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22~DH23跨越110kV石北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DH22~DH23跨越110kV石北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DH22~DH23跨越110kV石北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DH22~DH23跨越110kV石北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DH22~DH23跨越110kV石北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kV堤岸变电站配套线路工程(B标段) 版次:A 跨越110kV石北线、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施工方案 日期:2010年6月A初版FUSREV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MODI.STATUS版次编写 AUTH.审核 CHKD BY批准 APPD BY变更状态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GUANGDONG POWER ENGINEERINGCORPORATION送变电工程公司POWER TRANSMISSION & SUBSTATION ENGINEERING CO文件号DOCUMENT NO.GPEC/PTC/DAXBP/EP/04密级 220kV堤岸变电站配套线路工程(B标段)跨越110kV石北线、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施工方案版权所有COPYRIGHT: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任何人未经我公司书面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递或泄露本文件。总20页,第20页施工方案 GPEC/PTC/DAXBP/EP/04批准: 日期:审批意见:调度中心审核: 日期:审核意见:生技部门审核: 日期:审核意见:运行单位审核: 日期:审核意见:工程管理部门审核: 日期:审核意见:工程监理审核: 日期:审核意见: (此页为建设单位填写)目 录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12、跨越情况13、跨越点图片23、110kV石北线交叉跨越相关数据44、110kV石角镇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交叉跨越相关数据4二、施工流程5三、施工方案选取5四、计划停电时间及工作量64.1、停电线路名称62、计划停电时间63、停电工作范围及其工作量6五、停电前准备工作75.1牵引绳展放75.2青赔工作7六、带电跨越架的搭设76.1带电跨越架搭设前期准备76.2方案报批76.3地锚埋设86.4安装跨越架86.5退重合闸86.6安装封网系统8七、架线施工137.1放线滑车的安装规定137.2放紧线及附件安装147.3质检消缺14八、施工完成14九、劳动组织15十、组织机构及安健环措施1510.1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联系电话1510.2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7十一、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191、安全交底明晰,交代清楚电压等级及安全距离等202、安全监护到位203、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20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 220kV燕河至瑶岗双回线路接入堤岸站工程从220kV堤岸变电站出线构架至220kV燕瑶甲乙线接点。本工程新建线路9.833km。其中DH5DH27段新建220kV同塔四回线路47.6320km,DH0DH5、DG0DH5、DH27DG28、DH27DG28段新建220kV双回路线22.201 km。线路建成后形成220kV堤岸站瑶岗站双回线路长56.3 km,形成220 kV堤岸站燕河站双回线路长28.6km。本工程导线为2LGJ-300/40(GB/T1179-1983标准)型钢芯铝绞线。堤岸构架DH28左侧地线为LGJ-95/55(GB/T1179-1983标准)型钢芯铝绞线,左侧地线为36芯OPGW复合光缆;其他部分两根地线为LGJ-95/55(GB/T1179-1983标准)型钢芯铝绞线。全线新建线路铁塔共33基。2、跨越情况 本工程DH22DH23以8346的交叉角度斜跨已运行110kV石北线16号17号。交叉点距DH22距离为53米。110kV石北线地线对地高度为19.10米,导线对地高度为14.28米。