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19ZH-092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抄录、翻印、传播或他用密级:内部资料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报告(送审稿)宿城区水利局南 通 大 学二一九年十二月十九日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单位:宿城区水利局项目编号:SCQSJGG/JSZX-2019承担单位:南通大学项目批准:孟庆勇项目审核:仝道斌 刘军项目负责:王瑞 崔延松项目实施人员:王瑞 谭舒之 沈瑞海 崔延松 钱晖 吕先洋 沈强儒 李慧娴 黄俊 宣小坚 徐文曙项目完成时间:二一九年十二月目录目 录简约摘要51 项目背景和计量方法论证8本章提要81.1 改革宏观背景81.2 宏观政策规定91.3 宿城区推进措施及其典型问题111.3.1 农业水价核定及其管理方法121.3.2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运行131.3.3 分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管理151.3.4 改革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51.4 计量方法适应性论证和操作171.4.1 用水计量存在的问题171.4.2 以电折水计量可行性181.4.3 以电折水计量制度设计181.5 以电折水计量技术分析191.5.1 出流-扬程线性相关分析191.5.2 扬程-水电转换系数推求191.5.3 水电转换系数的代表性201.5.4 水电转换系数测定方法212 项目来源和工作措施22本章提要222.1 项目来源和承担单位222.2 项目内容和期限质量232.2.1 项目内容232.2.2 技术要求242.2.3 项目期限252.3 工作进度和保障措施252.3.1 工作进度252.3.2 保障措施263 施测仪器和技术控制27本章提要273.1 施测方法内涵273.1.1 水文法施测273.1.2 容积法施测283.1.3 仪表法施测283.1.4 集成法施测293.2 施测流程路线293.2.1 技术路线293.2.2 误差应对303.3 施测仪器选择303.3.1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313.3.2 水位记录仪(JL-02)363.3.3 流速流量仪(TD-B130)393.3.4 超声波流量计(UFH01)404 泵站查勘和施测管理45本章提要454.1 泵站要素查勘454.2 外业施测管理474.2.1 施测过程步骤474.2.2 典型问题处理514.2.3 试测结果分析534.2.4 施测方法择定554.2.5 率定方法选择564.2.6 工作成果形式605 以电折水推进区管理制度设计76本章提要765.1 定额水权制度设计765.1.1 灌溉定额政策选择765.1.2 灌溉定额获取方法785.1.3 以电折水区水权分配管理方法795.1.4 以电折水区定额控制考核方法805.2 以电折水计量制度设计815.2.1 以水量进行考核815.2.2 以电量进行考核815.3 水价运行机制制度设计815.3.1 定额内用水水价815.3.2 定额内节水奖励815.3.3 定额外累进加价825.4 补贴及其奖励制度设计825.4.1 低压管道灌溉区电量补贴方法835.4.2 小农水管护经费统筹补贴方法835.4.3 高效节水灌溉区设施补贴方法845.5 农民用水组织制度设计875.5.1 农民用水管理组织政策规定875.5.2 农民用水管理组织推进误区885.5.3 以电折水区合作组织组建模式895.5.3 以电折水区合作组织组建流程895.6 小农水长效管护制度设计915.6.1 水农水管护主体选择915.6.2 小农水管护经费筹集915.6.3 小农管护经费考核兑现916 针对验收政策的实际操作93本章提要936.1 省级验收办法主要内容936.2 省级验收赋分标准解读946.3 宿城区操作方法和措施1006.3.1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1006.3.2 完善考核台账建设体系1126.3.3 出台乡镇级自验收细则1217 长效管理政策及其主要内容130本章提要1307.1 出台以电折水区管理制度1307.2 签定以电折水计量补充协议135技术报告总附件138附件一:农用泵站水电转换系数计算分析表138附件二:农用泵站控制面积-定额用电量统计表138附件三:以电折水计量泵站地理位置分布图册138附件四:农用泵站典型技术要素实景资料图册138附件五:水电转换系数施测过程-结果现场确认表13865宿城区水利局 南通大学简约摘要简约摘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委2018年6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916号)和省水利厅、物价局、财政厅、农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苏水农201830号)明确规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围绕定额控制、供水计量、水价标准、奖补规定、用水组织、长效管护6项核心要素实现协调推进。从近年来实际计量效果分析,传统的仪表计量、流量计计量,由于受渠道输水环境、泵站运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部分计量点存在计量误差大等不足,且存在后期维修任务重、农户不认同、人为破坏和耕种损坏等实际问题。供水计量是核心要素实现协调推进的关键手段。计量方法应多元化,对“一站一控”的终端农灌泵站实行以电折水计量具有简单易行、农户认同的特点。针对仪表计量、设施计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宿城区立足改革实际,依据发改价格2018916号文件和苏水农201830号文件规定,围绕计量设施全覆盖应改面积和实现相关制度长效管理的目标,实施了“宿城区2019年省以上水利发展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项目”(项目编号:E3213010313201910199-1),不仅具有现行政策的符合性,而且具有改革措施的先导性。