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关键词 1一、前言1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背景和上市情况2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3(一)银行上市有助于获得多元化资金和再融资渠道3(二)银行上市有助于规范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4(三)银行上市有助于优化约束机制41内部约束机制42外部约束机制5(四)银行上市有助于优化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5(五)银行上市有助于实现内部各要素最优配置5(六)银行上市有助于改善经营状况6四、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6(一)资本充足率6(二)不良资产率7(三)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8(四)存贷比8(五)资产负债比 9(六)成本收入比 10(七)拨备覆盖率 10(八)资产利润率 11五、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的问题 12(一)上市后面临盈利压力和贷款风险 12 (二)上市后面临资本市场的巨大风险 12(三)上市后仍没有解决高位的资本负债比问题 13(四)上市后面临内部治理不完善的问题 13(五)上市后面临信息披露的挑战 13六、对策建议 13(一)发展混业经营,壮大综合实力 14(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4(三)找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资本结构 14(四)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4(五)转变经营管理理念 15(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15七、结束语15参考文献16I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分析摘要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金融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银行业开放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是资本市场和银行业的一项大事,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的绩效问题对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背景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银行本身发展乃至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绩效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最后得出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启示和建议。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上市 绩效 影响一、 前 言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国家,银行上市已经相当普遍。纽约证券交易所约有900家上市银行,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0;纳斯达克的银行也有900多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9;东京交易所则有160多家上市银行。著名的商业银行如花旗、大通曼哈顿、道富等均为上市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是香港著名的蓝筹股。1金融股以其回报稳定、股本规模大等特点,成为证券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金融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银行业开放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但上市不是目的,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或提高资本充足率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动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浅层次的原因,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股权关系,建立健全运营机制,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才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并最终实现上市的最重要目标。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必将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绩效问题对完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背景说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银行本身发展乃至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绩效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启示和建议。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背景和上市情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构成,不可避免地要走进行股份制改革进而实现上市的道路,从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理顺股权关系,建立健全运营机制,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这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因此,为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建设并加快其发展,早在2000年之前,国家就已经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如1998年向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1999年剥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4万亿不良资产等,但效果都不甚理想,甚至改革当年就出现不良资产反弹,财务状况恶化,到2002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占GDP的20的比重。2又譬如施行改善国有商业银行高位的不良资产率的措施它从过去就一直在经济上困扰着一些投资者,特别是外国投资者,而在2000年之后仍在继续着,这同时也影响着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然而效果仍旧不显著,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仍旧处在高位。3出现这些结果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每次改革都不彻底,只是主要着眼于财务救助,缺乏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的配套改革。以上这些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自身经营经营困境以及加入WTO后日益增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导致的发展问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带有一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纵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这个时间段的自身条件和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事实上已经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改革和进行上市发行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内部条件已初步具备,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由直接向间接逐步过渡,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如建立统一法人体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改善内控机制、进行组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收缩经营战线、推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观念等,特别是国有银行与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彻底脱钩,相当部分的不良资产已通过AMC(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剥离,为国有商业银行减轻了包袱,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4第三,国内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完善也从客观上为国有银行上市提供了条件。值得欣喜的是国家及时明智的做出了决策,自2005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经过股份制改造实行上市。建设银行于2005年10月27日在香港市场发行H股公开上市,此后又于2007年9月25日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功发行A股;中国银行首次实践我国商业银行A股H股的上市模式,于2006年6月1和7月5日先后在香港和内地上海市场挂牌,发行H股、A股并成功上市;工商银行则开创我国银行业境内外A+H股同时发行、同步上市模式之先河,于2006年10月27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挂牌上市,完成股票界交易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IPO,投资价值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和推崇。2009年,中国农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2010年完成A+H两地上市。