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2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1、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水平由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见证,这就是 芍陂 的开凿与修建。2、东汉时期安徽出现了两个堪与大天文学家张衡比肩的人物 桓谭 和 王蕃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程大为 的算法统宗。4、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 梅文鼎 更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5、 朱载堉 为明皇室子孙,他自幼爱好音律、数学,专心攻读,一生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解惑、嘉量算经等,这些著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音律、舞蹈等领域。6、 朱熹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理气论 、心性论、 格物致知说 和知行并进说等各方面内容。7、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 尚文小学堂 ;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省 求是学堂 ,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8、魏晋时期的嵇康曾提出“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哲学人生观,并有“内和外见”的音乐见解,其中包涵了丰富而杰出的教育思想。嵇康还著有中国历史上一篇重要的音乐美学论文,即著名的 声无哀乐论 。在这篇论著中,他首先提出“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9、朱熹继承发展了先秦的教育目的论,提出“ 明人伦 ”、“ 为圣贤 ”的教育目标。10、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指汉魏时期的 曹操 、 曹丕 与 曹植 父子。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11、 曹丕 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先河的作用。12、南齐著名诗人 谢眺 于明帝建武年间出任宣城太守,其间创作了数十首诗篇,如宣城郡内登望、高斋视事、祀敬亭山庙、游敬亭山、始之宣城郡、往敬亭路中等等。这些作品既描摹出安徽宣城的风光与人情,又促进了当地文学的兴盛。因为他的诗歌而使得敬亭山名扬天下,诸多诗人慕名而来,纷纷唱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物理小识:明代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内容十分广泛,内分天、历、风雷雨阳、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5类,共12卷,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西欧传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突出。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它发轫于唐,至宋形成制度,南宋时大盛,迄明、清发达完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书院制度对于传递我国古代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学术人才,丰富教育理论与经验。五禽戏: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据说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华佗提倡体育锻炼的方法防治疾病,吸取先秦以来导引术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创“五禽之戏”,是我国医疗体育史上的创举。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圩田?试述它在安徽的产生和发展的情况。圩田,也叫围田,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地势低洼,地面低于汛期水位,甚或低于常年水位。圩田的出现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安徽农田水利建设的突出成就,而到了唐宋时期,安徽的圩田有了重大发展并迅速走向高峰期。唐宋两代特别是宋代,安徽兴建的圩田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兴建圩田的理论,对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唐宋时期,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加,劳动力的充实,加上先进农具的推广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大江南北已大量修筑圩田并日趋完善。如宣城,早在孙吴割据江东时就在其境内修建了最大的圩田金宝圩,至宋,宣城化成圩更是“水陆地八百八十余顷,岁租米三万四千余硕”,至宋乾道二年的统计,境内共有179圩,由此可见圩田兴盛之一斑。宋代安徽圩田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结构合理,修筑技术已相当完善。一般圩田均高筑圩埂,坚实牢固,堤上栽植桑柳,圩内大道相贯,河渠交错,车舟往来便利,同时兼顾排水和灌溉。尤其在宋代安徽境内,由于圩田多,往往圩圩相接,形成了辽阔的圩区,水系相通,连成一片。圩田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大发展。由于圩田兼能防旱排涝,可以旱涝保收,加以引进早熟的占城稻种,使圩区稻米产量显著增加,“田地之入,倍于他郡,鱼、虾、竹、苇、柿、栗之货足以自给”,以至宋京十大粮仓皆受江淮所运。因此圩田的修筑被后人评为“实近古之上法,将来之永利”。2、明清时期安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一、数学、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梅文鼎更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一生活了89岁,著书88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天文、历法和数学著作。二、医学方面的成就明清两代是安徽古代医学史上的鼎盛时期,医学人才济济,医著宏富,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诸多发明,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安医学在全国独树一帜,令人瞩目。就医学人才而言,出现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医家,如汪机、孙一奎、汪昂、吴谦,等。就医学著作而言,初步统计明清两代安徽医著约六百多种,约占清以前安徽医籍总数87.7%,新安一隅约四百余种,亦居全省之首。三、物理学方面的成就明清两代,随着安徽科技的空前繁荣,物理学领域随之出现著名学者及重要成就,较突出的是朱载堉和他的十二平均律,方以智撰述物理小识,以及郑复光镜镜詅痴。3、书院制度在安徽发达的原因及表现如何?安徽在全国是书院产生最早,也是最发达的一个省区。宋时,书院兴起并形成制度,安徽书院数量随之大增。宋代安徽书院约有34所,在全国所占位次,仅低于江西、浙江和湖南三省,居第四位。元代安徽书院与全国同步继续发展。元代安徽新建35所,保留、修复或重建前代书院9所,共计44所。