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老师们在大小培训中学理论,听观名课中找经验。孩子们在活泼、自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畅想美好的未来!语文教学似乎一下子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但是,事实上的确如此吗?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名农村一线语文教师的我,越来越觉得表面的轰轰烈烈下,似乎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是我对新课程改实施过程中一些现象的思考,希望与同行共勉。1教师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新课程,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并不是茫然不知所措,对其新思想、新理念还是拍掌欢迎、倾心认可的。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能说出传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道出应试教育给师生带来的危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如故,搞不出什么新的名堂。有的教师试图让学生活动起来、自主起来,但终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组织不力,学生仍就郁闷如牛,静观师变,到头来还是教师一人包办,把教学任务扛下来。至于学生到底懂了多少、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还有教师为了表现他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一味地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一股脑儿无原则地加以肯定、表扬,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凡此种种说明一点,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尽管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有段脱胎换骨的过程。2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不足、积极性难以调动、其整体素质较低,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我们知道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重建课堂教学即要从根本上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要彻底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渐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空间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索、合作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实现在宽松的环境下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可是农村教师在实践这一理念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尴尬。在农村,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滞后,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是十分令人惊讶的,他们普遍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没有为国家为人类的发展作贡献的意识,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找工作,将来挣钱养活自己,这种目的带来的学习动力本来就很脆弱,况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富裕,种地机械化,人不辛苦,种地不交税政府还给补贴,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主流,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精神文明却日益倒退,许多人让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混年龄,反正义务教育又不收取任何费用,还给补贴再加上初中属于基础学段,缺乏远见又受到许多不太正常社会现象熏陶的农家人都认为初中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对学厨师驾驶做买卖等挣钱技艺没有直接影响,学与不学在他们眼中没什么差别,当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学习的辛苦并存之时,学生的选择是毫不犹豫的,所以课堂上呈现出的不是思维活动过多,而是一片沉默,教师再三启发诱导,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会高涨,活跃气氛时花样百出甚至失控,稍一探究便退避甚远,出现冷场和站桩现象;除了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之外,农村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少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天地,对许多课文中涉及到的领域没有基本了解,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积累,读懂都难,根本谈不上提出感悟,有什么创新。3教学方式的无所适从31新课程研究性学习,无从下手。新课标提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因而对师生要求很高,还应具备一些必要条件。但农村初中却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资料设备缺乏。学校图书室形同虚设,有阅读价值的书很少,并且学校的图书室只为“普九”检查开门,平时大门紧闭;学校的微机室常年紧锁,连微机课都没有。32合作成了“权威者”的独角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班级课程授教以学生作为主要组成部分,重视小组的合作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它的初衷是使学生学会参与、倾听、尊重、团结他人,可是在小组讨论运用中却往往不当:321讨论分工不明确。小组成员之内没有具体的分工,讨论没有组织,小组成了开小会的场所。或是,小组内成了优秀者的一言堂,落后者永远是听众,教师成了旁观者,学生各自为政,不知道怎么样合作,只能随性乱说一气。有的小权威一言九鼎,还有的争执吵闹不休。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但学生的沟通合作无从谈起322气氛好了,惰性却有了。小组合作中,发言者的表演酣畅淋漓,但学困生只能依赖盲从。由于学困生知道只要一讨论,优生总会畅所欲言,他们只需稍稍附和,认真做好笔记,教师要的气氛就有了,小组讨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长此以往,后进生不但“进不了”,反而更加懒惰。4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新课标的一些看法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们的众多“问题”与“困惑”,我感到新课标精神要真正全面深入落实到现实教学中是何其艰难?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开社会、家庭、经济、成绩评价等暂时不可改变的现状,就我们语文教师自身教学而言,提出以下实行建议。41正视现实,展望明天,从实际出发。新课标是站在发展的角度而制定的,是对当今教学将要达到目标要求的展望,因而富有前瞻性与时代性。新课标提出有些要求或措施在现实教学中暂时肯定难以落到实处。也就是说,我们农村初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新课标精神与现实教学之间的落差,必须认识到农村与城市之间教学方面存在的不同,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尽量向新课标靠拢。42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渠道很多,但我认为,从现在农村初中教育的实际出发,首推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可以把专业人员的引领,教师集体的互助以及教师个人的反思有效地结合,进而转化提升为教师自觉自主地活动,真正起到更新观念、指导实践、内化素养的目的。而在校本培训的具体方式上应充分重视案例教学观摩与演练。首先,要求教师跟懂电脑的老师学习电脑的初步知识,为今后能运用多媒体打下基础,要求每个老师每学期能用多媒体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其次,让青年教师多听中老年教师的课,学习他们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突破知识重难点;再次,逐步引导老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怨天尤人,在本地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全面提高学生素养。43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优势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肯定有很大差距,但农村教学也具有城市语文教学不可相比的独特优势。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创造,并能妥善处理运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新课标也是可行的。总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从实施新课标的具体现状来看,的确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新课标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