南通大学承担了该项目,使用水文法、容积法、仪表法、集成法四种施测方法选择性地进行水电转换系数测定,依据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17)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B/T28714-2012)等规定,完成了303座泵站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和率定任务。根据农灌泵站以电折水计量特点,结合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推进现状,就以电折水推进区改革内容,从定额管理、累进加价、节水奖励以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小农水长效管护等方面设计了相应的制度。在定额管理方面,以75%水文年型明确了用水定额,从定额用水指标下达和年度定额用水考核两个方面明确了政策性操作方法。在供水计量方面,根据水电转换系数、灌溉期实际用电量推算出实际用水量,对比当年度下达的用水定额进行考核,形成以水量进行考核的方法;根据当年度下达的水稻用水定额标准和水电转换系数推求出定额内用水的用电量,对比实际用电量进行考核,形成以电量进行考核的方法。在水价运行机制方面,就定额内用水水价、定额内节水奖励和定额外累进加价三项内容,从可操作、简便易行、取得实效的视角,作了分析和相应的制度设计。在补贴和奖励制度方面,从低压管道灌溉区电量补贴、小农水管护经费统筹补贴、高效节水灌溉区设施补贴三个方面,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和措施。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方面,立足组建模式提出分类推进方法:一是末级渠系控制泵站成立用水组;二是干支渠系多级控制泵站成立灌溉服务队;三是镇辖行政区范围内细化农民用水协会运行质量。根据“以电折水”计量方式的实际,按照泵站管理的责任方式进行选择性组建的具体模式。在小农水长效管护方面,从水农水管护主体选择、小农水管护经费筹集、小农管护经费考核兑现三个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制度设计。在以电折水推进区综合管理制度方面,拟写了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推进区制度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用电节制管理补充协议书”以及以电折水推进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登记备案表等管理表格等内容,供借鉴参考。针对省水利厅等部门印发的江苏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验收办法(苏水农201927号),条目化地解读了有关内容及其验收要求;结合省级验收赋分标准和宿城区推进实际,就协调定价方式、农民用水合作组建设、小农水工程建设、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内容设计了相关表格,供台账建设使用。针对镇级验收工作,拟写了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镇级验收细则,并结合宿城区镇级改革特点,拟定了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镇级自验收赋分对照表供考核使用。为实现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和长效管理,建议将宿城区供电公司列入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项目背景和计量方法论证1 项目背景和计量方法论证本章提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包括定额控制、供水计量、水价标准、奖补规定、用水组织、长效管护6个核心要素,包括产权改革、水权分配、取水许可、种植结构4个条件要素,包括领导制度、节水投资、宣传引导3个保障要素。宿城区列入计划的应改面积为56.5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0.67万亩,提水灌溉面积55.83万亩。截止2019年底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8.02万亩。重点任务包括供水计量设施建设、农业水权分配、镇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组建及运行、完善区级农业用水指导价制度、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等。用水计量应满足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B/T28714-2012)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17)要求,选择的计量方法满足经济实用、计量准确、方便管理、减少耕种损坏和人为破坏、后期运行维护成本低等要求。以电折水计量方法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916号)和省水利厅等厅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苏水农201830号)中作了明确规定。以电折水计量需要针对灌溉用水实际,从多元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统筹管护制度落实、累进加价和节水奖励机制建设、定额分配和水价水平及其精准补贴协调等方面设计相适应的制度。1.1 改革宏观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水利经营体制的形成,农业供水从无偿供水逐步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利工程水费”的形式开始收费,但收费标准是补偿性的,列入财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预算外资金管理。1998年10月,伴随着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农业供水作为水利产业化的内容实行经营性改革,农业供水从事业性收费转变成经营性收费,水利部相应地出台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农业水价改革内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政策酝酿于2006年10月,规范文件于2007年10月形成,主要是配合灌区改造中末级渠道的终端水价改革进行的,其基本精神是提高农业水价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目标,同时要求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列入灌区改造计划,提高财政补贴标准。