind of delicate balance relationship we havent found. The ancients cloud: doable. In a degre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s folk lending and mutual benefit, common progress, but beyond the degrees, folk lending is still will transform into harm economic growth factors, philosophy truth is truth and falsehood only one step away. So this paper folk lending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ntity economy to explore it with a perceived not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make himself in the standardization under the system work better for folk lending service economy. Keywords:Folk capital,Lending, the entity economy, society 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背景介绍及现状分析11.1 问题背景及研究内容11.2 民间借贷行为的发展状况11.2.1 民间资本借贷的规模较大11.2.2 民间借贷在个人之间普遍存在21.2.3 在市县经济范围之内民间借贷现象非常普遍21.2.4 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21.2.5 高回报、高利率对民间借贷市场的进一步刺激31.2.6 民间借贷形式灵活、方便31.2.7 基层金融机构功能萎缩32 民间资本借贷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2.1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42.2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实体企业的影响52.3 民间借贷行为对借贷双方心理的影响62.3.1 对放贷人心理的影响62.3.2 对企业家的心理影响62.4 温州地区民间资本借贷行为的比较分析62.5 综合比较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长远经济发展的影响83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管理对策93.1 规范民间资本的借贷行为93.2 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104 总结和展望10参考文献12附 录13附录1: 英文原文13附录2: 中文译文171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背景介绍及现状分析1.1 问题背景及研究内容近年来,由于个体私营经济和私营企业在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难及市场竞争激烈,使民间融资处于较活跃状态。民间借贷规模快速增长,并逐渐向地方特色产业聚集。县域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奠定了民间借贷活跃的基础,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为民间借贷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来源,金融制度供给短缺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进一步催生了民间借贷的发展。调查显示,民间借贷以家庭借出、企业借入为主,其资金流向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民间借贷越活跃,且以生产性融资为主,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相对较少,且生活、消费性借贷占比大。同时,利率调整引起民间借贷利率不断攀升,借贷利率按行业划分趋势明显。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民间资本的扩大,民间借贷已由生产经营与消费性借贷并重,逐步向生产经营性借贷、以获利为主转化,民间借贷已成为投资融资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行为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变的普及,但同样是发展民间借贷有的地方依靠民间借贷融资促进了本地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企业欣欣向荣。而有的地方则企业越来越难做,本地制造业快速萎缩。 本文力图探究民间借贷行为与实体企业之间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个人意见引导民间借贷的发展以使其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发展。1.2 民间借贷行为的发展状况1.2.1 民间资本借贷的规模较大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出现了一种快速增长的势头,民间资本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大。2007年根据安徽省工商部门调查所显示,安徽50以上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是资金,80左右的中小企业主要民间借贷的方式来解决资金周转所遇到的问题。河北省工商联在2007年6月关于“企业经营及融资情况”调研所显示,因为正常的银行贷款渠道不畅通,民间资本借贷现象很突出,在177份有效问卷中,有41%的企业承认曾有民间借贷。2008年根据湖南省企业调查队关于民间融资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显示, 依靠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占到了50%。根据这些调查所显示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借贷具有很大的依赖,而民间借贷市场也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融资市场中民间资本的介入不但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丰富,而且还有融资速度快、门槛低、资金调动便捷等优势。 1.2.2 民间借贷在个人之间普遍存在无论是早期的民间资本借贷还是现阶段的民间借贷,个人之间的借贷关系都是非常普遍的。在日常生活或是简单生产中人们遇到资金短缺问题时,首先所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朋友或是经朋友介绍的人中拆借一部分资金,而不是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民间借贷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很少发生在完全陌生毫无交集的两个人中,更多的时候它是在熟人之间、在亲戚朋友之间出现。1.2.3 在市县经济范围之内民间借贷现象非常普遍民间借贷一般地发生于在生产与生活中存在某种密切关系的社会主体之间,民间借贷具有极强的关系贷款性质。民间资本借贷主要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的特点决定了民间借贷在市县的经济范围内非常普遍,尤其是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与正规借贷相比民间借贷行为如此活跃是有很多客观因素构成的,一方面是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催生了对民间金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民间借贷行为的特点所决定的。尽管国家对于非法的民间借贷的打击很严厉,也不断对地下钱庄等非法的民间灰色金融机构进行清理整顿,然而民间借贷行为在现阶段却越发活跃了,各类非法金融机构更是层出不穷。