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扎染————围巾.doc_第1页
手工扎染————围巾.doc_第2页
手工扎染————围巾.doc_第3页
手工扎染————围巾.doc_第4页
手工扎染————围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工扎染围巾 淄博第四中学 曹宁课题:手工扎染围巾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扎染了解扎染的由来、含义和特点。学习扎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缝、捆、夹的方法完成设计制作。2、创造力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有更好的创意,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艺术,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并通过具体设计好和制作,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图案构思和扎结方法。2、染色方法。教学难点:1预先构想设计图案的花纹大小和位置安排 2、扎结的松紧度和染色的色度。教具准备:课件、染料、筷子、针、线、一块白棉布、胶皮手套、绳子、剪刀、小盆儿、两桶清水、电磁炉、扎染好的作品。学具准备:铅笔、一块白棉布、针、线、绳子、剪刀。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践法。教材分析:手工扎染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工艺模块的第八课,本课在内容上分三部分,分别为扎染的历史、扎染的特点、扎染的制作。由于这是一节手工艺课,所以重点放在制作工序上,同时通过其他几部分的介绍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扎染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保护人类艺术遗产和古老手工艺,继承和发展以前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学生思维开阔,兴趣高涨,特别是对动手操作课,但在工艺细节、图案特点、扎染方法上不能掌握的恰到好处,因此,在课上教师应及时反复的加以指导,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操作。教学过程:新课导言:同学们,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我国云南省的苍山洱海,传留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心灵手巧的白族姑娘与善良英俊的年轻猎人相爱,为了躲避官兵的逼亲,双双跳入深潭,化为一对美丽的蝴蝶破水而出,飞向自由的天空。从此,人们将深潭称为蝴蝶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在白布上扎成各种各样的蝴蝶花。即使到今天,象征着忠贞爱情的蝴蝶仍然是当地人们非常喜爱表现的题材,这也就是扎染工艺的由来。讲授新课:(一)导入:出示实物(老师的扎染作品)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实物的欣赏,大家找出这块布上的花纹和普通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学生:素雅、晕染自然、随意等。教师:扎染作品主要是以蓝色居多,当然也有其它的色彩,下面我们图片欣赏更多的扎染作品(国内国外不同颜色的扎染作品)。(这一环节目的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初步认识扎染)(二)扎染历史教师:大家刚才欣赏的作品,是先将面料进行打结、捆绑、缝缀等不同的扎结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染色的手工艺术,这就是扎染。有谁知道扎染的历史?教师:扎染历史悠久,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起来。发展到唐代,扎染技艺相当成熟,制品精巧,种类繁多。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使用扎染十分普遍,妇女的衣裙、男子的袍服,乃至许多家用床单也都用扎染制作。宋元时期,品种更加丰富,产量剧增。明清时期,染料品种增多,使染色工艺迅速发展起来,极大丰富了扎染艺术。现在,在我国云南、湖南、四川等地,扎染仍然是当地重要的手工艺术。特别是云南大理的白族聚集区是我国现在扎染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区。代表了我国现代扎染艺术的水平,在国内外有重要的影响。云南大理周城被称为“扎染之乡”。同时 ,扎染也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面貌发展起来,如非洲、欧洲、美洲以及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和国家的扎染艺术,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一环节目的在:介绍扎染的概念及其发展简介,利用课件对扎染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扎染艺术的了解。)(三)扎染概述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带着三个问题1、扎染的图案特点2、扎染染料、3、扎染布料)学生1、扎染的图案特点:一般的图案以圆点、不规则图案、几何图形构成,而周城扎染更多的以日常生活、人物、动植物形象为主。(蝴蝶图案)。学生2:扎染染料以植物板蓝根为主。学生3:扎染布料是以纯棉白布为主。教师:(总结)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中药板蓝根。扎染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 “花”和“底”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扎染所得的图案纹样是一般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 ,它不仅体现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 ,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这一环节目的在:不是单纯的看视频,有目的的观看,加深对短片知识的了解,更近一步了解扎染。逐层深入、自然过渡。)(四)扎染的步骤(扎染六步)教师:大家知道扎染的具体步骤吗?学生:。教师:我来告诉你们!1、描绘图稿:将所要表现的图案用铅笔轻轻地画在布料上(老师在黑板上做示范,可画几个几何形)。2、扎结(扎结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五种基本方法。教师实物演示和课件结合):(1)缝扎:用各种针线缝制布料随之抽紧固定的扎结方法。平针缝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与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2)捆扎用各种线、绳等对布料进行捆绑、缠绕随之打结固定的扎结方法。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打结扎法:打结扎法是将织物作对角、折叠、不同方式折曲后自身打结抽紧,产生阻断染液渗入的作用。打结的方式有:四角打结,斜打结,任意部位打结等。 (3)夹扎:夹扎法是利用圆形、三角形、六边形木板或竹片、竹夹、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冰纹”效果,与折叠扎法相比,黑白效果更分明,且有丰富的色晕。 (4)综合扎法:将缝扎、捆扎、夹扎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5)任意皱折法:任意皱持法又称大理石花纹的制作,是将织物做任意皱折后捆紧染色,即可产生似大理石纹理般的效果。 3、染色染料的种类很多,民间一般使用蓝靛染色。把粉状的直接染料用热水化开后,加入水调成适当浓度,放在电磁炉上加热,直至煮沸,将扎结好的布料进入煮沸的染液中,期间用筷子搅拌,使其均匀染色。4、水洗用清水洗23遍,彻底洗去布褶中的残留染液,以防止拆线时二次染色。5、拆线水洗后用力挤去水分,然后用剪刀等工具拆线,操作时要谨慎小心。6、后处理布料阴干,用熨斗熨烫平整。(这一环节目的在:教师演示和强调尤其重要。教师的演示对学生的作用远远大于课件的演示。所以演示时一定要把速度放慢,把重点演示清楚。这一环节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的体会到扎染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五)艺术实践1、分组合作:制作之前先讨论设计出一个方案来再按步骤互相合作完成。(女生可帮助男生完善纹样,男生可帮助女生扎结布料)2、用你的智慧设计出漂亮的围巾。(可送给妈妈做礼物、可送给同学作纪念、可为自己而做等)3、要求:设计构图时要注意:由简单的几何图案构成;不一定是对称的图案;3、图案布局要饱满扎结时要注意:可用其中一种方法、也可综合运用,主要以捆扎法为主。(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好的地方给与肯定,不足的地方强调改正。)(这一环节目的在:学生通过讨论、修改、完善、合作的过程是学生创作性的集中表现,也是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的好机会。)(六)展示与交流学生(每组组长)讲台前展示并得出结论:1、说出设计意图2、总结经验:扎结的力度、图案的疏密、大小、染色的时间长短、染液的浓度等都会影响扎染的效果等。教师点评:给学生表扬、肯定与鼓励。(这一环节目的在:谈感想,提高认识,提升学生对我们民族手工艺的热爱,要好好保护并传承下去。)(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老的扎染艺术,大家通过学习扎染的历史、了解了扎染的特点、通过学习扎染的步骤和方法,完成了自己的扎染作品,由此也说明了我们只要肯学、认真努力,扎染作品是不难完成的,要想完成更好的作品,我们还需继续努力,要保护好我们古老的民族艺术,大家要一起努力,让艺术之树长青!教学反思:1、扎染课程是一门独立的手工制作课程,课前一定要进行一系列具体的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课前实践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具体实际操作,熟悉整个制作过程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