2008年度财政部列出专项,当年补助3.37亿元用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全面推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自2012年在全国选择了55个县(区)进行试点推进,以国家财政定额补贴的形式实施。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在55个试点县(区)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形成80个试点区,按名录规范管理,落实责任考核制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于2015年6月全面完成。1.2 宏观政策规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62号文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改革基础、保障措施等内容作了规定。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要求“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在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的同时,同步推进和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重塑现代化灌区建管体系。为此要求“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水权流转制度,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和初始水权登记试点,探索多种形式、主体多元的水权交易,建立与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交易制度;通过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快推进农业水价运行机制建设;通过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小农水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末级渠系责任管理,在政策上扶持、完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小农水工程建设和管护的责任主体,从而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委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1080号),对典型示范引领、重点推进区域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从协同配套推进体制机制、绩效评价机制、责任主体落实、资金分配绩效挂钩等方面形成了政策规定。特别强调了在改革初期,政府应通过“花钱买机制”等方式,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落实到位,在水价机制调控上应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目标,对缺水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要通过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通过优化政策设计和绩效考核管理,实现农业节水目标,推进“节水优先”战略目标的落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文件规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协调推进的要素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核心要素、条件要素、保障要素。核心要素包括定额控制、供水计量、水价标准、奖补规定、用水组织、长效管护等6个要素。条件要素包括产权改革、水权分配、取水许可、种植结构等4个要素。保障要素包括领导制度、节水投资、宣传引导等3个要素。围绕整体推进目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委于2018年6月印发了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916号),进一步明确了定额控制、供水计量、水价标准、奖补规定、用水组织、长效管护等6个核心要素的改革目标。如何统筹推进核心要素改革,决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目标确定、推进步骤和方法选择;从要素实现程度分析,是评价改革是否协调的标准;从绩效考核的角度分析,核心要素规定的内容是否完成,是评价成败的关键。1.3 宿城区推进措施及其典型问题宿城区灌溉涉及3个大型灌区(船行灌区、运南灌区和皂河灌区)和一个中型灌区(龙河灌区),全部为提水灌区,灌区灌溉面积占全区总面积90%以上,灌溉水源主要为南水北调主输水通道京杭大运河。宿城区共有泵站476处,装机691台34797千瓦,设计灌溉面积6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6.24万亩。其中:单灌站394座552台套24546千瓦,单排站31座49台套4312千瓦;灌排站51座90台套5939.5千瓦。农渠级以上渠道2755条1977公里,已实施衬砌894公里,综合衬砌率为45.2%。其中:一个流量以上(含一个流量)的渠道长度431.6km,已衬砌长度352.5km,衬砌率达到81.7%,渠道骨干工程配套率为81%,渠道已配套工程现状完好率为89%;一个流量以下的渠道长度1546km,已衬砌长度541km,衬砌率达到35%,田间工程配套率为51%,现状工程完好率为76%。根据省水利厅苏水农函201927号等文件规定,宿城区列入计划的应改面积为56.5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面积0.67万亩,提水灌溉面积55.83万亩。