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电能计量QC).doc_第1页
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电能计量QC).doc_第2页
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电能计量QC).doc_第3页
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电能计量QC).doc_第4页
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电能计量QC).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缩短用户地点寻找时间引言:计量外勤工作要记住全县用电大户的配电房地点,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城镇改造速度很快,原先记住的用户地点往往会被改造,降低了了外勤工作效率, 所以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对提高外勤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一、 QC小组概况:小组名称桐庐供电局计量班QC小组注册日期2009/3课题名称缩短用户地点寻找时间课题注册号TD2009012活动时间2009年3月-2009年9月小组类型现场型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小组服务行政职务备注1姚根荣男53中专顾问科长2皇甫伟钢男34本科顾问主任3罗生男47大专组长班长4张勤平男42大专副组长安全员5吴军伟男25本科副组长6傅熠男26本科组织策划7丁晓恒男28高中活动实施8楼俊男34高中效果监测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3二、 选题理由工作范围:计量班的外勤工作包括全县高供高计大用户电能表、小水电站电能表、所辖电网计量关口点电能表、变电所平衡表的现场校验、轮换、装接、故障处理,现场故障分析,负责100kVA及以上高供低计用户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损耗班组要求存在问题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共寻找用户350户,其中最长一次寻找用户地点耗时65分钟,耗时较长。课题选定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不详细 制图人:傅熠 制图日期:2009.4在平时计量外勤的工作中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寻找用户地点,现计量班外勤工作中寻找用户地点往往凭着驾驶员的记忆和老师傅的经验,然而全县所有的高压大用户的地址很大一部分都比较偏僻,这对计量班的电能表现场校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对计量外勤工作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计量班QC小组决定将这一情况作为QC课题研究,并进行解决。三、 活动计划本QC小组活动时间安排如下: 时间内容活动时间:2009年3月2009年10月345678910地点负责人P选定课题会议室罗生现状调查现场吴军伟设定目标会议室罗生原因分析会议室傅熠要因确认会议室吴军伟制定对策会议室张勤平D对策实施现场丁晓恒C效果检查现场楼俊A巩固措施会议室傅熠活动体会会议室罗生备注计划进程实际进程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3四、现状调查调查一、小组对2009年3月5月寻找用户地点情况进行时间统计: 月份 项目 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总计用户数(户)116124110350时间(分)42004400410512705平均时间(分)36.3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5姓名罗生张勤平吴军伟傅熠丁晓恒王栋楼俊户数55605045605030总耗时(分)1980198019001755204017501170平均耗时(分)36333839343539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5平均总耗时36.3分钟制图人:吴军伟 制图日期:2009.5经小组成员测试得出目前找寻到一户用户地点的平均耗费时间是36.3分钟,时间较长。小组对全县11个供电营业所与1个办事处的抄表人员的用户地点寻找时间做了集中调查:平均总耗时19.11分钟 制图人:吴军伟 制图日期:2009.5得出平均寻找每户的时间为19.11分钟。结论1:用户地点寻找方法不合理,缺少优化的路线安排。调查二、用户用电地址信息如下图:不详细用户的用电地址信息的详细程度对寻找用户地点所耗费的时间影响很大,然而在营销系统里面查出的用户用电地址往往很多都不是很详细,只能显示大概的区域,这对我们外勤工作中对用户的寻找工作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结论2:用户地址信息资料不精确。调查三、计量外勤工作中往往会遇到用户地点比较偏僻如下图: 全县有很大一部分的用户地点都坐落于比较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是很便利,然而在班组日常的外勤工作中经常要到类似的用户工作,这对平时不是很熟悉该地区的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结论3:用户地点偏僻难找。