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讲稿.doc_第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讲稿.doc_第2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讲稿.doc_第3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讲稿.doc_第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 稿课程:计算机 第 次课 教师: 日期:内 容备 注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导入最近几年来,大家都能亲身体会到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电子产品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前几年手机是奢侈品,计算机更是有钱人才有的装备,但是现在手机几乎人手一个,而且买一个家用电脑也不再是天方夜谭。电子产品为什么会发展这么迅速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用户的需求。近几年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计算机的发明实际上就是对人脑智力的继承和延伸,而且越来越智能化,所以人们习惯性的就把计算机称为电脑。二、计算机的发展史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在费城问世,它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台计算机共有17486个电子管,重达30万吨,占地约170平方米,总体积约90立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这就是第一代计算机。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它的特点是:电子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很低,存储容量很小,功耗很大,可靠性很低,功能受限。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实质上是按显微比例的真空管建造的。它的特点就是体积小、重量轻、耗电量少。晶体管的使用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变小了,速度变快了,功耗低了,性能更稳定了。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它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同时在这一时期还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来管理计算机,使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这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而且计算机的价格不断降低,功能不断增强,体积不断缩小。三、计算机的特点1、具有自动控制能力2、计算精度高3、运算速度快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小结:目前的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第五代计算机,它将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效的并行处理。内 容备 注四、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另外用计算机可以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辅助测试等,它能代替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五、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1、数制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所谓的进制就是“逢N进一,借1当N”。2、数制中常用的概念在计算机的数制中,有数码、基数和位权三个基本的概念:数码:一个数制中表示基本数值大小的不同数字符号。例如,十进制有10个数码:0、1、2、3、4、5、6、7、8、9。基数:一个数制中所使用的数码的个数。例如,二进制的基数为2,十进制的基数为10。位权:处在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值不同,而在固定位置上单位数字表示的值是确定的,这个固定位上的值称为权。例如,十进制数134,1的位权是102,3的位权是101,4的位权是100。常用计数制的基数和数字符号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基 数数码表示符号1009D20,1B807O160-9,A,B,C,D,E,FH3、数制转换(1)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数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整数将十进制整数转为非十进制整数采用了“除基数去余数”,即十进制数逐次除以需转换为数制的基数,直到商为0为止,然后将取得的余数有下而上排列即可。如十进制数75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过程如下。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余数2|751 低位 2|37.1 2 |18. 0 2|91 2|4.0 2|2.0 2|1 .1 高位 结果为:(75)10=(1001011)2 0问题:数值型数据、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是怎么转换成二进制而存储到计算机里呢?这就是信息的编码问题。其中数值型数据的编码用到数制的知识。所谓数制指的是数的表示方法和规则。问题:为什么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存储数据而不用其他进制?