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 镇安镇 土地整理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担单位 龙陵县国土资源局 编制单位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 编制日期 2008 年 1 月 10 日 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镇安镇 土地整理项目 申报单位 龙陵县国土资源局 项目负责人 杨坤梅 编制单位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 项目负责人 李强军 电 话 0871 3112629 通讯地址 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 号地矿大厦 邮政编码 650051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云云南南省省龙龙陵陵县县龙龙江江乡乡镇镇安安镇镇 土土地地整整理理项项目目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编制单位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 法人代表 马福亮 总工程师 朱春林 审定 余定江 审核 孙全付 校核 杨红映 编制人员 李强军 赵行锋 施海静 冯 利 马雄伟 穆显任 白 锐 土地整理项目申请表 申请项目名称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 申请立项类型省级投资重点项目 申请立项面积建设规模 814 94hm2 开发方式整理 新增耕地 面积及比例 新增耕地面积 42 90hm2 新增耕地率 5 26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969 14hm2 农用地 900 09hm2 耕地 693 35hm2 园地 0 71hm2 林地 56 93 hm2 其他农用地133 25hm2 建设用地 59 07hm2 农村宅基地57 62hm2 采矿地 1 45hm2 未利用地 9 98hm2 裸土地 2 12hm2 河流水面 7 86hm2 项目实施后 耕地利用方向 灌溉水田 项目实施前 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属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 委员会和龙江乡的上龙 赧等 弄岗 弄玲 新寨 邦 明 硝塘 7 个村民委员会所有 权属合法 界限清楚 无争议 项目实施后 土地权属情况 土地权属性质不变 项目投资估算 总投资 2309 54 万元 亩均投资 1889 元 亩 申请者 龙陵县国土资源局 2008 年 1 月 6 日 地州 市土 地行 政主 管部 门意 见 经实地勘察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 符合 县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地方实际 土地权属 合法 四至清楚 面积准确 坡度符合要求 项目规划本着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 提高耕地质量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现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编制 项目实施后 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将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意上报 请给予省级投资重点项目立项 保山市国土资源局 2008 年 1 月 8 日 国土 资源 厅意 见备注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 1 1 项目概述 1 1 1 1 项目名称 1 1 1 2 项目类型 1 1 1 3 项目性质 1 1 1 4 项目建设规模 1 1 1 5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1 1 1 6 项目区地貌类型 2 1 1 7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2 1 1 8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比例 2 1 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2 1 3 综合结论 4 2 项目背景 4 2 1 项目所在县简况 4 2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3 项目区概况 8 3 1 自然条件 8 3 1 1 地形地貌 8 3 1 2 气候 8 3 1 3 土壤 8 3 1 4 植被 8 3 1 5 水文与水文地质 9 3 1 6 工程地质 9 3 1 7 天然建筑材料 9 3 2 社会经济状况 9 3 3 自然灾害 10 3 4 土地利用现状 10 3 4 1 土地权属 10 3 4 2 土地利用结构 10 3 4 3 土地利用程度 30 3 4 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30 3 5 基础设施条件 31 3 5 1 交通条件 31 3 5 2 灌溉排水设施 31 3 5 3 电力设施 31 3 5 4 农田防护设施 31 4 项目分析 31 4 1 项目合法性分析 31 4 1 1 法律法规 31 4 1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32 4 1 3 其他规划 32 4 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2 4 3 土地适宜性评价 33 4 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34 4 5 水土资源分析 34 4 5 1 供水量分析 34 4 5 2 需水量预测 35 4 4 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8 4 5 公众参与分析 38 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39 5 1 规划原则 39 5 2 建设标准 40 5 3 规划方案比选 41 5 3 1 备选方案 41 5 3 2 规划方案综合分析比较 42 5 3 2 规划方案选择 44 5 4 总体布局 44 5 4 1 土地利用布局 44 5 4 2 工程平面布置 44 5 4 2 1 土地平整 44 5 4 2 2 农田水利 46 5 4 2 3 田间道路 47 5 4 2 4 农田保护 48 5 4 2 5 其他工程 48 5 4 3 节水措施说明 48 5 5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49 5 5 