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肖忠华1, 戴光荣2(1. 肖忠华,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 戴光荣,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料库语言学给语言研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中语言教学是广泛运用语料库的领域之一。正如Leech(1997)指出,语言教学与语料库研究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结合、学科共进的局面;他认为这种结合有三个重点:即语料库间接用于教学,语料库直接用于教学,以及面向教学的语料库建设。目前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间接应用,而直接应用一般局限于较高层次的学习者。然而,只要语料库语言学完成当前所面临的两大任务,那么语料库必将在语言教学中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时发挥更为根本的作用。学习者语料库作为一种面向教学的语料库资源,既可直接也可间接用于语言教学。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被动句式习得情况的案例分析表明,对比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为学习者中介语预测、诊断与阐释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教学;对比语料库语言学;中介语;二语习得;被动语态Using Corpora in Language PedagogyA Case Study of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Learner English Xiao Zhonghua1,Dai Guangrong2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2.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ies, Fuzhou, Fujian 350108)Abstract:Since the 1990s corpora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study of language. Language pedagogy is one of the areas which have used corpora extensively. Leech (1997) observes a convergence between 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which he thinks has three focuses: namely the indirect use of corpora in teaching, the direct use of corpora in teaching, and further teaching-oriented corpus development. Presently corpora have primarily been used indirectly in language pedagogy while the direct use of corpora in teaching is largely confined to learners of more advanced levels. Nevertheless, as long as the two tasks currently faced by corpus linguistics can be accomplished, corpora will play an even more essential role in deciding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Learner corpora as a kind of teaching-oriented corpus resources can be used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language pedagogy. A case study of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the 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 demonstrates that contrastive corpus linguistics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predicting, diagnosing, and explaining the learners inter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Key words: corpora; language pedagogy; contrastive corpus linguistics; inter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assive voice收稿日期在线优先出版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YY011);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十一五”国家级课题项目(FIB070335-A15-11);国家精品课程综合英语教程支持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ZH09-004);福建省教育厅资助课题(JBS09376);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GYS0827)。作者简介1. 肖忠华,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语言对比与翻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2. 戴光荣,男,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讲师,翻译学硕士,主要从事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与翻译、隐喻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掀起了一股运用语料库的热潮。每两年举办一次的 “教学与语料库”国际研讨会日益受到重视,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它们是Lancaster (1994, 1996), Oxford (1998), Graz (2000), Bertinoro (2002), Granada (2004), Paris (2006), 以及Lisbon (2008)。,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与会,可以说是这一热潮的明证。