姑且不谈这些机构是否合法,从其在严格打击下却顽固生存的现状我们就该明白他们的存在有一定的道理,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民间借贷的存在与活跃有以下几种原因。1.2.4 我国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很久以来中小企业一直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而贷款难也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尤其是银根紧缩的时候能从银行取得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更是一种奢求。中小企业之所以会贷款难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对于这样的企业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其次,我国的社会经济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致使其作用有限,而社会担保机构的规模又普遍较小,为了应对可能的风险问题,担保机构会将担保条件提得很高,这无疑抑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最后,考虑到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原则,银行更喜欢将存款贷给大企业或是国家扶持的重点行业。 1.2.5 高回报、高利率对民间借贷市场的进一步刺激因为借贷利率普遍远远高于同档次的银行利率,这种高利率、高回报对民间资金具有巨大的吸引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低利率、低回报期民间借贷的利率的吸引力就变得更大了,高利率、高回报的诱惑就显得非常明显。基于其明显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民间有很大一部分资金不会流入正规的金融体系成为银行存款,而是进入民间各类贷款机构成为民间借贷资本。1.2.6 民间借贷形式灵活、方便根据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城市,民间资本借贷行为主要存在于经常性的熟人关系之中,办理民间资本借贷非常便捷灵活,它不像商业银行贷款一样必须有担保手续和各种各样的抵押。它只需要写一张借条甚至口头约定就差不多了。正是由于民间借贷行为的这种便利性往往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紧急需求,所以民间资本借贷的市场得以迅速扩大。 1.2.7 基层金融机构功能萎缩我国的金融体制经过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的基层营业网点撤并,使得银行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出现功能性萎缩。而地方的信用社等小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非常有限加之功能不足很难根本上填补银行的缺位。面对如此困境,中小企业必须另想解决之道,而民间借贷的方式却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条件下满足了中小企业所需。 2 民间资本借贷对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毫无疑问发展民间资本借贷对地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正反两方面来看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也有反面的阻碍作用。分类来看,对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借贷双方的心理变化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那么总体来看民间借贷行为对地域经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放在不同的微观经济环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在此,我们试拿温州地区的例子来做一具体分析。2.1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首先,民间借贷的发展分流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从放贷的角度而言,它蚕食了散户、中小企业这一块的市场顾客。很难说这种分流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绩没有影响,毕竟它失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也很难说这种影响很大,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主要客户就是大的企业机构,散户、中小企业在它庞大的顾客中只能算是九牛一毛,银行对散户、中小企业的贷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策所需,由此可知借贷对象的流失对银行整个业绩而言微乎其微。如果从存款的角度说民间借贷的发展对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就大得多了。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远高于银行利率,这就吸引很大一部分民间资金不存入银行而是转为民间资本去放贷。如此情况下银行存款势必减少很多,又加之国家对抗通胀印钞机很难开足马力,种种制约因素下必然导致银行准备金大幅减少,这对银行下一步开展放贷业务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次,民间资本借贷的过快发展使得银行的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严重下降,而潜在性的信贷风险凸显的愈发明显。就像浙江的温州地区,由于温州每年都有大量的民间资本流出,而这些资本有很大一部分是银行的信贷资本,于是大量的银行贷款也随着民间资本流到温州辖外并投资外地项目,虽然这些信贷资金是由类似房产抵押的形式取得的,但部分资金却有可能因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投资者自身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投资失败而流失。 最后,民间借贷的过度发展使得社会信用很难加以控制,对于正常的金融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当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要紧缩银根的时候,对于各类不符合国家所定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会严格限制对他们的信贷支持。这种企业在失去了银行信贷的支持后,无可奈何的会利用支付高额利息从民间筹措资金,这样社会资金便流入了本该淘汰的企业或是行业中,这产生了以下比较明显的后果。第一点使社会资金难以控制,不但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产生了损害;第二点对于金融机构正确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如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也产生了很大的干扰,进而对金融秩序也会有扰乱作用。因为民间资本借贷的利率很高,借款人在考虑了财务成本后会尽可能的尽快归还民间借贷的资金,而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则不慌不忙。甚至超过期限也在所不惜,这必将严重损害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第三点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起了抑制作用。但同时,民间借贷分流了散户、中小企业后,银行可以集中自己注意力在大企业身上,这样既可以更加细致的审核大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可以给予它更多的支持,从这个层面上讲银行无疑会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可以更加系统的制定放贷计划,而减少了细枝末节的纠缠。