其中很多人是南宋具有民族气节的名儒学者,入元不仕,退而讲学的,这是当时安徽书院发达的重要原因。元代安徽书院的分布仍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徽州及沿江地区,便也开始向皖中、北地区发展,如合肥、舒、宿等地开始陆续创建书院。明清时期,在我国封建教育制度走向衰落、消亡和西学东渐、实学兴起的背景下,安徽书院却在宋元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蓬勃发展,并盛极一时。考究其原因,这与安徽素以“文化之地”、“仪礼之乡”著称,历来就有社会与私人办学的优良传统,且皖地学派盛行,朱学、王学、湛学及清代朴学与桐城文派等学者在皖地进行着积极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亟欲拯治时弊,传道授业,振兴文教,培育人才等,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材料统计,明代安徽书院至少在138所以上,大多兴建于明中叶以后。此时,书院的分布仍以皖南为主,但呈向皖中、皖东、皖西发展的态势。清代安徽书院总数在203所,此时,政府官员开始掌管书院诸如择山长、选教育、收学生到课业、课考、廪养、俸禄,以及参加科考、取任等方面事务,官办书院成为清朝安徽书院的最重要特色,书院实际蜕变为官学的附庸,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4、唐代安徽两大诗人群体各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池州诗人群和宣州诗人群。这两个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诗歌非常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江南一带则相对安定,文化也趋于繁荣。在皖南的池州地区涌现出众多诗人。代表人物有杜荀鹤、费冠卿、张乔、殷文圭等,主要活动时期为唐宪宗唐哀宗年间(805907)。杜荀鹤,的山中寡妇、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乱后逢村叟、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等,都相当具有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和社会意义。宣州的诗人代表人物有刘太真、许棠、汪遵等。主要活动时期为唐玄宗唐哀宗年间(712907)。刘太真,宣州人,著有诗文集30卷,全唐诗仅存诗3首。其中就有一首是写他故乡宣州东峰亭的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许棠,泾县人,全唐诗存其诗2卷,计150余首。汪遵,宣州泾县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四、考察论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如何认识陈独秀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张及其倾向? 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明确表示对陈独秀等人“高谈社会主义”的不满态度,主张采用温和的改良方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5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问题与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以此为标志,以胡适、周作人、傅斯年等为代表的大批学者继续坚持原先的思想文化改良道路,走向自由主义,被称为问题派;而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激进人士则转化为信奉共产主义的革命派,在当时被称为主义派。1919年末,胡适发表了极具争议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了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作为新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的纲领,指出“整理国故”是以“再造文明”为根本目的的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步骤。胡适认为新文化、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是一种新态度,即评判的态度。他认为这种评判主要是对制度风俗、圣贤遗训和社会公认的行为与信仰这三方面做以理性为标准的重新评估。通过“整理国故”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去芜取菁,以之再造新的文明。此期正是新文化运动取得摧枯拉朽的巨大胜利的时刻,胡适“整理国故”言论一出,立即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有认为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背叛,意在将青年引入“故纸堆”,从而淡化政治,从当时情境来看,这种指责并非没有道理。另有认为是此举是对新文化运动矫枉过正的一种拨乱反正,它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而言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今天,在我们看来,问题派与主义派之争实质上是投身民众运动抑或继续坚持思想启蒙之争,应属思想意识领域的分歧。而后来陈独秀与胡适所走上的暴力革命之路和温和改良之路也只是两人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结果。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都对20世纪初的落后中国的何去何从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判断,都展现了那一时代优秀知识分子挽大厦于将倾的弘毅精神与爱国情怀。2、什么是“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在教育实践方面作出过哪些贡献?“生活教育”的理论直接来源于陶行知积极而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也是对其师杜威先生反传统教育思想中积极因素的吸收和改造。“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革命的先驱,他的一生都在以积极的行动和实践追求着其“教育救国”的理想,“爱国主义”和“平民教育”一以贯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思维体系构建与实战应用
- 化疗药物恶心呕吐护理
- 消防资格证培训大纲
- 淘宝售后规则培训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技术在养老护理中的创新解决方案
- 墙体检测培训课件
- 二级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汇报
- 文化中心装修设计与后期物业运营管理协议
- 离婚协议书贷款购房房产分割与共同购房合同示范文本
- 离婚诉讼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割合同范本编写指南
- 《ch棘皮动物》课件
- 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 练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
- 华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考察报告(全)
- 冶金工业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共82页).ppt
- 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