这种热潮也可以从出版的文献看出来:除了大量期刊论文之外,至少已有25本英文专著与论文集专门探讨教学与语料库这一话题例如Wichmann et al (1997)1,Burnard & McEnery (2000) 2,Kettemann & Marko (2002) 3,Hunston (2002) 4, Granger et al (2002) 5,Sinclair (2003,2004) 67, Aston et al (2004) 8,Gavioli (2006) 9,OKeeffe, McCarthy & Carter (2007) 10,以及Aijmer (2009) 11等。这些著作涵盖了语料库运用于语言教学的诸多方面,如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描写、课堂语料分析以及学习者语料库研究12。在国内,语料库与外语教学也是近年来语料库研究的一大热点,现已出版有关专著和论文集多部例如杨达复13,濮建忠14,何安平1516,卫乃兴、李文中、濮建忠17,杨惠中18,王立非、梁茂成19等。(参阅肖忠华、许家金20)。Leech21指出,教学与语料库研究之间显然已经形成一种相互结合、学科共进的局面;他认为,这种结合有三个重点:首先是语料库间接用于教学(即如工具参考书的出版、教材开发和语言测试等);其二是语料库直接用于教学(即“教语料库语言学”,“教如何利用语料库”,以及“用语料库来教”);第三是面向教学的语料库建设(如专门用途语言语料库、学习者语料库)219。本文将结合Leech的三个重点,探讨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潜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揭示对比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展望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前景。一、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间接运用工具参考书的出版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间接运用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如大纲设计与教材开发、语言测试、教师发展、以及工具参考书出版等。我们对前几项已有另文探讨20,这里主要探讨语料库在工具参考书出版方面所起的革命性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少听到有词典或参考语法等工具参考书籍没有依赖于语料库的。结果,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语料库这个术语的人都在利用语料库的研究成果4。语料库在词典编撰方面有多方面的用途,其中最大的优点在于语料库的可机读性,能让词典编撰者从大量语料中快速获取真实而典型的语料作为例证。第二大优点在于语料库能提供有效的频率信息以及搭配量化数据。如Cobuild 1995,Longman 1995等词典都包括此类词频信息。频率数据在频率词典中尤为重要,这类词典可有效帮助学习者把握现代语言中的核心词汇,如Routledge频率词典系列中,现已出版了如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和汉语等频率词典。这类频率信息对于教材编写者与语言学习者而言都非常有用。语料库在辞书编纂中的另一大好处在于语料标注。许多语料库都标注有文本信息(如语体,语域)以及社会语言学的元语信息(如语言使用者的性别与年龄)。其他类型的标注如词性、词义消歧也有助于多义词与同形异义词的分辨。监控语料库还可以允许词典编撰者跟踪词义在历时语料中的变化,从而更准确地呈现词汇的最新含义及其来龙去脉。此外,语料库的实证证据还可以验证词典编撰者的个人直觉,因为这种直觉并不完全可靠22,这样就可以使得词典条目更加准确。以上所述,与Hunston4总结的基于语料库的词典及其他工具书的五大“强调”相吻合,即:强调频率信息,强调搭配与短语信息,强调语言变异,强调词汇在语法中的地位,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在词典家族中,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要数学习者词典。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词典编撰历史不长。1987年出版的Collins Cobuild英语词典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基于语料库”的词典。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词典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包含从语料库中获取的定量数据。另外一个重要特征也与频率信息相关,就是学习者词典中用以解释词条的目的语所采用的词汇也受到限制。因为学习者的词汇量不够大,这就要求词典编撰者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况,尽量使用常用词来解释。大多数学习者词典都制定出用来解释词条的词表,通常是大型语料库词表中前2,000到2,500的词。其他有代表性的学习者词典有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三版),牛津高级学习者词典(第五版),以及剑桥国际英语词典等。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撰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从语料库中选择例句。传统词典编撰者认为学习者难以理解从真实语料中获取的例句,因此他们大多通过内省的方式来编造例句,突出那些需要解释的词,在想象出来的简单例句中,让学习者把握该词的句法与语义特征。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撰改变了这一模式,它采用真实语料来做例证。 因此,采用真实语料作为例句是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词典编撰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同样,语料库也对参考书的出版具有深远影响。例如,拜伯等1999年出版的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23可以说是继夸克等英语语法大全24以来的又一个里程碑。该书完全基于四千万词的朗文口笔语语料库,通篇使用真实语料例句阐述。其特点是考虑语体变异,探讨口语与书面语语法差异,并把词汇作为语法描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它基于语料库的名著包括Collins Cobuild系列,如Collins Cobuild英语语法、Collins Cobuild英语用法,以及两卷本的Collins Cobuild语法型式。二、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直接运用在Leech21的三个重点之中,语料库直接运用包括“教语料库语言学”,“教如何利用语料库”,以及“用语料库来教”。“教语料库语言学”意味着把语料库语言学,如同句法学、语用学一样,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进行教学。