1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49 5 5 2 新增耕地 51 5 6 规划后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52 6 项目建设内容 52 6 1 土地平整工程 52 6 2 农田水利工程 55 6 2 1 灌溉工程 55 6 2 2 排水工程 57 6 2 3 水工建筑物 59 6 3 道路工程 59 6 4 工程量汇总 60 7 土地权属调整 62 7 1 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62 7 2 权属调整方案 62 7 2 1 权属调整原则 62 7 2 2 权属调整范围 62 7 2 3 权属调整措施 62 7 3 权属调整方案编制说明 63 8 施工组织方案 65 8 1 施工条件 65 8 1 1 施工条件 65 8 1 2 施工布置 65 8 2 主要工程施工 67 8 2 1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 67 8 2 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 67 8 2 3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 69 8 4 施工进度 70 9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71 9 1 实施措施 71 9 1 1 组织机构 71 9 1 2 管理制度 72 9 1 3 实施控制措施 72 9 2 工程管护 76 9 2 1 管护机构 76 9 2 2 管护措施 77 9 2 3 经费筹措 77 10 投资估算 78 10 1 编制说明 78 10 1 1 编制原则 78 10 1 2 投资预算编制依据 78 10 1 3 其他说明 79 10 2 投资估算 79 10 2 1 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79 10 2 2 投资预算表 84 10 3 资金筹措 89 10 4 投资进度计划 89 11益分析 89 11 1 社会效益分析 89 11 1 1 社会影响 89 11 1 2 维持社会稳定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90 11 1 3 促进新农村建设 91 11 1 4 指标计算 92 11 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93 11 3 经济效益分析 94 11 3 1 费用计算 94 11 3 2 收益计算 95 11 3 3 单位功能投资分析 95 11 3 4 静态评价指标 96 11 4 耕地质量分析 97 12 综合结论 98 121 可行性研究结论 98 121 1 项目实施必要性 98 12 1 2 项目可行性 99 12 1 3 结论 99 13 附件 99 13 1 附图 99 13 2 附表 100 11 3 附件 100 1 综综合合说说明明 1 1 项目概述 1 1 1 项目名称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 1 1 2 项目类型 该项目申报为省级投资重点项目 1 1 3 项目性质 土地整理 1 1 4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区总面积969 14hm2 项目建设规模为814 94hm2 1 1 5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龙陵县龙江乡 涉及赧等 弄岗 硝塘等7 个村 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 东至龙江中学 南到大松坡 西至龙江 北至青树河 地处东经98 39 08 98 41 34 北纬24 43 52 24 46 26 之间 主要拐点见表 1 1 1 表 1 1 1 项目区边界拐点坐标表 点号经度纬度 1 98 39 08 24 46 25 2 98 41 26 24 46 26 3 98 41 34 24 45 58 4 98 40 20 24 44 57 5 98 41 04 24 44 39 6 98 40 29 24 43 52 7 98 40 12 24 44 49 8 98 39 34 24 45 05 9 98 39 18 24 45 28 10 98 38 59 24 46 15 1 1 6 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地貌类型为丘陵地貌 地形坡度5 20 海拔 1183 1574 米 1 1 7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为龙江乡赧等 弄岗 硝塘等7 个村 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 权属合法 无争议 1 1 8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比例 项目区建设规模814 94hm2 开发整理新增耕地42 90hm2 新增耕地率5 26 1 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 2 1 本项目总投资2309 54 万元 亩均投资1889 元 亩 申请由省 财政专项资金全额投资 投资计划1 年 建设工期为六个月 2008 年 7 月 2008 年 12 月 表 1 2 1 工工程程特特性性表表 名称 名称 单位数值备注 一 项目概况 1 建设规模hm2814 94 2 新增耕地hm242 90 3 新增耕地率 5 26 4 项目性质整理 5 项目类型省重点 6 地貌类型丘陵 7 建设期年1 二 建设内容 1 客土回填hm28 00 2 土地平整hm2773 44 3 土地翻耕hm2386 72 土地平整 工程 4 垒埂m3160265 1 斗渠m29403 条 2 农渠m3186249 条 3 改造斗渠m66764 条 4 改造农渠m34832 条 5 农沟m20522 条 6 改造斗沟m76114 条 7 改造农沟m17872 条 8 路边沟m83718 条 9 涵管m83 232 道 农田水 利工程 10 涵洞道46 1 改造田间道m57034 条 2 田间道m84838 条田间道路工程 3 生产路m33455 条 三 综合经济指标 1 总投资万元2309 54 2 单位面积投资元 亩1889 3 年净产值万元860 51 4 静态回收期年6含实施年 5 静态投资收益率 24 48 1 3 综合结论 项目符合 龙陵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和 龙陵县土地开发整 理规划 项目区自然条好 基础设施条件具备 施工便利 群众积 极性高 有较好的建设条件 规划方案科学 沟路渠布置合理 具有 很强的可操作性 投资合理 效益较好 经济可行 建议尽快立项建 设 尽早为龙陵县龙江乡的社会 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项目背景 2 1 项目所在县简况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 介于龙川江和怒江之间 东至施甸 县与保山接壤 南至镇康县与怒江分界 西到瑞丽与龙川江分界 北 至高黎贡山与分水岭分界 