至此,四大行均以A+H的方式实现境内外两地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外在市场压力努力达到改善银行治理结构和建设信用文化的目标,这不仅显著扩大了A股市场规模,大大提高了A股公司整体投资价值,而且推动了资本市场创新,有力地稳定和促进了境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上市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和净利润相比上市之前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整体资本充足,质量较上市之前有了极大改善。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银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被寄以厚望,因为面对着中资和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上市改善绩效问题以此来提升其竞争力。作为改造的第一步,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来完善治理结构成为一条必由之路。建、中、工、农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成功上市,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试点和股权多元化方面已分别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将在下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展开理论分析:(一)银行上市有助于获得多元化资金和再融资渠道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形成良性的资本补充机制,用于扩大经营或补偿资本充足率,改变国有独资的股权结构和股东行为,解决多目标约束下缺乏真正的责任主体承担银行风险的问题,是银行机构发展业务,扩大科技投入,改善经营和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允许其他投资主体进入,还会有众多分散化的投资人,特别是如果能引入海内外战略投资人,则可以形成主体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可以获得资金和再融资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参与上市银行的发展和壮大。商业银行上市后实现股份多元化,有利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二)银行上市有助于规范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通过上市能够有效地消除所有权与管理权不分产生的各种弊端,明晰界定自身股权,实现股权多元化,加强外部监督,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风险防范水平,并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接轨,锻炼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就必须根据法律规范并以公司章程的形式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分配权力,形成有效的权利制衡机制,来实现公司的决策效率。例如中国银行上市后,根据股份公司的机构设置要求,全面进行了组织机构改革,设立了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构成的现代股份公司治理架构;聘任国际知名的外部独立董事参与决策和监督,对董事会决策起到了有效的制衡作用:股份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稽核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人事和薪酬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5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根据董事会授权,制定相关政策,行使相应监督职能。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可以合理地实现各个职能机构的功能,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经过一系列的股改上市,中国银行的经营绩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其资本质量,抗风险能力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5通过中国银行的改革,不难看到,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都是成功的,改革成果也是喜人的。此外,通过公开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总值可以清楚计算。在中国A股市场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本,每股价格清楚明了,市值已经跻身全球资本市场的二十大银行之列,其中农行总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三)银行上市有助于优化约束机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进而上市,就是要建立与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相适应的金融股权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获得独立的法人股权地位和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股权明晰。1内部约束机制股权的多元化有助于解决对经理人和上市银行的经营行为的监督动力和监督机制问题,股东就可以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上投票来约束经理人和上市银行的经营行为,此外,内部约束机制还可以体现在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内部监督管理部门,对本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内部监督,保证资产优良和经营理性。因此,建立有效的内部权利约束机制,可以形成对经营机构和人员的股权约束,防止诸如“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大大提高管理绩效。2外部约束机制严格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保证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数据的真实性和经营业绩的透明度,会督促银行优化资金结构、降低金融风险、致力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国内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对银行高管形成极大的压力,推动银行高管努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公司业绩,如降低不良资产率、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压缩费用支出、提高利润等。如果内部人做假账,将受到法律的制裁。6市场监督得到加强,在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的监督之下,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例如06年纽约时报报道建行隐瞒不良资产,负责建行外部审计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立即出来澄清事实。可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得其与银行内部审计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体现出公正、公开。(四)银行上市有助于优化对经理人的激励机制改革以前,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的评价和激励基准具主观化和行政化,这导致主要商业银行和高管业绩没有客观标准,而且评价主要依靠报告和宣传等软性指标,容易产生道德风险。5而上市之后,股价可以成为对银行和银行高管的评价和激励的基准之一;其次,银行不同金融产品之间的竞争、银行公开披露的经营信息以及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都能显示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从而有可能建立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并把他们的报酬及职务晋升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三是银行改制上市可以提供对经理人多样化的激励方式,除了职位激励、货币激励、精神鼓励等,还可以进行股权激励,如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从而可以把物质刺激与精神鼓励、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起来,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五)银行上市有助于实现内部各要素最优配置商业银行是以风险中介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在股票价格的指示器作用下,银行的各项资产(负债)都依据风险予以定价,其组合最优时,股票价格相对最高。如果组合或定价不合理,股票价格就下跌,迫使管理层做出调整。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会在资本充足率、资产增长和资产结构、资产负债率、费用、分红等变量之间寻求最优组合。3很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形成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激励,加速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因而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六)银行上市有助于改善经营状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数量巨大的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上,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的大量不良资产既有政策上的原因,又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自身经营上的原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对4行316个二级分行检查发现,主要由于企业问题和宏观经济等外部原因产生的不良资产占全部不良资产的80.7,其中由于政策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占29.2。