内 容备 注十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余数8|75.3 低位 8|9.1 8|1.1 高位 0 结果为:(75)10=(113)8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余数16|75.B 低位 16 |44 高位 0结果为:(75)10=(4B)16十进制小数转换为非十进制小数将十进制小数转换为非十进制小数采用的是“乘基数取整数”,即将十进制小数逐次乘以需装换为数制的基数,直到小数的当前值为0或满足所要求的精度为止,最后将所得到的乘积的整数部分从上到下排列即可。如将十进制小数0.625转换为二进制小数,对0.625乘2取整。0.625 2 整数 1.25.1 高位 2 0.5.0 2 1.0.1 低位 结果是:(0.625)10=(0.101)2(2)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非十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采用了“位权法”,即把各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然后求和,便可得到转换的结果。转换方式为(P)x=a1xn-1+a2xn-2+a3xn-3+am-1x1+amx0+am+1x-1+其中, a1,a2,am-1, am ,am+1,为数据中各个位置上的数码,x为基数,n为数据P中数码的位数。将二进制数11011.11转换为十进制数(11011.11)2=124+123+022+121+120+12-1+12-2=(27.75)10将八进制107转换为十进制(107)8=182+081+780=(71)10将十六进制A8F转换为十进制A8FH=10162+8161+15160=2703D(3)二进制与其他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转换规则:以小数点位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按每3位位一组(不足三位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3位二进制转换位对应的1位八进制数即可。反之,若把八进制数转换位二进制数,只有把每1位八进制转换位对应的3位二进制数即可。内 容备 注将二进制数(101101111.11)2转换为八进制数(101101111.11)2=(101 101 111.110)=(557.6)8 5 5 7 6l 将八进制数(170.6)8转换为二进制数(170.6)8=( 1 7 0. 6 )8=(1111000.11)2 001 111 000. 110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转换规则:以小数点为界,将整数部分自右向左,小数部分自左向右,分别按每4位为一组(不足4位用0补足),然后将各个4为二进制转换为对应的1位十六进制数即可;反之,若把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把每1位十六进制转换为对应的4位二进制数即可。l 将二进制数(101101111.11)2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101101111.11)2=(1 0110 1111.1100)2=(16F.C)16 1 6 F Cl 将十六进制数(F105.3)16转换为二进制数(F105.3)16=( F 1 0 5. 3)16=(1111000100000101.0011)24、小结在进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时,往往利用二进制数作为中介,即先把原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再把得到二进制数转换为目标进制数。由于二进制数通常位数比较多,读写时容易出错,因此可采用其他进制的方法来书写数值,这些进制的数通常与二进制的数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八进制数是将二进制数的3位一组,进行合并后来记录数值的计数方法;十六进制数是二进制数的4位一组,进行合并后来记录数值的方法。但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直接存储和处理的数只能是二进制数。六、信息的几种编码1、信息的存储单位(1)位(bit):译音比特,代表二进制位,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单位。(2)字节(Byte,简写为B):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1字节 = 8位在实际应用中, 还经常使用KB(KiloBytes, 千字节), MB(MegaBytes兆字节), GB(GigaBytes, 吉字节)作为存储信息容量的单位。其中:KB=210=1024B1MB=220=10241024B1GB=230=102410241024B.2、BCD码3、ASCII码ASCII码是国际通用的字符编码,每个ASCII码以1个字节(Byte)储存,从0到数字127代表不同的常用符号, ASCII码只用了字节的七个位,最高位并不使用。4、汉字的编码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 稿课程:计算机 第 次课 教师: 日期:内 容备 注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2.12.3)一、认识计算机二、讲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遵循的仍然是冯诺依曼原理,虽然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但是其基本原理没有变。其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存储程序是指人们必须事先把计算机的执行步骤序列(即程序)及运行中所需的数据,通过一定方式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是指计算机运行时能自动地逐一取出程序中一条条指令,加以分析并执行规定的操作。根据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概念,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实际上有两种信息在流动。