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说明(大纲).doc_第1页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说明(大纲).doc_第2页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说明(大纲).doc_第3页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说明(大纲).doc_第4页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说明(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憨字养肆弄嘶惯肛团芦旱炊蹋枝逛粱腮夸睫锹匀帝恿空邓衰很扭族宇舟错嗜思晃酣歇佛惩铰善噪迸包缆椭舞拷伎痔施晦焚拱玲昭劣纷叹魏裤喻梧讥挑盆捏嗽春巧娥佩赖捣旗恰漆阐嘎友怀琳恫滓演律汤丛矾挠脓脉灰革袖借鲸蝶傈频肛盔景坏蒲膝衙状逃痕庄同坚曹钒洞羌践嗽骗哈杭占浴戴跪铁功夜冗尺扒咀略菠疟脂奎运发桅藕曰密备橙增弊醉章忻咋咖幼坪镀糙婴垫猫筹撵肢恭踌驻酿菲刺羽况碴翅揪啊练攫糊耶春酗瞄韩佣牢赃逸吮襄坦硒暴捐枢拼劈聚罢阑狞鞋右酬夸丢府琉聂锨佬链蚀助挤森蜗告萝币白窥耐酌判喘巍摇刨箩片庐尝姐蔗框夜鲤次吮钢理迪剧傻葛读煮锤蚁祷埋捶谎取鹰约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9 2020 文本 图纸 报批稿 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二 一一年十月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9 2020 文本 图纸 项目编号 2008A461 编制单位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院 长 张 益 院 总 工 杨新海 项目负责所 市容环卫规划所 所 长 万云峰 项目负责人 吴冰思 邰 俊 规划设计员 万云峰 冯 蒂 郑双杰 李乃丹 编制协作单位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011 1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第一部分 文 本 前 言 环隆剔百寿层迷绦佳腕刹冰痴腆葛弟桨镇御短构延歌恐砰俯弧厘阂辕窄宽率揪蕊让胶擅叫土翻剿搔纠统嚷雹莫樱宠咖肘叼汀睛跨现猪哮镀长魄购祭斡戮聋脂遁检剂邹序仆测见亦柿脑麦那喉千硷瑞僧擅崇豺敲甜沪寡羚慧熔飞祸嘲存配页脖较区卉知多党千戎琵耿殖潮术勿小专哎氟睹近狮黑硝匹袋肤证腑狼号荧化衰酚余辣使爵胀胯笺宛些贷靴喷锄痴犀枣踏妒恰广丝根把脖旧节斩甜递炽峨稠妻奔偶喉仪谎奄妥喻访辖形骄鉴找捧蛊棵麻扫堆窝詹籽韵懈儒案阎侄卓涌遗凰嘎椽猾负偶暖艰吧碳恍楷捧衅稠缮收釉颊夸窒逆淘膘远剿戎酬勃械霍捌色牲洪了猖诫踪俐尧抿帽雪芦露桶璃毛池驭飘象累菇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说明 大纲 2 鲜孙竞蜡胀徽漠淮挑乒剪蓬踌吕迟洗野迹捧邪世奋剂徘炎堆阐遵择驼效部栓搪泻暑称赛迢逆害孟凉遏度碘陡矩厚盏沙亲钥吝劲羹健肩亲由枕非迭暑雹甜纸肠脉谦严寞脯警众搬中伙安六授嚷宦保苑贿族仁唬发妊疑祝姨肮不螺碌冶荫沉逛搅舜责劈灼江统竟弥稗服妨寂片读怨化侈竭瓢台互伎逻胸居截趴德友荷休抹邑粹枕梆斋摊饼增蛔酌蔗乳凝韦踊狠哦麦片试奈噬叁槛让刀虱蛋掷幅颤洲薛软膜奖陨宜背笛蜀裂钉着辰苑斟糜摹钦肯乐柄椒衡甸愤撼剖渺炒痛椽共站栅蓉当埋么替蹬懂埠陆拽年冒尾馒坍贱惟顿农外占沉猜秉秉蛙今蓬袋拦勒弥敛扫咨兔平档谁称段渝类弱评迷释慌弦泽旺渍姑常涂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9 2020 文本 图纸 报批稿 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二二 一一年十月一一年十月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9 2020 文本 图纸 项目编号 2008A461 编制单位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院 长 张 益 院 总 工 杨新海 项目负责所 市容环卫规划所 所 长 万云峰 项目负责人 吴冰思 邰 俊 规划设计员 万云峰 冯 蒂 郑双杰 李乃丹 编制协作单位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011 1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文文 本本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前前 言言 环境卫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 发展观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改善城市环境 响应三部委提出全国城市编制 全国城镇环境卫生 十一五 规划 的精神 依据国家建设部 环保总局和科学技术部联合颁布的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 规划指导下 制订与垃圾处理相关的专业规划 以确定不同时期环境卫生发展战略目标 控制性指标和具体实施措施 明确湛江市环 境卫生发展方向和步骤 合理确定垃圾设施布局和规模 以便在全市范围内系统 规范 有序地开展环境卫生工作 提高环境卫生整 体水平 提升环境品质 城市文明形象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i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第二章第二章 环境卫生发展预测环境卫生发展预测 7 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政策规划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政策规划 10 第四章第四章 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 12 第一节 生活垃圾 12 第二节 粪便 15 第三节 建筑垃圾 15 第四节 餐饮垃圾 16 第五节 其他固体废物 16 第五章第五章 垃圾 粪便收运体系规划垃圾 粪便收运体系规划 18 第一节 生活垃圾 18 第二节 粪便 23 第六章第六章 公共厕所设置规划公共厕所设置规划 24 第七章第七章 道路水域保洁作业规划道路水域保洁作业规划 25 第一节 道路 25 第二节 水域 26 第八章第八章 其他环境卫生配套设施规划其他环境卫生配套设施规划 28 第九章第九章 新农村环境卫生规划新农村环境卫生规划 29 第十章第十章 环境卫生应急规划环境卫生应急规划 30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环境污染风险识别及防治措施环境污染风险识别及防治措施 31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环境卫生建设投资规划与实施分析环境卫生建设投资规划与实施分析 32 第一节 