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共2套.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共2套.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共2套.doc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共2套.doc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共2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语 文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2分)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阅尽千年沧桑。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籍为生命dohng,成就人生的精彩pinzhng。有书的日子,犹如置身于五彩斑斓的世界,芳香怡人,心潮激荡;而无书的生活,则仿佛 , ,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相约与书同行,在bln群书的过程中 A (采纳采撷)人类智慧的花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吧!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4通城中学九(2)班拟举行“书香悠悠伴我行”读书周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自拟(或自选)一条读书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分) (2)参加“我读我思我成长”主题活动,从西游记四个主要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在品读其形象时可以汲取怎样的精神养分,同时避免其个性方面的哪些不足。(2分)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3)星期一上午,班长李明前往市文化馆,邀请作家张老师于本周三下午第三课为大家做“读书方法”专题讲座。假设你是李明同学,见到张老师后,你准备怎么说?请写下来。(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 三人行, 。(论语八则) (2) 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3)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 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 。”(6) 处于人生困境时,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勉励自己,坚定信念。二(6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6分)天净沙 春元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帘栊: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6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2分)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 嶷(y)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机阱:陷井。宽简:宽松简易。 便(pin):安逸,安适。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 读书辄成诵( )(2) 晚更号六一居士( ) (3) 虽机阱在前( )(4)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6题。(20分) 中 国 结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梁武帝诗有所思亦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尊重。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编织类工艺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变化而来。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凤麟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溢,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在编织中国结时,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绳。一般说来,用来结艺的线绳约为100厘米长,46毫米粗。线绳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有丝、棉、麻,现代材料则增加了尼龙、混纺等,不仅色泽更加亮丽,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种线绳,要根据所编织的结的用途而定。用来编结的线绳的纹路愈简单愈好,纹路复杂的,虽然单看绳线很美观,用来编结却不合适,不但纹式失色,绳线本身的美感也会被淹没。线的粗细,要视饰物的大小和质感而定。形大质粗的首选粗线,形小质细的宜选细线。线的硬度也要适中。若线太硬,会给编结者增加难度,结形也较生硬;若线太软,编出的结形轮廓不清晰,结形不挺括,不能体现线条的韵律美。一件结饰要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的关系也要协调。选线要注意色彩,若与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立刻就会使整体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 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遍千家万户。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艺术情趣和生活美感。(选自百科文萃2012年第1期,有改动)13. 阅读全文,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的图框中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中国结的特点 结与饰物的搭配14. 第段中引用易系辞和梁武帝有所思中相关文献的目的是什么?(4分) 15. 根据第段文字,分条概括中国结的特点。(6分) 16. 根据文中加点内容和中国结插图,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1)将插图中的“福”字换成其他文字或图案,请写出你的创意。(3分) (2)如果将这个中国结赠与他人,你觉得赠给谁最合适?说说你的赠送缘由。(3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23分)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张抗抗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除了枝条日甚一日的蓬勃,别无任何吐蕾开花的迹象。