地处东经 98 25 99 11 北纬 24 07 24 50 之间 龙陵县国土面积2884km2 县境东西最大 横距 64km 南北最大纵距78km 滇缅公路贯穿县境东西 距省会 昆明 760 公里 龙陵县境内山岭纵横 丘陵起伏 山高谷深 山脉河流相间排列 一派山峦风光 高黎贡山山脉从北向南伸入县境 工 龙川江左右夹 持奔驰南下 形成上紧下疏 中部高 东西两侧倾斜的地形 海拔最 高点为东部大雪山3001 6m 最低点为西南部的万马河口 535m 垂直高差2466 6m 山地面积2826 32km2 占全县总面积 的 98 龙陵县兼具低纬 季风和山原地形气候特点 形成四季温差小 干湿季分明 垂直变异突出的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 由于地处高黎贡 山南段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 形成西部迎风坡多雨 夏无酷热 东部背风坡雨量适中 无寒暑剧变 年均气温14 9 年均降雨 量 2110 2mm 集中于6 8 月 年均日照2071 小时 年均无霜 期 237 天 据 1984 年全县土壤普查 全县土壤共分为10 个土类 17 个亚类 28 个土属 41 个土种 其中枣红土 砖红土 红泡土 羊 肝土和砾粘壤土面积6 46 万 hm2 适宜种植甘庶 花生 大豆等 属红壤类的黄红土 红砂泥土 红胶泥土面积3 86 万 hm2 适宜 种植玉米 陆稻 小麦 豆类等 属黄壤类的黄泥土 灰黄土 香面 土 石片土 黄砂土面积8 65 万 hm2 适宜种植玉米 马铃薯 荞 麦 油菜等 属黄棕壤类的灰泡土 黄棕土面积3 63 万 hm2 适 宜种植荞麦 马铃薯 萝卜等 属适宜种植水稻 麦类 马铃薯的水 稻土面积1 73 万 hm2 仅占全县总面积的6 龙陵县辖2 镇 10 乡 2005 年末全市总人口273269 人 其中 农业人口249006 人 占总人口的91 12 非农业人口24263 人 占总人口的8 88 人口自然增长率6 76 境内居住着汉 彝 回 白 阿昌 傈僳 景颇 傣等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13966 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5 11 2005 年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GDP 119690 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4394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750 元 粮食总产量98467 吨 收购烟叶2185 吨 2 2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位于龙江乡中西部 龙陵县西北部 与腾冲县仅一江 龙 江 之隔 项目区自然条件较好 具有适宜水稻 甘蔗 玉米 小麦 豆类等多种作物生长的气候和温度条件 土壤肥沃 然而由于项目区 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 道路错综杂乱 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 极大的不便 因此 急需对现有排灌方式进行系统改造 并有计划地 对现有坡耕地进行整理 增加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 切实解决生 产生活困难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规定 通过对低产 耕地的整理 从而增加耕地面积 缓减当前人多地少的矛盾 将有利于保持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有效配置 有利于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水利设施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和全面进步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 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 改善人民群 众生产 生活条件 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吸收社会 闲散资金 搞好生态建设 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 益和经济效益 意义十分重大 项目实施结合对低产耕地的整理 项目区山 水 田 路的综合 建设与开发 形成了田 水 路 林配套的高产稳产田 改善了项目 区的生态环境 因此对项目区内小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因此 全面 系统 科学 有组织 有领导地实施好龙陵县龙江 乡土地整理项目 无论从农业的发展 耕地占补平衡 生态环境的改 善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 都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 实施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有利于实现龙陵县生态 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项目的实施十分必要 2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 是在保山市国 土资源局 龙陵县国土资源局 林业局 水利局 农业局 环境保护 局联同项目区所涉及的乡人民政府 以及相关勘测设计单位多次对项 目区进行实地调查 勘测及论证 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报告编制依据主要有 a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年 8 月 25 日 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第73 号 令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b 相关政策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修订稿 关于 2003 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 通知 国土资厅发 2003 96 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 国土资耕发 2005 010 号 等 关于做好2006 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的函 国土资耕函 2005 044 号 c 各种有关规划 计划依据 