2.2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实体企业的影响 首先,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民间借贷的发展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传统的企业资金来源无非就是银行贷款,自有资金积累和部分的个人借贷。如今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信用担保公司,这些担保公司作为民间借贷的主力有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门槛高等相关问题的解决,减少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助于实体企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与民间借贷相关的规章制度的缺失,民间借贷发展的不够成熟等因素致使民间借贷的代价很高,潜在风险也很大。如果一个中小企业过于依赖民间借贷,企业的民间借贷余额过大,这就为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埋下了更大的风险。因为,第一点民间借贷的利息很高,过高的利息成本会给企业造成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企业的民间借贷行为如果不是用来应急而是作为一种正常的生产资金的话,那么在较长的资金周转周期中初始的贷款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甚至在短期内就会成倍增长,试问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的利润会高于短期内翻倍的利息?第二点,我国相关的金融制度的缺失使得民间借贷并未得到如银行贷款一样的法律保障,因此在社会经济形势出现动荡的时候,避险情绪会驱使贷方提前要求偿还欠款,这些突然出现的资金要求很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链运转,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加重企业负担的同时,致只是企业资金使用恶性循环,财务支出成本大大增加,使已经处于困境中的企业雪上加霜。 最后民间借贷的过度发展,以及没有恰当的引导规范措施,以及民间借贷的高利润诱使企业把生产经营的钱投入民间资本的拆借关系中以获取比踏踏实实的生产更多的短期利益。这种趋势发展致使企业空心化情况越来越严重。2.3 民间借贷行为对借贷双方心理的影响 2.3.1 对放贷人心理的影响 从事民间放贷的人会发现用这种方法赚钱很容易,他定会产生如果我募集更多的资金,往外放更多的资金话,我就赚得越多这样的逻辑,这种逻辑思维很正常,但事实是事情一帆风顺,中间没有变化的条件下才会是这样。可是民间借贷的一大特点就是风险大,其中蕴藏的变数大,如果放贷人单纯的追求高利率、高放贷率而不能综合考虑利润、风险,不能在两者之间尝试寻找一种理性的平衡关系时,无疑会由于自身的失误而助长了借贷的风险。一个人如此,如果所有放贷人都是这种心态的话,这种个人性的风险就会演变成社会一部分的结构性风险。这些无疑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地雷。 2.3.2 对企业家的心理影响 辛辛苦苦做企业终有小成,但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资金短缺问题,银行又由于各种原因而不会给你放贷,此时企业主很有可能拆借一些民间资本以解燃眉之急。高利率可能会让其有些犹豫,但考虑到自己只是借个短期加之事情紧急他依旧会选择民间借贷。假若他靠民间借贷度过了暂时的难关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他不免心中会想自己一年到头操心受累不过所得利润百分之十,可是民间放贷轻轻松松一两个月就能取得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可能也会尝试着去放贷,刚开始可能只是将闲余资金贷出去,尝到甜头后他就有可能把企业生产需要的资金往外贷,如此发展下去企业的正常生产就会出现问题,但那又怎么样呢?我参与民间借贷获得的利润远高于做企业所得,这样综合算来我个人依旧赚大了。一个人这么想没问题,但就怕企业家都这么想,如果他们这样想的话,人人都不做实业了,都去从事看似一本万利的放贷了,那么企业就会减产,实业就会萎缩。2.4 温州地区民间资本借贷行为的比较分析 温州地区 具有“中国私营经济发祥地”之的称号,民间借贷资本十分庞大而活跃,温州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民间借贷的一个区域缩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最新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容量达到了560亿,占正规金融贷款的1/4左右,并成为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在被调查样本中,有89%的家庭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目前,民间借贷在温州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的占比仍保持在11%左右。民间借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温州资本的活跃程度,提高了资本的盈利水平,增强了温州金融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 丰厚的民间资本孕育了一大批民营企业。“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民营经济占市场主导地位,而温州现有大部分企业的初始资金几乎都来自民间借贷。温州的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康奈、奥康、红蜻蜓等这些如今上规模、上档次的知名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靠自筹和民间借贷资金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丰厚的民间资本,不仅孕育了一大批本土的民营企业,也孕育了一支闯荡全国市场的经商队伍。目前至少有160多万温州人在外经商,投资办企业,这些在外投资者的原始资本大都靠自筹,并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仍是小企业融资主渠道。目前温州大多民营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在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然而民间借贷的高速发展也为温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民间借贷不利于推进地方经济产业升级。民间资本很大部分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从而很难集聚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另外从内生性角度考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较之缺乏人才等原因,很少有主动改革的积极性。温州地区的支柱产业数十年来仍然停留在鞋革、工业电器、塑料制品、印刷等传统产业上。由此可见,民间资本一般情况下无法主动地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快速升级。还有民间借贷的过度发展导致了温州地区实体经济的迅速萎缩。民间借贷的超高利润的诱惑使得温州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变成了职业投资家。实体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中小企业迷惘与被动转型,温州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去年1-9月,温州市外贸出口同比下降了11.2%,虽然降幅环比有所收窄,但同比仍然回落了21.4个百分点。最能反映工业景气程度的温州市厂房出租价格,从2007年最高时候的25元/平米一路下降,目前已经跌至个位数。