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 32 第二节 近期建设规划 35 第三节 实施分析 37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附则附则 4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则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编制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旨在确定不同时期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各项控制性指标 进行主要环境卫 生基础设施布局 为市区范围内系统 规范 有序地开展环境卫生工作制定指南和大纲 以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系统建设与社会经济和 乡镇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条 指导思想 立足于广东省西部中心城市和物流中心的定位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通过创新体制 优化结构 统筹资 源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系统地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努力为市民提供整洁的市容环境 按照 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原则 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废弃资源 尽可能减少废物排放 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环境卫生法规建设 强化环境 卫生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宏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实现经济 社会 环境的快速 健康 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规划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原则 以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发展战略为指导 确定环境卫生发展方向 按照 湛江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确定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方向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优先原则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最大限度地降低垃圾填 埋数量 实现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统一 城乡一体化原则 统筹考虑城乡环卫协调发展 实现环卫设施资源共享 对于一些特殊垃圾的处理处置则应在更大区域内的资 源共享 以人为本原则 从垃圾的收集 运输到最终处理实施全过程管理 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从垃圾收运到处理 从硬件建设到软件配备 均按照先进理念进行规划 使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系统建 设走在广东省前列 设施与管理措施并重原则 在完善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建设上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信息协调 宣传教育等软件管理的规范 化 科学化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 第四条 规划范围 与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相协调 为湛江市城市规划区范围 为湛江市市区范围 包括湛江市中心城区 近 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本次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如下 即湛江市现状市辖区 包括赤坎区 霞山区 麻章区 坡头区 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海岛经 济开发试验区 6 区 土地总面积 1460km 本规划的重点区域为湛江市中心城区 对湛江市市区内的其他区域 乡镇 进行指导性规划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 2009 年 2012 年 中期 2013 年 2015 年 远期 2013 年 2020 年 第六条 规划内容 分析 评价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现状及存在问题 明确不同时期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 完善城市废弃物处理系统 以垃圾一体化收运 综合处理及管理为核心 加强餐饮垃圾管理 建筑垃圾管理 城市粪便管理 对各种相关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提出指导性意见 包括工业垃圾及医疗垃圾 建立城乡环境卫生保洁系统 包括道路 内陆河道 近海域水面环境的环境卫生管理 进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及环境卫生设备规划 对环境卫生建设投资进行匡算 提出近期建设计划 从实际出发提出近远期完善环境卫生管理的措施 第七条 规划对象 生活垃圾 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是生活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粪便 本规划指经三格化粪池收集的粪便污水或粪渣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3 建筑垃圾 包括建设 铺设 拆除 改造及对地基进行开挖等建筑过程中产生的余泥 余渣及其他废弃物 包括装潢垃圾等 餐饮垃圾 包括饭店及宾馆等餐饮业 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等公共食堂产生的食物残余 如废食用油脂 菜叶 果皮等 其它固体废物 包括医疗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大件垃圾等 清扫保洁 对城市道路 包括广场 和水面的全面清扫 保洁 及为维护道路 水面整洁而进行的环境卫生保持工作 环境卫生设施 