截止2019年底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8.02万亩。计划至2020年9月份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形成的重点任务包括供水计量设施建设、农业水权分配、镇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组建及运行、完善区级农业用水指导价制度、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等。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培训等。1.3.1 农业水价核定及其管理方法宿城区农田灌溉采用提水灌溉、自流灌溉两种方式。提水灌溉区农业灌溉用水水价构成包括水利工程水费、泵站维修费、人员工资、电费等。农业用水平均水价为30-50元/亩(泵站维修费4-10元/亩,人员工资5-12元/亩,电费15-20元/亩,水利工程水费12元/亩)。自流灌溉区农业灌溉用水水价仅收取水利工程水费。水利工程水费,现行收费标准是依据省发改局、水利厅2000年制定的关于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通知(苏价工2000142号、苏水经20007号),水田收费标准是12元/亩,旱田收费标准是3元/亩,经济田收费标准是8元/亩。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区提水灌溉实行两部制水价。经有关部门调研确定,船行灌区、运南灌区、龙河灌区基本水价为0.039元/m3,计量水价0.063元/m3;皂河灌区基本水价0.041元/m3,计量水价0.083元/m3。自流灌溉农业用水价格按现行价格执行,具体为:水田12元/亩,旱田3元/亩,经济田8元/亩。此指导价为最高价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可在此基础上,通过供需双方协商议定执行价格。1.3.2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运行一是根据农水工程管护需要组建。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是末级渠系实现农户自律管理的关键,也是落实节水责任的具体措施。由于农业灌溉用水实行计量管理,末级计量设施管护、计量结果统计、考核台账建设、奖惩制度落实等改革涉及的诸多工作任务,均需要结合末级渠道工程管护来完成。为此,针对小农水工程管护特点,结合已经完成的小农水产权改革形成的基础,根据产权归属关系,按照“谁拥有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谁用水谁付费”等管理原则,以自愿组建、市场选择的方式,明确管护责任主体,通过细化管理内容,形成责任考核体系,而并不局限于形式和名称。二是依托灌溉泵站管理主体组建。宿城区境内现有提水灌溉泵站300余座,分为水源泵站和终端灌溉泵站,终端灌溉泵站总控制面积占应改面积的99%。水源泵站一般由灌区或乡镇水利站管理,终端灌溉泵站多数由村组统一管理或由农户承包管理。终端灌溉泵站提水量实行以电折水全覆盖计量,即通过实测单体灌溉泵站水电转换系数,乘以灌溉期实际用电量,计算出灌溉期实际用水量。根据这一特点,对于水源泵站由灌区或乡镇成立的农民用水协会管理,对于村组统一管理的终端灌溉泵站则成立灌溉服务队或农民用水协会分会进行管理,对于由农户承包管理的终端灌溉泵站,采取由水利部门备案登记式管理方式,成立用水组或用水小组,组长由终端灌溉泵站承包人或村组管水员担任,将计量、收费、协商定价、奖惩考核等改革任务下沉到末级终端灌溉泵站,实现了事权与财权的更有效结合。三是借助乡贤义务护水体系组建。早在2017年,宿城区政协为落实“绿色增值强生态”发展目标,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乡贤护碧水”工作,对小河、小塘、小沟、小渠、小库“五小水体”实行“乡贤义务护水”管理体制,以补充延伸区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全覆盖。这一管理体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依靠政协行政推动,乡贤协会组织实施;二是已经形成长态管护工作机制,物质保障、水体立牌、管护责任、管护标准、护水档案等管护条件落实到位;三是管护内容、管水乡贤与灌溉管理、管(放)水员有职责交叉;四是水利部门负责指导培训,并参与乡贤护水行动。根据这些特点,将职责交叉的管护主体采取由乡镇水利站备案登记方式列入用水合作组织进行管理。四是立足耕地流转承包大户组建。耕地流转是土地集约经营的主要方式。宿城区境内耕地流转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农业(农垦)产业集团大规模承包经营模式,承包范围内水系调整、设施投资、灌溉取水自主管理,水利部门负责灌溉水源、骨干工程建设;二是村组农民自发流转、协商承包模式,这一流转经营模式规模小,大多数在村内进行,经营者大部分为本村村民,承包范围内工程建设、设施配套、水源保证等工作仍由水利部门负责。针对两种模式特点采取两种组建方式,即对大规模承包经营模式,在承包责任主体内部组建灌溉服务队,负责用水计量、灌溉管理,对接灌区管理机构或乡镇水利站,履行用水考核等目标责任。对小规模承包经营模式,融合终端灌溉泵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形式,以成立灌溉用水小组形式,履行水费收缴、计量考核等工作任务。五是优化灌区行政管理单元组建。宿城区境内现有船行、运南、皂河三大灌区管理机构,全覆盖境内水稻种植区。三大灌区管理机构隶属宿城区水利局,实行事业管理、财政差额补助方式。灌区涵盖的乡镇水利站由宿城区水利局垂直管理,人员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灌溉水源骨干工程、终端灌溉泵站依据水系特点和权属关系,由灌区管理机构和乡镇水利站分别管理。针对这一特点,除以乡镇为行政单元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外,在三大灌区也相应地成立农民用水协会,与灌区管理机构合署办公,主要负责人由灌区选派负责人兼任,组成人员根据水费收缴、计量考核、渠道管护等工作实际,推荐有关责任人组成。1.3.3 分区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管理供水计量是定额控制、水价标准、奖补规定、用水组织、长效管护5项核心要素实现协调推进的关键手段。