同时以5213的交叉角斜跨110kV石角镇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29#30#31,交叉点距离DH22为106米。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最高导线对地距离为10.83米。新建220kV燕河至瑶岗双回线路接入堤岸站工程DH22塔型为2Z4M3-36直线塔,DH23塔型为2Z4M1-30直线塔。DH22DH23档距为352米。110kV石北线16号为单回路耐张塔,塔全高约21米,17号为双排水泥电杆,全高约为20.7米。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29、#30、#31均为单水泥电杆,高度均为12米。本跨越段的断面示意图和平面示意图分别如图一、图二所示。3、跨越点图片DH22塔DH23塔呼称高36米呼称高30米10.8米9.8米352米246米53米52.9米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110kV石北线19.1米图一:跨越110kV石北线、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断面示意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29110kV石北线16号塔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30220kV堤岸DH23塔220kV堤岸DH22塔52138346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31110kV石北线17号杆图二:跨越110kV石北线、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平面示意图3、110kV石北线交叉跨越相关数据名 称220kV堤岸线名 称110kV石北线交跨档杆塔号DH22DH23交跨档杆塔号16号17号交跨点至小号侧距离m53m交跨点至小号侧距离m167m交跨点至大号侧距离m299m交跨点至大号侧距离m约146m交跨点小号侧杆塔型号2Z4M3-36交跨点小号侧杆塔型号耐张铁塔交跨点大号侧杆塔型号2Z4M1-30交跨点大号侧杆塔型号直线铁塔交跨点外侧导线中心距离m交跨点外侧导线中心距离m3.5米交跨点地面情况平原耕地交跨中心点对地距离m4、110kV石角镇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交叉跨越相关数据 名 称220kV堤岸线名 称10kV北园四干马头分交跨档杆塔号DH15DH16交跨档杆塔号29号30号31号交跨点至小号侧距离m112.4m交跨点至小号侧距离m约70m交跨点至大号侧距离m192.6m交跨点至大号侧距离m约80m交跨点小号侧杆塔型号2Z4MK-45交跨点小号侧杆塔型号单水泥电杆交跨点大号侧杆塔型号2J4M1-24交跨点大号侧杆塔型号单水泥电杆交跨点外侧导线中心距离m交跨点外侧导线中心距离m0.5米交跨点地面情况平原耕地交跨中心点对地距离m二、施工流程安装吊架支撑体地锚定位及埋设施工方案报审施工前的准备安装跨越架支撑体质量消缺架线施工安装防护体系统退重合闸施工完毕恢复重合闸拆除不停电架线防护系统三、施工方案选取停电跨越施工本线路工程在架设DH13DH24段时,其中DH22DH23档需跨越110kV石北线, 110kV石北线的地线距地面距离为19.10米;综上工程现场概况所述,由于本线路担负着本地区较大的电力供应负荷,经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研究讨论,结合地形条件及现场情况,线路区段较大、跨越物较多,计划采取立带电作业跨越防护架停电封网的施工方案。在线路跨越架封网和拆网的时候各停电一天进行相关工作施工的作业,线路带电跨越期间,采用线路退出重合闸措施。四、计划停电时间及工作量4.1、停电线路名称110kV石北线2、计划停电时间计划停电时间如下:第一次停电(线路跨越架封网):2010年9月18日上午6:00点整至2010年9月18日日下午20:00点整,共1天。第二次停电(线路跨越架拆网):2010年9月25日上午6:00点整至2010年9月25日下午20:00点整,共1天。线路退出重合闸:2010年9月19日上午6:00点整至2010年9月24日下午20:00点整,共5天。3、停电工作范围及其工作量: 本次所申请的110kV石北线停电主要工作是完成220kV燕河至瑶岗接入堤岸站工程的DH13DH24段导线、地线及OPGW光缆的展放架设,DH13DH24段为四回路段,总长度为4.159km ,需展放2LGJ-300/40(GB/T1179-1983标准)型钢芯铝绞线12相;LGJ-95/55(GB/T1179-1983标准)型钢芯铝绞线1相;36芯OPGW复合光缆。本次放线施工投入一套牵张设备,牵引完一相导线后再牵引另外一相导线,牵引顺序详见停电工作计划。五、停电前准备工作5.1牵引绳展放停电前将牵引绳分别从DH16牵放到DH22塔大号侧,从DH24塔牵放至DH23塔小号侧,即牵放至110kV石北被跨越档横线路方向的两侧,待停电后接通。