调查四、现在城镇改造速度很快,原先记住的用户地点往往会被改造如下图:由于近几年全县经济发展形势大好,新农村建设的改造步伐加快,原先的很多的用户公司地址往往会被改造成新的工业区,在工业区改造时与工业区改造后,班组的外勤人员寻找用户地点的效率会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这会对班组整年的外勤计划产生影响。结论4:城市建设快,变化大。五、活动目标经过小组研究决定将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从原来的35分钟一户缩短到平均每20分钟找到一户,提高计量班外勤作业的工作效率。制图人:吴军伟 制图日期:2009.5六、原因分析人料环寻找地点时间过长用户地点难找法经验不足地址信息模糊用户地址资料记录不详细地点变化大城镇改造快用户地点找寻方法不合理地点偏僻常绕远路缺少相关的路线引导资料培训少制图人:罗生 制图日期:2009.5七、要因确认2009年5月21日,本小组召开QC小组会议,进行要因分析确认,如下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负责人结论1培训少小组成员每月开展一次技术培训和技术问答,对外出工作要点进行讲解,并进行考核调查罗生非要因2用户地址资料记录不详细营销系统内的用户资料都很完善,班组建有用户相关台帐调查吴军伟非要因3城镇改造快全县经济发展较快,这是时代发展需要,这是客观事实调查傅熠非要因4地点偏僻小组对全县用户的地点进行调查,统计处地点偏僻的用户只占小部分,对小组课题的影响不大调查丁晓恒非要因5缺少相关的路线引导资料小组查阅班组的台帐资料和工作指导手册,并没有发现一种针对缩短用户地址寻找时间的资料调查吴军伟要因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6经过以上原因分析和要因论证,我们得出寻找用户地点耗时长的主要原因:1、 在计量班日常外勤工作中,用户地点寻找方法不合理,缺少科学有效的路线寻找和相关路线引导标识。八、制定对策序号要因对策目标实施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缺少相关的路线引导资料工具替代人员外勤工作人员能迅速有效地找寻到相应的用户地点,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1、选择一款合适的地图软件吴军伟09.4-09.72、采集地图对应区域的相关标识3、编制地图汇总资料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6九、对策实施实施一:地图软件的选择要制作出科学有效的路线寻找和引导的辅助参考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图是必不可少的,小组成员对现在应用比较多功能比较全面的地图软件进行了调查分析,挑选出三种比较合适的地图软件,分别是:中国电子地图、google earth(卫星图)、中国电子三维地图。1、 中国电子地图优点:中国电子地图所显示的区域道路与建筑标识很详细全面。缺点:中国电子地图显示的是平面图,不能显示区域的实物景象。2、 google earth(卫星图)优点:google earth(卫星图)主要区域和道路的细节特征比较清晰(实景拍摄)。缺点:google earth(卫星图)没有比较细致的建筑标注和名称,只能显示比较明显的道路。3、 中国电子三维地图优点:电子三维地图所显示地区的建筑和道路名称的相关信息都很精确和详细。缺点:电子三维地图现暂时不能支持城镇以外的地区的地图显示。结论:经过班组QC成员的讨论由于电子三维地图现暂时不能支持城镇以外的地区的地图显示,所以排除该地图软件。小组最终决定采用中国电子地图与google earth(卫星图)两种地图互相搭配使用的方法来作为我们辅助资料的参考标准。实施二:采集路线标识对于一些地点比较偏僻的用户地点,需要我们把用户地点的标识物找出来并在地图上标出来。 班组到实地(凤川镇)进行调查,挑选出一些比较容易弄错的三岔路口并将这些容易弄错的路口的实地照片记录下来,以便能与地图软件更好地配合使用。实施三:编制汇总地图资料小组将中国电子地图与google earth(卫星图)两种地图软件的凤川地区的地图导出并将外勤中有工作联系的用户在地图的相应位置标出,并将相关地图资料整理成册(凤川地区)。 小组将凤川地区实地拍摄的一些比较容易弄错的三岔路口的照片整合到小组已经做好的地图资料里,使本次QC成果能更好为班组日常使用,提高班组外勤工作效率。十、效果检查2009年8月至今,班组QC小组成员带着编制汇总好的地图资料(凤川地区)对凤川地区所有100kVA及以上的用户进行了本次QC的效果检查。班组分成若干个队分,每个分队按照班组编制好的地图资料找到全凤川地区的所有用户并记录下所耗费的所有时间,并对记录下的时间进行分析检查。分队用户数总耗时吴军伟29户581分钟罗生29户565分钟张勤平29户550分钟丁晓恒29户587分钟傅熠29户571分钟王栋29户580分钟楼俊29户585分钟 制表人:吴军伟 制表日期:2009.8每户平均耗时19.8分钟制图人:吴军伟 制图日期:2009.8活动前后用户寻找耗时对比 制图人:吴军伟 制图日期:2009.8小组对上表格中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户用户所耗费的平均时间是19.8分钟,达到了QC活动的预期目标,本次QC活动成功。十一、巩固措施1、 把汇总的地图资料(凤川地区)整理归档;2、 将地图范围扩大并将编制工艺优化 ;3、 制定缩短用户地点的寻找的工作标准,并将其纳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