“教如何利用语料库”,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语料库开展自己的学习与研究25。一旦学生掌握了必备的语料库知识与技巧,语言学习活动将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用语料库来教”意味着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来教与语言或语言学学科相关的课程。如果“教语料库语言学”与“用语料库来教”主要与语言学专业密切相关,那么“教如何利用语料库”则适用于涉及到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各个学科,使学习者从所谓的“数据驱动学习”(DDL)或“探索性学习”中获益。就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而言,传统的3P 教学模式(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未必合适,而具有探索性的3I模式(即Illustration-Interaction-Induction)可能更为适用。Illustration 指学习者观察真实语料,Interaction指学习者讨论并分享在语料中的发现,而Induction 则指学习者对某个语言点归纳出自己的规则,而这样得出的规则在随后观察更多语料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26。这种3I 教学模式显然与Johns27的“数据驱动学习”有异曲同工之效。在他看来,“研究不能只留给研究人员去做”。他主张语言学习者成为“研究者”,做语言研究的侦探:“每个学生都是福尔摩斯!”272 为适应不同层面的学习需求,数据驱动学习可以由教师指导,也可由学生主导,但总的来说,数据驱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这种自主式学习过程“让学生作为一个研究者,期待在语言学习中有独到的发现,从而做出个人应有的贡献”2110。Johns27将数据驱动学习中借助语料库进行归纳式推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检索结果的)观察,(对显著特征的)分类,以及(对规则的)概括。这三个阶段与Carter & McCarthy26提出的3I大体一致。到目前为止,语料库直接运用于语言教学主要集中在较高层次学习者层面,如高等教育,而在普通英语教学,尤其是中学教学中,语料直接运用于教学仍然并不多见28。三、面向语言教学的语料库开发运用学习者语料库与中介语研究目前,面向语言教学的语料库主要包括专门用途语言语料库,平行语料库,以及学习者语料库。我们对专业交流教学与专门用途语言语料库已有论述20,有关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也另文探讨29。本文主要探讨学习者语料库与中介语研究。近年来,语料库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进展可以说是主要体现在为语言教学和中介语研究而创建的学习者语料库。如果说目的语母语语料库为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那么学习者语料库则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30。学习者语料库对于语言教学与二语习得研究来说非常重要,这可从近10来出版的研究成果看出1231 32。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心智表现与发展过程如何形成或制约二语产出”32374。语言习得发生在学习者心智中,无法直观,通常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入手。虽然把结果作为推导过程的证据并不一定可靠,但这往往又是唯一的途径。Stubbs33将语料库语言学与地质学加以对比,因为两者都涉及到过程与结果。地质学家对地震、火山等地质过程感兴趣,但这往往难以直接观察;而由地质过程所产生的岩石或地理地貌是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因此,Stubbs 33154 认为,地质过程难以直接观测,必须从结果中加以推测。同理,二语习得研究者也能通过分析学习者行为数据,来推导二语习得过程中那些不可见的心智过程。另外,学习者语料库拓宽了二语习得的研究范畴。在中介语研究中,把学习者言语行为结果放置在具体语境中展开研究,而不像传统非语境化层面上的错误分析346。迄今为止,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中介语研究基本上都属于“中介语对比分析(CIA)”35。这种方法将学习者语料同目的语母语语料或者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前者旨在发现学习者对某些语言特征超用或少用的情况,而后者旨在揭示二语学习者二语产出过程中是否存在母语迁移。除了“中介语对比分析”研究之外,学习者语料库还可以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3637。接下来我们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进行个案研究,以论证Rmer38所述的对比语料库语言学与中介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预测性与诊断性功能。四、对比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兴起了一股外语教学热,对比研究被看做外语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3940。后来对比研究方法逐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所取代,如错误分析、行为分析以及中介语分析41。20世纪90年代,对比研究开始复苏,主要归功于语料库本身所特有的比较研究方法以及多语语料库的创建414243。对比语料库语言学把对比分析与语料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为二语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研究工具。(一)对比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模式把对比分析(CA)与对比中介语分析(CIA)结合起来无疑是二语习得研究一种颇有前景的研究方法。Granger4246推出的“综合对比模式”认为:“这种综合对比模式在对比分析(CA)与对比中介语分析(CIA)之间交叉进行。对比分析能帮助分析者对中介语形成预测并通过对比分析数据进行验证;对比中介语分析结果只有在清晰的对比分析描述证据支撑下才能可靠。”如图一所示,在我们的模式中,对比语料库语言学主要考虑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母语之间的跨语言对比。这种跨语言对比分析研究的结果能帮助我们进行中介语分析。有如下几种比较方法:中介语可以与学习者的母语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对母语迁移做出正确判断。中介语也可以与目的语进行比较,帮助研究者确定特定语言特征的少用或超用幅度。