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规范详解.doc_第1页
荷载规范详解.doc_第2页
荷载规范详解.doc_第3页
荷载规范详解.doc_第4页
荷载规范详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荷载规范中规定了荷载的几种组合方式:1.35G+1.4*0.7*Q;1.2G+1.4Q等表达式,是否是针对非抗震阶段的设计。而在抗震设计中又有地震荷载参与荷载组合,而且我们平时作的设计几乎都是6度以上,必须要考虑地震荷载的。我就不解在计算一个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设计一个框架中的某一个梁是否必须要考虑地震,要考虑到地震,那么我们的这些式子1.35G+1.4*0.7*Q;1.2G+1.4Q 是不是几乎用不到。要用只能用在6度一下的结构设计中。construction 积分 -6帖子 8#22004-12-16 21:01 不知各位同仁,在设计有抗震要求地区的结构时,是否每个构件在手算时都采用了抗震组合。还是仅仅考虑非抗震组合即可?谢谢指教!zzwyzno111 积分 125帖子 77#32004-12-16 22:24 以前规范把地震作用也称做荷载(地震荷载),而严格的说地震作用并不是荷载,只是对建筑物有一个加速度,所以新的荷载规范只包括严格意义的荷载,将地震作用排除在外,但这样的做法绝不是不考虑地震作用了或象你说的荷载规范只是对非地震情况,而是将引起结构内力的各种情况细化了、明确化了,这也是结构电算高度发展的一个产物,因为这样细分以后,结构计算的工作量明显加大了,这在以前手工计算甚至对486以前的机型都是不可想象的。shellygp 积分 463帖子 322#42004-12-20 08:41 我想仅仅验算设计单个构件的话,对于六度区,可以不考虑地震作用,按常规方法设计、计算,并满足抗震构造要求即可。原因如下: 某个构件的地震作用,要想求出,必须先计算整个结构的地震作用,但这往往太复杂,手工分析计算几乎不可能,如果是计算机分析,有根本不存在需要单独分析一个构件的问题,分析的结果往往可以在结果文件中找到。欢迎大家讨论。jyjamor 积分 174帖子 149#52005-3-23 18:50 关于地震区什么样的结构需要计算地震作用,在抗震规范中已有详细规定,这里主要说明一下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还要验算非地震作用组合: 因为有些构件的地震作用组合所设计的截面或配筋可能小于正常荷载的设计值,如一个框架梁,在地震作用下只是端部弯矩有增大, 而梁跨中(或接近跨中的某一截面)的弯矩则可能保持不变,这是对于同样的M,由于抗震设计时要考虑地震影响系数,所以设计出来的As就会小于正常荷载的设计值.byran_qi 积分 12帖子 10#62005-3-24 22:40 说1.35G+1.4*0.7*Q ;1.2G+1.4Q只是在抗震计算中需要是不对的! 1,简单的说,增加考虑地震作用并不就是增加荷载,更不是就是比无地震时更不利。例如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就可以使柱子的轴压力大大的减小。 2,在PKPMSatwe中提供了26种(或32?)的荷载组合,然后在其构件计算中,分别指出了是哪种组合(按编号给出)在起控制作用。 3,规范给出的只是原则性的和概念性的,正确执行规范应正确了解规范的本意。linlutsydtc 积分 133帖子 59#72005-4-3 09:58 抗震设计中,是 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S GSGEEhSEhkEvSEvkw Swkw 式中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 Eh、Ev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 采用; w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 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其实,你说的1.4G+1.2P在抗震中就是对应于“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不过,一般来说,对于结构抗震时,G1.2,而P(活载)前的分项系数一般为:0.5?还是多少,记不太清 并不是公式没有用,而是在抗震中,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使用的荷载组合系数有调整,这个你可以仔细看看抗震规范的条文说明 另外,抗震设计和正常荷载设计时候,计算结构并对比何为控制性的,取两者大值。一般抗震等级高的,都是抗震验算得到的内力和配筋需要大,是控制性的 以上是个人理解,请大家指正!boy_jun 积分 47帖子 33#82005-6-4 21:08 我认为“1.35G+1.4*0.7*Q ;1.2G+1.4Q等表达式”在抗震的情况下并不是没有用处,主要起比较作用,这就需要看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受力那个起主导作用,一般对重庆来说,是风荷载起主导作用,地震作用一般相对于风荷载要小一些,在重庆设计的工程经过比较:<有时按非抗震比抗震所得的内力以及配筋结果要大一些>,另外一个方面<大家可以试算一下,在6度的情况下,把抗震等级调大一级或是将风荷载调大0.1,前者配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而后者配筋将大大增加>,我想这个原因也与混凝土规范条<6度抗震设防烈度时的建筑(四类场地上的高层建筑除外),应允许不进行抗震截面验算>的道理相同。Q420D 积分 206帖子 143#92005-9-8 17:44 construction wrote: 荷载规范中规定了荷载的几种组合方式:1.35G+1.4*0.7*Q;1.2G+1.4Q等. 因地震作用与地震效应是非线性的,所以,考虑地震,这两个公式就不能用(GB5009-2001的P8注:1),它只能用来计算没有地震作用时的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时,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公式(5.4.1)进行计算。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公式(5.4.2)SR/RE。