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槟榔落地加工生产的可行性分析摘 要:海南坐拥国内(不含台湾)槟榔生产第一大省,却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槟榔产业链,这其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早期海南的槟榔加工业独树一帜,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被湖南超越后一蹶不振,缺乏政府部门主导,对市场缺乏精准的判断,资金匮乏,对培育消费市场缺乏信心,产业链迟迟不能完善关键词:海南槟榔 本地加工 可行性Hainan Ground Aareca Production Feasibility AnalysisAuthor:Peng jincheng Tutor:Professor Tang xiaoy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27) Abstract: Hainan sitting on the domestic (excluding Taiwan) nut production of the provinces largest, but the nut can not establish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which cause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asons, the early Hainan unique nut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century after the mid-90s after being devastated beyond Hunan, the lack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led the market to determine the lack of precise, lack of funds, and fostering a lack of confidence in the consumer market, the industry chain can not improve the . . Key words: Hainan Local nut processing Feasibility引言:海南是中国的槟榔主产区,在全国槟榔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令海南极显难于名状的尴尬现实是:坐拥天生优势,市面上出售的槟榔制成品却几乎全是湖南制造。拥有原材料和市场双重优势的海南槟榔因何会在槟榔的加工生产上落败?一、海南槟榔湖南造(一)海南槟榔种植业的现状槟榔(A reca catechu L1)为棕榈科属热带植物,原产于马来西亚。现槟榔主要产地是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我国引种槟榔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我国海南及台湾南部、广西、广东、福建及云南南部均有栽培。其中海南作为我国槟榔的主要产区(不计台湾省在内) ,产量占全国槟榔产量的99%以上,时至今日,槟榔在海南已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已跃居海南省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槟榔由于抗性强,适应性广,海南全省都有种植且产量客观(见图一、图二),图一:2007年海南主要槟榔生产地区槟榔种植面积图二:2007年海南主要槟榔生产地区槟榔总产量且具有易种易管投资不大的特点,近十年来,产品销路好,销售价格高,经济效益明显,因而海南的槟榔种植产业逐年发展壮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07 年种植面积达5981.4 万hm2 ,产量9541.3万吨。由于受2005年“达维”台风以及槟榔果深加工的发展影响,2006年8月中旬以来,槟榔青果售价不断上涨,从6元/kg上涨到13元/kg,槟榔收购商下村收购10元/kg左右。槟榔是海南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200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被广大农民视为脱贫致福的“发财树”。槟榔产业能快速发展,这其中有两根原因。其一,槟榔的经济寿命长,种植5至6年之后就开始结果,挂果采摘期可长达20至30年;其二,经济效益较高,单株槟榔产量一般有1015kg,高的可达25kg。每hm2 一般可分布1650株左右。近3年槟榔果的收购价格高峰期是10 多元/kg,低谷时将近2 元/kg。即使价格更低些,槟榔每hm2 产年收入也有45000多元,经济效益高且稳定。