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论文范例.doc_第1页
集邮论文范例.doc_第2页
集邮论文范例.doc_第3页
集邮论文范例.doc_第4页
集邮论文范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后,苏联航天系统总设计师谢尔科罗廖夫(图)便向世人宣称:“载人飞船代离开地球、在茫茫宇宙中航行的时就要来到了。”此后不到4年,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图)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图)进入轨道,在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后返回地面,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图)。从1961年人类首次乘载人航行天器进入太空到2003年,已有42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共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其中载人航天飞船是最先研制出来的航天器。载人航天飞船是能够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它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以作为往返于地面和航天站之间的“渡船”,还能与航天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进行联合飞行。目前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载人航天飞船的专题邮票,还有一些相关的邮戳和邮品,从中可以看到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展史。单人式载人航天飞船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载人航天飞船“东方”号是单人式飞船(图)。“东方”号计划是苏联的第一个载人飞行计划,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载人飞行计划,1961年至1963年共发射6艘飞船,载6人飞行。该飞船重约4.73吨,总长7.35米;球形座舱直径2.3米,能乘坐1名航天员。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飞船载着尤里加加林(图),在离地球181千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圈,这标志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到来。1961年8月6日,格斯季托夫驾驶“东方2”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7圈。1962年8月,安尼古拉耶夫和帕波波维奇分别驾驶“东方3”号和“东方-4”号飞船飞上太空,并进行了编队飞行。令人刮目相看的是,1963年6月16日“东方6”号飞船(图)将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送入太空(图),在轨道上绕地球48圈,飞行70小时50分钟,其间与瓦贝科夫斯基驾驶的“东方5”号飞船编队飞行。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载人航天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是美苏之间的太空竞争,特别是在载人航天方面,美苏两个太空大国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载人航天计划一个接着一个。美国的第一个载人飞行计划“水星”计划,就是与苏联“东方”号载人飞行计划竞争的产物(图)。在加加林上天后的第24天,即1961年5月5日,美国的“水星-4”号飞船(图)把艾伦谢波德(图)送上186千米的高空,作了一次亚轨道实验飞行。两个月后,佛吉尔格里索姆又乘“水星5”号飞船重复了一次亚轨道飞行。1962年2月20日,“水星-6号飞船(图)载着航天员约翰格伦(图)完成了首次轨道飞行。这艘飞船进入近地点157.7千米、远地点257.5千米的地球轨道,绕地球3圈,飞行4小时55分钟。此后的“水星7”、“水星-8”和“水星-9”号,又3次载人飞行。从1958年10月到1963年5月,“水星”号共进行了14次飞行实验,其中包括6次不载人飞行,2次载动物飞行,6次载人飞行。苏联“东方广号飞船的发射成功给了美国当头一棒,自认为科学技术一贯领先的美国,突然发现在航天领域被苏联远远抛在了后面。美国虽然也有“水星”计划,但却在加加林飞行成功之后将近一个月才完成第一次载人飞行,而且美国的这次载人飞行实际上没有进入轨道,仅作了15分钟的亚轨道飞行。此外“水星”号飞船的重量只有1.29吨,不到“东方-1号飞船重量的三分之一。多人式载人航天飞船 “上升”号计划是苏联的第二个载人飞行计划,共飞行2次。1963年苏联对“东方”号载人飞船进行改造,研制出“上升”号飞船。它取消了“东方”号飞船上体积较大的弹射座椅,增加了航天员的座位,最多可乘3名航天员。 1964年10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上升-1号飞船,首次载3名航天员在轨道上运行24小时17分钟,绕地球16圈。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多人式载人航天飞船。 1965年3月18日“上升-2”号飞船(图)载两名航天员飞行26小时2分钟;其中航天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首次出舱,完成了20分钟的太空行走(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上升”号飞船的成功飞行,使苏联在发展多人式飞船方面比美国提前了半年,又夺得一个“第”。 1965年3月,美国的“双子星座3”号飞船进入太空,这是美国双人式飞船的第一次载人飞行。1965年6月,美国航天员麦克迪维特上尉和怀特上尉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进入太空;怀特还走出飞船,在空间漫步21分钟,这是美国航天员首次进行太空舱外漫步。 美国“双子星座”计划的目的是为“阿波罗”登月计划提供技术准备。1966年3月,“双子星座-8”号首次实现轨道交会,与无人的“阿金纳”目标飞行器(靶标)进行了对接(图)。不断改进的苏联联盟”号飞船 “联盟”号载人航天飞船属于苏联的多人式载人飞船系列,能乘坐3名航天员,具有轨道机动交会和空间对接能力,是苏联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长期自主飞行,并为航天站接送航天员,又可在对接后成为航天站的构件舱,与航天站一起联合飞行。 “联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三部分组成,总重量6.5吨,总长7米,最大直径2.72米,设计承载3人;它的两块展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宽10米。 “联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主要任务是把航天员送上轨道并返回地球,在近地轨道上与自动飞船、有人驾驶飞船、航天站对接;为研究失重条件下对人体的影响而进行长时间的自主飞行;从事有关国民经济的研究。 “联盟”号载人飞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联盟”号原型,第二代是“联盟号”的改进型“联盟T”号,第三代是“联盟TM”号。 从1967年4月的“联盟-1”号到1970年6月的“联盟-9”号,主要是为登月计划中的载人登月飞船的空间会合和对接做准备(图)。由于登月计划被取消,从“联盟-10”号飞船开始,多数成为“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运载航天员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之间的“空间渡船”了(图)。 1979年12月,改进的“联盟T”号飞船开始与“礼炮”号空间站对接飞行(图);1986年3月的第15艘飞船,即“联盟T-15”号,在“礼炮-7”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之间来回飞行并对接(图),成为第一辆太空“公共汽车”。 “联盟TM”号(图)是第三代改进型飞船,它在第二代的基础上,改进了会合、对接、无线电通信、紧急救援和降落伞系统,并采用了许多新材料,增加了有效载荷。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飞船 在洲际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都比苏联晚一步的美国,决心迎头赶上。肯尼迪总统于1961年5月25日批准“阿波罗”登月计划,宣布“要在10年内把美国人送上月球。”“阿波罗”号载人航天飞船属于美国的多人式载人飞船系列(图)。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在连续发射10艘“阿波罗”号飞船之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发射了“阿波罗-11”号飞船,所承载的3名航天员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和迈克尔科林斯(图)。这艘飞船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出发,经过100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月球轨道。科林斯驾驶指令舱在月球轨道上绕月飞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则进入登月舱,于格林尼治时间7月21日3时51分,在月面静海的一角降落。阿姆斯特朗打开舱门,站在5米高的登月舱平台上,环视下面这个陌生而荒凉的世界,然后缓慢地走下扶梯,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18分钟后,他的同伴奥尔德林走上月面,同他一道进行科学考察。他们在月面行走和活动了2小时24分钟,在月面总共停留21小时36分钟。7月24日他们安全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溅落(图)。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人类的航天活动中,“阿波罗”号航天员登上月球是最辉煌的一页(图)。“美苏对接”和飞船对接 197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签订协议,由苏联发射“礼炮”号空间站,然后再发射载3人的“联盟”号飞船,对接在“礼炮”号空间站的一端;接着由美国发射载3人的“阿波罗”号飞船,对接在“礼炮”号空间站的另一端,共同飞行56小时,两国航天员一起工作。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空间事故中拯救航天员的能力。人们将这个计划简称为“美苏对接”。1975年7月15日美苏分别发射“阿波罗18”号和“联盟-19”号飞船,17日两艘飞船在轨道上会合并对接成功(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