一种是数据流,这包括原始数据和指令,它们在程序运行前已经预先送至主存中,而且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的。在运行程序时数据被送往运算器参与运算,指令被送往控制器。另一种是控制信号,它是由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内容发出的,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执行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或运算,并对执行流程进行控制。这里的指令必须为该计算机能直接理解和执行。总之,计算机工作的时候首先由输入设备(如键盘或鼠标)把数据或者指令送至主机,然后再由中央处理器(CPU)进行处理,最后再由输出设备把结果输出。至于每个部分是怎样工作的在下面的课程中会有讲解。三、主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及性能指标(一)中央处理器(CPU)1、CPU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由上万个甚至上百万个微型晶体管构成,其内部分为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控制单元完成数据处理整个过程中的调配工作,逻辑单元则完成各个指令以得到程序最终的结果,存储单元负责存储原始数据及运算结果。2、CPU的性能指标(1)主频、外频和倍频主频指CPU的内核工作频率,外频指系统时钟频率。CPU的主频、外频和倍频的关系是:主频 = 外频 倍频可以通过提高系统时钟频率(即CPU的外频)来提高CPU的速度,这种方法需要适当提高CPU的工作电压。(2)总线速度和总线宽度内 容备 注CPU处理的数据是从主存储器取过来的,由于CPU和内存之间的速度有差异,便在它们之间增加了二级缓存(Cache)来协调二者的速度差异。总线速度包括内存总线速度和扩展总线速度。内存总线速度是指是指CPU与二级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扩展总线速度是指微机系统上如PCI、AGP等局部总线的速度。总线宽度包括地址总线宽度和数据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是指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3)缓存缓存(Cache)也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它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规模较小但速度很快的存储器。其工作原理是在缓存中保存着主存储部分内容的副本,使CPU在读写数据时,首先访问缓存。而缓存的速度与CPU相当,所以CPU就能在零等待状态下迅速地完成数据读写。只有缓存中不包含有CPU所需的数据时,CPU才去访问主存。这样大大提高了CPU访问内存的速率。3、选择CPU的一些小常识(1)CPU生产厂家CPU生产厂家主要有Intel、AMD、VIA等。(2)CPU内核内核是CPU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收/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现在主流的是双核技术,既是在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功能相同的处理器核心。目前Intel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有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时推出945/955芯片组来支持双核心处理器。(3)主流CPU (二)主板1、主板的结构主板是主机中最主要的电路板,也是最大的一块电路板。主板负责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管理各种硬件设备。主板是由印刷线路板和连接在其上的集成电路芯片以及各种晶体管元器件组成。一般由CPU插座、I/O接口、AGP扩展槽、PCI扩展槽、电池、ISA扩展槽、内存插槽、IDE接口、FDC接口、芯片组等构成。其中,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主板的性能,进而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类型,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是由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决定的;而扩展槽的种类和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等是由南桥芯片决定的,另外,有些芯片组由于纳入了3D加速显示、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还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显示性能和音频播放性能等。2、主板上的部件(1)CPU插座(2)内存插槽(3)芯片组芯片组主要提供主板对各种接口的支持。一台微机的性能,首先取决于CPU,其次取决于主板,而主板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采用的芯片组的性能。内 容备 注(4)扩展槽扩展槽是主板与外界扩展卡联系的桥梁。任何外界的扩展卡(如显示卡、声卡、网卡等)都要安装在扩展槽上才能正常工作。扩展槽总共有三种:ISA扩展槽、PCI扩展槽和APG扩展槽。(5)接口主板上一般有两个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集成驱动电路接口)接口, 40针型。分别为Primary IDE接口和Secondary IDE接口。(6)面板接脚主要是用来连接到微机面板的一些工作状态显示指示灯或按钮。如:Power BT连接机箱上的电源开关按钮;Reset连接机箱上的重新启动按钮;Power LED连接机箱上的电源指示灯;HDD LED连接机箱上的硬盘指示灯;Speaker连接机箱上的喇叭等。(7)电池(8)BIOS芯片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个固化在主板上ROM芯片中的程序,也称为ROM-BIOS。BIOS芯片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检程序。