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doc_第1页
靖远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doc_第2页
靖远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doc_第3页
靖远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靖远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选择题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B.土地制度的演变 C.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2.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3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黄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4“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这是日本学者加滕繁对中国古代商业研究的成果。中国古代商业活动完全突破这一限制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5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会馆是山西、陕西盐商联络乡谊之情的场所B.该会馆是山陕商帮维护同行和同乡利益的组织C.该会馆证明扬州也是当时山陕商帮聚居地之一D.该会馆最早应建造于商业较为繁荣的宋元时期6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执行并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B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征派C确保社会稳定有序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7.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8.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9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 0005 0001846年7 01013 2201850年8 91923 0401854年14 12262 896A.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 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十年代 D19世纪九十年代1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造纸业和化工业12永安百货公司中国近代最大的百货公司 ,商业老字号之一。由大洋洲华侨郭乐等人创办,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曾在此做过工。上世纪50年代,永安百货公司目前曾挂着这样的横幅“庆祝永安公司公私合营”,与建国初的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右图是中国某个时期的漫画,图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座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关于这幅漫画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有发生在“大跃进”时期 它违背了植物成长的自然规律图中的水稻是袁隆平培育的“南优二号” 文中的“社”是指农业生产合作社( )A B C D14刘少奇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15江苏华西村是中外闻名的“中国第一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作为一名游客,你参观完“中国第一村”后,打算参观“改革第一村”。你会选择去下列哪个省?( )A广东省 B四川省 C安徽省 D海南省16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贪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贪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土改 B建立农业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18、16至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来源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9、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从封闭走向开放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骡机的发明 D水力织布机的发明21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高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B C D22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23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90.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准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广西人民掀起抵制洋货运动 B. 从国外进口的洋货数量不大C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D. 广西买不到外国的棉纺织品24梁漱溟先生曾断言:“假使西方化不同我们接触,中国是完全闭关与外间不通风的,就是再走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也断不会有这些轮船、火车、飞行艇、科学方法和“德谟克拉西”精神产生出来。这句话就是说:中国人不是同西方人走一条路线。” 和这段论述的主题最贴切的是( )A中国绝不可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 B中国根本不会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C中国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西方文明远比中国文明优越 25近代中国生产动力受外部影响,在传统的人力、畜力、自然力等基础上开始使用机器力。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力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中原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 D长江上游地区座位号班级: 姓名: 学号: 靖远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卷 答题卡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 田里不鬻。礼记王制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吕氏春秋上农材料四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请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分)据材料指出其所有制方面最突出的特征。(2分)材料二反映古代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2分)这种生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2分)据材料四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4分)27、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 史记商君列传 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唐都长安平面图 材料三:北宋东京(汴京)城平面图 材料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2分)这种表达方式能说明作者怎样的观念? (4分) (2)观察材料二、三两图,与唐代长安比较,北宋东京城市商业有什么新变化?(4分) 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3)据材料四分析,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什么?(4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28(14分)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各自开始兴起的大致时间。(2分)(2)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2分)(3)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4分)(4)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最突出的国家分别有哪些?(2分)(5)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5 AACCD 610 DABBB 1115 BDDBC 1620 DABCB 2125 CDCAB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题,共50分)26、(16分)井田制(2分) 土地国有。(2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分)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或答铁犁牛耕)。(2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4分)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分) 评价: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阻碍了工商业的进步。(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27、(20分)(1)本:农业;末:商业。(2分)说明了作者重农抑商的观念。(4分)(2) 商业突破坊市界线;突破时间限制;(4分) 社会生产力发展 (2分)(3) 在江南兴起了一批具有独自经济特色的商业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