yaokd 积分 683帖子 342#102005-9-11 06:47 结构计算中应该是全面考虑各有关规范的各种荷载组合,求出最不利的状况,达到必需的安全度。所以荷载规范中的组合公式在有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计算中同样是有用的,是必须验算的状况之一。Q420D 积分 206帖子 143#112005-9-13 12:08 要是地震作用效应是最不利的,则荷载规范中的公式只能起到“对比”的作用,没有它就不能确定是哪种作用效应最不利。要是根据工程经验就能确定地震组合最不利,则没有必要用荷载规范中的公式了。qawyj 积分 85帖子 79#122005-9-27 21:35 我也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 怎么判断“永久荷载起有利作用”,如何确定“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 请高手解答?moqhua 积分 50帖子 47#132005-9-30 22:46 永久荷载效应占总效应的75%以上即按永久荷载控制吧29sxf2 积分 12帖子 5#142005-10-5 04:06 construction wrote: 荷载规范中规定了荷载的几种组合方式:1.35G+1.4*0.7*Q;1.2G+1.4Q等表达式,是否是针对非抗震阶段的设计。而在抗震设计中又有地震荷载参与荷载组合,而且我们平时作的设计几乎都是6度以上,必须要考虑地震荷载的。我就不解在计算一个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设计一个框架中的某一个梁是否必须要考虑地震,要考虑到地震,那么我们的这些式子1.35G+1.4*0.7*Q;1.2G+1.4Q 是不是几乎用不到。要用只能用在6度一下的结构设计中。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2.2 条,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1.3条 结构构件应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 一、承载力及稳定: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在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滑移及漂浮验算;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构件抗震的承载力验算;.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7.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无地震作用组合:.有地震作用组合. 从以上不难看出: 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应进行基本组合的计算及偶然组合的验算,这是毫无疑问的; 2.您所做的工程并不代表地震区的所有工程,对于那些高柔的结构形式大多数是由水平作用(包括风荷或地震作用等)起控制作用的;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那些刚度大层数低的结构确实存在基本组合起控制作用的可能,但必须进行偶然组合的验算,且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yj0976 积分 111帖子 87#152006-1-23 11:12 qawyj wrote: 我也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 怎么判断“永久荷载起有利作用”,如何确定“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 请高手解答? 我们如何界定荷载效应由恒载控制还是由活载控制,也就是说用公式1.35G+0.71.4Q(其中G表示恒载标准值,Q表示活载标准值)进行荷载组合还是用公式1.2G+1.4Q(简化处理,除主要的活载外略去其他次要活载的组合效应) 进行组合。下面这个不等式为我们做出了解释。 1.35G+0.71.4Q>1.2G+1.4Q G/Q>2.8 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 ;否则,取1.2G+1.4Q。 对一般结构来说, 1. 楼板可取1.2G+1.4Q, 2. 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 3. 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 4. 梁柱(无墙)可取1.2G+1.4Q,kunpeng 积分 41帖子 36#162007-8-26 15:49 这个组合跟抗震没有什么关系。抗震有抗震的组合。 当考虑抗震时,这两种组合都要考虑,取不利的来控制。窗体底端窗体顶端请问大家对荷载规范中“由可变(永久)荷载控制”怎么理解? 怎样才能确定一个结构是由可变或永久荷载控制的呢?我思故我在 积分 211帖子 132#22003-3-13 14:25 由恒载控制意思是不是这样:当恒载非常大时的情况。其实这和由风载,雪载控制意思一样!masunshine 积分 162帖子 120#32003-3-13 18:05 我得理解:永久荷载引起的内力(变形)占总内力(变形)的大部分,即以永久荷载为主,就应该理解为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好像一般情况下是取75以上):):Izhyd 积分 31帖子 27#42003-3-15 16:47 上述各位的说法是采用定性分析法,可能会带有不确定性。 我的方法是按两种控制都算一下,那个大就说明是由那种荷载控制,这样可以避免由认为判断所带来的误差。linpeng 积分 54帖子 29#52003-4-10 13:29 就这个问题,查阅了一些文献,问了一些专家,有这样的一个看法,说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2001年11月发行的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2002规范版本修改要点一文中,提到:关于楼板设计部分改动中,增加了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即相应的永久荷载效应分项系数1.35,当1.35恒+1.4*0.7活1.2恒+1.4活时,取1.35恒+1.4*0.7活的组合。 