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黄爱华《三角形的认识》及互动教学讲座有感--西探小学-吴雪_第1页
观摩黄爱华《三角形的认识》及互动教学讲座有感--西探小学-吴雪_第2页
观摩黄爱华《三角形的认识》及互动教学讲座有感--西探小学-吴雪_第3页
观摩黄爱华《三角形的认识》及互动教学讲座有感--西探小学-吴雪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摩黄爱华三角形的认识及互动教学讲座有感 大许镇西探小学吴雪9月22日,独自前往报到处,在领到“和美课堂”的日程安排表后我惊诧了:其中的主讲人均是小学数学届的翘楚,都是我们只能在网络优质课的视频中才得以一见的人物。敬仰之心溢于言表的同时,真的很感谢中心校领导对我们新教师教学培训的大力支持,在我们新教师发展道路上的良苦用心。怀着感恩和激动的心情,23日一大早奔赴六中图书馆,等待名家之润雨浸泽我这亩种下新芽的小田。不料,整整两天的狂风暴雨,让我这棵小芽有点禁受不住,吸收不了。名家语录,名家见解,名家风格每听一节课都使我震撼每位数学人的教学理论之深厚,教师素养之高尚,教法运用之灵动。我太惊喜了,我太兴奋了,我太苦恼了。惊喜在于崇拜的名师近在眼前,教学过程就真切的呈现在我的面前;兴奋在于两天时间观摩了八位名师的八个示范课及相应的讲座,这种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苦恼在于无奈自己教学理论水与教学经验差矣,没能很好的将名家所提倡的教学观念理解、消化、吸收。于是,我在听课后先让自己慢慢沉寂下来,翻一翻听课记录,再综合联系每一节课每位教师的讲座内容。在分析比较中,我开始发现每位名师的高明之处。他们在研究教学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沿袭了数十年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果我觉得每位名师都讲的很好都要去学,恐怕什么都学不像,什么也都学不到精髓。因此,我重整旗鼓,大刀阔斧的斩去了新教师难以把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因人制宜得选了黄爱华老师的课进行研究与反思。下面是黄爱华老师三角形的认识课堂实录:一、 检查课前准备:纸张 笔 练习本二、导入新课:活动(1)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师:拿出练习本画一个三角形,想一想是不是可以和别的同学画的不一样?你画成功了吗?三角形可以有缺口吗?根据学生所画的三角形,请学生总结什么是三角形。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和同位互相说。师总结:三条线段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师:“这是一个三角形,它是由组成的。我画的三角形和你的三角形一样,都有?”并板书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同学互相交流,指着所画的三角形将这句话完整说一说。 教师统一领着孩子一起说,完整正确的表述出来。师:“我的三角形和你的三角形不一样,是不同的。”生:“我的三角形和你的三角形不一样,大小、形状等是不同的。”活动(2)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师:假如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不变,把它们重新拿出来,还能不能围成一个和它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生:不能,三角形的边固定了,里面的面积也固定了。师:判断和猜想都不足以说明真理,我们要一起验证一下。1.点名一个孩子上黑板演示如何用已摆三角形的边摆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变化,问:大小一样吗?生:一样。2.投影仪展示三角形的一个,演示角度的变大和变小。3.问:如和把一个角的大小固定住?4.指着某一条边,问:其决定了哪一个角的大小?学生和教师共同小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意味着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大小确定了。也就是三角形的形状确定了。5.教师拿着做好的三角形教具,逐一让学生尝试拉一拉,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阶段性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组织语言,指着自己所画的三角形说:“这是一个三角形,它由组成。我的三角形和你的三角形一样,有。我的三角形和你的不一样,。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活动(3)教学三角形的低与高:板书一条直线,在此基础上画一个三角形。师:如何画一个三角形?生:先确定一个点。师追问:点在哪里?一定是上面吗?不是正上方斜着点行不行?板书演示:ACDB三角形ACD三角形BCD师: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不同?生:扁;高;大小不一样师总结:三角形BCD大于三角形ACD的原因是B点到CD边的距离大于A点到CD边的距离。点明:由顶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它的对边叫做底。出示一个三角形ABC,接着动态演示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沿着直角边画一条垂线(虚线),相机出示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师:一个顶点什么意思?对边是什么意思?继续追问:高是什么?垂线?线段?(高是一条垂线段)高只能从A往BC画?相机介绍:三角形的底就是顶点所对的对边。动态演示:将一个带有顶点到对边所画垂线的高的三角形旋转一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低与高的对应关系。三、练习巩固:ABCDEAE是从A点到对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是哪个三角形的高?三角形ABC 三角形ACD 三角形ABD三角形ACE 三角形ADE 三角形 ABE四、总结全课:板书:1.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相邻两条线段端点相连);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边长度固定,三角形大小固定,三角形形状固定); 3.高是一条垂线段,对应的线段是底。(指着三角形,从哪里到哪里?)。五、拓展思考:要使木架稳定,至少需要多少根木棍?再次观摩黄老师的课堂实录,发现黄爱华老师的课生动有趣,特别是三次互动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次互动:在课堂上多次引导学生说三段话的好处是:1.有了对话的素材,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2.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3.为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第二次互动:在问题情景中探究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充分发挥辅助教具的作用。引出“三条边长度确定,三个角的大小确定,三角形大小和形状确定”结论。第三次互动:通过探究画一条线段再加一个点的方法画三角形的活动,让学生发现点的位置不同,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出三角形高的教学。并即兴发挥“垂线段”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每一次互动都是和学生的深入交流,教学流程顺畅、教学语言精准、情景创设新颖。充分体现了黄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之完备! 现场观摩黄老师的课已经让我叹为观止,原来接下来的讲座还有更多的惊喜。黄老师举例人教版一年级认识1120以内的数这节课,教材只给了三句话。对于一个新教师该如何把这节课上好呢?他提出:教师不是简单的将静态的结果交给学生,而是要将结果变成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数学教学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引入新课:出示情景图。先数一数,再说一说,接着相互讨论是怎么数的?怎么摆的?然后抓住其中一个数据为教学例一做准备。第二部分是研究数的组成。第三部分是研究数的顺序。从他的讲座里面提炼出来的对于新教师比较实用的方法是画图备课法。一个是课堂教学结构图,主要通过研读教材中的编者意图与教学设计目的提炼出来教学内涵。第二个是课堂板书图。好的板书简洁、系统、明了。对于新教师而言,先把握教材无疑是一个通往数学教学之门的必走之路。如何更有效的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