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技巧.doc_第1页
pkpm技巧.doc_第2页
pkpm技巧.doc_第3页
pkpm技巧.doc_第4页
pkpm技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框架柱截面估算: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1。按轴压比要求又轴压比初步确定 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microN = N/Acfc式中 $microN - 框架柱的轴压比Ac -框架柱的 截面面积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N = gQSN12式中: 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sup2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N-柱荷载楼层数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1=1.05,三一级抗震时1=1.051.15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2 =1.1,角柱2 =1.2-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框架柱轴压比 $microN 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轴压比限值 0.7抗震等级为二级时, 轴压比限值 0.8抗震等级为三级时, 轴压比限值 0.9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 轴压比限值 1.0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 此外,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也可以参见下面的帖子: /forum/viewthread.php?tid=84179&h=1#374120 /forum/viewthread.php?tid=92598&h=1#406353 /forum/viewthread.php?tid=87414&h=1#388547 2梁截面估算: 梁高与跨度的关系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梁宽主梁 200,250,300次梁 200跨度较小的厨房和厕所可以取到120,1503楼板厚度估算: 单向板:短边的1/35双向板:短边的1/40悬臂板:悬臂长的1/12同时要遵守混凝土规范10.1.1中对板的最小厚度规定2、梁截面的确定:在一般荷载情况下。框架粱截面高度H=(118到L10)倍梁跨度,且不小于400mm,也不宜大于14净跨。梁的宽度=1/2到1/3梁高,且不应小于200MM。3、地圈梁我了解不多,因为平时做都是取的240mm240mm,412,8200(100)。具体可能你还是得去查下有关的资料。楼板的配筋、梁、柱的配筋,都要通过荷载、系数、你的建筑的结构方式等等等等一系列的结构计算得出结果。建议你去找一个会算的给你算或者直接做图。望回答满意。;柱截面估算: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 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1.05、八度抗震:=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 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 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M)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丁类建筑,其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1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中小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中等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但房屋较高的大城市市区。 2 在确定城区的地面粗糙度类别时,若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述原则近似确定: 1)以拟建高耸结构为中心,2km为半径的迎风半圆影响范围内的建筑及构筑物密集度来区分粗糙度类别,风向以该地区最大风的风向为 准,但也可取其主导风。 2)以半圆影响范围内建筑及构筑物平均高度 来划分地面粗糙度类别:当h18m,为D类,9mh 18m,为C类,h9m,为B类。 3)影响范围内不同高度的面域按下述原则确定,即每座建筑物向外延伸距离为其高度的面域内均为该高度,当不同高度的面域相交时,交叠部分的高度取大者。 4、适用范围 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电梯机房水箱夹层通常是600800MM,不是走管道用的,而是防水用的,水箱通常做在夹层上面的水箱间内,并再架高500MM以上,这时的架空部分才是走管道用的!1标准组合 荷载分项系数 1.0。主要用于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或浅基础底面尺寸的计算组合表达式 : (1)恒 +活(2)恒 风x&y (3)恒+活 0.6风x&y (4)恒 风x&y+0.7活 (5) (恒+0.5活)地x&y+0.38竖地 (6) (恒+0.5活)0.2风x&y 地x&y+0.38竖地 (7)恒+吊 (8)恒+活+0.7吊 (9)恒+活 0.6风x&y+0.7吊 (10)恒 风x&y+0.7活+0.7吊 (11)恒+吊+0.7活 0.6风x&y (12) (恒+0.5活+0.5吊)0.2风x&y 地x&y+0.38竖地 2基本组合 主要用于基础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如基础抗弯、抗剪、抗扭 、冲切,局部承压等。 组合表达式: (13)1.2恒+1.4活 (14)1.35恒+0.7X1.4活? (15)1.2恒 1.4风x&y (16)1.2恒+1.4活 0.6*1.4风x&y (17)1.2恒 1.4风x&y+0.7*1.4活 (18)1.2(恒+0.5活) 1.3地x&y+0.5竖地 (19)1.2(恒+0.5活) 0.2风x&y 1.3地x&y+0.5竖地 (20)1.2恒+1.4吊 (21)1.2恒+1.4活+0.6*1.4吊 (22)1.2恒+1.4活 0.6*1.4风x&y +0.7*1.4吊 (23)1.2恒 1.4风x&y +0.7*1.4活+0.7*1.4吊 (24)1.2恒+1.4吊 0.6*1.4风x&y +0.7*1.4活 (25)(恒+0.5活+0.5吊)+ 0.2风x&y +1.3地x&y+0.38竖地 3准永久组合 主要用于基础沉降计算和裂缝宽度计算。 