正是由于槟榔初级产品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如此之高,因而带动了海南相当部分地区在05年之后槟榔的种植面积急剧扩大,统计的数据显示,2001年海南全岛的槟榔种植面积仅仅只有44.8万亩,到2004年便发展到了70.1万亩,2005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4万亩,2007年更是增长到了79.6万亩,按照这一发展速度,2010年有可能突破100万亩大关,如下图所示。鉴于海南有利于槟榔生图三:海南槟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图图四:海南槟榔产量逐年增加图长的气候和槟榔自身对于管理要求极低的因素,相信以后槟榔的种植面积会有增无减,可以预见的未来海南在槟榔种植业的绝对龙头地位难以撼动。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的所见所闻却令人心里甚不是滋味,日前待字闺中的已成熟可以出售的槟榔鲜果的价格低的出奇,供求关系的变化已经影响到槟榔鲜果的价格,由于之前几年“疯狂”增多的槟榔树的挂果期已到,加之近几年槟榔树的生长环境出奇的好,致使今年以来槟榔鲜果产量骤然上涨,经济学最基本的价格规律在槟榔上完全应验,笔者截稿时本岛部分地区如三亚、琼海的槟榔干果售价每千克不足2元,因此有的地方甚至将槟榔树砍掉改种其他作物,果农戏言:当柴火都烧不着!果贱伤农的悲剧再次发生,海南槟榔也曾有过几毛钱一斤的遭遇,现在的海南槟榔是否正在重蹈覆辙?(二)琼湘两地槟榔生产加工的现状与槟榔产量在全国所占地位的举足轻重相比较,海南的槟榔加工业则显得无足轻重了,生生将如此之大的一个产业拱手让与湖南,坐看湖南将槟榔加工业做大做强,坐拥天生优势,原产海南的槟榔却不能为海南本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太多的力量,本岛的槟榔深加工业寥寥无几,反而岛里开花岛外香,远“嫁”湖南,为湖南的槟榔加工业提供原材料。“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无可奈何又显得心甘情愿。对比一下海南和湖南在槟榔这条产业链上所处地位和所得收益,海南槟榔令人为之扼腕叹息而又徒唤奈何。拥有全国99以上槟榔产量的海南全岛的槟榔加工企业屈指可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槟榔产量为的湖南却拥有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槟榔加工企业,垄断了包括海南在内的全国(不含台湾)槟榔加工市场,作为槟榔生产圣地的海南成为槟榔加工生产天堂的湖南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这一格局的突出表现就是:就算你走在海南的农村,售卖部里清一色的都在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注“海南槟榔”的湖南产槟榔果。市场上槟榔的销售被湖南加工生产的槟榔产品独霸天下。数据表明,以海南槟榔为原料的湖南槟榔产业年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了50亿元,而海南槟榔目前每年产值仅16亿元。差距之大令人瞠目。与槟榔的主流加工业相比,其衍生产品现在的生产加工则刚刚处于起步,槟榔饮料也仅仅只是作为一项实验在进行,槟榔的其他功效正在被逐步发掘并且应用于生产。作为国内(不含台湾)从事槟榔衍生产品加工生产的吃螃蟹者,海南富力洁生化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做了极为有益的尝试,在槟榔牙膏、槟榔含漱液、槟榔润发洗发露、槟榔沐浴露、槟榔香皂等槟榔衍生产品的上产加工领域做的相当成功。(三)槟榔的销售、消费现状常见的食用槟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本岛居民中比较实用流行的吃法:在大街小巷、无论繁华之地还是静谧之处,皆可看见路边阿姨切槟榔撒石灰的情形,将槟榔切开伴之以微量生石灰咀嚼,这样能品尝到原滋原味的槟榔,这种吃法主要被本岛居民推崇,因而该吃法仅仅停留在本岛,对于岛外的消费者而言这种吃法相当不可接受,因为鲜果槟榔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冲冲的味道,被内地游客成为“恐怖的海南槟榔的土著吃法”。另一种是全国流行的、如今正在逐渐被本岛居民接受的吃法,就是经过深加工后的槟榔产品,漫步本岛,随处可见包装精美的槟榔产品出售,其足迹之广称之为遍布全岛也不足为过。以前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多为年长者和贫穷阶层的劳动者,但现今嚼食对象已趋年轻化,并且教育程度高,遍布各职业范围,人口呈都市化现象,男女老少都加入嚼食槟榔的队伍,嚼食槟榔的队伍不断扩大。