(三)存储器1、内存内存即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或随时要使用的程序或数据,CPU可以直接访问内存。内存按其工作特点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外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通称为外存。外存是不能被CPU直接访问的,外存中的数据首先要调入内存,再由处理器进行处理。下面主要介绍两种主要的外存:硬盘和光盘。(1)硬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硬盘的特征进行介绍: 容量目前主要的硬盘容量为:40G、60G、80G、160G、250G、320G等。 转速转速是指硬盘盘片每分钟转动的圈数,单位为rpm,是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决定硬盘速度的主要参数。目前常用硬盘的转速为5400rpm、7200rpm和10000rpm。 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的指定扇区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平均访问时间 = 平均寻道时间 + 平均等待时间。 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 缓存硬盘缓存是硬盘上的一个存储器,系统和硬盘的数据交换通过硬盘的缓存进行,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的速度,所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目前硬盘的缓存可达2MB。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的区别内 容备 注(2)光驱光驱的全称为光盘驱动器。包括CD-ROM、CD-RW、DVD-ROM等,目前最常用的是CD-ROM。CD-ROM的主要性能指标:(四)显卡显卡又称显示适配器,它的基本作用是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类型主要有ISA、PCI、AGP、PCI Express等几种,其中2004年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经成为主流,而ISA、PCI接口的显卡已经基本被淘汰。现在最为常见的视频输出接口有VGA接口、DVI接口、S-VIDEO接口和HDMI接口。(五)声卡 声卡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设备输出。声卡主要独立和集成两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 稿课程:计算机 第 次课 教师: 日期:内 容备 注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系统(2.42.6)一、输入设备的种类及其功能和性能指标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装置。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输入设备。1、键盘2、鼠标3、扫描仪4、触摸屏5、数字摄像机6、视频采集卡二、输出设备输的种类及其功能和性能指标输出设备用于接收或传输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出设备,通常由显示器和显示适配卡一起组成计算机的显示子系统。按照显示器的显示管分类,可分为传统的显示器,也就采用电子枪产生图像的CRT(Cathode-Ray-Tube阴极显示管)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点距(2)像素和分辨率:分辨率指屏幕上像素的数目,像素是指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也即上面提到的发光“点”。比如,640480的分辨率是说在水平方向上有640个像素,在垂直方向上有480个像素。 (3)扫描频率 (4)带宽(5)显示器的色温2、打印机:是输出设备打印机可分为: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3、绘图仪:绘图仪也是常用的输出设备,绘图仪在绘图软件的支持下可以在绘图纸上绘制精确度较高的图形,是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不可缺少的工具。笔架绘图仪、喷墨绘图仪和激光绘图仪是目前常见的3种绘图仪。内 容备 注三、一些常用的移动存储器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现在市面上卖的移动存储器种类很多,有闪存、内存卡、微硬盘、移动硬盘等。闪存是一种EEPROM(电可擦写)芯片。闪存由于其容量小、体积大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渐渐被微硬盘所取代。微硬盘最早是由IBM公司开发的一款超级迷你硬盘机产品,其最初的容量为340M和512M,而现在的产品容量有1G、2G等。移动硬盘顾名思义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以标准硬盘为基础,因此移动硬盘数据的读写模式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eSATA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传输。四、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计算机必须依靠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特定的任务。一台没有软件只有硬件的计算机就像一个没有思想和灵魂的人,我们通常称之为“裸机”。