龙陵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龙陵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龙陵县龙江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龙陵县镇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云南省龙陵县龙江乡镇安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议书 d 工程技术标准 规范 规程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试行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 T1012 2000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 99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T16453 1 16453 6 1996 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e 各种正式资源报告 龙陵县志 龙陵县水利志 龙陵县土壤志 龙陵县统计年鉴 2005 年 等 3 项目区概况 3 1 自然条件 3 1 1 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龙江东岸 微地貌属丘陵 总体地势东高西低 南高 北低 项目区海拔1183 米 1574 米 坡度5 20 度 3 1 2 气候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4 3 16 8 最低气温 5 5 3 全年 10 活动积温4500 6000 年均 日照时数2422 8h 年降雨量1500 2100mm 每年5 月至 10 月 为雨季 降雨相对集中 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5 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 降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15 年相对湿度为84 晴天日数多 日照充足 年日照2071 小时 3 1 3 土壤 项目区 土壤为红壤类的红砂泥土 为砂岩母质发育的红壤 具体 表土理化性状见表3 1 3 表 3 1 3 表土理化性状见表 深度PH有机质全氮全磷碱效磷速效磷速效钾 层次 cm ppmppmppm A10 145 01 9830 1010 093413 2520 2423 003 A214 504 51 7290 0820 0859 2760 05322 705 3 1 4 植被 项目区周边 生态环境保持较好 植被丰富 自然 植被 主要 为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 有 云南松 华山松等 3 1 5 水文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属龙川江水系 年平均降雨量 1158mm 龙川江为项目区 的主要承泄区 龙川江全长376Km 在境内流长40 Km 径流 面积 1092Km2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侵入岩裂隙水 据云南地下水资源分析 项目区属地下水多水区 平均产量20 76 万 m3 ykm2 3 1 6 工程地质 项目区及其周边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地层 岩性主要为杂色砂砾 岩 砂岩 粘土夹褐煤 硅藻土等 地层稳定 利于施工 3 1 7 天然建筑材料 项目区外部有石场2 个 其中半山荒石场距项目区7km 杨 梅坡石场距项目区3km 项目区内砂主要来源于6km 外的勐柳 坝砂场 项目建设所需砂石料可由上述砂 石料场提供 3 2 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 2006 年年末项目区所在的龙江乡上龙 赧等 弄岗 硝 塘 邦明 弄玲 新寨等7 个村委会总人口13550 人 人均纯收 入 1329 元 2006 年年末项目区所在地龙江乡上龙 赧等 弄岗等7 个村 委会土地总面积117248 80 亩 耕地面积112060 60 亩 农作物 播种面积168090 90 亩 粮食作物以水稻 玉米 小麦为主 经济 作物以油菜 烤烟为主 2006 年水稻产量13828 吨 玉米产量 2393 吨 小麦产量487 吨 大麦产量528 吨 油菜1113 吨 烤 烟 858 吨 蔬菜8994 吨 具体社会经济情况详见表3 2 1 表 3 2 1 项目区社会经济统计表 行政辖区名称总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年纯收入 人人亩亩 人元 人 上龙村2431198016112 16 631303 赧等村3261298817516 65 371424 硝塘村2083165928598 313 731267 弄岗村200515679800 64 891301 弄玲村10338868314 48 051278 邦明村128793414796 811 501327 龙江乡 新寨村1450106816921 811 671401 合 计1355011802112060 6 3 3 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为低温 春旱 病虫害 泥石和滑坡等 3 4 土地利用现状 3 4 1 土地 权属 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为龙江乡赧等 弄岗 硝塘等7 个村 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 权属合法 无争议 3 4 2 土地利用结构 项目区总面积969 14hm2 建设规模为814 94hm2 现状地类 有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 地 未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 其中农用地900 09hm2 园地 0 71hm2 林地 56 93hm2 牧草地15 85hm2不列入建设规模 占总 面积的92 88 建设用地59 07hm2 不列入建设规模 占总面 积的 6 10 未利用地9 98hm2 不列入建设规模 占总面积的 1 03 各现状地类面积详见表3 4 2 表 3 4 2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统计表 单位 hm2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镇安镇龙江乡 编号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小田坝上龙村赧等村弄岗村弄玲村新寨村邦明村硝塘村 总面积建设规模 占总面积 比例 111灌溉水田2 9415 90199 42150 9936 5527 7873 34117 22624 14624 1476 59 114旱地0 5811 9636 010 413 883 982 0058 8258 827 22 115菜地7 373 0210 390 00 11耕地 小计2 9416 48218 75190 0236 9631 6677 32119 22693 35682 9683 80 125其他园地0 710 