实现计量方法多元化全覆盖应改面积,体现了因地制宜协调推进改革的基础要求。宿城区针对自流灌溉区,在支渠首及部分斗渠口安装流量计等计量设施;针对提水灌溉区,在典型提水泵站上安装流量计及计时器;对新建、改扩建农田水利取水工程做到量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期发挥效益。1.3.4 改革典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根据省水利厅等厅委印发的江苏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验收办法(苏水农201927号),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表现在:现有计量方法存在缺限。从近两年实际计量效果分析,已经安装的仪表计量、流量计计量,由于受渠道输水环境、泵站运行条件以及计量技术等因素的限制,部分计量点存在计量误差大、后期维护任务重、维修经费没保障、农户不认同、人为破坏和耕种损坏等实际问题,定额考核和累进加价机制很难实施到位。根据省水利厅等厅委印发的关于印发江苏省2019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苏水农20195号)要求,计量设施没有实现改革面积全覆盖。奖补资金长效管理不够。限于宿城区财政支付能力和预算体制的运行管理实际,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要求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由地方财政自筹解决,但形成可操作的财政支付长效管理制度较为困难。管护台账制度需要加强。由于涉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专业技术力量的限制,以及对改革目标和任务完成的精准把握,改革的分类台账基本上没有建立,小农水工程管护运行机制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求存在制度运行不够衔接等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措施主要有:推行以电折水全覆盖计量。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916号)规定,推进“以电折水”计量方式。根据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等厅局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苏水农201830号)规定,结合宿城区农业用水特点,合理细化计量单元,按经济适用原则选择电表以电量折水量计量方式。根据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关于印发江苏省2019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苏水农20195号)规定,按照“以电折水”计量方式实现提水灌溉区改革面积全覆盖。整合和统筹奖补资金管理。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8916号)和省水利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苏水农201830号)规定,按照多渠道、多方式要求落实奖补资金。针对宿城区财政支付实际,对现有财政补贴、项目资金等涉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实行整合与统筹使用,具备条件时再将奖补资金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优化小农水工程管护模式。根据宿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和布局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水管单位专业化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模式,建立健全农田灌排设施管护体制机制。对于已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按乡镇行政辖区、结合灌区管理内容,推行管护内容条目化、综合考核体系化、评分标准数量化,并根据评分量值分配使用奖补资金。1.4 计量方法适应性论证和操作1.4.1 用水计量存在的问题低扬程泵站的条件限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的初期,由于对取水计量的导则、规范和强检规程不太熟悉,加之计量仪表的生产厂家,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顾及计量条件,违反取水计量导则规定,盲目推销,不顾及计量条件,误导安装,不仅计量存在较大误差,而且形成大量的投资浪费,产生农户不认同的负面效应。比较典型的是在水泵进水口或出水口安装接触式电磁流量计,由于低扬程泵站不具备15倍管径的稳定出流管段,致使测流条件不满足规定,测流结果存在使用性误差。后期管理条件的限制。从近两年实际计量效果分析,传统的仪表计量、流量计计量,由于受渠道输水环境、泵站运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部分计量点存在计量误差大等不足,且存在后期维修任务重、农户不认同、人为破坏和耕种损坏等实际问题。后期运行维护经费的限制。仪表型、设施型计量设备的安装经费绝大部分来自近2年国家和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专项资金,县级财政很少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从近几年小农水管护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向分析,也很难安排用于计量设施的专项投资。因此,计量设施后期运行维护资金的落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计量设施长效管理很难落实到位。电子产品使用年限的限制。仪表型、设施型计量设备均为电子产品,姑且不考虑电子型计量设施的更新换代,仅从使用年限分析,正常使用环境下的有效寿命周期为6-8年,对于部分仪表在恶劣环境影响下(高温失磁、污染物积累等),有效寿命周期仅为3-4年,相当于仪表厂家的延期质保时间,难以实现长效运行的管理目标。1.4.2 以电折水计量可行性泵站运行环境的适应性。