一种母语背景下的学习者中介语还可以与另一种母语背景下学习者的中介语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发现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共同特征。我们希望本研究模式能展示出对比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预测功能与阐释功能。这里我们将对基于对应语料库的英汉语被动句式的研究44发现进行归纳,以期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被动句式习得情况进行预测与诊断。图一:对比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模式(二)英汉语中的被动句式该研究中采用的语料库主要是FLOB(书面英语,一百万词),LCMC(书面汉语,一百万词),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的对话部分(四百万词),以及Callhome Mandarin Chinese Transcripts语料库(汉语口语,三十万词)。在展开讨论前,先对本文涉及的英汉语被动句式的两个概念作一简单定义:施事出现的被动句称为“长式被动句”,施事没有出现的被动句称为“短式被动句”。有关英汉语被动句式的研究主要探讨了英语中be与get两个词引导的被动句式,汉语中被动标志有“被”、“遭”、“叫”、“让”、“给”等45。基于上述对应语料库的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结果概括如下。第一,英语中的被动句式使用频率是汉语中的十倍,其归一化频率分别是每百万词1,026与110。原因如下,首先,英语中be-被动句既可用于静态语境,也能用于动态语境,而汉语中的被动句式只能用于动态语境。其次,汉语被动句通常带有否定语用意义,而英语被动句(尤其是be-被动句)并非如此。再次,英语习惯于超用被动句式,这在正式书面语体中尤为明显,而汉语由于被动句的语用意义而习惯于尽量避免使用被动句。最后,汉语是属于话题取向的语言,无标记的意念被动句在汉语中远比英语普遍。如果说汉语被动句式使用范围非常有限,相比英语来说出现的频率要低,也就不足为奇了。从英汉语被动句式频率的对比研究结果可以预测,与英语母语学生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很可能会少用被动句式。第二,英语被动句式通常由助动词(be,get等)后接动词过去分词构成,而汉语被动句式的构成形式多样,可以是句法标记(如“被”);可以是含被动意义的动词(如“遭”);也可以是无标记的意念被动句。英语被动句式通过动词曲折变化加以体现,而汉语没有词形曲折变化,同一个动词可用于被动语态,也可用于主动语态。正因为如此,汉语中的助动词含义不明显。这些差异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被动句式时,可能存在如下难点:选择恰当的助动词以及动词的曲折变化形式。第三,短式被动句在英语中非常普遍,在口语与书面语中均占被动句总数的90以上。英语句子的施事不知道是谁或者没必要提及时,被动句式可以对施事避而不谈,这是一种表达策略,也可实现文体与语篇衔接目的4647。而汉语有三个被动句法标记(即“为所”、“叫”、“让”)只能用于长式被动句,其余两个被动句标记“被”、“给”,在长式与短式两种被动句中都可以出现,但它们在短式被动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英语。早期的汉语语法学家4849注意到,汉语被动句式中必须有施事。这种限制现在已经变得比较灵活了。当英语中使用被动句而没有出现施事的时候,相应的汉语表达往往可以不使用被动句式。这一发现,可以预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被动句式时,长式被动句使用频率可能会高于短式被动句。图二:汉语“被”与英语“be”被动句式的语用意义最后,英汉语被动句式的主要差异在于,汉语被动句式往往表达一种消极的语用意义。除了古式的“为所”被动句式之外,汉语一半以上有句法标记的被动句用于不好的情景,远远高于英语被动句式的使用情况(如图二)。作为汉语被动的典型句法标记,“被”字由一汉语动词(在文言文中表“遭受”意义)转变而来,所以在早期汉语被动句大多描述不好的事件50。汉语中带“被”的双音节词表达的通常是一种人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如“被捕”、“被俘”、“被告”、“被害”、“被迫”。在西方语言影响下,现在汉语被动句的这种语用限制已不再那么严格了,尤其是书面汉语更为如此。由于英汉语中被动句的语用意义差异,可以预测,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被动句式时,会比英语母语学生更可能用被动句来表达某种消极意义。接下来我们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被动句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来验证上述预测与诊断。(三)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被动句式习得情况本节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be”被动句式的习得情况,使用的语料库是由桂诗春和杨惠中教授主持创建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该语料容量为100万词,收集的是五个层次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别为中学阶段(ST2)、非英语专业12年级(ST3)、非英语专业34年级(ST4)、英语专业12年级(ST5)、英语专业34年级(ST6),每一类型的学习者语料各20万词。该语料库对学习者的言语失误进行了详尽标注,失误类型分为11大类61种51。表一:CLEC 与LOCNESS两语料库中的被动句式语料库总词数被动句频率每十万词频率LL值CLEC1,070,6029,7119071235.6(p0.001)LOCNESS324,3045,4651,685为了比较中国学习者中介语与英语母语之间的差异,我们把Louvain英语母语作文语料库(LOCNESS)作为参考标准。该语料库由英美高中生和大学生写的议论文组成,总计近30万词52。比较两个语料库中被动句式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与英语母语相比,中国学习者英语中存在被动句式少用的情况。表一显示两个语料库中被动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其归一化频率数据。可以看出,英语母语中被动句式的使用频率差不多是中国学习者英语的两倍,其对数似然比表明它们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LL=1235.6, p0.001)。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中少用被动句式很可能受汉语母语的影响。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跨语言对比与中介语研究,需要研究更多的母语背景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情况,以此来证明被动句式的少用情况是受到母语影响,而不是中介语的一项普遍特征。