710 00 12园地 小计0 000 000 000 710 000 000 000 000 710 00 133疏林地22 3630 613 9656 930 00 13林地 小计0 000 0022 3630 610 000 003 960 0056 930 00 141天然草地3 511 147 023 071 1115 850 00 14牧草地 小计0 003 511 147 023 070 000 001 1115 850 00 153农村道路1 431 780 550 213 973 970 49 154坑塘水面0 220 220 220 03 156农田水利用地0 020 670 550 010 210 430 362 252 250 28 157田坎0 584 7342 1927 184 116 6317 9322 19125 54125 5415 40 15其他农用地 小计0 604 7344 5132 504 126 8417 1922 76133 25131 9816 20 1 农用地 合计3 5424 72286 76260 8644 1538 5098 47143 09900 09814 94100 00 222采矿地1 300 151 450 00 22工矿仓储用地 小计0 000 001 300 150 000 000 000 001 450 00 253农村宅基地34 3319 800 161 861 4757 620 00 25住宅用地 小计0 000 0034 3319 800 160 001 861 4757 620 00 2建设用地 合计0 000 0035 6319 950 160 001 861 4759 070 00 315裸土地2 122 120 00 31未利用土地 小计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122 120 00 321河流水面4 173 697 860 00 32其他土地 小计0 000 000 004 173 690 000 000 007 860 00 3 未利用地 合计0 000 000 004 173 690 000 002 129 980 00 总计3 5424 72322 39284 9848 0038 50100 33146 68969 14814 94100 00 3 4 3 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区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合多种热区经济作物 农 作物种植生长的光热 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 土地垦殖率 100 100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耕地总面积 14 969 35 693 71 54 土地利用率 100 100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已利用土地面积 14 969 16 959 98 97 耕地复种率 100 100 耕地面积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7470 112060 150 3 4 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项目区 耕地为红壤类的红砂泥土 土壤熟化程度高 质地适中 土层深厚 耕地质量较高 适宜 水稻 玉米 烤烟 小麦 油菜等 多种作物生长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明显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详见表 3 4 4 表 3 4 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表 实施前 名称 水稻玉米油菜小计 种植面积 hm2 499 31124 8358 82682 96 粮食单产 Kg hm2 705048001125 粮食总产量 103 Kg 3520 14599 1866 174185 49 市场单价 元 千克 1 31 63 5 总产值 104元 457 62 95 87 23 16 576 65 成本单价 元 公顷 345027003000 总成本 104元 172 26 33 70 17 65 223 61 净产值 104元 285 3662 175 51353 04 3 5 基础设施条件 3 5 1 交通条件 项目区对外交通干线为赧等 勐柳公路 路面宽6m 为弹石 路面 路况较好 区内有多条道路与各个村庄连通 交通十分便利 3 5 2 灌溉排水设施 项目区有多条已建斗渠 遍布整个项目区 有赧等大沟 中沟 蛮 丈沟 腊嘎沟 双坝塘沟等多条浆砌石沟渠可供利用 但项目区内田 间灌水主要依靠仅有的几条土质沟渠 水利用率低 且凌乱不堪 造 成旱季灌溉困难 雨季田间积水难以排出 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龙江为项目区排水承泄区 3 5 3 电力设施 项目区外围有10kV 高压输电线路 项目区周围村庄有 380V 220V 输电线路 村村通电 电力充足 能满足项目施工用电 需要 3 5 4 农田防护设施 项目区周围林地覆盖面积较大 区内无农田防护设施 4 项目分析 4 1 项目合法性分析 4 1 1 法律法规 项目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土保持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土地开发 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修订稿 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与国 家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相一致 该项目的实施不会出现毁林 毁草 开发湿地和围湖造田等问题 项目建设不会诱发崩塌 泥石流 滑坡等地质灾害 符合环境保护及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项目申请经市 州 省各级政府及国土部门 逐级上报 符合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程序和土地利用政策 法规要求 申报程序合法 4 1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项目实施后土地用途与 龙陵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龙陵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龙陵县龙江乡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 龙陵县镇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一致 符合规划要求 4 1 3 其他规划 项目实施后土地用途与 龙陵县水利发展规划 龙陵县退 耕还林规划 等规划相一致 符合规划要求 4 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项目区内限制土地利用的自然因素主要为 