政府干预一方面容易直接产生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使银行高管放松内部管理,从而间接产生更多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以后,政府行政干预减少了,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增强,保持了银行商业化经营的独立性,经营状况随着呆账坏账的减少和有效控制也得到改善,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平衡发展,同时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和存款者的利益。四、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由此可见,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绩效方面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上文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可以发现银行上市对其绩效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影响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方面有很多,在与体现银行绩效最紧密相关的经营能力的数据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因此,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特点,笔者选择以下几个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根据具体指标考察上市对绩效的影响情况:(一)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是考察银行抗风险能力,衡量银行的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38,整体资本充足,质量较好;7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87,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35;8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5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61;。9 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07,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76。10表1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资本充足率()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10.0410.4213.5913.3413.4311.1412.5812.97工商银行-9.8914.0513.0913.0612.3612.2713.17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11.3213.5912.1112.5812.1611.712.6813.68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9.4110.0711.5911.94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004-2009年的年度报告以及农业银行2004-2011年的年度报告。如无说明,下同。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较上市前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有效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充分保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有效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使得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加强。工行、农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从2005年、2009年完成股份制改革以来,税后利润平稳快速增长,但是从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上市后资本充足率呈现波浪变化的数据也表明,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改善情况仍存在问题。(二)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率反映了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是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反映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由于银行大部分资产为信贷资产,所以该指标的高低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到2003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1.92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资产比例为20.36,不良资产约2.8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全部贷款的28.68。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内部消化和外部剥离两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截止2012年3月,中、建、工、农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分别降低至1、1.09、0.94、1.55%。7 8 9 10表2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不良资产率()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5.124.624.043.122.651.521.11工商银行21.164.693.792.742.291.541.080.94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3.923.843.292.62.211.51.141.09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4.322.912.031.55由表2可以看到,四家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市后较之上市前均有明显下降,可见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和严格控制贷款质量的基础上,上市后由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现了不良资产率的大幅度下降。其中以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表现最为优秀,不良资产率下降幅度较大,反映呆坏账有效减少。不良资产率的下降不仅能够提高银行资产状况,同时能够提高银行绩效水平。(三)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被用于衡量银行的资本化水平,所有者权益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提高会促使股东更加关心银行经营,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银行效率的提高。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应当适中。表3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权益比()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4.814.937.297.086.735.886.466.39工商银行-4.046.286.276.225.766.116.19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56.276.066.46.195.816.486.65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4.143.865.255.56从表三数据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以后权益比都有所提高。农行在上市前,权益比一直维持较低水平,上市后权益比显著提升,其中工商银行的增长比例最大。(四)存贷比存贷比是银行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相互之间的比值,主要测度银行资源配置能力,资金运用多元化的程度,表明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从银行盈利的角度来说,存贷比越高,银行盈利能力越好;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来说,存贷比不宜过高,否则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严重的会造成银行破产关闭。表4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存贷比()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64.2260.3559.3863.6263.7172.0471.7268.77工商银行60.0755.8855.6459.0555.658.6260.9363.52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63.861.3760.8761.459.560.2462.4765.05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74.1870.0966.3765.8750.8453.553.8756.11表4数据显示上市前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较大,存在较大的贷款风险(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而上市后各家银行的存贷比都有所下降。但是,上市后各家银行存贷比不稳定,有上下波动的现象出现,这个方面也表明上市后银行业务种类收入存在一定的上下变动。相比之下农行的存贷比在08年之前一直是最高的,经过08年的改革绩效有所好转。存贷比下降,说明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多元化程度提高,资产流动性增强。(五)资产负债比资产负债比指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资产的总和同所有负债的总和相除得到的一个比值。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大致知道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构成状况,就是自有的权益同负债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通常是用这个指标来衡量经营风险情况。