上文我们指出,中国学习者将比英语母语学生更多地使用长式被动句。图三是CLEC 与 LOCNESS两语料库中长式与短式被动句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英语中的长式被动句使用频率确实略高于英语母语(其比例分别是9.14%与8.44%),尽管这种差异是细微的,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LL=2.18,p=0.139)。图三:CLEC 与 LOCNESS语料库中长式与短式被动句式使用情况图四:CLEC与 LOCNESS语料库中被动句式的语用意义比较前文已经指出,汉语中一半以上的被动句式表达的意义是消极的,而英语中才占15左右。根据这一结果我们预测,中国学习者英语与英语母语相比,会更多使用消极意义的被动句。事实上,这一预测在CLEC 与 LOCNESS两语料库中得到了验证。如图四所示,中国学习者英语中约25.7的被动句式表达的是消极意义,而英语母语的相应比例仅为16.8。对数似然测试表明,CLEC与 LOCNESS中被动句在三类语用意义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深入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被动句式的失误类型,我们认为对比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存在很高的价值。CLEC中主要存在如下四类被动句式方面的失误,即少用、误用、形式错误与助动词失误。将少用或超用作为一种中介语失误类型,是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一大优势,这是传统的语言失误分析难以做到的。被动句式误用是指不该用的时候而使用被动句式。形式错误与英语词形屈折变化相关,而助动词失误主要涉及到助动词的缺失与误用。图五:中国学习者英语中被动句式的失误统计图五显示四类被动句式的失误类型及其总体失误在不同层次学习者中的分布情况。如果把被动句式失误类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以发现,高层次英语学习者的错误率远远低于低层次学习者。在四类错误类型中,少用是其中最重要的失误类型,其次是误用与形式错误;助动词失误主要集中在高中生阶段(ST2)。图中还可以看出,学习曲线不是单一的直线,表明失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容易复发,尤其是那些难点。表二:错误类型与学习层次之间的关系LL 值 (3 d.f.)p值ST2ST327.3030.001ST3ST46.9550.073ST4ST518.5630.001ST5ST66.9870.072从整体数据来看,失误类型与学习者层次密切相关(LL=51.77, p0.001),相同学习群体呈现相似错误类型:即非英语专业的两个群体(ST3,ST4)之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同样,英语专业两个群体(ST5,ST6)之间的差异也不具显著性。这一点可以从表二中看出。因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学习者根据其英语被动句式的习得情况大致划分为三组,即ST2 ST3/ST4 ST5/ST6。尽管不能最后确定中国学习者对于被动句式的少用是受汉语母语影响还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学习者英语中易出错的动词一般都是那些在汉语中不用于被动句的动词,如(1)中的hold(举行)与call(叫):(1)a.A birthday party will hold in Lilys house. (ST2)b.The woman in white called Anne Catherick. (ST5)(2)a.The supper had done. (ST2)b.晚饭做好了。少用这一失误类型也出现在受汉语主题句影响的情况之下,如(2a),其相应的汉语表达为(2b)。(2b)是一种典型的主题句,在汉语中非常普遍53。该例中“晚饭”是主题(topic),“做好了”是评论(comment)。这类句子不能用于被动句式(“*晚饭被做好了”)。误用大多出现在如下三种情况:第一,不及物动词用于被动句式(如3);第二,误用与作格动词相关(如4);第三,误用受课堂训练的影响,为被动句式训练过度所致(如5):(3)A very unhappy thing was happened in this week. (ST2)(4)infant mortality was declined. (ST4)(5)Because they have been mastered everything of this job (ST4)形式错误主要受汉语母语影响,因为汉语中用于被动句式的动词没有词形屈折变化。所以中国学习者习惯使用没有词尾变化的英语动词,或者动词过去分词有拼写错误(如6):(6)His relatives can not stop him, because his choice is protect by the laws. (ST6)(7) a. In China, since the new China established, peoples life has goten better and better. (ST3)b.I am not a smoker, but why do we forced to be a second-hand smoker? (ST5)我们要探讨的最后一种被动句式错误类型,即助动词失误,也是受汉语母语影响。上文已经指出,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非常复杂,可以是句法标记、词汇标记、也可以是无标记的意念被动或者表达被动意义的主题句。这样一来,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省略或误用助动词(如7)。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者英语中被动句式错误大多是受汉语母语的影响,而且大部分被动句式的错误类型可以从对比语料库语言学角度进行预测、诊断与阐释。五、结语: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前景展望从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教学研究和运用现状可以看出,语料库在帮助决定教什么(间接用法)方面所起的作用远比在帮助决定如何教(直接用法)方面起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语料库在语言教学的间接运用看来已经非常成功,而直接运用则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之类的高层次学习者。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基于语料库的学习活动很少出现在中学英语教育之类低层次的语言教学课堂上。上文对此已做出解释,或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很难获取合适的语料库资源,语言教师也缺少必要的培训,而这些应该成为语料库广泛用于语言教学的前提条件。“要实现语料库研究从语言学研究到语言教学的跨越,绝非一朝一夕之功”5457。