软件系统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1)文字处理软件 (2)信息管理软件 (3)辅助设计软件 (4)实时控制软件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 稿课程:计算机 第 次课 教师: 日期:内 容备 注第三章 Windows操作系统(3.13.2,3.5)一、操作系统概论1、定义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有效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2、Windows XP的主要技术的特点3、Windows XP启动与退出(1)Windows XP的启动(2)Windows XP的退出二、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一)桌面项目1、显示系统定义的桌面图标新安装的Windows XP系统第一次启动时,用户只能看到右下角回收站的图标,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把系统定义的桌面图标显示出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桌面的任意位置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2)在弹出的“显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桌面”选项卡。(3)单击对话框下面“自定义桌面”按钮,弹出“桌面项目”对话框。(4)在“桌面图标”栏中,单击需要显示的桌面图标名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5)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对应的桌面图标就显示在桌面上了。任务栏2、任务栏的组成任务栏的默认位置在桌面的最下方,主要包括:“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任务活动区、系统区。3、任务栏的基本操作(1)隐藏任务栏 (2)自定义任务栏注意:计算机系统启动和退出对于显示器和主机的关闭顺序的不同。快速关机的快捷键:trl+U。计算机系统热启动快捷方式:trl+Alt+Del注意:桌面上的图标除了回收站图标不能删除外,其他都可以删除。内 容备 注4、“开始”菜单单击任务栏的“开始”按钮或按键盘Windows快捷键(在键盘最下方的Ctrl键和Alt键之间),就弹出“开始”菜单,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完成几乎任何任务,如启动程序、设置系统、打开文档或收藏夹、获取帮助信息、查找计算机内的项目、关闭计算机等,一般情况下“开始”菜单有两种:默认的Windows XP开始菜单,经典开始菜单。开始菜单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下: 程序:放置的是系统已安装的程序的快捷方式,通过选择选关的项可以启动相应的程序。单击图标即可启动对应程序。 文档:其子菜单项是最近使用过的文档的快捷方式,通过这些快捷方式菜单项,可以快速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 设置:通过其子菜单中的“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打印机和传真”、“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更改系统设置。 搜索:可以通过子菜单的具体的选项,搜索本机上的文件或文件夹,也可通过网络搜索计算机或其它用户。例如;单击“开始”“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弹出“搜索结果”对话框,在对话框左边的“您要查找什么?”栏内选择要搜索的项目,然后在对应的文本框内输入要查找的内容,单击“搜索”按钮即可。 帮助和支持:为帮助主题、指南、疑问解答和其它支持服务打开一个中心位置。 运行:打开一个程序、文件夹、文档和网站。“运行”提供了用户使用命令运行程序的手段。一些在“开始”菜单中没有的程序、DOS程序以及各种命令程序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启动。 注销:注销账号命令,意味着退出目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系统重新回到等待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的状态。通常用于用户离开时间短,无需关闭机器,或切换用户。 关闭计算机:选择此项后将弹出对话框,在“关闭计算机”对话框中单击“关闭”按钮即可退出Windows XP系统。“开始”菜单的有关操作(1)选择“开始”菜单的类型 (2)自定义“开始”菜单(二)窗口与窗口的基本操作1、窗口概念窗口是桌面上用于查看引用程序或文档等信息的一块矩形区域。Windows XP中有应用程序窗口、文件夹窗口、对话框窗口等。在同时打开的几个窗口中,有前台运行和后台运行之分。用户当前操作的窗口,成为活动窗口或前台运行的窗口,其它窗口则称为非活动窗口。前台窗口的标题栏高亮反显,后台窗口的标题栏呈浅色显示。利用有关操作在活动窗口和非活动窗口之间进行切换。内 容备 注2、窗口的组成在Windows XP窗口中 ,大部分窗口的组成元素主要有一下几个部分:(1)标题栏位于窗口最上部,标题栏显示窗口的标题,即程序名或文档名。(3)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的水平条,菜单栏列出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项。(4)工具栏通常位于菜单栏下,其中每个图标对应下拉菜单中的一个常用命令,以提高工作效率。(5)状态栏位于窗口的下方,用于显示当前窗口的一些状态信息。(6)滚动条是当窗口的内容不能全部显示时,在窗口的右边或底部出现。各个滚动条是由两个滚动箭头和一个滚动块,滚动块的位置显示当前可见内容在整个内容中的位置。3、窗口的基本操作(1)打开窗口,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打开文件夹窗口,双击相应的文件夹图标。打开应用程序窗口,直接双击相应的快捷方式程序图标或通过单击“开始”“程序”子菜单中对应的程序名称。(2)关闭窗口,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双击控制按钮。单击控制按钮,从弹出的“控制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在应用程序窗口中,单击“文件”“退出”;其它系统窗口中单击“文件”“关闭”。按组合键“Alt+F4”。(3)移动窗口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将鼠标指针定位窗口的标题栏上,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合适位置在松开鼠标。