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再次走上阳台,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开启的整个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一次公开演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虽然是初次登台,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绝美。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悄然无声地一边舞着,一边用自己身体内多年吸储的精华,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辉煌,挥洒着成功的芳香。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她”用舒缓严谨的舞姿阐释着成功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我很久很久地凝望着它,满怀敬意地观赏着昙花从帷幕拉开、尽情绽放到舞台定格的全部过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偶然的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给予我新的启示。那个傍晚的阳台,那一场绝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幸运的陪伴者。想起多年来对昙花的冷落和敷衍,愧赧之情油然而生。此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再度巡回。 (选自世纪经典散文,有删改) 17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4分) 18有人认为,本文主体部分描写的是昙花绽放的短暂生命历程,可是第段却写昙花整整六年“一点动静没有”,我“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显得偏题。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9某班组织“作家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活动,假如你是张抗抗,你将如何回答学生的以下问题?(4分)学生:本文第段起,对昙花的指代由“它”变成了“她”,请问您是怎么考虑的? 张抗抗: 20. 本文通过一系列精美的细节描写,具体展现昙花绽放的详细过程,读来感人至深。请从第或第段中任选一处细节描写抄下来,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5分) 读书卡片题目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作 者张抗抗佳句摘录 赏析品味 21.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她用舒缓严谨的舞姿阐释着成功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的理解和感悟。(6分)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保密材料 阅卷使用2012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读文) 一、20分 1导航 篇章 博览2采撷3示例:走进了精神的荒漠 枯燥乏味 了无情趣 (意思相近即可)4(1)内容与读书有关,表达简明完整即可。(2)不设统一答案,能明确所选人物的优缺点且符合原著精神即可。(3)不设统一答案,邀请内容简明清楚,语言得体即可。5(1)必有我师焉 (2)志在千里 (3)海内存知己(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65分6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意思对即可)8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1)就 (2)改变,更换(3)即使 (4)有人10(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遗留下的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11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12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思对即可)13中国结的历史和功能 编织中国结对线绳材料的要求 14引用文献资料(或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结的历史悠久,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全文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厚重感。15(1)工艺精巧;(2)造型完美;(3)命名具有吉祥美满的象征义。16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17瞬息,指昙花绽放的时间很短;永恒,指昙花厚积薄发的精神和尽情、完美绽放的生命状态给人们的启迪都是永恒的。(意思对即可)18不偏题。开头这样安排,为下文写昙花的绝美绽放作铺垫;同时更加突出了厚积才能薄发的主旨。(意对即可)。19从“它”到“她”代词的变换,体现了我对昙花情感的变化,说明昙花以它长久吸储的精华、优雅绝美的舞蹈深深撼动了我,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意思对即可)。20不设统一答案。21 得分要点: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是长期坚守、厚积薄发的结果。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情绽放生命的光彩。联系实际进行阐述。22写作一类卷5460分二类卷4553分三类卷3644分四类卷2435分五类卷24分以下内容中心突出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内容比较具体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内容空泛文不对题内容失真语言语言通畅表达方式恰当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较恰当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表达方式不够恰当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文理不通表达方式不当结构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清楚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层次混乱写字(5分)书写美观、规范,5分;书写清楚、规范 ,4分;书写较清楚、规范,3分;书写潦草、尚可辨认,2分;书写难以辨认,1分。评分注意事项:内容、语言、结构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一类者,得该类卷的下限分。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2分。