5.2青赔工作停电前应完成本次放线耐张段的线行及桩位的青苗及征地工作,确保停电后施工中不会受到阻碍,以达到在最短的停电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六、带电跨越架的搭设 6.1带电跨越架搭设前期准备 跨越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学习带电跨越架越线施工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安全规程,按工具配备表,对准备在跨越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逐件进行规格、数量、要求的检查与核对。6.2方案报批 提前向公司及相关单位报送带电跨越架越线施工方案,并取得批复,施工期间请运行单位到现场进行监督。6.3地锚埋设地锚必须经专职的技术员通过测量计算分坑,埋设深度经过项目部验收签证后方可埋设。6.4安装跨越架 经过现场测量计算,在DH22大号侧塔身距最下层横担8米处悬挂一组吊架,吊架长度为20米,吊架两侧面各用一条13.5钢丝绳打拉线,地锚采用3吨,拉线对地夹角为60。以防止吊架左右晃动;在距DH22在号侧125米处立两组带电跨越架,跨越架高度为24.0米,跨越架4条拉线采用15.5钢丝绳,地锚采用7吨,拉线对地夹角为60。距离带电体侧的拉线打在边导线外侧,不得侵入带电线路走廊内。DH22小号侧用15.5钢丝绳做好反臂拉线,地锚采用7吨,拉线对夹角不得大于60。详见图三、图四。6.5退重合闸对被跨电力线路,申请退出其自动重合闸装置,并保证在全部施工期间,线路发生故障时不强行送电。6.6安装封网系统(1)在每相导线下采用两根12.2(12128)迪尼玛绝缘绳组成承托索道(固定方式如下图所示),在索道上铺设由跨越专用玻璃钢杆与绝缘尼龙网组成的防护系统。每套系统采用2根玻璃钢杆,共计4根玻璃杆。两根玻璃钢杆间620m的尼龙网连接,并与杆上的行走滑车相连固定。带电跨越架3吨工具环迪尼玛承网绳3吨工具环3吨手搬葫芦3吨地锚(2)迪尼玛承力绳的使用1) 迪尼玛承力绳在使用前,应检查其质量及长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 迪尼玛承力绳在施工中绝对不允许系扣进行锚固,更不能折死弯,收绳时绳盘直径不得小于400mm;3) 迪尼玛承力绳在施工中一端锚固在大号侧带电跨越架上,并打好反臂拉线。另一端挂在小号侧带电跨越架工具环上并与手扳葫芦相连;迪尼玛承力绳的松紧由手扳葫芦进行调节;固定承力绳地锚的位置要根据迪尼玛承力绳的长短而定,保证手扳葫芦能对其松紧有调节的余地,若调节量不够,可在承力绳和手扳葫芦之间用一根12.5钢丝绳套进行调节。4) 迪尼玛承力绳索道封好后,应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用手扳葫芦调整好弛度,保证绳索地安全距离。迪尼玛承力绳专用防潮袋要妥善保管,施工结束后及时回收。(3)封网1)在施工中,每根竹杆的两端各配有一个专用行走滑车,滑车的滑轮挂在迪尼玛承力绳上,另一端套在竹杆刻出的凹处,并将滑车上的销子插在竹杆两端的小孔上,以防竹杆在横线路方向来回错动。竹杆9.5钢绳套胶管尼龙连接绳上的吊环锁在滑车的专用锁孔上,保证使竹杆顺利按规定的间距铺设成网帘,并方便片网的回收。见下图图四:封网示意图1) 根据计算每相安装2根竹杆,其余部位用9.5钢丝绳套胶管,间隔距离为2米。2) 封网完成后,应根据封网弛度的实际情况,按照图纸标注的封网弛度再次用手扳葫芦进行调整,且在封网使用过程中随时注意封网弛度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七、架线施工 7.1放线滑车的安装规定 本次跨越在DH22和DH23两基塔每相导线均悬挂单个三轮放线滑车。正常悬挂。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而落线,每相滑车下方都必须兜钢丝绳做好二道防线。7.2放紧线及附件安装 (1)用尼龙绳领放钢丝导引绳时,一定要带张力,确保不磨玻璃钢杆,通过防护系统后,与其它段钢丝导引绳连接、升空。牵放牵引绳和导线时,张力机要具有防跑线功能(2)DH24紧线施工采用高空平衡挂线施工,在紧线过程中,不得将DH24、DH20横担上的余线断开。余线断开前必须对导、地线作好二道防线,将线断开后,必须马上进行液压施工。液压施工完成后经测量合格,再挂线,挂好线后方可拆除二道防线。(3)DH22、DH23附件安装过程中不得拆除二道防线,附件安装完成后待绝缘子串受力方可拆除二道防线。7.3质检消缺 跨越段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检验、消缺,并经确认。八、施工完成 跨越段全部施工完成后,报请运行单位申请停电并拆除越线架防护系统。回收地锚等跨越施工用工具。恢复送电线路重合闸,使线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回填地锚坑,清理现场,完成跨越施工。