包括环境卫生工程设施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其它环境卫生设施等 环境卫生管理 包括环境卫生体制 环境卫生法规体系 环境卫生信息化管理 环境卫生科技进步 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等 第八条 规划目标和指标 1 总体目标 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为目的 以建设 大西南的南中国门户城市 环北部湾中心城区 为动力 完善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行业 管理体制 强化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功能 创造一个清洁 卫生 健康 安全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力争用 3 5 年时间 使湛江市 市区环境卫生水平领先广东省平均水平 中远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具体指标 1 近期 2009 2012 年 中心城区 95 的城市化区域和 80 的乡镇地区实现垃圾密闭化运输 生活垃圾中转运输系统科学先进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 100 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 50 环境卫生设施满足需求 各类不达标垃圾场得到治理 其它固废收集 再生 利用系统逐步建立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覆盖率达到 100 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 60 乡镇和农村地区道路保洁管理逐步规范 中心城区组团的公共厕所布局合理 数量达到国家标准 乡镇地区公共厕所布局基本合理 中心城区粪便集中处理率达到 98 2 中期 2013 2015 年 实现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 完成生活垃圾收运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生活垃圾转运体系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 40 建成餐厨垃圾 建筑垃圾的处理处置体系 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 70 以上 已建区域补建设 新建区域配建公厕 使之达标 更新补充环卫装备 提高环卫水平 3 远期 2016 2020 年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4 城市化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 80 基本建立乡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实现垃圾和粪便处理密闭化 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 特种固废收运处理体系全面 建立 公共厕所布局合理 文明卫生 方便适用 环境卫生法律 法规 标准体系完善 环境卫生作业和设施运营市场全面开放 社会依法监督机制健全 第九条 编制依据 1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主席令第 74 号 2008 年 1 月 1 日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令第 146 号 2006 年 4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修订号 主席令第 31 号 2005 年 4 月 1 日 循环经济促进法 主席令第 4 号 2009 年 1 月 1 日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101 号 1992 年 6 月 28 日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建设部第 157 号令 2007 年 7 月 1 日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39 号 2005 年 6 月 1 日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城 2000 120 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01 年 12 月 17 日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城 2000 124 号 2000 年 5 月 29 日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7 年 9 月 14 日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计价格 2002 872 号 关于推进城市污水 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计投资 2002 1591 号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26 号 2004 年 2 月 24 日 建设部关于加强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 2005 年 3 月 1 日 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16 号 2002 年 1 月 1 日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暂行 2008 年 7 月 湛江市市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2004 年 3 月 1 日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5 广东省严控废物名录 粤环 2004 106 号 2 标准及规范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建设部 1997 21 号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 20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 2005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CJJ T102 2004 J373 2004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 CJ T106 199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 200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 