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项目概况 工程位于青岛前湾港区的南岸,与青岛港前湾港区北岸三期工程隔海相望。本工程建设规模为4个7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40万TEU,并可满足14万吨集装箱船靠泊、装卸需要。码头岸线长1320m,码头面高程5.8m,码头前沿底高程-18.0m。船舶回旋圆直径为694m,底高程为-15.0m。港区陆域纵 深783.7m,港区陆域总面积103.45万m2,堆场作业区占地面积为66.6万m2。工程疏浚工程量1181.3万m3,外抛工程量822.6万m3,吹填工程量538.7万m3,回填工程量298.1万m3。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本工程安排工期为3年,港区总定员850人,码头年作业天数为324天。 1.2工程分析结论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回填和吹填过程中产生的溢流悬浮物、海底清淤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船舶机舱油污水中污染物油类和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大气环境是TSP,声环境是机械和交通噪声;营运期主要水污染物是COD、石油类,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声环境施工期和营运期主要污染物均是机械和交通噪声。 1.3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结论 1工程区海洋环境现状 (1)海水水质现状评价 监测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工程海域各评价因子的质量指数均小于1.0,无超标现象,说明该海域水质符合国家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该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 (2)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监测结果表面,调查海区沉积物各评价因子的质量指数(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均小于1.0,无超标现象,海域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 (3)海洋生物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共出现25种浮游植物,隶属于硅藻、甲藻和金藻三个植物门,出现的浮游植物种类数上还是在细胞数量方面硅藻均占绝对优势。本次调查所获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较为单调,绝大多数种类属于北温带近海类型。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变化范围在(15.8214.8)104个/m3之间,平均为107.0104个/m3 浮游动物 调查海域共出现11种浮游动物,其中桡足类出现7种,糠虾、毛虾、端足类和毛颚类各1种,占优势的浮游动物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从出现的浮游动物生态类型来看,主要为黄渤海近岸低盐种类。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湿重)变化范围在(75450)mg/m3之间,平均值为238.8mg/m3。 底栖生物 调查海域共获47种底栖生物,且全部为底栖动物。隶属于纽形、环节、软体、节肢、棘皮等5个动物门。其中多毛类出现的种类数最多。调查海域底栖生物量分布不均,变化范围在(0.2066.95)g/m2之间,平均为14.37g/m2。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组成,以软体动物最高,棘皮动物次之,甲壳类居第三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10665)个/m2之间,平均为176.9个/m2。生物密度组成以多毛类最高,软体动物次之,甲壳类居第三位。 潮间带生物 本次调查共获潮间带生物61种,隶属于红藻门、绿藻门,以及腔肠、纽形、扁形、环节、软体、节肢、棘皮、尾索和脊索等9个动物门。在所出现的潮间带动物中,以多毛类动物的种类数最多,共20种;甲壳动物次之,共16种;软体动物出现15种。从生物种类潮带分布来看,以中潮带出现的种类最多,低潮带次之,高潮带最少。 2倾倒区海洋环境现状 (1)海洋水质现状评价 监测结果表明,各评价因子依据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油类铅锌溶解氧铜磷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pH总汞总铬镉,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油类、铅、锌。该海域水质各站评价因子平均质量指数均小于1.0,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但监测中,油类和铅个别点位质量指数接近或超过1.0,部分海域已经受到油类和重金属铅的污染。 (2)沉积物现状评价 监测结果表明,各点位沉积物质量指数均小于1.0,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中的第一类质量标准,沉积物质量良好。与2004年历史数据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变化: (3)海洋生物 浮游植物 调查共捕获浮游植物52种,隶属硅藻、甲藻两个门类,其中硅藻出现35种,甲藻出现16种。浮游植物生态性质属近岸、广温广盐类型。浮游植物平面分布较为均匀,变化范围在31.74-88.45104个/m3,平均值为51.96104个/m3。 浮游动物 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6种及8种幼虫、幼体,仔鱼及鱼卵。其中,原生动物1种,水母类5种,背囊类1种,桡足类7种,端足类1种,毛颚类1种。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57.13mg/m3,个体密度平均值为47.5个/m3,个体密度与生物量基本吻合。所有点位均有强壮箭虫出现,且生物量和个体密度较高,平均生物密度为8.2个/m3。 底栖生物 调查所捕获的底栖生物计34种,隶属于头索及脊椎动物、腕足动物、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棘皮动物。调查区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值为11.24g/m2,生物量组成以多毛类为首。 3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监测期间PM10、SO2、NO2污染物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对应二级浓度限值;其中SO2、NO2监测浓度远小于标准浓度,PM10浓度相对较大。 