如遇出现真实地名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的试卷,一律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九年级语文质量调研检测试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答卷4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一(27分)1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2)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不识庐山真面目, 。 (苏轼题西林壁)(5)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6)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7)古诗中常有内涵意趣相近的诗句,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 , ”,都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方能看得更远;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刘禹锡的“ , ”,都通过描绘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景象,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酝酿踉跄 脚踝裸露 B缥碧漂洗 伫立贮蓄C磐石击磬 贻误心怡 D蓦然仰慕 蹲踞拮据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脉搏 闲暇 金榜题名 B脏款 追溯 迫不及待C妨碍 辐射 再接再励 D气概 元霄 心无旁骛学校开展“约会经典”的语文学习活动,你和同学们完成了下面的任务。4精选阅读书目,设计阅读小报。活动中,学校征集主题阅读小报。请你参照示例,在以下经典名著中任选两本,为自己的小报设计一个阅读主题。(3分)三国演义罗贯中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水浒施耐庵我与地坛史铁生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一方阳光王鼎钧【示 例】阅读主题:奇妙的幻想 阅读书目: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你的小报】阅读主题: 阅读书目: 5根据阅读感受,进行阅读交流。 下面是小旭的阅读感悟,请你帮他补充完整。(2分)文学名著能够陶冶性情修养,增添人生智慧,丰富情感和想象。朝花夕拾中,范爱农让我们感受到爱国青年的正直倔强;西游记中,孙悟空带领我们上天入地、降妖除魔; , 。6赏读古典诗文,欣赏书法作品。 小易用一副对联“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向我们推荐古典诗文。请你用正楷字或者行楷字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田字格中。(3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联中的“右军”即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和丧乱帖不仅是优秀文学作品,也是经典书法作品。下面是小易对这两幅书法作品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兰亭集序 丧乱帖A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朋友们的兰亭诗所作的序,丧乱帖是他写给友人的书信。B从笔法上看,兰亭集序的笔法更精巧、纤细,丧乱帖的笔法更率意、天然。C从结体上看,丧乱帖基本上采用往左倾侧之势,没有兰亭集序的倾侧感强。D从章法上看,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心情轻松愉快,写丧乱帖时则痛心感慨。7借鉴阅读方法,分享阅读体验。小卉分享了一段李国文的我的阅读主张: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啜其甘汁,吐其渣滓。 以你对某一本书的阅读体验为例,具体说说你对上述语句中其中一种阅读方法的理解。(3分) 二(38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813小题。(16分)【古诗阅读】送崔九唐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注 崔九即崔兴宗,盛唐诗人,早年与裴迪、王维隐居唱和,后来出仕为官,但不久去官归隐。裴迪作此诗为之饯行送别。8.请为诗句中的“武陵人”做个注释。 “武陵人”指 。(1分)9. 这是一首劝勉诗,裴迪劝勉崔九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古文阅读】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余 竟 以 一 官 易 此 园 园 之 奇 可 以 见 矣。(选自袁枚随园记有删节)注构堂皇,缭垣牖:建起殿堂,砌上围墙。 荻:即“楸”,落叶乔木。“章”通“橦”,大木林。 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 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 夭阏():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1)树之荻千章( ) (2)故仍名曰随园 ( )(3)同其音,易其义。( ) 11. 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两处)。(2分)余 竟 以 一 官 易 此 园 园 之 奇 可 以 见 矣。12.翻译下面句子。(4分)(1)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 (2)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 13.文中“隋园”得名原因为“ ”,后来袁枚为其改名为“随园”,原因是 “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袁枚“舍官而取园”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10分)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叶圣陶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从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那种技能奥妙难知,几乎跟方土的画符念咒相仿。这种见解必须打破。现在咱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间的奉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店员,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写文章不是生活的胸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是“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以上的意思为什么必须辨明白?