灌排设施大部分为土沟 土渠 渠道布置杂乱 灌排不通畅 造成耕地水源保证率不高 耕地 产量不高 灌排没有保障造成了区内作物种植的单调性 不利于农民 增产增收 区内交通不畅 除主干道为弹石路面外 其余均为土路 小路 一遇下雨 人和车辆均南通行 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格田较小 田坎 埂 占地较大 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针对上述限制因素 该项目规划设计采取如下措施 1 布置相应的农田灌排水利设施 对现有沟渠渗漏段和新修沟 渠进行浆砌石衬砌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 改善区内交通条件 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3 充分利用土地 小田并大田 降低田坎 埂 占地 提高土 地利用率 4 3 土地适宜性评价 经过对项目区社会经济 自然条件 植被 生物产量等诸因素的综 合分析 针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 选取能够数量化的对土地质量 起主导作用的水资源保证 地形坡度 土壤类型 降雨 积温 水土 流失 利用现状和粮食产量等因子作定量参评因子 并确定各因子的 指标和指数 表 4 3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表 因子 及 满分 指 标指数 取值 因子 及 满分 指 标指数 取值 完全有保证10 12 有保证8 10 有一定保证5 7 水源保 证 10 分 无保证0 3 10 坡度 12 分 1 m8 10 m6 8 m4 5 海拔 10 分 m2 积温 10 分 3 水稻土 冲积土8轻 度12 燥红土 紫色土6中 度9 红壤 石灰土 盐碱土4 强 度7 亚高山草甸土3极 强 度5 土壤类 型 8 分 棕壤 黄棕壤2 水土 流失 强度 12 分 剧 烈3 平 田15 Kg13 灌溉水田 平地 菜地13 Kg10 梯 地11 粮食 亩产 13 分 Kg5 坡地 望天田9 1000mm13 园 地7 mm10 林 地6 mm5 牧草地 荒地2 mm4 土地利 用现状 15 分 裸土地 裸岩石砾地0 降雨 量 10 分 依据项目区水资源保证程度 土壤质地 地形坡度 土壤有机质含 量 积温及预测整理后农作物产量等状况作为定量参评因子 采用主 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评价 标准为土地适宜性类型和土地质量等级 项目区的现有耕地评价分值为76 分 为一等宜农地 项目区 土地非常适宜农业生产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见表4 3 4 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经过对项目区认真踏勘分析 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对不规整耕地进 行整理 小田改大田 降低田埂系数 增加净耕地面积 项目区总计新增耕地42 90 hm2 详见5 5 节 4 5 水土资源分析 4 5 1 供水量分析 项目区可利用水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水库 杨梅坡水库 小 型 最枯流量0 07m3 s 引流面积2 5km2 多 年平均产水量100 万 m3 设计库容118 万 m3 兴利库容96 万 m3 可灌溉面积2660 亩 一朵墙水库 小 型 最枯流量0 2 m3 s 兴利库容440 万 m3 可灌溉面积7000 亩 龙江乡的弄玲 弄福 大新寨 上龙 弄 岗 赧等 硝塘村民委员会和镇安镇的小田坝村民委员会为主要受益 区 清水河水库 小 型 最枯流量0 05 m3 s 控制径流面积 1 8km2 年产水228 1 万 m3 总库容215 万 m3 兴利库容205 万 m3 设计灌溉面积5000 亩 油竹河水库 小 型 最枯流量0 05 m3 s 控制径流面积 0 9km2 年产水量126 万 m3 总库容210 万 m3 兴利库容196 万 m3 设计灌溉面积2000 亩 龙江乡的邦明 新寨村民委员会为主要 受益区 具体水源点供水量见表4 5 1 表 4 5 1 水源点供水量表 总库容兴利库容设计灌溉面积 可供项目区 利用水量序号水源名称 万 m3万 m3亩万 m3 1杨梅坡水库11896266076 8 2一朵墙水库5084407000352 3清水河水库2152055000123 4油竹河水库2101962000156 8 合计708 6 4 5 2 需水量预测 a 设计标准 根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的规定 见表 4 5 2 及项目区自然气候特点 项目区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以水稻 小麦为主 表 4 5 2 灌溉设计保证率表 灌水方法地 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率 以旱作为主50 75 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 以水稻为主70 80 以旱作为主70 80 半干旱 半湿润地区或 水资源不稳定地区 以水稻为主75 85 以旱作为主75 85 地面灌溉 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丰富地区 以水稻为主80 95 喷灌 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85 95 注 表中干旱 湿润地区可根据年年降雨量划分 200 毫 米 干旱地区 200 400mm 半干旱地区 400 800mm 半干旱 半湿润地区 800 1600mm 湿润地区 1600mm 丰水地区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 2100mm 属于半干旱 半湿 润地区 且以种植水稻为主 灌溉设计保证率取85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取值与灌区的大小 水源情况 所采用灌溉系统 的方式 灌区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项目区采用明渠灌溉 根 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 结合当地实际 情况 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设计值不低于0 95 小于1 万 亩时 渠系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 75 本项目取0 84 项目区灌溉 综合 水利用系数 水 0 95 0 84 0 8 b 灌溉面积 项目工程实施后 耕地面积为725 86hm2 全部为灌溉水田 规划水田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 烤烟 玉米 小麦和油菜 各作物种 植比率及面积见表4 5 3 1 复种指数200 项目区全部规划为灌溉水田 复种指数200 表 4 5 3 1 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表 