4声环境现状评价 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拟建区域及港界处的声环境状况良好,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二类标准要求,本工程周边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1.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落急时,拟建工程西侧和东侧流向呈顺时针偏转,工程北侧向呈小角度逆时针偏转,黄岛前湾湾口处流向有小角度的顺时针偏转,偏转角度最大出现在工程的东北侧,较远海域流向变化不大;涨急时,与落急时类似,拟建工程东侧和西侧流向呈顺时针偏转,东北靠近工程处顺时针旋转角度最大,工程北侧流向呈小角度的逆时针偏转,湾口附近流向有小角度的顺时针偏转。 落急时和涨急时在工程的东北侧均存在一个流速减小区,流速最大减小7cm/s左右,工程西北侧均有存在一个小面积的流速增大区,流速增大0.5cm/s左右,涨急时在湾口北侧也存在一个流速增大区,最大变化值1.0 cm/s左右,其他区域流速基本没有变化。 2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工程区悬浮泥沙影响的预测结果 工程Y1点悬浮泥沙10mg/L的等值线NE方向扩散距离为411m,向NW扩散距离为844m,向SW扩散距离为703m。工程K2点悬浮泥沙10mg/L的等值线向W延伸至镰湾河口,扩散距离1552m,向N和向S扩散均及岸。 (2)倾倒区悬浮泥沙影响预测 A、B两点最大涨潮流时倾倒一船疏浚泥沙后,在涨潮流的作用下悬浮泥沙向SW方向扩散、输运。两倾倒点10mg/L的等值线(超二类水质标准)向SW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2.369km、2.267km;100mg/L的等值线(超三类水质标准)向SW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0.499km、0.437km。 A、B两点最大落潮流时倾倒一船疏浚泥沙后,在落潮流的作用下悬浮泥沙向NE方向扩散、输运。10mg/L的等值线(超二类水质标准)向NE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2.425km、2.194km;100mg/L等值线(超三类水质标准)向NE方面扩展最远分别为0.416km、0.388km。 A、B两点连续12小时倾倒12船疏浚泥沙后,悬在潮流的作用下悬浮泥沙向四周扩散、输运,但主扩散方向是NE和SW方向。A、B两点10mg/L的等值线向NE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2.488km、2.343km;100mg/L等值线向NE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0.495km、0.395km。A、B两点10mg/L的等值线向SW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2.401km、2.280km;100mg/L等值线向SW方向扩展最远分别为0.496km、0.469km。 单船倾倒时,A、B两倾废点无论是涨急时还是落急时倾倒,A倾倒点的影响面积大于B倾倒点,连续倾倒时,由于B点的潮流比A点更具旋转性,所以B点的影响面积大于A点。 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施工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悬浮物浓度的增加对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及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悬浮颗粒的增加,造成水质的浑浊,水体透明度下降,光照强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抑制浮游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降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2)施工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分析 悬浮物含量增多对浮游动物尤其是滤食性的浮游动物带来影响,研究表明桡足类的存活和繁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过量悬浮物使其食物过滤系统和消化器官堵塞,大量的悬浮颗粒黏附在动物的体表,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悬浮物含量达到300mg/L以上时,影响特别显著,其中又以粘性污泥危害最大,泥土及细砂次之。 (3)施工对游泳生物的影响分析 由于工程围堰后主要采用回填的方式形成陆域,所以施工期的悬浮物主要来自围埝溢流口的扩散和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泥沙,在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可使溢流口中排的悬浮物浓度小于150mg/L,扩散出来的悬浮物泥沙浓度不会太大;当采取2个位于围堰北侧溢流口,施工后24小时内,悬浮物浓度大于10mg/L,水体最大影响面积约为1.879km2。上述影响只是暂时性的和小区域的,随着施工阶段的结束,海域将恢复正常,对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和对鱼卵、仔稚鱼的影响也是暂时的,不会导致海域渔业资源产生明显变化。当地基处理施工结束时,工程产生的悬浮物影响也会消失。 (4)工程施工对底栖生物的影响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资料,该海域未发现国家级保护动物,故工程不会对珍稀动物产生影响。工程所掩埋的底栖生物大多数是仅具有生态效应的物种。 (5)工程施工对海洋水产品养殖业的影响分析 青岛前湾的主导功能为港口,在港口尚未修建之前为限养区,工程施工前将进行清海,不存在养殖生物。对于未清海的养殖区,位于溢流口东侧1km外的范围内,海水水质可达到二类海水水质要求,该海域主要为航道区域,距离近岸的池塘养殖区和浅海养殖区有一定距离,不会给当地养殖带来明显的影响。 (6)工程对产卵场、育幼场的影响分析 由于工程占用海域面积103.45hm2,相对于胶州湾和青岛沿岸海域面积较小,所以工程对产卵场、育幼场的影响较小。 (7)工程施工对陆域生态影响 工程填方所需土方由工程区域附近的林地和荒山土方提供,由青岛市政府统一根据前湾港区南岸区域规划进行征地拆迁。在取土过程中将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和恢复措施,使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的95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8)营运期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分析 工程所产生的污染物最终没有入海,现有生态系统不会受明显影响。 