九、劳动组织 序号工作内容人数其中备注技工力工1施工指挥1102技术负责2203安全监护2204工具材料准备7255地锚埋设111106测量5237运输10288跨越架系统10289其它辅助人员20020合计681454十、组织机构及安健环措施10.1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联系电话 施工总负责人龙伟坚安全总负责人:胡友钊现场施工指挥:陈守廉现场专职安全员 刘剑丰现场施工负责人刘巨云现场材料负责人卢俊华协议负责人孟文穷现场技术负责人朱振锋职 责 姓 名 联系电话 施工总负责人 : 龙伟坚 目 总 工 : 朱振锋场总指挥 : 陈守廉场施工负责人: 刘巨云 料负 责人 : 卢俊华场技术负责人: 张胜军 全 专 责 : 刘剑丰 量 专 责 : 王 凯 工 队 长 : 陈守权协 调 专 责 : 孟文穷 1341352825110.2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工作人员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操作工艺,明确质量标准,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施工。2 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09.22004中的有关内容,在施工中认真执行。3 在放线过程,放线区段内沿线各塔均应派人监视,出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 铁塔吊架必须两侧同时起吊,起吊过程中要使吊架保持平稳,起吊绳索及工具必须经过检查合格。高空人员与地勤人员要配合好,地勤人员要注意防止被高空落物伤害。5 地锚埋设的有关规定:地锚规格、埋深、地锚钢丝绳及工具环符合要求,地锚钢丝绳与水平线夹角为60。地锚钢丝绳长度计算公式为:钢丝绳长度=H/SIN45地锚坑挖完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在埋设,并按要求填写地锚埋设责任卡。6 跨越架起吊时要注意拉线等与被跨越线路的安全距离。7 在考虑施工期间的最大风偏后,防护系统与110kV线路的安全距离的有关要求:1) 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为2.5m;2) 玻璃钢帘与带电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0m;3) 防护系统与带电体之间的水平安全距离为6m;防护系统的宽度应超出承建220kV线路两边线各2m。9. 放线过程中,要统一指挥,避免混乱,防止出现误操作,一定要保证通信设备状态良好。跨越系统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安全部门检验合格后在进行导引绳展放。安全部门要按要求填写跨越架检查记录。跨越系统完成后,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看护,直至施工完成,如果跨越时间较长,要注意对跨越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预防电害措施,牵、张场均应埋设接地网。牵引机、张力机、钢丝绳尾车和导地线尾车必须接地。牵引过程中,导引绳和牵引绳以及导地线上必须安装接地滑车。为了防止与带电体发生意外接触,接地滑车中的一个要加强接地,即应采用较长的接地体来进行接地,接地引线应采用铜线,其截面积不小于25mm2。牵张机手应站在胶垫上工作,并戴绝缘手套,进行临时锚线的工作人员,也应戴绝缘手套。紧线、挂线、导地线升空过程中,应使导地线预先接地,防止感应电伤人。被跨电力线路两侧临塔的放线滑车必须有二道防线和可靠接地。张力架线(包括放线、紧线、附件安装等所有工序)中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全面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紧线时,应有防止跑线措施,如使用两套卡线器和加装二道防线等措施;附件安装时,跨越架两侧的直线塔,用钢丝绳兜住导线,挂在横担上,作为后备保护;飞车上线前,应对跨越档飞车上线后的弛度进行验算,确保人身安全。 铺设过渡绝缘绳、承力绳,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遇到雨、六级及以上风天时,应停止工作。 跨越施工使用的绳索、工具在准备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不合格品不得使用;跨越系统在施工之前再对所有工器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按照本工程相关安全要求填写相关施工记录。16.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清理现场,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整洁。十一、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 序号危险因素伤害类型预控措施1违章指挥高处坠落、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