对于岛外包括湖南在内的槟榔消费者而言,直接生食者极少,几乎全部食用槟榔产成品,与湖南槟榔加工业在国内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极为相称的是:全国各地逐渐增多的“槟榔一族”所食用的自然而然是标示着“海南槟榔”的湖南制造的槟榔产成品,内地食客提起槟榔就会提起湖南,尤其是湘潭益阳长沙三地,事实上全国槟榔消费市场上超过85的份额由以上三地生产的槟榔占据。目前来看,就笔者所了解,各地均可零星散见槟榔的销售,因为槟榔固有的保健和养护功效,又加上槟榔有“南药”的美誉,植物口香糖槟榔的产成品和相关衍生产品现在已经逐渐为消费者所接纳,由上可以看出,如此依然很大而又不断增大的槟榔消费市场对于消化海南的槟榔鲜果产量是由能力的,对于海南槟榔鲜果的需求量是稳固上升的,因而近期岛内所涌现的对于槟榔鲜果销售的担忧的言论是有必要但过于悲观的。二、海南槟榔为何湖南造(一)种植和初级产品生产环节、市场因素。由于湖南槟榔业的迅猛发展,对槟榔鲜果的需求急剧增加,使得海南本地槟榔鲜果的收购价格最近两三年“一路狂奔”,尤其是从06年下半年以来,槟榔价格更是不断上涨。运作海南槟榔网的定安红太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生介绍,06年九月左右,海南定安一带的槟榔鲜果上市,价格从6元公斤一路上扬,到年底突破20元公斤。到了春节前后的个别时段,由于湖南需求量猛增,当地的槟榔果甚至一度上冲到了70元公斤的疯狂价格。据从事槟榔收购的资深人士说,这样的情形在海南槟榔鲜果市场上已经反复几次上演了,供求关系成为影响海南槟榔果农收入的最重要因素。槟榔价格的持续上扬自然带动了槟榔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跟着总产量也年年报喜(见表)。然而这也并不全然是好事一桩,由于槟榔对于种植管理的独特要求,使得本岛各地的槟榔鲜果质量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湖南槟榔加工企业的需求饱和,而岛内的槟榔鲜果的需求能力受制于加工企业数量和产能的限制。供大于求导致价格规律的调节作用开始显现,今年以来槟榔下过的价格一路走低,最低时1.6元公斤,海南槟榔果农在尝到槟榔前几年带来的甜头之后,不得不吞咽苦果,坐以待毙接受无法接受的事实。、政府主导因素。槟榔的种植和初级产品生产与市场对于槟榔鲜果的需求存在矛盾并非偶然,海南作为传统的槟榔主产区,仅仅满足于只做湖南槟榔加工业的原料基地才是造成今天困局的主要原因,而海南省政府在2005之前竟然不作为,不但对于果农不稍加引导,而且选择做槟榔产业的旁观者,待到湖南的槟榔产业做大做强后方才幡然醒悟,从2005年开始一改旁观的立场大力支持和引导槟榔产业的发展,总投资3000万元的万宁吴氏土特产贸易有限公司新建槟岛槟榔加工厂于06年初在万宁兴建,总投资3000万元的琼海槟榔园食品有限公司槟榔加工厂于06年初在琼海嘉积镇兴建,总投资5800万元的三亚赛克食品有限公司槟榔加工项目也于07动工兴建。然而此时湖南槟榔加工业的强势地位已然形成,扳回这一局的难度可想而知,坐失绝佳战机令人为之扼腕叹息!、果农自身因素。由于槟榔价格的持续上扬,对于果农而言拥有的槟榔树越多意味着来年的收入增加越多,加之缺乏政府的引导,果农所选择的槟榔品种良莠不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槟榔鲜果的质量并没有随着产量的上升而提高,相反鲜果个头变小,烂果增多,这种矛盾在供不应求阶段被掩盖。一旦供大于求,矛盾立刻凸显,价格上不去在所难免。而槟榔的出售价格却不在果农手中掌握,导致增产不增收,即所谓的“果贱伤农”,低价致使果农不愿出售槟榔,因而造成现在果园的成熟槟榔无人采摘,而价格的低迷导致相当部分果农不愿意摘果出售,停留在树上的鲜果有影响了下一代槟榔果的质量,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果农在尝到槟榔带来的甜头后却尽尝“苦果”。、槟榔种植行业缺乏统筹协调。对于环境要求不高的槟榔在整个海南岛内均可以种植(见表1)。然而笔者所见却令人疑惑,即使在本岛内各地的槟榔树和鲜果却参差不齐,占整个脑内产量相当份额的琼海、万宁、定安、屯昌等地却鲜见行业组织,与槟榔需求者湖南槟榔加工生产的行业协会比较,海南槟榔种植缺乏类似合作社或者行业协会的组织,这使得整个岛内的槟榔种植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遇到产业风险时缺乏抵御的手段,任人宰割外别无选择。年份年末面积(公顷)新种面积(公顷)收获面积(公顷)总产量(吨)199926242167611337320652000269441958125973559820012985533161392441889200235050621115263497532003429448638166105501520044674742861854562763200547714364920785643382006530655108232857480820075981461392690195413表一:海南槟榔年末种植面积、新增面积、收获面积和总产量(二)加工生产环节湖南早早确立了自己在槟榔加工生产的领先地位,现在的海南槟榔加工的产品却反而在湖南槟榔的夹缝中求生存。