从“控制菜单”中选择“移动”命令,按方向键,移动窗口到合适的位置,按Enter键。(4)改变窗口大小把鼠标指针移动窗口边框和窗口角,当鼠标指针变成双向箭头形状时如、,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合适位置,松开鼠标;也可从“控制菜单”中选择“大小”命令后,按方向键,把边框或窗口角移动合适的位置,按Enter键。(5)切换窗口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组合键“Alt+Tab” 组合键“Alt+Esc” 利用任务栏单击非活动窗口的任何部位也可以使非活动窗口成为活动窗口。窗口的基本操作是要求学生必学掌握的。内 容备 注(三)对话框1、对话框的组成元素一般包含有标题栏、选项卡与标签、文本框、列表框、命令按钮、单选按钮和复选框等几部分。2、对话框的操作三、系统设置1、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2、 显示器设置(1)更改桌面主题(2)更改桌面背景(3)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作用,防止屏幕长期显示同一个画面,造成部件老化。(4)更改显示外观可以调整Windows XP中的各个窗口、对话框中的标题栏、菜单栏、按钮等的显示外观。(5)监视器属性设置 3、鼠标设置(1)鼠标的操作方法在Windows XP中,鼠标有以下几种基本操作: 指向移动鼠标 单击 双击 拖动(2)鼠标指针的不同形状在Windows中,鼠标指针有各种不同的符号标记,各种鼠标指针不同的形状的含义。4、键盘的设置5、系统日期和和时间的设置在Windows XP里,用户可以在控制面板中更改日期和时间,或者双击任务栏数字时钟也可以打开“日期/时间”对话框。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 稿课程:计算机 第 次课 教师: 日期:内 容备 注第三章 Windows操作系统(3.33.4,3.6)一、文件和文件夹1、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文件是一个完整、有名称的相关信息的集合,文件是基本存储单位,任何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上,它使计算机能够区分不同的信息组。文件夹是在磁盘上组织程序和文档的一种手段,是一个有组织存储文件的实体,即可包含文件,也可包含文件夹。2、文件类型3、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1)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在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之前,一般先应该选定它们。选定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用鼠标单击要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图标或名称即可。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用鼠标单击要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组中的第一个图标或名称,按住Shift键不放,用鼠标单击该组中的最后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图标。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在按下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单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图标或名称。全选:在资源管理器中要全选文件或文件夹,用鼠标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全部选定”命令即可,或者利用组合键“Ctrl+A”。取消选定:单击选区之外的任何空白处即可。(2)打开文件或文件夹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用鼠标指针移动到对应的图标上直接双击。第二,把鼠标指针移动要打开的对象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3)新建文件夹在资源管理器中新建文件夹在资源管理器中,可以在文件树的任何一个文件夹内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文件大都有自己的扩展名,不同的扩展名代表着不同的文件类型。内 容备 注方法一:利用“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方法二:利用鼠标在“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右窗口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在桌面上新建文件夹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4)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定操作对象,单击“文件”菜单“重命名”,输入对应名称即可,或者利用鼠标在操作对象的图标上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输入对应的名称,然后单击任何空白处或按Enter键。(5)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用户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完成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编辑”菜单:“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快捷菜单快捷键选定要复制的文件或文件夹,按Ctrl+C,执行复制;定位到目的位置,按Ctrl+V,执行粘贴。拖动鼠标若在同一窗口复制文件或文件夹,先选中要复制的对象,按住Ctrl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目的位置,然后释放Ctrl键和鼠标左键。