与疯涨的商业地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温州的工业地价只实现了止跌企稳。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进一步导致企业实业投资意愿减弱,代表制造业发展前景的工业投资后劲不足。以上都表明温州的实体经济相对萎缩。2.5 综合比较民间资本借贷行为对长远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整个社会的发展更该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如果说个人还有一夜暴富的微乎其微的机会,那么一个社会它连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也没有。即使一个社会通过某一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速由贫穷落后步入到了富裕的时代,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什么改变,依旧只是过度依赖那个行业的话,则这个社会的衰落可能比其兴起要更快。因为一个行业总有饱和,过度投资一个行业只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使得行业内的竞争成为过度竞争,这在损害了这个行业的同时也摧毁了这个社会赖以发展的支柱。盖房子要打好地基,同样社会的发展首先也要奠定好基础。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实体企业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基础,当然像海南那种靠旅游发展的地区则另当别论。一个社会其实体经济发展到了一种程度的时候,基于现实的要求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相应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产业。民间借贷行为就是这种应服务于实体产业的行业。像早期的温州,在制造业特别发达的基础上对资金的需求催生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反过来民间金融解决了实体企业扩大产能所需求的资金问题,这才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循环过程。但是如果本应服务于依赖于实体企业的行业超脱了实体企业的发展而过度成长则会严重损害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动摇了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就像当前的温州地区,民间金融过度发展以致实体企业家不再投资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转向民间借贷去赚取丰厚的短期利润,本该成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如今变成了游资,这在引起泡沫吹大泡沫的同时,也使得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进而使地区泡沫比更加骇人。泡沫没破的时候,这是一种欣欣向荣的美好的景象,但是当泡沫破裂的时候,人们会争相挽回损失而任意践踏别人的利益,最终的后果就是只有很少人得利,大部分人必将血本无归,而社会则是这场闹剧中最大的受害人。因此,民间借贷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超出了界限就会引起泡沫,继而将社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毫无疑问民间借贷对实体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但这种帮助我们现在只能应用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如若我们扩大了民间金融的用途,却没提前为新用途制定好规则和退出机制,则民间金融很有可能会步入歧途,从而损害社会的发展。3 民间资本借贷行为管理对策 通过以上论述分析,我们可知民间借贷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经济发展拥有重大的利好方面,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它也会给经济社会本身带来沉重灾难。那么如何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来使用它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入手,既要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减少它的不合理之处,又要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流通渠道恰当的来引导它使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减少甚至摒弃消极作用。3.1 规范民间资本的借贷行为首先,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来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约束。对于民间借贷资本的来源,我们要加强审查力度,严禁非法所得收入和借入资金形成民间借贷资本。对于民间贷款组织的监管,我们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事前的监督检查上,而不是只知道事后的处罚,我们首先要注重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民间贷款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对其从业资格进行审查,以保证是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具有相当相关经验的人员在管理借贷机构。于此同时,我们要加快针对民间借贷的风险处置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有问题的民间贷款组织,依法行政关闭或撤销;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金融活动,不遗余力的促进拥有良性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的民间借贷组织的健康发展。其次,对于民间借贷本身制定一套相应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首先我们要加快立法程序的建设,为民间借贷的规范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对于民间借贷的依法管理,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做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于民间资本借贷行为我们应该承认其合法性,对于民间借贷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以疏导的方式来解决。这要求我们加快出台各类相关的法律条例以给予民间借贷合法地位,例如民间借贷法、民间借贷放贷人管理条例等, 对于民间借贷组织的机构组织、产权结构以及给类其他方面的事加以明确规定。再次,我们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计算一个大概的民间资本的需求量,以此量为基础,制定一个适当的区间,以此作为民间借贷成长发展程度的上限。然后相关的审批、审计等部门要以此作为依据来审理通过民间借贷担保公司的成立,加强与其沟通,限制其超量借贷,以防民间借贷的资金不能转化为民间资本投资实业,却成为游资投机取巧。3.2 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实体企业的发展 1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与约束,实现民间投资的理性化。资本具有逐利性,哪里水草茂盛,他们就涌向哪里,有时甚至不惜触碰法律与道德底线。政府应不断加强对投资政策的宣传与强化,让投资者了解哪些领域可以进入,哪些受到限制。通过税收、财政等政策,引导民间投资走向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支持发展的产业。同时,加强对专项信贷资金的使用检查。