大家可以将上述的说法,作为一个工程设计参考。shutm 积分 151帖子 98#62003-4-15 09:13 以前设计使用到一个参数:荷载标准值与设计值的简单换算系数是1.25,现在规范可用1.35。对吗?Lixx 积分 1910帖子 590#72003-4-30 22:06 当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占总效应的90%以上时即为永久荷载控制。happyfeng 积分 5帖子 3#82003-5-4 15:49 同意zhyd 的观点,看哪一种荷载效应控制组合,不是根据哪一种荷载大小程度,也不是根据哪一种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如荷载所产生的内力)的大小来判断,而是通过比较两种基本组合中组合值大小,来判断是由哪一种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简单地说,事先不知道是由哪种荷载效应控制组合,两者比较一下,哪个大,就是由哪个来控制。poppy.l 积分 154帖子 116#92003-6-10 16:01 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 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 -总结的很好!呵呵yhd 积分 7帖子 6#102004-5-30 20:54 小弟前些天去请教了一些高手 不妨说出与大家一起讨论以下 不能以荷载的大小来判断谁起控制作用 而要去看谁作用是引起的内力最大,如果谁引起的内力大谁就起控制作用.迷失在城市中 积分 27帖子 42#112004-6-5 19:08 楼上说的对,不能简单的看哪种荷载大, 还有活载设计值不一定是 1.4*0.7*Q,而是 1.4*组合值系数*Q 两种荷载相差很大时,可以直观的判断由较大的何在控制, 相差不超过3倍时,都应该分别计算取大者。peter1stli 积分 121帖子 80#122004-6-10 21:42 按我理解,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还是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不是简单看其荷载的绝对值大小,而是看其效应的大小;换言之,就是折算到荷载组合中的权数大小进行比较得到的,孰占优的结论。如附件所言,0.376的控制界限大概是这样得到的吧: 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可简写为:1.2gk+1.4qk(可变荷载合为一个整体qk) 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可简写为:1.35gk+1.0qk(1.4X0.7=0.98,近似取为1.0) 令1.2gk+1.4qk=1.35gk+1.0qk,得到qk/gk=0.15/0.4=0.375 也就是说,当可变荷载标准值不到永久荷载标准值0.375时,按永久荷载效应组合对结构承载力起控制作用。xjdk 积分 127帖子 86#132004-6-12 17:44 分别计算荷载引起的内力值,谁大谁控制george 积分 1688帖子 1016#142004-6-25 22:56 zhyd wrote: 上述各位的说法是采用定性分析法,可能会带有不确定性。 我的方法是按两种控制都算一下,那个大就说明是由那种荷载控制,这样可以避免由认为判断所带来的误差。 应该是这样。如浙江大学出版社舒士霖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就有这样的例题。shellygp 积分 463帖子 322#152004-12-1 15:48 我建议大家看看这个帖子: /forum/viewthread.php?tid=60485&h=1#267736yj0976 积分 111帖子 87#162006-1-23 11:37 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多时,但最近看了okok论坛上的帖子之后才有所明白,正如poppy.l 所说的,应该把两种组合都算一遍,如果1.35G+0.7*1.4Q>1.2G+1.4Q ,则以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来计算。窗体底端窗体顶端荷载组合详解 荷载组合详解 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两者中的分项系数取值不同,这是新规范不同老规范的地方,它更加全面地考虑了不同荷载水平下构件地可靠度问题。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除了基本组合外,还针对于排架、框架等结构,又给出了简化组合。2)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是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标准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短期效应组合相同,主要用来验算一般情况下构件的挠度、裂缝等使用极限状态问题。在组合中,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即超越概率为5的上分位值,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由荷载规范给出。频遇组合是新引进的组合模式,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等于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该系数小于组合值系数),其值是这样选取的:考虑了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其值的次数或大小的时间与总的次数或时间相比在10左右。频遇组合目前的应用范围较为窄小,如吊车梁的设计等。由于其中的频遇值系数许多还没有合理地统计出来,所以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段的时间。