比起湖南上千家的槟榔加工企业,海南迄今仅存硕果的几家槟榔加工企业显得力量弱小影响式微,对于槟榔这一海南第二大产业的贡献显得微乎其微,在定价方面只能跟随而无力与湖南企业叫板,只能被迫接受信号传递原则,当然对海南槟榔产业的支持也显得力不从心,更何况海南近几年新设立的槟榔加工企业中还有湖南槟榔加工企业的投资,湖南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掌控加工、销售环节,已经涉足海南的槟榔种植和初级产品加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海南的槟榔业者似乎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出现所意味着的严重后果,那就是自己脆弱的产业链因此将更加不堪一击。槟榔加工环节,相比较湖南自上世纪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群,海南显得措手不及而又无可奈何,当时或者之前无暇顾及槟榔产业是有原因的,其中之一是当时的观点认为槟榔的传统食用方式导致槟榔加工生产不具有前景,即本岛居民的原始食用方式不需要对槟榔进行加工或者说没有必要加工,另一种观点是槟榔不如椰子等其它本岛特产具有消费优势,主观认为内地消费者不会对嚼食槟榔产生兴趣。因而当时就搁置了槟榔落地生产加工的规划,生生错过了槟榔生产加工的绝佳时机。而同时期湖南却为槟榔加工生产业大行其道,产成品的出现广为开拓了槟榔消费的市场,槟榔消费的“黄金时代”到来,湖南因为有者充分的准备而迅速垄断槟榔消费市场,并且强势的将海南作为槟榔加工生产的原材料基地,优势延续至今。反观海南,前文已述,因为相关部门将有限资金投入到见效快、回报高,但不可持续的产业,恶化了槟榔加工生产的环境,拖后了槟榔发展时间的同时也挤占了槟榔未来发展的空间。相反的是湖南这一时期大力鼓励发展槟榔加工产业,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在资金支持上也毫不吝惜,加之湖南之前在槟榔加工上虽不如海南却也小有成就,从而湖南槟榔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先天优良的海南槟榔产业在后天发展却饱受湖南槟榔产业压迫之苦,时至今日仍翻身希望渺茫,连带着果农跟着槟榔价格坐过山车,饱受其苦。(三)销售消费环节海南仍居劣势湖南槟榔产成品的强势回归造成现在大街小巷的卖场里全是标志“海南槟榔”湖南产槟榔,不得不接受却难觅海南本地产槟榔倩影的现实。以笔者为例,海南生活将近四年,自迷上槟榔果到现在,所食用槟榔无一例外全是湖南生产的海南槟榔,每每听人谈起槟榔时皆是不住的叹气声,总人所疑惑的是湖南没有一株槟榔树却为何市面所售槟榔产品全是湖南加工生产,问及周围海南人也是无从解答,然而不容争议的事实是迄今为止笔者仍未看见海南本地生产的槟榔产品,偶有听闻也是槟榔加工厂家的设立、槟榔网站的设立,却看不到真图五:2007年海南各市县槟榔种植面积和产量(包含农垦)(详细数据见附件)正的海南槟榔。其实出现这种情形也不难想象,加工生产企业的强势必然造成在消费领域的绝对优势。湖南加工生产槟榔在几乎培育了一代消费者的同时成功的培育、壮大了槟榔在内地的消费市场,湖南槟榔拥有忠实的顾客群体,即使是本岛居民,在选择购买槟榔产品的时候也首选湖南加工生产的槟榔,加之湖南槟榔口味上佳、价格与路边阿姨售卖的未加工的原始槟榔又相差无几,导致对原始槟榔爱莫能助只得舍弃。换句话说,“槟榔一族”即使想支持海南槟榔加工生产企业,在市场根本见不到海南加工生产的槟榔的时候,从何支持?在本岛内能占有市场份额的就只剩下路边阿姨售卖的真正的原味槟榔了,相当部分的本岛居民选择这种食用方式,这样的销售方式无疑仅仅适合于极少数槟榔果农,绝大部分无法选择也不可能选择这种销售方式,而是将自家的槟榔集中采摘出售给收购商。海南在槟榔的销售消费环节仍居劣势。三、海南槟榔可以海南造(一)初级产品销售种植及初级产品销售环节应建立类似生产技术组织和类似价格联盟以提高槟榔果农收入,辅之以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推进槟榔产业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成立类似农户价格联盟一类的组织,加强对槟榔的初级产品的定价能力。政府引导种植,切勿再造成类似前几年槟榔种植狂潮的现象的出现。依左图所示,在槟榔主产地如琼海、定安、乐东、屯昌、琼中等地强力建立联盟,引导全岛的联盟建设。遵守自然规律进行种植,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技上给予果农必要的支持,规范种植,培育优良品种,在种植环节提高槟榔的附加值。成立类似农户价格联盟一类的组织在海南已有尝试,2006年9月,当年的槟榔上市没多久,湖南5家公司联手将槟榔青果收购价从每斤3元压至1.5元。海南的五六个槟榔种植大户则筹措数千万元资金,大量进货囤积,以价格联盟对抗价格联盟,迫使湖南买家的压价联盟土崩瓦解,导致湖南槟榔企业当年增加原料采购成本逾5亿元,海南槟榔果农得以增收。然而这并不是常法,值得尝试的是全岛之内成立技术加价格联盟,将全岛内的槟榔果农尽可能的组织起来,同进共退,技术方面依靠政府支持和市场供应,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技上给予果农必要的支持,规范种植,培育优良品种,在种植环节提高槟榔的附加值。