单位 hm2 大春作物小春作物 作物名称 水稻烤烟玉米油菜小麦 种植比例 7010202080 种植面积 hm2 508 1072 59145 17145 17580 69 复种指数200 c 灌溉用水定额 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 烤烟 油菜和小麦 根据楚雄州农科站资料 和当地高产稳产经验 水稻灌溉定额拟定为6750 m3 hm2 烤烟 灌溉定额1725m3 hm2 玉米灌溉定额2100 m3 hm2 油菜灌溉 定额拟定为2625 m3 hm2 小麦灌溉定额拟定为3600 m3 hm2 表 4 5 3 2 表 4 5 3 2 主要作物灌溉定额表 单位 m3 亩 逐月灌水定额 m3 亩 作物 名称 灌溉 定额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 水稻450 140100906060 烤烟115 6055 玉米140 7070 小麦240505040 5050 油菜1754530 304030 合计11209580401402302156060 309080 d 规划水田需水量计算 根据当地水管站和农科站提供的资料 结合当地群众的耕作习惯和 各种作物的用水情况 拟定规划水田的灌水定额 依据灌水次数 每 次灌水延续时间 24 小时 项目区主要作物种植比例 推算出各种 作物每次灌水的灌水率 Tt m q 36 0 净 本次灌水的灌水率 净 q 作物每次灌水定额 m 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比例 T 本次灌水延续的时间 t 每天灌水时数 一般自流灌区按24h d 计 扬水灌区按20 20h d 计 灌水率计算结果见表4 5 3 3 根据灌水率计算农田逐月净需水 量 计算结果见表4 5 3 4 表 4 5 3 3 灌水率计算结果表 单位 天 m3 s 万亩 水 稻烤烟玉米油 菜小 麦 作物 月份 灌 水 时 间 灌水率 灌水 时间 灌水率 灌水 时间 灌水 率 灌水 时间 灌水率 灌水 时间 灌水率 净灌 水率 1 50 20870 6610 869 2 50 13970 6610 800 3 70 5290 529 471 620 1 620 551 62040 17430 540 2 334 651 45840 159 1 616 741 215 1 215 841 215 1 215 9 10 50 139 0 139 11 50 18570 6610 846 12 50 13970 6610 800 表 4 5 3 4 农田逐月需水量 单位 万 m3 月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合计 毛需水 量 66 6 9 62 6 1 43 5 5 133 3 8 122 4 9 112 2 8 57 1 6 57 1 6 8 1 7 65 3 3 62 6 1 691 4 0 净需水 量 53 3 5 50 0 8 34 8 4 106 7 0 97 9989 83 45 7 3 45 7 3 6 5 3 52 2 6 50 0 8 553 1 2 将表 4 5 3 4 中每月某作物灌水定额进行叠加乘以某作物面积 即 得项目区逐月用水量 各种作物逐月用水量相加 即得项目区逐月用 水总量 项目区全年需水量为691 40 万 m3 4 4 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用水为农业灌溉用水 项目区全年需水量为691 40 万 m3 项目区水源共能为项目区提供灌溉用水708 6 万 m3 多 余需水量17 20 万立方米 水量完全满足灌溉需要 4 5 公众参与分析 a 可行性研究阶段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的建设受到县 乡政府高度重视 项目论证工作中 农 林 水 环保 电力各部门通力协作 本着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治理 生态环境 加速发展市 镇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 积极参 与项目的组织策划工作 项目区群众渴望早日进行项目建设 配套相 应农田水利及道路设施 从而达到提高耕地产出率 方便田间管理和 生产的目的 项目区群众积极支持土地整理工作 积极配合土地管理 部门进行土地勘测和权属调查工作 项目区边界的选择及工程方案的 布置均广泛征求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区群众表示要在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积极配合项目实施 以投工投劳 以资代劳的方式 投入项目建设 项目区群众表现出的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行动和热情 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b 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 项目实施深得人心 当地群众对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意见 1 项目能够尽快实施 改善区内土地灌溉排水条件 增强土地抵 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土地的产出 2 各有关部门切实落实项目的实施 让当地群众能够参与到项目 中来 以便项目能更加贴近实际 3 沟渠以浆砌石浇灌为宜 过水断面最小宽度不应低于 0 30m c 项目申报后公众参与方案 项目申报后 市有关负责人和设计单位深入实地进行了详细的踏勘 踏勘过程中让镇 村一级有关人员和村民参与了对项目的讨论 采纳 了其合理化建议 使可行性研究更加科学严谨 方案更加符合实际 项目在设计阶段将更加全面和广泛的深入实地进行调查 让受益群 众积极参与方案的可行性 可操作性的审查 听取群众对项目具体设 计的建议 接受其合理化建议 从而进一步细化 优化方案 为项目 高效 顺利的实施奠定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应让项目区群众积极投身项目建设 并接受群 众在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 资金使用等全方位的监督 使项目能按时 保质 保量完成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组应充分听取群众对工程质量 资金 使用等方面的意见 一旦发现问题 应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或施工单位 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弥补后 方可验收 在项目建后运行管护中 首先应让群众认真积极参与土地权属调整 工作 使其权属调整方案顺利落实 其次让群众积极投身项目建后运 行管护工作中 使广大群众在生产工作中 用好 管护好农田基础实 施 保护好基本农田 在项目后评价阶段 让群众积极提供项目区的耕地地力 经济效益 工程质量 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等方面的有关数据资料 为今后的土地 开发整理工作积累经验 使以后的项目少走弯路 节省投资 