一般认为,自有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比较低,相对来说,企业的资金利用就不是太有效率。表5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资产负债比()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0.880.850.920.920.930.940.940.94工商银行1.10.960.940.920.940.940.940.94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0.950.940.940.940.940.940.930.94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0.980.980.981.140.960.960.950.94通过表5数据可以知道,上市前后资产负债比变化不大,如此高的负债率,如果经济出现滞增和企业信贷、个人信贷出现问题,那么银行业的风险将不可避免爆发,其风险不可小视。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东南亚有些国家的银行资本负债率高达150以上,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的程度。在日本金融泡沫时期,有些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20以上,说明银行出了严重的问题。而经营状况较好的美国的银行,它们2002年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一般在12-14之间,相应的负债在86-88之间。11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高位的资产负债比问题急需改善。(六)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是银行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银行每一单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表6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成本收入比()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40.0240.8538.5735.5933.5534.9234.1633.07工商银行33.837.7535.6834.4829.5432.8730.6129.38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46.8739.293835.9230.7132.931.4729.79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44.7143.1138.5935.89通过表6可知,各家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分别较上市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可见,各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获取收入的能力均得到有效加强,带来了绩效方面的改善。(七)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分,以至于判断谁的业绩水分最大。表7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拨备覆盖率()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68.0280.5596108.18121.72151.17196.67220.75工商银行76.2854.270.56103.5130.15164.41228.2266.92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66.4866.4882.24104.41131.58175.77221.14241.44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63.53105.37168.05263.1通过表7可知,各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较上市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工商银行,增长了133。这些数据表明,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面对风险的抵御意识和防范水准有了提高,为改善银行绩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企业主权资本的比率。它反映所有者投入企业资本的获利能力。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金的利用效果越好,企业资本金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资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企业资本金盈利能力越弱。表8 相关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资产利润率()变化情况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中国银行0.490.670.91.030.941.091.141.17工商银行0.610.570.660.941.141.2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建设银行1.241.030.851.051.231.111.321.47上市情况上市前上市后农业银行-0.840.820.991.11由表8可知,各家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分别较上市前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说明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中国银行的增长幅度不大,表明其在治理银行资产方面仍有需要提高的地方。通过上述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的绩效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上市银行的治理结构指标、财务指标皆优于非上市银行,上市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从上市前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权益比、存贷比、资产负债率、成本收入比、拨备覆盖率和资产利润率等这些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股改上市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实现了资产的多元化和流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资产的配置效率。而这些指标改善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上市以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分散化和多元化,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机制,大大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经营管理效率,当然,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格局也是推动其绩效水平提高的一个外在因素。由于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时间还比较短,年度数据较少,关于绩效水平变化计量的结果并不能代表长期趋势,同时国有银行上市也对其经营管理带来一些其它负面影响。例如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银行的货币业务和资本市场对接,资本市场的动荡会加剧银行的经营风险和管理成本;引进战略投资这本身也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竞争对手;新的委托代理机制下,存在着股东与银行经营者;银行与存款人,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多方博弈,“道德风险”仍然无法避免。这些问题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绩效。11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借助资本市场的推动力,从根本上改变其盈利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依靠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队伍,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五、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的问题随着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良性运行的起点和开端,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世界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标准还有距离。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银行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和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些方面都给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提出新的严峻挑战。(一)上市后面临盈利压力和贷款风险为了满足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的要求,作为上市银行具有很大的盈利压力,对高利润的追求是每个上市公司的目标,上市银行不可能将资金持续用一于低收益的货币市场的投资,投资者也不可能认同较低的资本回收率。为了获取更加高的收益率,各商业银行会更加积极地发放贷款。从2006年上市的中工两行就可以知道,贷款发放率大大增加,报表中的利润也随之上升,但不良贷款的数字也同时上升,反映出的经营风险是很大的,如果控制不好,不良贷款将会成为上市银行最大的隐患。(二)上市后面临资本市场的巨大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着股价波动风险和被收购的风险。股票价格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股价的高低对企业的品牌声誉、投资收益以及筹资能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完善,机构投资者比例过小,广大中小投资者对股价的反映普遍较为敏感,因而股价的过高、过低或异常波动通常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上市后面临的被收购风险在近年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大背景下,金融企业之间的并购浪潮已席卷全球,跨国跨洲的并购案例也不鲜见。