组合表达式: (26)恒+0.5活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g 0.60.7; 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想先谈谈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上部设计: 1、框架结构体系是由竖向构件的柱子与水平构件的梁通过节点连接而组成,既承担竖向荷载,又承担水平荷载。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体型。其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过多时,会发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破坏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框架结构体系一般在商场和办公楼中被广泛应用,现在的住宅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以下就介绍常规的多层现浇框架结构体系的一些基本要点。 2、结构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应尽可能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减少结构扭转的可能性。框架结构应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成双向刚接框架,也就是说,应尽量避免在特殊情况下,形成只有单跨单向的单柱体系。还要尽量统一柱网及层高,以简化设计和施工。在多层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20或C25。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以形成延性框架。 3、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截面高度h=1/6 1/12 H,截面宽度b=11/1.5 h,其中H为房屋层高。也可按轴心受压柱估算,考虑弯矩的影响,将轴力乘以1.21.4的放大系数。框架主梁的截面尺寸:截面高度h=1/10 1/14 L,截面宽度b=1/2 1/3 h,其中L为梁的计算跨度。可根据跨数、荷载、承重、非承重选取大者或小者,一般可取h=L/10,b不宜小于200mm,也不宜小于h/4。次梁的截面高度h=1/12 1/16 L,应比框架主梁高度至少小50mm,可以的话,最好比主梁小100mm。次梁的截面最好比主梁宽度小50mm,一般可取200mm或250mm,但不应小于150mm。主次梁相交处应注意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的增设。 4、楼板的结构体系常用的有双向板和单向板两种。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次梁使楼板尽量成为双向板结构,这样可以使整体受力更加合理,配筋也更加均匀,楼板厚度也可以比单向板要薄一些。通常,单向板板厚可取h=1/30 1/35 L,双向板板厚可取h=1/35 1/45 L,可根据荷载、跨数及使用实际情况取大者或小者。一般来说,框架结构的楼板板厚不宜小于100mm。另外,还要注意楼板开洞的各种处理方法。 5、普通楼梯是多层房屋的竖向主要通道之一,要注意楼梯柱TZ的灵活布置及楼梯梁的合理选择和布置。要保证楼梯梁下的净高不应小于2m,楼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一般来说,板式楼梯板的板厚可取h=L/30。要注意的是TZ设置处的梁上应增设附加箍筋或吊筋。如果框架结构中设置了电梯井、楼梯井或其他剪力墙型的抗侧力结构后,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这时,因为剪力墙数目一般很少,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6、自动扶梯是现在大型商场所必需的竖向通道之一,要注意自动扶梯相交处的框架梁高度和宽度的特殊要求。由于自动扶梯的存在,该处的框架梁宽度不宜小于350mm,高度一般也不小于1000mm,而且在梁上部还要按建筑要求预留缺口形状,以方便自动扶梯的安装。 7、要注意楼面梁和屋面梁的不同,屋面梁要有防水的翻边处理。在设计结构详图时,要跟建筑专业密切配合,力争结构合理,形状美观,功能到位。在结构详图中要特别注意构造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和分布钢筋的布置。结构详图要做到尺寸明确,钢筋小样明确,标高和平面位置明确定位。 8、结构的构造要求是保证计算简图正确性的必要条件。由于实际情况和计算简图的差异,所以必须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调整(包括内力和构造)。 9、荷载的取值并不是越大就越安全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计算。 既然说了上部结构设计,就不妨再说说多层框架房屋地基基础设计 1、要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质报告。熟悉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了解勘察结论和计算指标的可靠程度,进而判断报告中的建议对该项工程的适用性。这里,要把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拟建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2、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基本要求下,尽量采用比较经济的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应从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场地土层的分布情况及稳定性,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筑物的体型、结构类型和荷载性质与大小,还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3、多层房屋一般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一般先由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然后再进行基础截面设计验算。基础高度由混凝土抗冲切和剪切条件确定,基础配筋则由基础验算截面的抗弯能力确定。除满足计算要求以外,还要满足一些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或计算基础沉降时,应考虑设计地面以下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力的作用;而在进行基础截面设计中,应采用不计基础与上覆土重力作用时的地基净反力进行计算。 4、在地基处理时,要针对地质报告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