一旦发现企业将以购置设备、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名义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用于开发房地产等,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追回贷款、处罚等。2尽快出台产业引导细则,打破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切实放开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细则,同时对不利于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进行清理和修改。为民间资本拓展实业投资渠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经济中仍然存在不少玻璃门、门槛门。尽管某些领域政策如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已经门户大开,但民间资本一旦动真格的,就难免连连受阻甚至碰得头破血流。实业多条路径受阻,民间资本进入实业渠道狭窄,客观上使得民间资本变身热钱,炒房、炒股、炒大蒜一旦从现实层面打破玻璃门,相信会有不少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3各级政府部门还需搭建各类资本引导平台,吸纳民间资本,促进民资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地方金融改革步伐,由政府引导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联盟,作为集聚民间资本的平台,提高民间资本组织化程度,减少投资盲目性。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助计划、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计划、创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平台,引导民间资本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实业发展与民间资本的良性循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民间资本发展壮大的双赢。 4 总结和展望 通过上述对民间借贷的论述,我们得知民间借贷对经济的发展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既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能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如果一定要探究民间借贷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利大于弊,则要放在具体地区具体环境下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像温州,在经济发展的期初阶段,民间金融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民间借贷的进一步发展,它超越了实体经济的界限,吸取了本该投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最终使得企业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导致了温州制造业的衰落。但民间资本本身是追逐利益的,其自发性的趋利性凸显出规章制度制定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在民间金融发展成熟的社会环境中民间资金才能正真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资金。 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该只重视眼前利益,单纯追逐短期利益的代价必定是损失更大的长远利益,因此当前条件下,不同的地区应该根据自己发展的具体水平,根据相关条例规定的制定情况来决定本地的民间借贷的发展界限,以期使得民间借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2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3江曙霞.中国地下金融,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4崔慧霞.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民间金融及其作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赵崇生.王丽萍.金融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刘会荪,李汉铃,冯兴元.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58李元华. 温州民间融资及开放性资本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9钱小安. 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兼论发展民营金融的定位与对策J.金融研究 2003 10陈海谊.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1宋冬林,徐怀礼. 中国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前景:温州案例J.北方论丛, 2005附 录附录1: 英文原文Microfinance in China: A Growing Footprint in the Wake of New GuidelinesThe notion that banks are built to serve those who are relatively well off has been challenged by Muhammad Yunus, the 2006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and founder of Grameen Bank, a microfinance institution. For the past 30 years, the Bangladeshi banker to the worlds poorest citizens has proven that, even in very difficult environments, providing very small loans to poor farmers and other entrepreneurs can be a profitable business.On March 11, the China State Councils Poverty Support Office, Frances Danone Group and Grameen Bank announced plans to jointly set up the Danone Microfinance Fund. It will join a list of newly established Chinese microcredit companies that has been growing in the wake of regulatory loosening over the past year.The fact that rural finance has climbed up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agenda should come as no surprise. After all, nearly 70% of Chinas 1.3 billion people live in rural areas, and a widening wealth gap separates urbanites and rural dwellers. Wh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highest leaders convened last October in a meeting held only once every five years, rural development was the main theme. Immediately afterward, the