平原河网地区,除自流灌溉区外,无论是大中型灌区还是小型灌区,绝大多数都是实行泵站提水方式,在泵站提水方式中实行“一站一控”终端补水方式的占70%以上,实行多级提水的占30%以下。这些提水泵站绝大多数都实行“专变专表”(专用变压器、专用电表)。这一特点决定了以电折水计量的可行性。以电折水管理的时效适应性。农户对灌溉泵站用电量具有很高的认同性,相比仪表计量、流量计计量结果,更愿意按用电量多少交纳水费。对“一站一控”的灌溉泵站实行以电折水计量,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既方便日常管理,又体现用水控制目标,不会产生后期维护费用。计量实践表明,以电折水计量、电价代水价结算具有简单易行、农户认同的特点,不仅符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政策规定,而且具有长久的时效适应性,便于分区、分时完成改革任务。结合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际,大多数灌溉区都是实行泵站提水方式,在泵站提水方式中绝大多数实行“一站一控”终端补水方式,且这些提水泵站绝大多数都实行“专变专表”(专用变压器、专用电表)。这一特点决定了宿城区全面推行以电折水计量的可行性,从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短板。1.4.3 以电折水计量制度设计统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泵站控制区定额考核指标、种植结构用水定额分配(水权分配)、水价与累进加价制度、节水奖励与精准补贴制度、泵站管理与运行机制、泵站产权归属、泵站使用年限与使用寿命、误差修正调整方法、改革推行主体责任(责任人)、行政管辖范围与职能分工、绩效考核要求、管理程序与手段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设计“以电折水”管理制度,并按照方便操作、适于管理、公开公平的原则完成制度公示、档案存管、标示建牌等工作。1.5 以电折水计量技术分析1.5.1 出流-扬程线性相关分析对于已经建成运行的泵站,在电压稳定的条件,电机输出的轴功率是一定的,电机功率(N电机)与轴功率(N轴)的关系表达式为:水泵电机功率,式中:K-电机超负荷系数,一般取1.1-1.05。在轴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水泵出流量与扬程、轴功率关系式表达:式中:-水泵流量(m/h);-水泵效率系数(%);-水泵轴功率(Kw);-水的密度(kg/m);-水泵扬程(m)。显然,水泵的出流与扬程呈线性相关。只要在某一特定扬程下(可用进水口水位表示)实测出水泵出流量,并记录对应的用电量,即可推求出具体泵站在某一扬程下的单位用电量转换的水泵出流量。利用公式T=Q/E(T-水电转换系数,单位为m3/kwh,Q-总出水量,单位为m3,E-泵站运行时间用电量,单位为kwh)计算出该泵站的水电转换系数(m3/kwh)。这一方法称为“以电折水”计量。1.5.2 扬程-水电转换系数推求对某一特定泵站进行高低水位两次测流,形成水电转换系数两个结果。利用水泵出流与扬程变化呈线性相关的特性,可以直接利用扬程变化的权重调整水电转换系数。扬程对流量功率比的影响总体来看,在扬程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扬程对流量功率比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认为泵站流量功率比不随扬程变化。即对于中小型泵站,流量功率比与水泵规格无明显关系。在扬程变化幅度不大(0.8m左右)的情况下,扬程对流量功率比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1.5.3 水电转换系数的代表性水泵的水电转换系数受水泵的属性(轴流泵、混流泵、离心泵)、安装参数(扬程、电机功率)、使用年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泵站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亦即不能用水泵的属性、安装参数、使用年限的单一要素来类比估算水电转换系数,只能通过对每一泵站的实际测流获取泵站水电转换系数,并相应地计算出实际出流量,实现计量供水的目的。扬程小于5米泵站的水电转换系数率定,以使用年限作为基本控制条件,分以下两种情况:使用年限7年以下的同类型水泵匹配同型号电机,可以采用“典型测定、同类率定”的方法,确定水电转换系数;如果水泵类型或电机型号不同,则需单测后率定水电转换系数。使用年限大于7年以上的泵站,由于水泵运行环境存在使用时间的累积因素,农泵运行系统和技术环境不具有类比性,均需通过单测率定水电转换系数。扬程大于5米泵站的水电转换系数率定原则是:取水口水位变幅小于0.5米、使用年限5年以下,可采取典型测定、按扬程线性相关推求水电转换系数;如果取水口水位变幅大于0.5米或使用年限5年以上,则需通过单测确定水电转换系数。1.5.4 水电转换系数测定方法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可以根据泵站出流条件(扬程及其变幅、积水池形态、渠系断面、几何特征)检测仪器适应条件及其工作现场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选择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测流和校审修正:水文法。即利用水位、流速、断面关系,通过现场量测和水文仪器测定,利用水文学原理计算出流量,实现“以电折水”计量。容积法。利用囤水容积计算出流量,整合用电量、出流量、扬程(取水口水位)等相关要素推求出流量,实现“以电折水”计量。仪表法。在满足泵站自由出流条件下,通过整合流态,形成稳流,再利用仪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测出过流量,实现“以电折水”计量。集成量测法。利用集成型专利量测设备,通过专利权实施许可,自制具有较好适应性的量测设备,或购买使用专利权许可生产的通用型量测设备,直接进行出流量测定,实现“以电折水”计量。项目来源和工作措施2 项目来源和工作措施本章提要南通大学承担了“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项目编号:E3213010313201908173-1。