在技术方面可以采取农学结合的方式,不能置“两院”和其他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不顾,“两院”在热带作物种植和加工都拥有无可比你的优势,今后要多加利用。联盟在价格方面可以增强对槟榔初级产品的定价能力,不至于现如今“谷贱伤农”的情况再次出现。而建立联盟的条件业已成熟,从2006年开始筹备设立的海南槟榔业协会完全可以充当价格联盟的创建者,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维护利益在前,赢得实惠在后,联盟的宗旨使得联盟得以建立。槟榔产业化是一种高级的经济组织形态,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要瞄准大目标,并严格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发展. 海南槟榔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公共服务部门、科研人员、槟榔种植户等相关人员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树立全新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技术观念、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等,大力发展海南槟榔产业。海南槟榔产业化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求大求全。要经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常规发展与超常规发展结合起来,稳扎稳打、扩大规模。为此,各级公共服务部门应制订槟榔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中、长期发展规划) ,以点带面,搞好示范,并通力协调,从而使海南槟榔产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随着国内槟榔干果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槟榔果的收购价格较高而且稳定,因此,规模化、产业化的槟榔加工已成为海南扩大槟榔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海南槟榔产量的稳步增长缓解了供求矛盾,减少了从越南等国的进口,今后若能继续保持和扩大生产,国产槟榔在满足国内市场供应的同时,还可供出口。(二)加工生产环节海南、湖南槟榔产业SWOT分析(态势分析法)结果:海南优势仍然明显。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罗列出海南、湖南两地槟榔产业的SWOT分析矩阵,如图2、图3。内部因素S(内部优势)W(内部劣势)自然资源优势产业链不完整种植加工技术经验丰富劳动力成本较高、素质较低行业管理和协作不足外部因素O(外部优势)运输条件较好SO战略利用加工技术优势,发展加工业,抢占市场WO战略完善产业链,加强行业管理,控制成本,提高员工素质市场需求大距离主要市场近T(外部劣势)政府扶植缺乏ST战略争取政府支持、改变竞争态势、向外输出技术WT战略规模集中,降低成本,建立行业协会竞争对手多图六内部因素S(内部优势)W(内部劣势)劳动力价格较低资源处于绝对劣势劳动力素质较高产业链不完整技术积累有限行业管理不够充足外部因素O(外部优势)市场需求非常大SO战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技术,加强市场营销能力WO完善产业链,进行产品研发,加强行业管理,主动寻找原料距离主要市场距离近政府支持T(外部劣势)运输条件不好ST战略改善运输条件,降低运输成本WT战略完善原料物流体系,改善原料单一来源并非原料产地图七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两省外部优势劣势基本相同,海南具有原料和技术优势,而湖南具有劳动力和市场优势,海南缺乏政府支持而湖南有政府支持,两地都有运输条件不便、内部产业链不完整、行业管理不足的劣势。总体评价,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海南发展槟榔加工业相对于湖南具有优势。但在随后的产业发展实践中,海南槟榔加工业却远远落后于湖南,主要原因有三: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由于行业缺乏管理,没有建立统一的行业协会,对政府政策制定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失去了政府的政策扶持,海南槟榔产业处于散沙局面。而湖南槟榔加工业,由于组织得力,行业协会影响力较大,最终获得了政府对该产业的大力扶持。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湖南通过了共同的产业标准,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资源的协作利用,延伸了产业链。