准永久组合在某种意义上与过去的长期效应组合相同,其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它考虑了可变荷载对结构作用的长期性。在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超越荷载准永久值的概率在50左右。准永久组合常用于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状态影响的分析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于裂缝控制等级为2级的构件,要求按照标准组合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在按照准永久组合时,要求不出现拉应力。还有就是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问题 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 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 yuan80858 积分 281帖子 226#22004-10-21 15:59 好文章杨宇天 积分 98帖子 89#32004-11-7 23:12 谢谢楼主的奉献!shellygp 积分 463帖子 322#42004-12-1 11:20 楼主说得还是不甚详细,例如即使按照一般框排架简化规范条款有下列比较方程式: MAX(1.2*G+1.4*MAX(Q1,Q2),1.2*G+0.9*1.4*(Q1+Q2)<1.35*G+1.4*组合系数1*Q1+1.4*组合系数2*Q2 如何得出G/(Q1+Q2)>2.8?shellygp 积分 463帖子 322#52004-12-1 11:24 我觉得在当今计算机应用如此广泛的年代,我们看问题应该更严谨,计算思路应该多从一般性来考虑,这样才不容易出错和程序的实现,程序考虑的特殊简化越多,BUG也就可能越多。toyitakutasa 积分 3帖子 4#62007-10-25 10:50 0 分 楼主说到频遇组合用于吊车梁设计,但现行规范及设计手册也没有提到用频遇组合,能否说具体点?窗体底端窗体顶端在规范第3.2.5条: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 0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第4章“楼面和屋面活荷载”之强制性条文:那怎么才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怎么才是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maomao8863 积分 11帖子 9#22003-8-25 19:44 对呀,我也有这个问题 我们以前一般就取简单组合,就考虑一种可变荷载的情况下是 1.2G+1.4Q 现在是否还是这样呢?tomsword 积分 104帖子 49#32003-8-26 10:29 我认为要看可变荷载和永久荷载的标准值哪个大了,谁大就是由用谁控制的组合,采用相应的系数了jfssally 积分 141帖子 108#42003-8-27 13:12 12 标准组合:1.00x恒+1.00x活 13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x 14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y 15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x 16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y 21 标准组合:1.00x恒+1.00x活+0.60x1.00x风x 22 标准组合:1.00x恒+1.00x活-0.60x1.00x风x 23 标准组合:1.00x恒+1.00x活+0.60x1.00x风y 24 标准组合:1.00x恒+1.00x活-0.60x1.00x风y 25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x+0.70x1.00x活 26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x+0.70x1.00x活 27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y+0.70x1.00x活 28 标准组合:1.00x恒-1.00x风y+0.70x1.00x活 85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1.00x地x+0.38x竖地 86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1.00x地x+0.38x竖地 87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1.00x地y+0.38x竖地 88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1.00x地y+0.38x竖地 89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0.20x1.00x风x+1.00x地x+0.38x竖地 90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0.20x1.00x风y+1.00x地y+0.38x竖地 91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0.20x1.00x风x-1.00x地x+0.38x竖地 92 标准组合:1.00x(恒+0.50x活)-0.20x1.00x风y-1.00x地y+0.38x竖地 125 准永久组合:1.00x恒+0.50x活 126 基本组合:1.20x恒+1.40x活 127 基本组合:1.35x恒+0.70x1.40x活 128 基本组合:1.20x恒+1.40x风x 129 基本组合:1.20x恒+1.40x风y 130 基本组合:1.20x恒-1.40x风x 131 基本组合:1.20x恒-1.40x风y 136 基本组合:1.20x恒+1.40x活+0.60x1.40x风x 137 基本组合:1.20x恒+1.40x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