自然因为这是对于写作训练的一种正当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才可以充分利用写作这一项技能,而不至于作文章的奴隶,一辈子只在文章中间讨生活,或者把文章看得高不可攀,一辈子不敢跟它亲近。 末了还得说明,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站得直,从生理学的见地看,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每当要坐要站的时候,才想到坐和站的姿势该怎么样。必须养成了坐得正站得直的习惯,连“生理学”和“健康”都不想到,这才可以终身受用。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么样,写作应该怎么样,岂不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14.请用条件复句概括作者认为写文章“不神秘”的两个理由。(2分) 15.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本末倒置”中“本”与“末”分别指什么?(2分)“本”: “末”: 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16. 文中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胸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请以朱自清的背影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12分)水井在前院林斤澜水井在前院,厨房在后院。叔公和大嫒用一个大木桶一条扁担,把水抬到厨房水缸里,这是日常的工作。叔公虽是老人,抬着水腰板还是挺直着。前院后院住着本家五六房人家,叔公帮大嫒家做做粗活,一月也拿点“零用”。大嫒从小上学,年年升级,到了中学毕业,却闲住家里快一年了。若到外地上大学,眼前的家境,母亲算来算去“培植”不起。若在本地求职业,一个中学生没有专长,有专长的也还要有门路。母亲想着这个世道真叫艰难呀,不上不下的人家更不知道是艰难还是尴尬。新近有个机会,工商局招考实习生。大家都说是金饭碗,只怕百里挑一都不会,要千里挑一了。母亲叫大嫒关起门来准备考试,家里墙塌了也不要管。一条扁担,叔公在前大嫒在后。大嫒才十八九岁,身体正当发育,扁担一上肩,轻松叫道:“快走。”“放下放下”母亲赶过来了,挥手叫大嫒走开,眼看大嫒进了屋里,才抬起扁担搭在自己肩头。叔公疑疑心心走慢步、走小步,走不忍走母亲虽才五十,早已发福肥胖。半生操持不上不下人家,用心多,用力少。粗重的抬抬挑挑,从小没有做过。一是用不着做,再是讲究面子避免做。叔公个头不算高,却比母亲高一头。那大木桶的分量,多半压到母亲肩上了。才几步,叔公叫放下,看看母亲脸色,只要母亲在前他随后,好把木桶上的绳子撸到自己胸前,伸手抓住绳子不叫滑回去。母亲稍微轻松一点了,她早准备好一个笑容挂到脸上,一路遇见本家三姑六婆四姨七嫂,才听见一声啊呀哟的,不管人家说什么,就自笑自话:“好走好走”“不重不重”“一回生两回熟”前院和后院中间,有一道一尺高的门槛,平时母亲走到这里,总要斜过身体,让旗袍开衩口朝前,正好把“放大”脚横着过去。这回抬着桶,门槛竟是关口,肥肉紧绷更加紧绷,放大脚一横还没有落地,就往前踉跄,大木桶磕着门槛,叔公赶紧一蹲,桶才平安落下,母亲脸上的笑容也落下来了。叔公说:“下回找两个小桶,我来挑。”母亲觉得前后左右都有眼睛如电光射过来扫过去,赶紧拾起笑容再挂到脸上,伸手去够桶把儿,像要提它过关。叔公已经两手一抱,不过叔公也老了,佝着腿,像挪坛子似的左摆右晃挪进厨房。母亲坐到屋里休息,一放松,汗水通身钻了出来。大嫒悄悄走到母亲身边,拿一把蒲扇轻轻扇着。母亲喘着,说不成句:“你去你去功课功课”“妈妈,让我抬抬水,也好歇一歇,好比磨一磨用钝了的脑筋,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要查肩膀头?妈妈,你听了闲话了吧?那是前清考功名,查手掌心查肩膀头,挑担的抬轿的都不要”“有个疤也好挑出来”“妈妈,那是考空军,怕飞到高空旧疤裂开了。妈妈,只怕你自己也说不清,怕的是什么”“怕,怕,怕”“怕考不上,说不出口,怕不好听。”“怕,怕,怕”“怕万一。前清的一句废话,也成了万分之一,你就拼老命,去抬水。”“你还小,不知道当妈的”“我知道,这就叫母亲!”17.小说中抬水过程出现了四处细节描写,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18.阅读文中的划线句子,联系语境,回答句后括号中的问题。(6分)“水井在前院,厨房在后院。”(这句话放在小说的开头有何作用?)(2分) “母亲叫大嫒关起门来准备考试,家里墙塌了也不要管。”(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母亲觉得前后左右都有眼睛如电光射过来扫过去,赶紧拾起笑容再挂到脸上,伸手去够桶把儿,像要提它过关。”(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 19.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说将故事发生背景定格于农家小院,文章无论对家庭环境还是人物的描绘都体现出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B小说语言朴素感人,作者在叙述中巧妙穿插一些口语、方言,让人读来亲切自然,感情真挚,回味无穷。C小说人物个性鲜明,精妙传神地刻画出叔公的淳朴、善良,母亲的坚韧、慈爱,女儿的独立、叛逆。D小说构思精巧,善用留白,对话中大量运用省略号,留下广阔想象空间,让人真切感受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三(55分)20. 下面文段摘自一位同学的习作,老师画线处,在标点使用、词语运用、句子表达方面有问题,另外,还有一句话不符合语境,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5分)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踏进校园,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右边草坪上的高大白色雕像。那雕像通体雪白,圣洁得就像一位刚从天堂降临的天使,为莘莘学子指引前进的方向。仔细观看,你就发现有些学生在雕塑上面乱涂乱画,令人心痛。再往前行,右前方是一排橱窗。橱窗第一栏张贴的是表彰的优秀学生的照片。看,他们飞扬的眉宇,释放出青春的活力;张扬的唇角,显露出蓬勃的生机;灿烂的笑容,彰显出奋发的决心。橱窗中还依次展示学生优秀习作、书画作品,还展示着诸多学生实践活动、学科竞赛等成果。一栏栏,一幕幕,记录了我校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见证了我校学生锐意进取的成长足迹,展现了我校学生个性发展。21.请以“听到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中考二模参考答案1.(10分)(1)思而不学则殆(2)不求闻达于诸侯(3)长风破浪会有时(4)只缘身在此山中(5)烟笼寒水月笼沙(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2分)B3.(2分)A4.(2分)示例1阅读主题:感受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魅力。精选书目:水浒传三国演义 示例2当代散文欣赏:我与地坛一方阳光5.(2分)5.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让我们感受探索者的顽强意志;朝花夕拾中,鲁迅指引我们感悟温馨,理性批判。6.(5分) (1)(3分)(正确1分、规范1分,美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