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doc_第1页
3-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doc_第2页
3-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doc_第3页
3-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doc_第4页
3-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模块 第8节知能演练一、选择题1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则这艘船的速度是每小时()A5海里 B5海里 C10海里D10海里解析:如下图,依题意有BAC60,BAD75,所以CADCDA15,从而CDCA10,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得AB5,于是这艘船的速度是10(海里/小时)答案:C2某人在C点测得塔顶A在南偏西80,仰角为45,此人沿南偏东40方向前进10米到D,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A15米 B5米C10米 D12米解析:如图,设塔高为h,在RtAOC中,ACO45,则OCOAh.在RtAOD中,AOD30,则ODh,在OCD中,OCD120,CD10,由余弦定理得:OD2OC2CD22OCCDcosOCD,即(h)2h21022h10cos120,h25h500,解得h10或h5(舍)答案:C3在塔底的水平面上某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由此点向塔底沿直线走30 m,测得塔顶的仰角为2,再向前走10 m,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则塔高是()A10 m B15 mC12 m D10 m解析:如下图,设塔高ABh,在ACD中,cosACD,所以ACD120,所以460,AB10sin601015 m.答案:B4ABC的周长等于20,面积是10,A60,则A的对边长为()A5B6C8D7解析:abc20,bc20a,即b2c22bc400a240a,b2c2a240040a2bc又cosA,b2c2a2bc又SABCbcsinA10,bc40由可知a7.答案:D二、填空题5一船以每小时15 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行驶4 h后,船到达B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方向,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 km.解析:如图,依题意有AB15460,MAB30,AMB45,在AMB中,由正弦定理得,解得BM30 km.答案:306甲、乙两楼相距20米,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甲、乙两楼的高分别是_解析:如图:依题意有甲楼的高度AB20tan6020米,又CMDB20米,CAM60,所以AM米,故乙楼的高度为CD20米答案:20米,米三、解答题7如图,甲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B1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B2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解:如图,连接A1B2,由已知A2B210,A1A23010,A1A2A2B2.又A1A2B218012060,A1A2B2是等边三角形,A1B2A1A210.由已知A1B120,B1A1B21056045,在A1B2B1中,由余弦定理B1BA1BA1B2A1B1A1B2cos45202(10)222010200,B1B210.因此,乙船的速度的大小为6030(海里/小时)即乙船每小时航行30海里8l1,l2,l3是同一平面内三条不重合自上而下的平行直线(1)如果l1与l2间的距离是1,l2与l3间的距离也是1,可以把一个正三角形ABC的三顶点分别放在l1,l2,l3上,求这个正三角形ABC的边长;(2)如图,如果l1与l2间的距离是1,l2与l3间的距离是2,能否把一个正三角形ABC的三顶点分别放在l1,l2,l3上,如果能放,求该正三角形的边长;如果不能,说明理由解:不妨设Al1,Bl2,Cl3.(1)A,C到直线l2的距离相等,l2过AC的中点M,且ABC为正三角形,l2AC,边长AC2AM2,故ABC的边长为2.(2)设边长为a,BC与l3的夹角为,由对称性,不妨设060,则BC与l2的夹角也为,AB与l2的夹角就是60,asin2,asin(60)1,两式相比,得sin2sin(60),即sincossin,2sincos,tan,sin,a.高考模拟预测1(2009宁波十校联考)设G是ABC的重心,且(56sinA)(40sinB)(35sinC)0,则B的大小为()A15 B30C45 D60解析:G为ABC的重心,0,56sinA40sinB35sinC,结合正弦定理有56a40b35c,ab,cb,由余弦定理有cosB,B60.答案:D2(2009江南十校素质测试)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若A,b1,ABC的面积为,则a的值为()A1 B2C. D.解析:根据SbcsinA可得c2,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3,故a.答案:D3(2009佛山第一次质检)如图,位于港口O正东20海里B处的渔船回港时出现故障位于港口南偏西30,距港口10海里C处的拖轮接到海事部门营救信息后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直线CB去营救渔船,则拖轮到达B处需要_小时解析:由余弦定理得BC10,从而需小时到达B处答案:4(2009南京第一次调研)如图,海岸线上有相距5海里的两座灯塔A,B,灯塔B位于灯塔A的正南方向海上停泊着两艘轮船,甲船位于灯塔A的北偏西75,与A相距3海里的D处;乙船位于灯塔B的北偏西60方向,与B相距5海里的C处则两艘轮船之间的距离为_海里解析:连接AC.则AC5,在ACD中,AD3,AC5,DAC45,由余弦定理得CD.答案:5(2009宁夏、海南高考)如下图,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进行测量已知AB50 m,BC120 m,于A处测得水深AD80 m,于B处测得水深BE200 m,于C处测得水深CF110 m,求DEF的余弦值解:作DMAC交BE于N,交CF于M.由题中所给数据可得,DF10,DE130,EF150.在DEF中,由余弦定理得,cosDEF.备选精题6(2009福建质检)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向量m(1,1),n(cosBcosC,sinBsinC),且mn.(1)求A的大小;(2)现给出下列三个条件:a1;2c(1)b0;B45.试从中再选择两个条件以确定ABC,求出你所确定的ABC的面积解:(1)mn,cosBcosCsinBsinC0,即cosBcosCsinBsinC,cos(BC).ABC180,cos(BC)cosA,cosA,A30.(2)方案一:选择,可确定ABC.A30,a1,2c(1)b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