而海南省由于工业基础较薄弱等原因,没有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在产业竞争中处于了弱势地位。劳动力成本较高,市场销售能力不足。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市场销售能力不足等原因,海南错失迅速发展槟榔加工业的历史机遇。而湖南则凭借劳动力优势、行业规范管理的优势获得了政府支持,延伸了槟榔加工产业链,获得了产业优势地位。但这并不说明海南就没有机会,相反,最近几年海南不断增多的槟榔加工厂很能说明问题,资本的逐利性告诉我们:这个行业有利可图。提高海南槟榔产业的经济效益,应以科技注入为本,丰富槟榔的深加工产品种类,开拓消费市场。槟榔深加工。加工槟榔干、槟榔口香糖、槟榔果茶、槟榔酒等,通过开发系列食品,延长槟榔的产业链。增加产业的附加值,这些都需要技术的支撑。以加工槟榔干为例,海南过去烘制千槟榔,主要采用炉灶,不仅效率低下,浪费燃料,而且污染环境。琼海市龙江镇农民王春桂,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经过4年的反复试验,成功制作了一台多功能箱式槟榔烘干机,并于07年9月投入生产。一台烘干机一次可烘干槟榔果4000公斤,是传统烘炉的8倍,却比传统方式节能34。中药产品、保健食品、美容护肤品等技术含量更高,比起槟榔食品来,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市场前景更好。如槟榔护肤霜、槟榔消食片、槟榔酒等系列产品,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槟榔干果通过深加工提取槟榔液,身价提高253倍。特别是槟榔药用价值的开发,实现海南槟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槟榔加工技术是海南槟榔产业链延伸的必然选择,而槟榔药用价值的开发是目前湖南食品槟榔制品占优势的情况下,留给海南槟榔的非常好的。以开发日用品、保健品、美容品和药品等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槟榔深加工产品为主,并开发从槟榔果中提取槟榔碱用于生产家庭戒毒药品的高新技术项目。 2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的协作。要提升海南槟榔产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引导。“政策引导可以从产业导向、资金、用地三方面着手。”海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副局长潘孝平说,面对槟榔加工企业在工厂建设和收购槟榔方面大量的流动资金需求,可以争取从财政支农资金、海南省工业发展基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扶持槟榔加工业的发展。各级土地主管部门也可以对槟榔加工用地优先安排,土地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收取。打造品牌形象。行业龙头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是通过品牌来实现的,树立品牌可以有企业品牌和政府品牌两种方式。企业打造品牌,企业受益;政府打造品牌,农民受益。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打造“海南槟榔”品牌,来规范生产者的种植行为,约束加工企业的生产行为,这是充分利用全省的资源,迅速把海南槟榔产业做大做强的方法。培育龙头企业。缺乏行业龙头的带动,是海南槟榔加工业与湖南存在较大差距的直接原因。与湖南加工企业达上千家的实力相比,与海南槟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99.59的规模相比,海南仅培育一两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加大科技投入与标准化建设。加大对槟榔加工技术研究的投入,积极扶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发出新的产品形态和消费形态。资深业内人士建议,把海南槟榔加工业发展的起点立足于标准化建设上,建立健全槟榔加工制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产品认证工作。建立和推广槟榔种植生产技术规范,包括肥料和农药的用量、使用方式、使用时间以及田间管理、园艺技术等从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加强槟榔加工业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从原料生产、加工制造、储藏运输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三)销售消费环节在销售消费环节海南反而可以坐享湖南之成。