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综合素质题(济南市).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综合素质题(济南市).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综合素质题(济南市).doc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综合素质题(济南市).doc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综合素质题(济南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招生综合素质测试语 文 试 题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一、完成1-2题(7分)1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2学校联手社区(村)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村)”的活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清明节期间,社区(村)里不少人采用传统的上山扫墓祭奠方式,在先人墓前燃香烛、放鞭炮。可这容易引发山火,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此,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醒大家呢?(至少写出两条措施)(2分)、_、_(2)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声音太大影响了他孙女的学习,正与大妈们争吵,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阻呢?(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3分)_第二部分 积累运用二、完成3-6题(26分)3古诗文填空(10分)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李白行路难中的“_,_”和苏轼江城子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与友人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诗句是“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4综合语段考查(4分)九宝澜黄金沙滩位于湄洲岛西南突出部,状如一钩新月,悬挂在湛蓝的大海上。它面对浩瀚无垠的碧海,背依千亩葱笼的防护林,滩头奇峰挺秀,怪石嶙峋。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令人叹为观止。 给下面加点的字标上注音。(2分) 湛蓝( ) 浩瀚无垠( ) 找出文段第句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5名著阅读(4分)阅读草房子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2分)桑桑很无奈,只好在寒风里陪伴着他。到了中午,竹篮子,也有大半筐柳树须子。那须子在这冰天雪地,生命都似乎被冻结了的冬季,实在是好看。那么白,那么嫩,一根一根,仿佛都是活的选文中的“他”是_(填人名),他和桑桑找到柳树须子的目的是_.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两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2分)三国演义;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探究学习活动(8分)自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2分)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 。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4分)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你的帖子:读书可以 。第三部分 阅读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7-8题(5分)渡荆门送别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 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 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赏析。(3分)四、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4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与之,行到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释:颜回:孔子的学生。 仕:做官9.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 胡不仕乎( ) (4)孔子愀然不容 ( )10.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善哉,回之意!12.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3分)来源:Zxxk.Com (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2分)五、阅读文章,完成13-16题。(9分)人体的爆发力从哪里来举重运动员临场一声大吼,举起常人无法举起的杠铃;气功师用功后,一脚踩断钢筋,这些都是人体突然产生的爆发力,是人的机体突然产生出来的巨大的力量。这些爆发力是从哪里出来的呢?科学家们试着用力学的观点来探索这一现象。于是,生物力学应运而生。