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卷烟生产企业烟草粉尘防火防爆的重要性.doc_第1页
浅谈卷烟生产企业烟草粉尘防火防爆的重要性.doc_第2页
浅谈卷烟生产企业烟草粉尘防火防爆的重要性.doc_第3页
浅谈卷烟生产企业烟草粉尘防火防爆的重要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卷烟生产企业烟草粉尘防火防爆的重要性作者: 国家烟草专卖局综合计划司 吴克吉 来源:中国烟草1992年第8期 1992-08-01(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我国已经发生过煤尘爆炸、粮食粉尘爆炸和纺织粉尘爆炸事故。特别是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发生的震惊中外的特大粉尘爆炸事故,损毁厂房13000m2,设备158台套,人员伤亡235人。据哈市地震台提供的记录表明:在1987年3月15日2时39分记录到一次7.3级的地震。这次事故发生在该厂投产37年之后,可见在生产过程中纺织粉尘爆炸的条件是十分“苛刻”和极其偶然的。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关于烟草粉尘爆炸事故的记录,但这并不意味将来也不可能发生此类事故。自1981年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和集中管理十年来,烟草行业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0亿元发展到115亿元。最近几年,我们虽对防火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注意,但对烟草粉尘防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雨绸缪,莫等亡羊补牢。花些力气下些本钱,对烟草粉尘防爆进行系统研究,尽早制定防止烟草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今后卷烟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二)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可燃矿物粉尘,如煤粉;有机物粉尘,如亚麻粉尘、木粉、纸粉、烟草和谷物粉尘等。烟草粉尘与亚麻、谷物粉尘属同一种非导电性易燃粉尘。烟草在加工和输送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据一些烟厂的统计,烟草原叶中含有占总量24%的无机尘土,在加工和输送过程中又产生占总量2%左右的烟草粉尘。这两部分中的无机尘土,一般在打叶和制丝工序前被大量清除。因此,各工序散发的粉尘中,无机粉尘的比例逐渐减少,而烟草粉尘的比例则相应增加。我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与麻纺厂粗加工、谷物加工厂房等同属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据国际劳工局的资料介绍,国际上已有烟草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粉尘爆炸下限浓度是粉尘着火与爆炸性的主要参数之一。我国最早列出烟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为68 g/m3,追溯此数据是来源于苏联。1983年出版的苏联工业通风设计手册引用苏联国家标准12.1.00576对烟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数值为10.1 g/m3。1992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用北京卷烟厂尘样测试烟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为20 g/m3。(如下表)表中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郭汉彦教授提供这些数据说明烟草粉尘比亚麻、谷物粉尘的爆炸危险性更大。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粉尘爆炸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据日本1952年至1979年28年的统计,发生粉尘爆炸灾害209次,死伤546人,其中死亡86人。美国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仅两个月就发生14起粉尘爆炸事故,84人受伤,65人死亡,一度成为美国的灾害,引起了官方和各界人士的极度重视。当今世界上每年约有400500起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平均每天都有一起,其中10起是属于相当严重的恶性事故范畴。(三)粉尘爆炸须具备三个要素:粉尘浓度处于上、下限之间;氧含量在最大允许氧含量之上;点火源的能量大于最低点火能量。一般认为粉尘爆炸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可燃性粉尘(即粉尘云),经过急剧的氧化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和高压现象。也就是说,首先是一部分粉尘被加热发生燃烧,燃烧时又分解出新的可燃性气体,与一定含氧量的空气作用,继续高速燃烧,使气体急剧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压力。爆炸时产生的热浪、冲击波又将堆积的粉尘扬起,形成连锁反应的爆炸。哪里有粉尘,就燃烧、爆炸到哪里。国内专家在分析哈尔滨亚麻厂“315”事故灾害时,认定在10秒钟左右的时间内,有一次具有较大能量的首爆和继之以9次能量不等的次生爆炸。首爆点即发生在中央换气室除尘设备,7处次生爆炸发生在生产车间。首爆发生后,几乎所有传播渠道畅通,互相推动,酿成大面积的灾害。随着卷烟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被引进消化,在生产过程向着优质、高效、高速的方向飞速发展的同时,要求加速空气净化工程的技术改造、增加除尘风量、添置除尘系统(包括气流运输工程)。而伴生和潜伏的烟草粉尘爆炸灾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据专家分析,国内外企业的粉尘爆炸事故的首爆点几乎都在除尘器。