4陆域水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本工程营运后年污水发生量14676.5m3/a,其中COD约为6.86t/a,BOD约为2.53t/a,SS约为2.91t/a,石油类约为0.663t/a。 本项目采取雨、污分流。集装箱洗箱污水机修间油污水流动机机械冲洗污水和港区生活污水收集后分类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再经镰湾河水质净化厂深度处理。来港的集装箱船舶均装有油水分离器,自行处理本身产生的油污水,不在港口排放处理,仅在在油水分离器故障或机轮满舱等异常情况由港方接收处理。 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放,COD实际排放量为3.97t/a,BOD为2.02t/a,SS为2.04t/a,石油类为0.0298t/a。 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为白天34m,夜间335m时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 (2)工程营运后对港界的声环境影响甚微,符合声环境控制目标的要求。集疏港公路也基本满足声环境控制目标的要求。 6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根据拟建工程资料,营运期货物为集装箱。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采暖燃油锅炉废气和港口作业流动机械车辆尾气。本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小,而且是非连续排放,工程环境空气现状较好,年平均风速较大,比较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7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从固体废物的发生量来看,本工程营运后的固体废物以职工生活垃圾为主。经类比调研,工程营运后的固体废物只要严格管理,落实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是不会难环境带来危害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8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无论是船舶发生溢油还是危险品箱落海、危险品泄漏,均对附近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并在海域水动力(主要是潮流)的作用下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其影响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污染物的量、种类、性质及海洋水文、气象条件等。对海域的影响主要为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如水质、海域生物等。 1.5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结论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对疏浚作业的施工工艺进行控制,合理选择疏浚作业季节及作业周期,尽量避开春季的海洋生物繁殖期和迁徙期,同时对疏浚作业等进行跟踪监测。 施工期所产生污水应尽可能的予以收集、处理。施工船舶产生的机舱油污水、生活污水等废物应将污水通过青岛港油污水接收处理船进行接收并处理。船舶垃圾应做好日常的收集、分类与储存工作,靠岸后交陆域处理。 (2)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夜间避免打桩机、电锯等几类噪声极大的施工机械夜间施工,合理选择低噪音设备等措施。 (3)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加强各类固体废物的管理,并进行分类处理处置。 (4)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采取各项措施,抑制施工场地扬尘、砂石料运输时粉尘、搅拌场的作业粉尘。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疏浚过程的管理,尽量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对临时用地进行恢复。在取土过程中将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和恢复措施。 2营运期环境保护对策 (1)营运期污水防治措施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附则I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中的要求对船舶污染物进行处理。配备洗箱废水处理站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洗箱废水和机修油污水,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进入镰湾河水质净化厂,深度处理后回用。陆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再经镰湾河水质净化厂深度处理。 (2)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选择污染物排放少的环保型高效装卸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港区绿化并定期对港区道路进行清扫、喷洒。对锅炉配备除尘效率为75、脱硫效率为60的水浴冲击式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处理废气;在开发区集中供热条件具备时,应统一并入集中供热系统。 (3)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尽可能选择低噪设备或有降噪设计的设备,合理布置港内道路,加强港区绿化,以起到隔音防噪作用。 (4)营运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后由青岛港卫环中心车辆统一送至城市垃圾处理站处置。 3风险事故应急措施 (1)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及防治对策 本工程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对策措施要统筹考虑港区内所有功能区域的总体要求,船舶泄漏事故应急反应计划由青岛海事局领导实施,计划的制定须在青岛海事局总体应急计划框架下落实、确定,要统筹考虑本工程以及周边其他相关单位事故风险并进行设施配备。 (2)危品箱装卸作业的环保对策 对危险品箱的装卸过程、储存和保管等进行全过程监控,制定风险应急计划,配备应急器材、加强人员管理,与地方消防部门建立联防机制,并加入青岛市海域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1.6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通过与上海外高桥四期工程比较,青岛前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