生物力学是研究生命某一现象的科学,在生物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肌肉力学。研究人体爆发力的奥秘,就得从肌肉力学开始。人身上有大小700多块肌肉,由3亿多根肌丝(即肌纤维)组成。每根肌丝都有肌张力,有人做过推算,把全身肌丝平行排列起来,当它一起收缩时可拖动25吨重的物体。当然,这只是一个计算值,它说明了肌肉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医学上,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大类,附在人体骨骼表面的肌肉大都是骨骼肌,膀胱、子宫、胃肠和血管壁面上的肌肉都是平滑肌,心脏里的肌肉都是心肌。人体的骨骼肌,单位力为3.65公斤/平方厘米-4.00公斤/平方厘米。青蛙大腿上的骨骼肌单位力是3公斤/平方厘米。众所周知,肌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如举重运动员的肌肉发达,肌力倍增。据检测,他们两臂骨骼肌的单位力高达8公斤/平方厘米。这就是能产生爆发力的奥妙所在。肌力的大小, 。人身上的肌丝通常都处于一定程度的拉伸状态,因此,平时就具有一定的肌张力,也就是说,肌肉有弹性。肌丝回缩的速度有快有慢,称之为收缩率。收缩率愈高,回缩愈快,弹性愈好,发出的肌力愈大。但是,肌张力和收缩率是成反比的,当肌丝被拉伸到最大长度时,就处于僵直状态,此时收缩率很低,甚至没有一点弹性,肌肉也就不能做功了。可见,肌张力和收缩率之间必有一个最佳值,只有找到这个最佳值,才能使肌力最大。实验证明,当肌丝拉伸到最大长度即极限长度的30%时,肌肉输出的功率最大。由此可见,运动员要在临场中发挥得好,不是凭力气大,关键在于掌握用力的技巧,只有用力恰到好处,才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爆发力,获得最好成绩。运动员通过锻炼和掌握用力技巧增强爆发力,还可以理解。还有一种诸如携带平时根本无法举起的保险箱逃离火场的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应激爆发力。应激爆发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用仪器连续不断地刺激两臂肌肉神经,致使肌肉连续收缩,然后测试其臂力发现,比正常增加了60%。这个实验说明肌肉在受到连续刺激后能产生巨大的收缩力量。在应激情况下,大脑高度集中,强化指挥力量,不断通过神经系统下达肌肉收缩的指令。此时,肌肉处于连续收缩状态,除运动神经(即肌肉神经)参与指挥外,交感神经也密切配合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动员全身的力量来对付应激局面,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呼吸加快加深,血管扩张,使肌肉的能量不断地得到补充,进而使肌肉收缩得更有力量。此外,肾上腺素还“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中枢,进一步提高大脑指挥效率。此时此刻,细胞中的能源三磷酸腺苷迅速分解,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不断提供给肌肉使用。于是,巨大的爆发力就在“全身总动员”的情况下发生了。13.通读全文,说说人体的爆发力从哪里来? (2分)14.阅读第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据检测,他们两臂骨骼肌的单位力高达8公斤/平方厘米。15.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16.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用仪器连续不断地刺激两臂肌肉神经,致使肌肉连续收缩,然后测试其臂力发现,比正常增加了60%。六、精读下文,完成1720题。(9分)难忘故乡那片水那片水,像一块翡翠一样,镶嵌在故乡那块土地上。在鲁北这块地方,很少有那么大的一片水。那片水,是村子的一部分。在村子的西南角,紧挨着村子。从村子的一条条弯弯曲曲、分分合合血脉般的街道中向那片水中伸出一条小路,小路的尽头有一口井。井台是圆形的,那片水就围着这圆形的井台一匝匝向周边铺展开来,荡漾开来。鲁北这块地方,地势是一眼望不到的平原。要想在这里生存下来,就要盖房子。要想盖的房子在雨季不被雨水浸泡,只有从地里挖土把地基垫高。这倒是应了那个物质不灭定律。这片水的地方原来就是一片平展展的土地。后来,旁边的一块地隆起来,变成了一座座房子、一个个院落,变成了一个偌大的村子。这片地就矮下来了,矮下来了,变成了这片水。村子慢慢变得丰盈婀娜,这片水也变得宽阔晶莹。从这片水的面积,你可以估量出村子的大小。不变的是从村中小路伸出来的那眼井。因了村子里的人,也因了那片水,井里的水活了起来,变得晶莹剔透,变得清冽甘甜。有一年,一个南方人从这个村子路过,惊异于此村无山之灵秀可依,无河之流韵可傍,为何如此富庶?遂于半夜三更之时,抱着罗盘沿村之周正转三圈儿倒转三圈儿,最后看到了那片水,恍然大悟:那片水的形状像极了元宝。村里人不知道也并不关心这片水的形状是不是像元宝,但却把这片水当做是村子的眼睛来呵护,定下村规:每年春天沿那片水的周边取土盖房时,坡不能大,挖不能深。所以,即使那片水年复一年地向周边一圈圈儿蔓延扩大,即使雨水季节那片水浩浩荡荡大得要溢出来,那片水至深处也不会越过大人的胸部。所以,任男娃在那片水里俯仰翻滚戏耍、抓鱼摸虾,也从无溺水之事发生。村人对那片水的呵护之举近乎苛刻。水边不能留杂草倒也罢了,除井边栽植了一圈儿垂柳外,水中连清洁之莲也不得种植,鹅鸭更不得进入。牛羊骡马到水边喝水,主人须随时带着粪筐,一旦泄有粪便,马上清扫干净,收入筐,背回家中。到水中洗澡的男孩儿,十周岁后不得在水中撒尿。即使土地上干旱的苗枯叶黄,也只准从那片水中担水逐棵浇之,不能恣意浪费、大水漫灌,故那片水从未干枯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片水一年四季干干净净,干净得一尘不染。无风之日,水平如镜。白天,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水中鱼儿在蓝天白云的倒影中嬉戏,岸边浣纱洗衣的村姑对镜梳妆留下的羞涩倩影。夜晚来临,鱼儿在水中星光月影里跳跃。凌晨,一副副水桶唱着歌儿从村子深处走来,井台上开始热闹起来,问候声、寒暄声、说笑声在水面上跳来跳去,然后洒下一串串晶莹的水珠,回到村子的深处。傍晚来临,夕阳的余辉把水面、把荷锄归来掬水洗去疲劳的农夫油亮的肩背和犁地归来喝水的牛马身上染成一片橘红。