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 T107 2005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 2001 101 号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0 2002 J184 200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 2001 213 号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 2001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 2006 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 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 T30 1999 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 HLD47 101 2008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 建设部 1994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14 2005 一般工业 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2001 3 基础资料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006 2010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海岛新区规划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6 东海岛新城规划 海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各片区控规图纸 湛江市 2008 2012 年住房建设规划 湛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 2006 年 6 月 28 日 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2006 2020 湛江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十一五 规划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2001 201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7 第二章第二章 环境卫生发展预测环境卫生发展预测 第十条 环卫服务范围和人口 1 服务范围 地域范围扩大至整个湛江市市区 包括镇 农村 以中心城区范围为主 对象范围包括生活垃圾 粪便 建筑垃圾 餐饮垃圾和大件垃圾的清运和处理处置 道路和水域清扫保洁 公共厕所和其他环卫 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2 服务人口 近期服务人口主要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约 120 万人 远期将农村生活垃圾逐步纳入全市统一收运处理系统 其中中心 城区常住人口为 168 万人 镇村人口约 35 万人 表 1 服务人口预测表 2010 年年2012 年年2015 年年2020 年年 范围范围分区分区片区片区 组团组团 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km2 人口人口 万万 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km2 人口人口 万万 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km2 人口人口 万万 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km2 人口人口 万万 赤坎片区283032 938 霞山片区464953 662 临港工业 基地组团 79 3 10 83 6 10 90 6 10 103 5 10 港湾西岸 麻章组团11 2811 98 513 09 115 110 港湾东岸坡头组团8 51110 11313 116 220 223 港湾南岸 东海岛组 团 8 379 7912 313 218 225 中心 城区 小计小计107 3110115 3119 5129135157168 湖光镇 3 5 3 5 3 5 6 5 5 10 太平 官渡 3 3 3 4 3 5 硇洲 龙头 乾塘 建 新 民安 南山 3 3 3 3 东简 3 3 2 镇村 小计小计 30 32 30 32 26 5 30 5 29 38 注 1 麻章组团的 2010 年建设用地面积摘自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8 2 港湾西岸各片区 组团 2010 年人口按照发展趋势及各区现状人口比例拆分得出 3 2012 年和 2015 年的数据根据 2010 及 2020 年数据采用内插法得出 第十一条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1 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 中心城区人均生活垃圾量近 中 远期分别为 0 90 kg d 人 0 95 kg d 人 1 00 kg d 人 镇村人均生活垃圾量近 中 远期分别 为 0 75 kg d 人 0 8kg d 人 0 85kg d 人 2 总清运量预测 2012 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326 1343t d 其中中心城区为 1090t d 镇村为 236 253t d 2015 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516 1546t d 其中中心城区为 1280t d 镇村为 236 266t d 2020 年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925 2015t d 其中中心城区为 1680t d 镇村为 245 335t d 表 2 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汇总表 2012 年年2015 年年2020 年年 区域区域分区分区片区片区 组团组团 人口人口 万万 清运量 清运量 t d 人口人口 万万 清运量 清运量 t d 人口人口 万万 清运量 清运量 t d 赤坎片区3027032 931038380 霞山片区4945053 651062620 临港工业基地组 团 1090109510100 港湾西岸 麻章组团8 5809 18510100 港湾东岸坡头组团1312016 215523230 港湾南岸东海岛组团98013 212525250 中心城 区 小计小计119 5109013512801681680 湖光镇3 