countrys top financial regulator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and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CBRC) issued guidelines to facilitate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for rural customers. The guidelines called for experimentation with microcredit and rural group guarantee loans, noting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innovate and expand the guarantee scop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redi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o experiment with issuing collective rural enterprise debts” to help develop the rural finance system.“Its more than just serving the poor,” said ex-banker Liu Ke Gu, who was in charge of microfinance and loans t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t National Development Bank (NDB) until the end of last year. Liu spoke to the local media in early March at the annual congressional meeting in Beijing, where he serves a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CPPCC. “In China, 75% of the jobs are provided b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Microfinance ha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relieving employment pressures in China, and its the most vigorous sector in the whole economy.” However, microfinance does have an established history in China.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CCs), the most extensive finance agencies in rural China, began microfinance operations ten years ago and had total loans of 3.2 trillion yuan (US$471 billion) by the end of 2007. According to a PBOC report on rural finance released last September, microloans to rural families by all RCCs in China stood at 300 billion yuan (US$44 billion), or almost 10% of the total.The sum of single microloans on Xiao Shan Rural Cooperative Banks books might be huge by Grameen standards, but in less developed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sums involved are smaller, with many farmers receiving sums of just a few hundred yuan. Cao Feng Lin, an official at Tong Zhou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ZRCC), a bank based in To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says that his RCC lends 500 to 600 yuan (around US$80) to local farmers to enable them to buy seeds or fertilizer. Even so,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ne or two people in the neighborhood willing to act as guarantors, says Cao. “We have deposits of around 11.7 billion yuan (US$1.7 billion) and loans of 8 billion yuan (US$1.1 billion). Among them, around 100 million yuan (US$14.7 million) is microcredit for local farmers.” The bank charges 20% to 30% above the benchmark rate on non-mortgage microloans. “We definitely will continue to do micro lending to local farmers,” says Cao. “On top of the policy guidance, thats also how our bank is positioned in the local area.” As everyone now realizes in the wake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risk control is key for finance institutions. In Yunuss case, he took the risk on himself in the beginning. In an interview by Nightly Business Report a few years ago, Yunus said, “I went to the bank and proposed that they lend money to the poor people. The bankers almost fell over. They couldnt believe what had been proposed to them.They explained to me that the bank cannot lend money to poor people because these people are not creditworthy. So a long series of debates began with me and the banking system. Finally, I resolved it after about six months by offering myself as a guarantor. I said, I will sign the loan papers. I will take the risk, and you give the money.I got the money and gave it to the people. And luckily for me, all the people paid it back. The banks had been saying that I would never get the money back and would ultimately have to pay it back myself. I said, I dont know anything. Let me try it out.And I tried it, and it worked.”To get deals done with banks, there will have to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