若在不同窗口复制文件或文件夹,鼠标指针先定位到对应的文件或文件夹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之直接拖动到目的位置即可。利用“发送到”命令若把文件或文件夹复制到移动磁盘上,可以把鼠标定位到复制对象上,右键单击,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 “可移动磁盘”。(6)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具体的操作如下:“编辑”菜单 “编辑”菜单下的“剪切”和“粘贴”命令。快捷菜单快捷键选定要移动的文件或文件夹,按Ctrl+X,执行复制;定位到目的位置,按Ctrl+V,执行粘贴。拖动鼠标若在不同窗口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先选中要移动的对象,按住Shift键,再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目的位置,然后释放Shift键和鼠标左键。若在同一窗口移动文件或文件夹,鼠标指针先定位到对应的文件或文件夹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之直接拖动到目的位置即可。小结: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和移动的区别,所谓复制文件或文件夹,是指将某位置上的文件或文件夹中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新的位置上,复制后,原来位置上的内容不变。所谓移动文件或文件夹,是指将某位置上的文件或文件夹中的内容移动到另一个新位置上,移动后,原来位置上的文件或文件夹将不再存在。注意:在完成复制和移动操作中,所使用的命令都是成对出现的。内 容备 注(7)删除文件或文件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用“文件”菜单 用快捷菜单 用鼠标拖动:利用鼠标将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直接拖动到“回收站”。 利用快捷键:选定要删除的对象,按Del键。 利用快捷键:选定删除的对象,按下Shift+Del键。(8)还原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打开“回收站”窗口,选定要还原的文件或文件夹,单击右键,选择“还原”命令;或者选定还原的对象后,单击“文件”“还原”命令。(9)文件或文件夹属性的查看与设置用户若需了解文件或文件夹的有关属性,可以在文件或文件夹图标上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查看文件或文件夹的常规选项包括文件的类型、打开方式、位置、大小、占用空间、创建时间、属性等。属性包括右存档、只读、隐藏。文件或文件夹属性的设置隐藏文件或文件夹: 共享文件夹4、剪贴板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剪贴板主要用于在不同文件或文件夹之间交换信息,是Window在计算机内存中开辟的一个临时存储区。用户对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或“剪切”命令后,内容先放到剪贴板里面,然后从剪贴板里把文件或文件夹复制或移动目的位置。5、资源管理器启动Windows资源管理器有如下几种方法: 单击“开始”“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理”。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 右键单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 在桌面上双击“我的电脑”,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中的“文件件”按钮。“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窗口的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标题栏、菜单栏、标准按钮工具栏、地址工具栏、目录窗口、内容窗口和状态栏。 Windows XP标准按钮工具栏中的标准按钮是对应于菜单项的最常用命令的。查看文件夹的分层结构“+”符号表示这个文件夹中还含有子文件夹或文件,文件处于折叠状态。“-” 符号表示这个文件夹中还含有子文件夹或文件,文件处于展开状态。如果文件夹图标左侧既没有“+”,也没有“-”,则表示该文件夹下没有子文件夹,不可进行展开或折叠操作。注意:前四种所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暂时存放“回收站”,可以还原;利用Shift+Del键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从计算机中直接删除,不能还原。内 容备 注文件夹或文件的查看与排列为了便于对文件夹或文件的处理,可以将文件夹和文件的显示形式进行调整。单击“资源管理器”窗口菜单栏中的“查看”菜单项,即显示一个“查看”菜单。在“查看”菜单中,有以下几个调整文件夹或文件的显示方式的命令,或者单击标准按钮工具栏中的查看按钮。二、应用程序管理1、启动与关闭应用程序启动应用程序启动应用程序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如下:(1)单击“开始”按钮“程序”对应程序的快捷方式(2)双击桌面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3)单击任务栏上的快速启动栏的应用程序图标(4)在“我的电脑”窗口或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定,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命令;或在此窗口内双击应用程序图标。(5)打开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文档或数据文件。如双击打开一个Word文档,系统将自动运行Word应用程序。(6)从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项,在对应的文本框内输入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路径和名称。关闭应用程序(1)单击应用程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2)在“文件”菜单下单击“退出”命令。