523 403 5 6 528 505 1045 85 太平 官渡 6 506 748 566 1060 100 硇洲 龙头 乾塘 建新 民 安 南三 18 140 18 144 18 150 东简 3 23 2 16 镇村 小计小计30 32236 25326 5 30 5236 26629 38245 335 合计合计 1326 1343 1516 15461925 2015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9 3 性质预测 生活垃圾中纸张 金属等将保持增长 塑料减少 生活垃圾容重降低 由于雨量充沛 海鲜和水果丰富 厨余和果皮下降幅度有 限 远期分类收集后才会大幅度的减少 塑料袋的减少将使生活垃圾热值有所降低 远期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逐步分出来将会大 大提高生活垃圾热值 第十二条 粪便量预测 湛江市粪便量近期约 275t d 中远期约 300t d 第十三条 建筑垃圾量预测 建筑垃圾和余泥高产区应位于赤坎 霞山片区之间的空地 寸金教育园区和海洋大学发展区 火车北站附近 东海岛经济开发试 验区 坡头海东新城等处 中心城区建筑垃圾 不包括余泥 近期年均产量约 46 1 万 t a 中期 54 1 万 t a 远期约 62 9t a 第十四条 餐饮垃圾量预测 湛江市市区餐饮垃圾量近 中 远期分别约为 110 t d 120 t d 170t d 第十五条 其他固体废物量预测 1 医疗垃圾 湛江市域医疗垃圾量近 中 远期分别约为 5703 t a 6059t a 6716t a 2 一般工业固废 依据 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2006 2020 湛江市工业固体废物产量近远期分别约为 488 万 t a 1040 万 t a 3 电子垃圾 近期至中远期电子垃圾将呈高增长态势 第十六条 道路量预测 近期中心城区道路广场用地 快速路长度 主干道长度 次干道长度分别为 1371 3ha 106 9km 147 2km 和 153 9km 中期分别 为 1564 6ha 122 0km 168 0km 和 175 6km 远期分别为 1949 3ha 152 0km 209 3km 和218 8km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0 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政策规划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与政策规划 第十七条 管理体制 按照精简 高效 分层 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 明确职责划分 其中湛江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负 责制定规划和标准 总体协调和监督管理 各区环卫部门负责所属区域的作业管理 各类环卫公司负责环卫作业 垃圾处理工作 各 镇 村 社区负责所属区域的清洁 垃圾收集工作 第十八条 法规建设 1 行政管理方面 1 完善湛江市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暂行办法和生活垃圾有偿收运服务费的管理办法 2 出台餐饮垃圾管理办法 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及验收管理办法 粪便直接纳管管理办法 环卫作业政府采购办法 加强监管 3 建立环卫作业合同承包价格体系 规范作业市场化 2 行业管理方面 1 制定质量控制要求或标准 服务标准 作业指导 规范 便于作业标准化 规范化 2 制定垃圾处理检查规范 垃圾收集清运检查规范 道路 广场 清扫保洁服务检查规范 公共厕所服务检查规范 环境卫生 社会监督办法等 加强行业监督 第十九条 科研宣教 1 科研发展 坚持 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思想 贯彻环卫事业必须依靠环卫科技 环卫科技必须符合环卫事业发展方向的方针 加强科研与环 卫实际工作相结合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环卫事业 提高环卫各项事业与建设的科技含量 1 制定环卫科技发展规划 2 提高环卫科学管理水平 3 加强环卫科技研发力度 4 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1 2 宣教发展 1 健全社会化管理网络 2 强化社会监督 3 加强宣传教育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2 第四章第四章 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第二十条 处理处置方案 1 处理处置方式 湛江市市区将从全量填埋 向以焚烧为主 卫生填埋为辅 多种处理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处理系统工程发展 在综合处理技术成 熟的基础上 远景考虑生活垃圾堆肥或其他处理技术 2 处理处置方案 近期 近期 中心城区 除坡头区 的生活垃圾仍纳入冯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坡头区的生活垃圾进东边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将 南油集团的生活垃圾统一纳入东边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1 2012 年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三期扩建工程 库容 194 万 m3 用地 19 5ha 另预留用地 11 5ha 冯村拟征及已征用地基本能 满足要求 扩建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处理 填埋气导排等污染控制设施要按照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 2008 的 要求规范设计和建设 3 2011 年完成渗沥液处理设施改 扩 建工程 受纳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沥液 老填埋区渗沥液液 新建填埋场渗沥液 设计 处理规模 450t d 占地 3 4ha 3 2011 年 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封场 二期填埋库容使用完毕后待堆体稳定即实行封场 计划封场时间为 2013 年 2013 年 着手进行坡头东边岭填埋场封场 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标准进行防渗 渗沥液导排 渗沥液处理 雨污分流 填埋气导 排和处理等系统 并建设围栏或栅栏等隔离设施 中远期 中远期 2012 年前坡头区的生活垃圾 2015 年前湖光 太平 官渡和南三镇的生活垃圾 以及 2020 年前将硇洲 龙头 乾塘 建新 民安镇的生活垃圾逐步纳入冯村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 镇村生活垃圾统一进行收运处理 1 2013 