有了加工生产环节的有力支持,加上消费者嚼食槟榔、使用槟榔相关产品的习惯已经渐渐培养起来,海南槟榔业即将迎来长春之季对于槟榔消费者,有种说不出的痛楚,那就是若想品尝海南槟榔,只能购买湖南生产加工的槟榔产品,要么接受原始吃法中浓浓的冲味,至少现在来说品尝海南加工生产的“真正”的槟榔果还不现实,作为槟榔一族,笔者想品尝到真正的海南槟榔的愿望从未破灭反而愈加强烈。如今槟榔的消费市场已经被湖南槟榔开发而且不断扩大,倘若有一天能品尝到海南加工制造的槟榔,对于槟榔客来说将会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对于海南广大果农来说同样是一个利好消息。总结海南槟榔的产量在今明两年将达到峰值,如果槟榔的初级农产品的消化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提高,对于本岛果农来说绝不是好消息,因为商品经济下海南果农绝对不可能依靠湖南槟榔制造企业。槟榔产业链的完善需要资本、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这其中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政府相关部门给与的扶持,提高槟榔初级产品的质量,提升槟榔加工生产的能力,增强槟榔产品销售与消费能力,唯有如此,海南槟榔才能真正的走出去,让消费者品尝真正的“海南槟榔”。 参考文献:王祝年槟榔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分析海南槟榔产业化交流报告2005.11.叶育才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2005 年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研讨会论文集2005.9 :3邓秀成海南槟榔产业格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热带农业科学2008.6.范海阔, 黄丽云, 唐龙祥, 马子龙.槟榔生产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热带农业科学2007.4.5谭乐和.海南槟榔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4(1) :55 - 59.周焕起.海南槟榔产业前景分析.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 年学术(青年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南宁: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 :291 - 293.中国特产报.海南槟榔未来看多还是看空?2007/07/19.湖南槟榔业“摘”苦果 交流有助走出亏损困境.2007/07/26.星辰在线/NEWS/hunan/200707/t20070726_707000.htm.冯美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识别报告
-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高铁总施工合同样本(3篇)
- N2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选题
- 《汽车行业同行竞争联盟与技术交流协议》
- 新能源发电项目合同台账管理细则
- 高端制造企业员工股权激励与期权实施协议
- 融资租赁利息支付及设备回购合同范本
- 股份协议转让与公司国际化发展合同
- 劳务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车辆保密协议书
- 蔚来主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完整版)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生物科技与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课件》
-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及其应用》课件
-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解析》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题(300题)含答案
- 2024秋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艺术唱游·音乐上册《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世界》教案设计
- 工程中间商协议合同范本
- 基于AI技术的情感识别系统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