如果有风吹来,那片水波光粼粼,一下下前呼后拥,拍打着井台,若这时你立于井台,便如坐于扁舟、游荡于水面之上。垂柳之间,村姑们晾晒着的五颜六色的衣衫,如鼓满的风帆。古人云:上善若水。因了那片水,村里人们的衣着、村里人们的言谈、村里人们的心灵便也变得柔软起来,变得纯净起来。我的童年留在那村子里,留在那片水中。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村子、那片水、那些个村子里的叔叔大爷姑姑婶婶们不时闯入我的梦中。听说村里用上了自来水,听说离村子不远处建起了大工厂。我不敢问,那眼井是否还清澈如初。我不敢想,故乡那片水是否落入了工厂烟囱里飘出了灰尘。我怕打破了我的梦境。 (作者陈德泽,文章略有删改) 19.文章题目为“难忘故乡那片水”,通读全文,说说作者难忘的仅仅是那片水吗。(2分)20.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3分)村里人不知道也并不关心这片水的形状是不是像元宝,但却把这片水当做是村子的眼睛来呵护。21.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2分)2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划线语句的理解。(2分)第三部分 作文21按要求作文。(50分) 请以“一次艰难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答案:A2.(1)制作宣传画、标语等,张贴在社区(村)公示栏等显眼位置,提醒大家小心烛火,保护森林,文明祭扫。利用网络、广播,推荐新式的文明祭扫方式,如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评分标准:2分。每项1分。要求措施具体适用,表述清晰。(2)劝大妈:大妈,你们好!跳广场舞娱乐又健身,本是好事。但影响到别人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好。所以,请你们把音量调小点,好吗?劝张大爷:张大爷,您好!孙女的学习受到了影响,让你情绪不好,可以理解。我会劝大妈们把音量调小些的。同在一个社区,大家互相谅解一下,好吗?评分标准:3分。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要求有称谓,委婉得体,劝说目的表述明确各占1分。否则酌情扣分。3.曾益其所不能弹琴复长啸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 zhn yn 笼-茏 功-工5.细马 给邱二爷治病写出人物并概括性格方可得分,每个人物1分。6.(2分) 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1分),但发展 道路还很漫长(或: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1分)。 (结论合理即可。)(2分) 示例: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 (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4分)示例: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观点明确1分,举例分析能支持观点2分,表达顺畅1分。)7. C(C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8. 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问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答出大意即可) (3分)9.(1)通“向”,从前 (2)停止,放弃 (3)为什么 4)的样子10.C11.(1)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2)颜回的志趣很好呀!12.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要点与评分:举出一例即可得2分。(用原文的句子或者概括原文都可以)参考点: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对比。(2分)来源:Zxxk.Com (2)要点与评分:写出甲文坚守的内容1分,乙文坚守的内容1分,表达1分。参考点:甲文强调做人要坚守礼义,有羞恶之 心,不为名利(高官厚禄)所动,乙文强调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志趣,不因贫穷而改变。(3分)13示例: 锻炼使肌肉发达,肌力倍增;掌握用力技巧;受到连续刺激能产生巨大的收缩力量。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14示例:不能删去。因为:“据检测”,是“根据检验测定”的意思,通过举重运动员两臂骨骼肌的单位力高达8公斤/平方厘米是根据检验测定得来的,准确地说明肌力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删去。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15示例:不仅与肌丝的粗细、数量有关,而且与肌丝的肌张力、和收缩率有关。评分意见:本题3分。能承上启下,内容概括合理,语句通顺各占1分。16示例: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用仪器连续不断地刺激两臂肌肉神经,致使肌肉连续收缩,然后测试其臂力发现,比正常增加了60%的前后对比,突出说明了肌肉在受到连续刺激后能产生巨大的收缩力量。评分意见:本题3分。说明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二)(共18分)17示例:本文主要回忆了自己村子周围的那片水,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题目“难忘故乡那片水”,表面指村子西南角的那片水,实际就是作者对故乡以及曾经的生活经历的回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对故乡的美好祝愿。评分意见:本题2分。概括文意和主旨占1分,分析题目的作用占1分。18示例:这句话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