(3)双击窗口左上角的控制按钮。(4)单击控制按钮,选择“关闭”命令。(5)按组合键“Alt+F4”。(6)在任务栏上任务活动区内右键单击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选择“关闭”命令。(7)利用任务管理器:按“Ctrl+Alt+Del”组合键或右键单击任务栏空白处,选择“任务管理器”启动任务管理器,在“应用程序”选项卡“任务”栏中,选定需关闭的应用程序名,单击“结束任务(E)”按钮。一般利用任务管理器关闭没有响应的应用程序。2、安装与删除应用程序(1)安装应用程序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的安装需要使用应用程序产品中的安装程序,一般文件名为Setup.exe或Install.exe。安装应用程序有多中方法,具体如下。利用控制面板安装应用程序利用开始菜单中运行项安装程序直接双击安装程序安装程序名一般为Setup.exe或Install.exe,有的是应用软件名称,扩展名为EXE,用户只需双击对应的图标或名称,程序将开始安装,用户只需根据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安装即可。内 容备 注(2)删除(卸载)应用程序利用控制面板删除应用程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单击“开始”按钮“设置”“控制面板”。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添加/删除程序”,弹出如教材图3-23所示的“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在“当前安装的程序”列表中列出了可以更改或删除的应用程序列表,从列表中选定要删除的应用程序名,单击按钮“更改和删除”按钮。卸载程序将自动运行,把应用程序组件进行调整或删除。一般卸载程序运行界面随应用程序的不同而不同,用户只需在卸载过程中按照卸载提供进行有关操作即可。3、创建快捷方式快捷方式也是一种文件,这个文件本身没有包含任何有意义的数据和文本内容,而仅仅是一个指针,指向用户计算机或网络上任何一个可以链接的项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使用情况把常用的应用程序图标的快捷方式放到桌面。三、用户帐户的设置强调:删除应用程序和删除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是不一样。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 稿课程:计算机 第 次课 教师: 日期:内 容备 注第五章 文字处理软件(5.15.3)一、Word 2003概述二、Word 2003的一些基本操作1、Word 2003的启动和退出2、Word 2003的窗口组成(1)标题栏标题栏位于窗口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为:系统控制图标、文档名、应用程序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2)菜单栏单击菜单栏中的菜单项可以显示对应的下拉菜单,移动鼠标到某个菜单项上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执行该菜单命令。(3)工具栏Word 2003中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过选择菜单栏中的菜单来实现。(4)工作区工作区是浏览和编辑文档的窗口,每个打开的文档显示在一个单独的窗口中。其中,插入符是编辑区内一个闪烁的竖杠标记,表示当前输入内容的位置。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度量页面的尺寸。内 容备 注当文档太大,一屏显示不下时,可利用垂直滚动条或水平滚动条来上下翻屏或左右移屏。(5)状态栏状态栏通常显示与当前操作有关的一些状态信息,如当前插入符所在页号、节号、插入点位置等。状态栏右侧有“录制”、“修订”、“扩展”和“改写”4个标记按钮,表示Word的4种工作方式,双击这些按钮可进入或退出相应的工作方式。3、创建新文档 常见的新建文档的方法有两种:使用模板创建和不使用模板创建。4、输入文本文本是文字、符号、特殊字符、图形等类型的若干内容的总称。要输入英文字符可直接通过键盘输入。要输入汉字,需首先选择一种汉字输入法,然后才能输入。使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4个方向键,可在文档中移动插入符位置。按BackSpace键可删除插入符前面的一个字符,按Delete键可删除插入符后面的一个字符。在文本输入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些无法从键盘上直接输入的符号或特殊字符,如、等。这可以通过Word提供的特殊字符集来输入。5、保存文档6、打开文档三、Word 2003中的文档编辑1、选定文本根据所选定文本区域用鼠标选定文本的不同情况有:用鼠标选定文本选定一个单词:双击该单词。选定一个句子:按住【Ctrl】键,鼠标光标单击所要选句子的任意处一下。选定一行或多行: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该行的左侧,直到指针变为指向右边的箭头,单击一下就可选定一行文本,然后向上或向下拖动鼠标。可选定若干行文本。选定一个段落: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该段落的左侧,直到指针变为指向右边的箭头,在该段落中的任意位置双击或者三击。选定整个文档: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文档中任意正文的左侧,直到指针变为指向右边的箭头,然后三击。注意:在编辑区,插入符通常以“I”形状显示,输入的英文字符或汉字将出现在插入符的右边位置。用户可以用鼠标单击编辑区的任意其他位置,来重新确定插入符的位置。默认情况下,新键入的文本会插入到原有文本中。如果要用新键入的文本覆盖原有的文本,则要先切换到改写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双击状态栏上的“改写”字样,或按Insert键,在插入模式和改写模式之间切换。注意:选定矩形区域中的文本: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选区域的左上角,按住【Alt】键拖动鼠标直到区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