按照WTO的有关承诺,2006年我国取消了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内金融企业介入证券市场会直接加快与国际金融企业对接的进程,国外大型金融企业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在资本营运方面已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经验。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所承受的被兼并和收购风险不言而喻,而且这些风险都表现出较强的外部型和不可控性。(三)上市后仍没有解决高位的资本负债比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资本负债比仍旧处在高位,没有经过合理的治理改善让其下降,而发达国家的资本负债比都是低于90。高位的资本负债比虽然反映出经营风险较低,但是如果遇到经济层面的问题和信贷质量问题,就会导致银行支付能力缺乏,更有甚者造成了银行的破产倒闭。(四)上市后面临内部治理不完善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已经成功上市,但是上市后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和现实,不仅员工要更新思想观念,企业运作更要遵循市场规则,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应与上市公司在经营体制上相适应,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运行机制不畅而激发深层次矛盾,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而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公司治理制度仍有待完善,管理机制改革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和生存压力,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尚待进一步的更新和突破。(五)上市后面临信息披露的挑战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是新协议的三大支柱。商业银行要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就必须遵守巴塞尔协议,同时接受我国银行业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要求,达到银监会按照经营绩效类、资产质量类和审慎经营类三大类七项指标对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的评估标准。同时,作为上市公司,要按照上市地证券监督管理当局和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要求,信息披露将更加统一、严格、规范和透明,确保披露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这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经营管理信息的透明化是全新而严峻的考验,必然要求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树立审慎、稳健、透明和合规的经营理念。六、对策建议随着世界大型金融机构对中国渗透的逐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变得更加迫切,也更加显得有意义了,而根据2011年各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年报数据也显示,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总体实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这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是一条完全正确的路。为了适应现代银行业激烈竞争的需要,国有银行必须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系统更新、发展思路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从整体能力的角度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一)发展混业经营,壮大综合实力为了能够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西方主要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扩大业务范围,走全能化发展道路,以降低资金成本、减少风险,从而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以达到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12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证券、基金、债券、QDII、保险等代理业务,进一步拓展综合化经营,发展低风险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和收益结构,促进业务战略转型。通过拓宽综合经营业务而多元化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优化收益结构,扩大非利息收入来源,提高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应按照经济、合理、效益原则,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陈腐的企业文化,打破行政划分格局,对分支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改善组织结构,改造基层网点,在效益好的区域增设机构,撤销不发达地区多余的分支机构,压缩中间管理层,加大管理幅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基础,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三)找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资本结构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加强发放信贷力度之外,要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抓住当前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形势,积极开发县域金融市场,开拓新的中间业务,13面对利率市场化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灵活地回避各种的经营风险,发展理财业务,变被动型负债为主动型负债,充分利用资金的转化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此外,营销对公存款和机构存款,降低平均负债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四)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首先计量和管理各类市场风险,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计量系统,实现科学的预期获利,稳步提高市值。追求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最终目标。14但是,商业银行不应简单追求短期盈利,而必须实现有战略目标的持续稳定增长。然后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平衡关系,借鉴国际先进银行资金缺口管理方法,通过调整利率敏感和非利率敏感的资产负债组合结构,改变资金缺口的大小,以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五)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对于公开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资本市场提出的资本回报要求,即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传统的“以规模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14为此,上市商业银行要树立市值最大化的观念,逐步将价值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经营管理当中,运用价值管理理念指导经营管理实践,通过对价值的管理实现业务长期持续的有效发展。(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任何资产质量的变化都将被真实披露,并直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调整,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经营的安全性、盈利的真实性和在市场上的信誉,进而影响到银行的市场价值。15无论从满足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还是从促进银行稳健发展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甲酸丁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胃肠解痉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口腔清洁用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中国通机尼龙制品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绍兴中恒电气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2025年称重给料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便携式振动分析仪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互联网金融的智能投顾与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智慧农业的农业大数据分析、精准种植决策系统建设与应用策略的实践、探索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时尚行业市场部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陕西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 《车载充电器》课件
- 2025年浙江东阳市九年级中考语文3月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4年沈阳市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绝经后出血》课件
- 食品合作商合同协议
- 中药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脑梗死的介入治疗
- 生物柴油项目申报材料范文模板 (一)
- 私人店铺用工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