为了弥补语料库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差距,首先就是要创建为满足教学用的语料库,从语料库的设计到内容,都需要满足教学需要与课程要求。只有这样,基于语料库的学习活动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类满足教学目的和需要的语料库“不光要比传统的语料库更强调一致性,而且要尽可能地成为学校课程有机补充成分,以加强语境化过程教学,从而解决实际问题”55。同时,那些基于语料库的学习活动也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经验与水平等综合因素。其次,正如Kaltenbck & Mehlmauer-Larcher2881所言,“对语言教师进行语料库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培训,是保证计算机语料库成功运用于语言教学的前提条件”。然而,对教师进行这类培训才刚刚起步56,“它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或许要经过新一代语言教师的努力,才能看到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55308。在这方面,我国外语教育界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系列研修班”,该系列研修班至2009 年已成功举办了七期“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语料库与外语研究”专题研修班,接受培训的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累计超过一千二百人次 感谢许家金博士提供相关数据。,对推动语料库在外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之,我们认为,只要语料库语言学完成当前所面临的上述两大任务,那么,语料库不仅能如Conrad57所预言的那样为21世纪的语法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且还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教什么”和“如何教”。我们不仅应该把语料库看作是一种有助于教师决定教什么的资源,而且还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学生可以直接从中学习的资源58。参考文献1 A. Wichmann, S., Fligelstone, A. McEnery and G. Knowles (eds.), 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London: Longman, 1997.2 L. Burnard and T. McEnery (eds.), Rethinking Language Pedagogy from a Corpus Perspective, Frankfurt: Peter Lang, 2000.3 B. Kettemann and G. Marko,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Amsterdam: Rodopi, 2002.4 S. Hunston,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5 S. Granger, J. Hung and S. Petch-Tyson (eds.), Computer Learner Corpor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2.6 J. Sinclair, Reading Concordances, London: Longman, 2003.7 J. Sinclair (ed.), How to Use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8 G. Aston, S. Bernardini and D. Stewart (eds.), Corpora and Language Learner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9 L. Gavioli, Exploring Corpora for ESP Learn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10 A. OKeeffe, M. McCarthy and R. Carter, From Corpus to Classroom: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11 K. Aijmer, Corpora and Language Teach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9.12 C. Keck,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Bridging the Gap”,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Vol. 8, No.1 (2004), pp. 83-109.13 杨达复:英语错误型式分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Yang Dafu, EFL Error Patterns in China, Xian: 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0.14 濮建忠:学习者动词行为:类联接、搭配及词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Pu Jianzhong, Learner Behaviour of Verbs: Colligation, Collocation and Chunk,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ress, 2003.15 何安平:语料库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He Anping, Application of Corpora to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Guangzhou: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16 何安平: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He Anping, Corpus Linguistics and English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17 卫乃兴、李文中、濮建忠:语料库应用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Wei Naixing, Li Wenzhong, and Pu Jianzhong, Applied Corpus Resear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18 杨惠中:基于CLEC 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Yang Huizhong, CLEC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hinese Learner Englis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19 王立非、梁茂成: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研究方法与实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Wang Lifei and Liang Maocheng, Computer-Aided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0 肖忠华、许家金:语料库与语言教育,中国外语教育,2008年第2期,第5060页。 