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的经济学思想 PPT课件_第1页
马恩的经济学思想 PPT课件_第2页
马恩的经济学思想 PPT课件_第3页
马恩的经济学思想 PPT课件_第4页
马恩的经济学思想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导读人王天义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 资本论 研究会副会长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秘书长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思想 2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 资本论 的理论框架和主题思想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思想与当代现实 讲课内容 3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来源 1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 发展和终结 1 威廉 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亚当 斯密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3 大卫 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到顶点并送到终点 5 1843年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1844年 经济学 哲学手稿 1847年冬关于 雇佣劳动与资本 的演讲 1857 1858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论 第1稿 1861 1863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论 第2稿 1864 1865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论 第3稿 1867年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 资本论 第1卷 1885年恩格斯整理出版 资本论 第2卷 1894年恩格斯整理出版 资本论 第3卷 1859年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出版 3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经济学著作的写作及出版 6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由国民财富转向生产关系 研究方法 由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 7 我所得到的 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 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由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研究方法 唯物史观 8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枯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9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 10 二 资本论 的理论框架和主题思想 一 资本论 的理论框架 资本的生产过程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11 二 资本论 的主要原理 资本论 第一卷的三大原理 商品 资本 货币 价值剩余 积累资本 12 资本论 第二卷的二大原理 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G W P W G G W P W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I v m IIc I c v m Ic IIc II c v m I v m II v m 13 资本论 第三卷的五大原理 14 商品 货币 资本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资本循环和周转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股份公司 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三种收入和三大阶级 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 它们却有一个长处 即它们是一个艺术整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第135页 15 商品价值 旧价值 新价值 工资 剩余价值 利润 利息 地租 第一个崭新因素劳动二重性 第三个崭新因素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和它的各种特殊形式 第二个崭新因素工资的本质 资本论 中的三个崭新因素 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1868 1 8 16 三 资本论 的主题思想 剩余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17 三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思想与当代现实 18 一 马恩关于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与我国现实 19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及其相互关系 20 生产 交换 消费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及其相互关系 产品生产 人的生产 生产消费 个人消费 分配 21 消费 交换 分配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 生产条件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 生产资料交换 消费资料交换 人的生产 产品生产 个人消费 生产消费 22 二 马恩关于虚拟资本的理论与我国现实 23 1 实体资本 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是能为所有者带来收入的 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本 它的主要形式是股票和债券 股票是股份公司的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 国债券是消灭了的资本的纸制复本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证券化资产 股指期货 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 外汇交易衍生的 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实体资本是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实际作用创造产品和服务等社会财富的资本 24 虚拟资本的特征 1 本身没有价值 是消灭掉的或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 2 作为所有权证书 能够定期为其所有者带来收入 3 不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 只处在流通领域以有价证券形式作为商品进行买卖 具有高流动性 高风险性 25 虚拟资本最终决定于实体资本 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本原 如没有股份制企业 没有发行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经济实体 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就不可能出现 虚拟资本也就不可能产生 实体资本是虚拟资本的利润源泉 虚拟资本虽然可能比较容易获得利润甚至大额利润 但它不能创造价值 它的利润的价值最终来源于实体资本 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 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效性为前提 26 2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以资本市场为主体包括股票 债券 期货 期权买卖在内的所有虚拟资本的活动总称 是以信用制度为基础 以收入资本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如 用股票和债券筹集的资本进入企业或国民经济运行时 不是虚拟经济 而作为有价证券进入流通就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 期票和汇票执行流通或支付手段时 不是虚拟经济 当它们进入交易并给持有人带来收入时便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 同样 消费信贷购房为了自己住不是虚拟经济 但如果是为了在土地价格上涨中获取投机收益 这种土地收益就变成了虚拟经济 进行投机性买卖的外汇也是虚拟经济的一部分 现代市场经济中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 27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的纽带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货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 是连接两种经济形态的纽带 货币在信用活动下既是价值手段 也是流通手段 货币流动反映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反映了经济资源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调整 并影响整体市场经济的运行 货币政策工具是调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 28 3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二重作用 促进优化配置 提高实体经济效益 通过股票债券发行 集中社会闲置货币资金用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潜在的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 股票买卖和产权交易 是实现企业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 僵滞资产 活跃资产 减少流通费用 加速资本周转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29 创新企业治理模式 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成立股份公司后 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 公司也获得了独立企业法人财产权 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创新了内部机制 使经营管理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完成了经理革命 30 资本市场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公开市场业务工具 即通过有价证券的买卖调节货币流量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有利于贯彻宏观货币政策 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减少进入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 降低资本的有效利用率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呆坏账的大量增加 动摇了实体经济的信用基础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可能会使国际经济陷入动荡和危机之中虚拟经济的扩张可能引发泡沫经济 32 4 金融创新和市场监管 创新是金融生命力的体现 金融的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 就趋势而言 金融创新给经济活动带来的效果要大大超过其给经济体系带来的风险 否则的话我们就只有回到物物交换的时代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钱币的两面 脱离监管的金融创新就如同没有法制的社会一样 金融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与创新同步的风险监管 实现金融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于 不断促进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 同时不断强化金融监管 保持金融稳定 金融安全是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的平衡 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 33 三 马恩关于地租地价理论与我国现实 34 1 土地等级与级差地租 对肥沃的土地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收取较多的地租是级差地租I而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来的级差地租 在租约期内归土地租种者 在租约期满后收回土地再出租时 提高的地租归地主所有根据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 在我国级差地租 主要应用在经营城市上 级差地租 主要应用在土地的家庭承包期的长短上 35 马克思认为 被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强行 攫取 拦截和扣留 的 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的余额 就是绝对地租 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 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第30页 2 土地所有权与绝对地租 36 3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 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 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将其出租所得的地租 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 地价 地租 利息率地价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地租的高低 二是利息率的高低 它与前者成正比 与后者成反比 37 4 中国房地产发展问题 中国的经济市场化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商品化和资本化在中国土地市场化和人口的城市化过程中 土地日益稀缺 房地产投资必将伴随着巨大的土地与房产增值 为了争夺这笔巨大财富将会引发一系列矛盾与冲突 房地产问题可能是中国今后10年最为重大的经济问题 38 房地产业是产业链长 牵扯面广 敏感性强的支柱产业 根据各国发展房地产业的经验 凡是将房市作为消费市场的 作为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的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小 凡是将房市作为投资市场来发展的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就比较大 39 房屋的价格包含四个要素 土地价格 地租 利息率房屋的物理或物质结构 如大小 材料 类型 房间数 楼层 朝向等 区位或地点与环境 房地产所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相应 房地产增值有三个主要来源 私人投资 政府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