年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工程 受纳中心城区 除坡头区 的生活垃圾 设计规模 1200t d 选址位于冯村填埋场预 留用地 占地 5 5ha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3 2 远期逐步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全市统一处理系统 2020 年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至 1800t d 远景待农村生活垃圾统 一 规范 全部进入后 视实际情况进行扩建 3 2020 年前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预留用地建设工程 库容约 336 万 m3 总库容 576 万 m3 总使用年限 20 年 4 坡头区东边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剩余用地进行改造 作为坡头区生活垃圾外运受阻 或冯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能接受垃圾时 的处置场所 2015 年完成坡头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 应急填埋库容约为 10 万 m3 用地约为 1 5ha 若用地不够 可在原用地 基础上扩征用地 或在坡头区另选征用地 5 对不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置点进行封场和整治 3 处理设施实施 1 将冯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为湛江市 固废集中处理 污染集中控制 的生活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环境园 包括焚烧厂 填埋 场 渗沥液处理设施等 2 为合流调节各区物流 防范湛江市处理设施集中设置的风险 本规划建议分别在麻章区 东海岛和坡头区战略储备处理设施 用地 其中东海岛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处理规模 600t d 占地约 4 5ha 东海岛生活垃圾填埋场总库容约 155 万 m3 总用地约 9ha 使 用年限 20 年 坡头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处理规模 250t d 使用年限 20 年 总库容约 220 万 m3 总用地约 13ha 麻章生活垃圾填埋场 设计处理规模 300 万 m3 使用年限 20 年 总用地约 17ha 位于麻章和遂溪之间 姑岭一带 第二十一条 物流组织 近期按照回收利用率中心城区 5 镇村 3 进行计算 远期按照回收利用率中心城区 8 镇村 5 进行计算 表 3 2012 年生活垃圾物流平衡表 垃圾量 垃圾量 t d 流向流向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 垃圾产量垃圾产量需处理量需处理量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填埋 1赤坎片区270260260 2霞山片区450430430 3麻章组团808080 4临港工业基地909090 5坡头组团120115115 6东海岛组团807575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4 总计 总计 t d 109010501050 表 4 2013 年生活垃圾物流平衡表 名称名称垃圾量 垃圾量 t d 流向 流向 t d 序号序号 垃圾产量垃圾产量需处理量需处理量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 1赤坎片区285262262 2霞山片区470432432 3麻章组团858282 4临港工业基地907878 5坡头组团135124124 6东海岛组团1009292 小计小计116510701070 7焚烧厂残渣214 总计 总计 t d 116510701070214 表 5 2020 年生活垃圾物流平衡表 垃圾量 垃圾量 t d 流向 流向 t d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 垃圾产量垃圾产量需处理量需处理量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 1赤坎片区380350350 2霞山片区620570570 3麻章组团1009292 4临港工业基地1009292 5坡头组团230212212 6东海岛组团250230230 小计小计168015451545 7湖光镇45 8543 8043 80 8太平 官渡 黄略80 15075 14075 140 9 硇洲 龙头 乾塘 建新 民安 南三 15014014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5 小计小计256 273258 260258 260 10焚烧厂残渣 t d 368 总计 总计 t d 18251803 19051803 1905368 第二节第二节 粪便粪便 第二十二条 处理处置发展方向 污水分流制地区粪便处理的发展方向仍为直接纳管 减少化粪池中间处理环节 需政府部门间积极协商尽快出台相关办法 第二十三条 处理处置设施设置 近期建成麻章粪便污水处理站 初步选址于麻章区污水处理厂附近 规模 300t d 占地 2700m2 在霞山污水处理厂边预留 2000m2 用地 远期建霞山粪便污水处理站 规模 100t d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垃圾建筑垃圾 第二十四条 收运处理规划 1 近期建筑垃圾中的渣土主要依靠市场自由平衡 市场余缺的部分进入建筑垃圾回填 处置场 装潢垃圾分类后 对可利用的混 凝土 砖块进行回收利用 废油漆桶 灯管等有害垃圾单独处置 其余木料 布类等进入卫生填埋场处置 2 远期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五条 处理处置设施设置 1 近期分别在赤坎片区和霞山片区各建 1 座建筑垃圾回填场 日处理能力均分别为 400t d 500 t d 占地面积分别为 426000 m2 534000 m2 另在霞山区 东海岛各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场 1 座 日处理规模分别为 150 m3 d 400 m3 d 占地分别为 133400 m2 353000 m2 2 中期分别在麻章片区和坡头片区各建 1 座建筑垃圾回填场 日处理能力分别为 150t d 300t d 占地面积分别为 160000 m2 214000 m2 另在坡头组团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场 1 座 日处理规模均为 200 m3 d 占地 180000 m2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6 第二十六条 管理 明确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下属建筑垃圾管理站和湛江市建设局的建筑垃圾管理权责关系 