苏联把“除尘器首爆”总结为事故的基本规律。目前,就卷烟厂的除尘室状况而言,有许多厂家属于安全工作的死角。有的除尘室内的储尘麻袋堆积成垛;有的与配电控制系统同在一室;有个烟厂6年之久未对除尘器进行过检修,致使内壁附结尘块厚达30公分;还有的工人在除尘室内用风管吹扫设备,造成再次扬尘。更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是,除尘室的布局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除尘室宜设在生产厂房之外的独立建筑物内,并与所服务厂房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10m。但是要求并不等于现实,由于认识和历史的诸多原因,许多卷烟厂的除尘室同厂房是一体建筑。以新迁厂址不久的北京卷烟厂为例,工字楼厂房的一竖二楼中心处,即有一个除尘室。另外两个除尘室虽设在一楼,但二楼上就是高烟车间。西北角除尘室看似布局合理,但其顶上正好安装一台刚引进的普罗托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猝不及防的粉尘爆炸灾害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不断深刻。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工业粉尘防爆技术的研究工作列为重大科研课题。我国于1990年12月成立了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烟草总公司派员出席了1991年年会,并提出了关于烟草粉尘防火防爆问题,引起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1992年初劳动部职安处又提议把烟草粉尘防爆课题列项试点。中国烟草总公司已经把烟草粉尘防爆列入安全工作的试点项目,在劳动部和有关专家指导下,在石家庄防爆工具厂的密切合作下,着手进行试验安装防爆抑爆装置。烟草粉尘防火防爆涉及到生产工艺、电器设备、除尘及空调系统等各个方面,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爆技术措施和管理。表中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郭汉彦教授提供这些数据说明烟草粉尘比亚麻、谷物粉尘的爆炸危险性更大。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粉尘爆炸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据日本1952年至1979年28年的统计,发生粉尘爆炸灾害209次,死伤546人,其中死亡86人。美国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仅两个月就发生14起粉尘爆炸事故,84人受伤,65人死亡,一度成为美国的灾害,引起了官方和各界人士的极度重视。当今世界上每年约有400500起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平均每天都有一起,其中10起是属于相当严重的恶性事故范畴。(三)粉尘爆炸须具备三个要素:粉尘浓度处于上、下限之间;氧含量在最大允许氧含量之上;点火源的能量大于最低点火能量。一般认为粉尘爆炸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可燃性粉尘(即粉尘云),经过急剧的氧化燃烧,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和高压现象。也就是说,首先是一部分粉尘被加热发生燃烧,燃烧时又分解出新的可燃性气体,与一定含氧量的空气作用,继续高速燃烧,使气体急剧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压力。爆炸时产生的热浪、冲击波又将堆积的粉尘扬起,形成连锁反应的爆炸。哪里有粉尘,就燃烧、爆炸到哪里。国内专家在分析哈尔滨亚麻厂“315”事故灾害时,认定在10秒钟左右的时间内,有一次具有较大能量的首爆和继之以9次能量不等的次生爆炸。首爆点即发生在中央换气室除尘设备,7处次生爆炸发生在生产车间。首爆发生后,几乎所有传播渠道畅通,互相推动,酿成大面积的灾害。随着卷烟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被引进消化,在生产过程向着优质、高效、高速的方向飞速发展的同时,要求加速空气净化工程的技术改造、增加除尘风量、添置除尘系统(包括气流运输工程)。而伴生和潜伏的烟草粉尘爆炸灾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据专家分析,国内外企业的粉尘爆炸事故的首爆点几乎都在除尘器。苏联把“除尘器首爆”总结为事故的基本规律。目前,就卷烟厂的除尘室状况而言,有许多厂家属于安全工作的死角。有的除尘室内的储尘麻袋堆积成垛;有的与配电控制系统同在一室;有个烟厂6年之久未对除尘器进行过检修,致使内壁附结尘块厚达30公分;还有的工人在除尘室内用风管吹扫设备,造成再次扬尘。更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是,除尘室的布局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除尘室宜设在生产厂房之外的独立建筑物内,并与所服务厂房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10m。但是要求并不等于现实,由于认识和历史的诸多原因,许多卷烟厂的除尘室同厂房是一体建筑。以新迁厂址不久的北京卷烟厂为例,工字楼厂房的一竖二楼中心处,即有一个除尘室。另外两个除尘室虽设在一楼,但二楼上就是高烟车间。西北角除尘室看似布局合理,但其顶上正好安装一台刚引进的普罗托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猝不及防的粉尘爆炸灾害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不断深刻。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工业粉尘防爆技术的研究工作列为重大科研课题。我国于1990年12月成立了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烟草总公司派员出席了1991年年会,并提出了关于烟草粉尘防火防爆问题,引起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极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