Xiao Zhonghua and Xu Jiajin, “Corpora and Language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No. 2 (2008), pp. 50-60.21 G. Leech, “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A Convergence”, in A. Wichmann, S. Fligelstone, A. McEnery and G. Knowles (eds.), 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London: Longman, 1997, pp. 1-23.22 S. Murison-Bowie, “Linguistic Corpora and Language Teaching”,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16 (1996), pp. 182-199.23 D. Biber, S. Johansson, and G. Leech et al,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99.24 R. Quirk, S. Greenbaum, and G. Leech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1985.25 T. McEnery, R. Xiao and Y. Tono, Corpus-Based Language Studies: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2006.26 R. Carter and M. McCarthy, “Grammar and the Spoken Language”, Applied Linguistics, Vol.16, No.2 (1995), pp.141-158. 27 T. Johns, “Should You Be Persuaded: Two Samples of Data-driven Learning Materials”, in T. Johns and P. King (eds.), Classroom Concordancing ELR Journal 4,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91, pp. 1-16.28 G. Kaltenbck and B. Mehlmauer-Larcher, “Computer Corpora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On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Computer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 ReCALL, No.17 (2005), pp.65-84.29 R. Xiao and M. Yue, “Us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P. Baker (ed.), Contemporary Corpus Linguistics, London: Continuum, 2009, pp. 237-262.30 J. Osborne,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to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U. Connor and T. Upton (eds.), Applied Corpus Linguistic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Amsterdam: Rodopi, 2002, pp. 251-265.31 N. Pravec, “Survey of 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公开招聘教师4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中心卫生院公开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所属单位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北随州市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8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海南澄迈县就业局招聘见习生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北京华商电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搞笑毕业生招聘29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小学光明学校曙光校区、狮山校区赴济南定点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1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24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招聘13人(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初中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电力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2025
- 2025年国学与传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仪表参数调校规程
- 2024年10月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 子宫颈炎症护理课件
- 石油化工课件
- 非小细胞肺癌课件
- 6.1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涉密人员岗前知识培训课件
- VOCs治理设备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