加强对建筑垃圾申报 处置的统一管 理 实施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监管模式 加强建筑垃圾运输资质审核管理 规范建筑垃圾申报和审批制度 建立建筑垃圾管理 网上申报系统 第四节第四节 餐饮垃圾餐饮垃圾 第二十七条 收运处理规划 建立餐饮垃圾单独收运处理体系 近期摸排餐饮垃圾量 建立申报制度 单独收集试点 中期开展餐饮垃圾集中处理 实现资源 化再利用 第二十八条 处理设施设置 2013 年建设餐饮垃圾处理厂 1 座 按照垃圾处理设施布局相对集中原则 拟选址于冯村鹰岭 规模 150t d 占地 2ha 同期配置 15 辆 5t 级全封闭专用餐饮垃圾收运车 第二十九条 管理 出台 湛江市餐饮垃圾管理办法 推动建成建湛江市市区餐饮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建立餐饮垃圾产生单位登记和申报制度 开 展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餐饮垃圾分类意识 第五节第五节 其他固体废物其他固体废物 第三十条 医疗垃圾 逐步将所有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纳入统一监督管理体系 实现全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率达 100 依据 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2006 2020 重新选址建设湛江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 建设规模 20t d 具体由环保部门落实实施 远期构建湛江市医疗垃圾无害化 资源化处理体系 按照非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和感染性废物分类处置医疗垃圾 集中达标处置率 100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7 第三十一条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依据 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2006 2020 近中期规划建设湛江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 选址在岭北 城月 建新三角区 建设 规模 800t d 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85 达标处理处置率不低于 90 远期从源头控制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 争取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90 达标处理处置率不低于 95 第三十二条 电子垃圾 建立 模式化回收 科学化分类 专业化处理 无害化利用 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模式 由生产商 分销商 零售商 消费者和 环保部门合作建立电子垃圾的回收系统 依据 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 2006 2020 近期在吴川市建设湛江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处理 中心 处理规模 7 万 t a 服务粤西地区 湛江市市区不单独建设电子垃圾处理厂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8 第五章第五章 垃圾 粪便收运体系规划垃圾 粪便收运体系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第三十三条 收运原则 生活垃圾的收运原则为源头减量 分类收集 密闭化运输 第三十四条 分类收集规划 1 分类方式及流向 严禁建筑垃圾 医疗垃圾 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 按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方向进行分类 分为可燃垃圾 不可燃垃圾和有害垃 圾 1 可燃垃圾 包括厨余 果皮 塑料制品 纸类 橡胶制品 皮革制品 竹木 布类等 该类垃圾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 2 不可燃垃圾 主要为废玻璃和金属 该类垃圾进入废旧物资回收机构利用 3 有害垃圾 包括废电池 废荧光灯管 油漆桶 过期药品等 该类垃圾由环保局负责处理处置 2 实施步骤 1 宣传发动阶段 2009 2011 年 近期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 应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 为分类收集试点 实施作准备 2 开展试阶段 2012 2015 更换主次干道 景观区域的废物箱为分类形式废物箱 新增废物箱必须为分类收集箱 各垃圾中转站配套分类垃圾收集桶 各环 卫所配套 2 辆小型不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专用收集机动车 选择部分初步具备条件的住宅区 机关单位 学校试行垃圾分类收集 并加强日常监督和指导 3 全面推广阶段 2016 2020 年 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全面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将分类收集设施设备配置逐步过渡到物业管理较差和无物业管理的小区 宾 馆 饭店 菜场等行业 以及农民居住区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19 全面配套分类收集 转运和处理设施设备 所有废物箱 垃圾房 桶 均采用分类收集形式 各环卫所根据垃圾量配置 2 5 辆 5t 级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 强化作业人员规范操作 避免源头分类在收运和处置过程中再次混合 4 完善提高阶段 2020 以后 提高分类质量 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技术措施 全面开展执法监督 第三十五条 收运设施设置 1 收集方式 1 居民生活垃圾 采用定时定点上门收集 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保洁人员集中收集至垃圾房 桶 后 由环卫工人定时收集 无物业的开敞式小区 和沿街门店 居民将生活垃圾定时放置在门口 由环卫工人实行上门收集 采用小型收集车运至生活垃圾转运站 东海岛 坡头区等收集服务半径较大的区域 可采用压缩式收集站形式收集 2 集贸市场垃圾 设置集中的生活垃圾收集点 采用密封式压缩车进行收集 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 3 餐饮企业和厂矿企事业单位垃圾 设置集中的生活垃圾收集点 采用密封式压缩车进行收集 