使项目 真正成为 民心工程 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5 1 规划 原则 本项目规划应贯彻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贯彻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 在规划中应遵循下列原 则 a 合理利用原则 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适宜性评价和限制因素分析结果 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布局 通过对项目区土地的合理利用 实现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b 可持续利用原则 在改变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时 必须充分预测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后果 尽量使之朝有利于长期利用的方向发展 避免不利的发展趋势 c 可行性原则 规划方案可行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所采用的工程技术具有可 操作性 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二是规划方案在经济上合理 即成本在 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产出投入比高 项目区应坚持因地制宜 山 水 林 田 路 电 村等综合规划 为主导思想 全面规划 集中连片 统一整理 综合治理 坚持工程 生物 农艺措施相配套 依靠科学 保证质量 注重社会 生态经济 效益相结合 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充分发动群众 投工 投劳建设的原则对项目进行规划布局 合理布置灌排系统和道路系统 建立起高效优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5 2 建设标准 根据龙陵县龙江乡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外围已有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项目区地质 水文 土壤 地形条件 以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 T1011 1013 2000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为依据 确定项目规划标准 a 土地平整工程 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以及作物种植制度 地类规划为水田 为便 于机械耕作 格田宽度控制在2 12m 之间 坎高控制在1 5m 以内 尽量使平整工程的土方量最小 同时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 自流排水的要求 b 道路工程 为方便农业生产 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项目区内应完善道路系统 项目道路工程规划以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公路涵桥设计通用规范 JT J201 89 土地整理开发整 理标准 TD1011 1013 2000 为依据 田间道设计为4m 宽 最大纵坡控制在9 以内 路拱2 5 3 5 生产路依据 地形设计路宽为2m c 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标准总体上按照 灌得进 排得出 的原则 建设旱涝 保收的农田水利排灌体系 根据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结合当地实际水资源状况 确定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 排涝按 照 10 年一遇 1 日暴雨1 5 日排出的标准设计 5 3 规划方案比选 5 3 1 备选方案 a 土地平整 平整方案 完全平整 局部平整 平整方式 机械作业 人工作业及机械人工相结合 b 农田水利 引水方案 河流取水方案 水库取水方案 灌溉方式 明渠灌溉方式和管道灌溉方式 c 道路工程 保留原有道路方案 新建道路方案和改建原有道路 新建 道路方案 5 3 2 规划方案综合分析比较 a 土地平整 1 土地平整方案 完全平整 其优点是能最大限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 增加耕地面积 可使格田宽度和走势更加合理 易于开展机械化作业 有利于各项工 程的布置 缺点是填挖方工程量大 投资量大 对表土造成极大破坏 局部平整 优点是挖填工程量小 投资低 有利于保护表土层 缺 点是新增耕地量有所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控制及异常处理模板
- 供应链物流配送管理流程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模板
-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500字8篇
- 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事情作文5篇范文
- 诚信服务用户承诺书(9篇)
- 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估与改善工具
-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与招聘规划表
- 企业行政管理高效工作流程清单时间管理优化的实例
- 阅读名著骆驼祥子的心得读后感9篇
- 无人机环境监测解决方案(1)正式版
- 2025年党章党纪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题)
- 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 2025年金融学专升本金融市场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师7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新闻采编实务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国寿财险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
- 施工现场风险评估方案
- 2025年中国聚α-烯烃(PAO)基润滑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细胞的分化公开课学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消化内科十一五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