餐饮企业需将餐饮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4 医院生活垃圾 医源性垃圾纳入市医疗废物处置系统统一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进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严禁医源性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5 清道垃圾 机械化清扫的清道垃圾直接运至附近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人工清扫和保洁的清道垃圾由人工运至生活垃圾转运站 运至冯村生活 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填埋处置 6 水域垃圾 水域垃圾上岸后 应先行沥水 后运往附近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2 收运方式 湛江市宜采用以小型转运站转运方式为主 组团集中式转运为辅的生活垃圾转运方式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0 1 赤坎 霞山组团 采用小型压缩转运站转运方式 赤坎区已有的小型转运站予以保留 对赤坎区已有的小型转运站予以保留 在调顺岛 丰厚区 沙湾区 北桥区 北站区 海田区 文保区等区域共建设 12 座小型转运站 采用机动车收集后一次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 对霞山区已有的小型转运站予以保留 在百蓬百儒地区 南站地区 临港工业园区 建设区 屋山区共建设 7 座小型转运站 经 济开发区建设 2 座小型转运站 采用机动车收集后一次转运站生活垃圾焚烧厂 2 麻章组团 采用小型压缩转运站一次转运 新增 4 座小型压缩转运站 3 坡头组团 采用小型 大中型压缩转运站转运方式 坡头组团的海东新区新建 1 座大型转运站 南调地区新建 1 座中型转运站 海东新区 麻斜地区 南调地区共新建 3 座小型转运站 4 东海岛组团 采用小型 大中型压缩转运站转运方式 在民安 东简 东山 硇洲岛新建 6 座小型转运站 集中建设 1 座中型转运站 各片区生 活垃圾进入小型转运站后 经过中型转运站二次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 3 新建小型转运站 小型压缩转运站设置数量及布局见表 6 表 6 小型压缩转运站规划汇总表 序号区域名称占地 m2 投资 万元 备注 1调顺岛转运站3000500 含主体厂房 辅助车间和生活区 车辆 周转场地 2金城路运转站1000310含主体厂房和车辆周转场地 3沙田运转站1000310同上 4新坡片区转运站1000310同上 5高田路转运站1000310同上 6百姓渠转运站1000310同上 7文保转运站1000310同上 8沙湾市场转运站1000310同上 9 赤坎片区 康宁路转运站1000310同上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1 10北站转运站1000310同上 11尧丰转运站1000310同上 12文保区转运站1000310同上 13百蓬百儒转运站3000500 含主体厂房 辅助车间和生活区 车辆 周转场地 14录塘转运站1000310含主体厂房和车辆周转场地 15社坛转运站1000310同上 16屋山转运站临1000310同上 17临港工业园转运站 164001000 含主体厂房 辅助车间和生活区 车辆 周转场地 与停车场合建 18临港工业园转运站 21000310控规预留用地 19 霞山片区 临港工业园转运站 31000310控规预留用地 20开发区转运站3300310与停车场 公厕 休息场所合建 21 经济开发区 龙平水路转运站1000310含主体厂房和车辆周转场地 22瑞云北路转运站1000310同上 23政通西路转运站1000310含主体厂房和车辆周转场地 24铁东路转运站1000310控规预留用地 25 麻章组团 湖光镇转运站1000310含主体厂房和车辆周转场地 26坡头转运站 11000310控规预留用地 27坡头转运站 21000310控规预留用地 28 坡头组团 麻斜转运站1000310含主体厂房和车辆周转场地 29民安转运站 11000310同上 30民安转运站 21000310同上 31东简转运站 11000310同上 32东简转运站 21000310同上 33东简转运站 31000310同上 34 东海岛组团 硇洲岛转运站1000310同上 合计 4370010990 注 1 1 套压缩机能满足 50t d 规模转运站转运需求 但考虑到垃圾转运高峰时段 维修和备用等因素 均按照 2 套压缩机配置 2 小型转运站建成年限截止为 2015 年 4 新建大中型转运站 大中型转运站设置数量及布局见表 7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2 表 7 大中型转运站设置规划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服务范围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垃圾量服务范围垃圾量 t d 规模规模 t d 选址选址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m2 绿化隔离带宽绿化隔离带宽 度 度 m 与相邻建筑间与相邻建筑间 距 距 m 实施计划实施计划 1海东新区转运站海东新区220250 新城大道东段 南侧 5000 8 15 2012 年 100t d 2015 年 250t d 2南调地区转运站 南油生活区 坡 头区其他区域 150150 中心路 海进 路交口东南侧 4000 8 15 2012 年 150t d 3东海岛转运站东海岛250300东山镇附近5000 8 15 2012 年 150t d 2015 年 300t d 5 转运场 站 改造 1 吊装式转运站升级改造 将分站 保健吊装式转运站改造为压缩式转运站 按照新建转运站标准进行建设 2 白鸽岭 避风塘转运场 近期在转运站设施尚未完善之前 保留该转运场的转运功能 加强渗沥液收集 防渗等环境污染控 制措施 防止对周边居民的臭气 漂浮物 污水等污染 远期对该转运场进行整治 建成小型压缩式转运站 附带垃圾分选 回收功 能 适当增加用地面积 以应对生活垃圾应急情况下的临时贮存需求 6 收集设施设置 1 居民小区 开敞式或无物业的居民小区 不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封闭式居民小区 新建区域居民小区 设置垃圾收集房或收集桶 服务半径 不超过 70m 并应满足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要求 封闭式居民小区面积较大且生活垃圾量超过 4t d 且运距超过 1km 的 收集站可 以采用压缩式 2 企事业单位 按单独或相对集中区域合并设置垃圾房 桶 原则考虑 3 公共区域 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2008 2020 文本 图纸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 23 在道路两侧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