项目内容包括水电转换系数测定(率定)、技术咨询服务两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对全区约260座农田灌溉泵站进行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和率定,实现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全覆盖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灌溉用水计量长效管理。根据国家、省、市改革意见及相关要求,结合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和实际情况,提供对乡镇街道及灌区的相关改革技术咨询服务,直至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验收。完成2020年度实施计划及方案编制。项目合同服务期至2020年底,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完成宿城区境内约260座泵站以电折水系数测定并通过审查;第二阶段是以电折水后续服务,要求根据项目推进特点和实施条件的变化,提供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必要的咨询服务。2.1 项目来源和承担单位根据省水利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苏水农201830号)等文件规定,宿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处2019年8月22日公告了“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项目编号:E3213010313201908173-1。南通大学参与了该项目的采购投标,宿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处通过2019年9月16日的中标通知书接受了南通大学的投标,并于2019年9月18日与宿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处签订了“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2.2 项目内容和期限质量2.2.1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包括水电转换系数测定(率定)、技术咨询服务两方面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全区约260座农田灌溉泵站进行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和率定,实现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全覆盖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灌溉用水计量长效管理。对全区境内约260座泵站推行以电折水计量,其中约100座泵站通过实测确定“水电转换系数”,约160座泵站通过比对分析率定水电转换系数。根据泵站控制面积、种植结构、灌溉定额计算分析定额内用水量或定额内用电量。以泵站灌溉期实际用电量或折算成用水量进行定额考核,形成相应的节水奖励或以补代奖、超定额累进加价等管理制度。绘制实测约260泵站地理要素分布图,并标示相应泵站水电转换系数。完成约260座泵站水电转换系数及其“以电折水”计量组合标示牌安装。根据国家、省、市改革意见及相关要求,结合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和实际情况,提供对乡镇街道及三个大型灌区的相关改革技术咨询服务,直至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验收。完成2020年度实施计划及方案编制。2.2.2 技术要求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和率定、技术咨询服务满足以下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 21303-2017);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B/T 28714-2012);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 365-2007);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3214-200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656号);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苏水农201626号);宿城区2019年省以上水利发展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电折水计量及其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合同;其他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定额、办法及2020年省级验收之前出台的相关文件等要求。使用的测流仪器技术要求为:主测仪器主要使用不低于DX系列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JL系列水位记录仪、TD系列流速仪、UFH系列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等,如有更先进仪器,投入最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技术支持要求包括: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包括“一测”和“比测”两个施测过程。“一测”使用水文法,“比测”根据泵站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及其泵站参数,选择使用容积法、仪表法、集成技术法中的一种方法。如果“一测”和“比测”结果相差5%以上,应重新采用水文法进行“一测”,第二次“比测”使用的方法不得与第一次“比测”使用的方法相同。在施测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组合试测,如果试测结果的系统误差来源于水文法,为提高施测精度,可以使用容积法、仪表法、集成技术法中的两种方法完成“一测”和“比测”任务。技术咨询服务要求为:提供宿城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以及各级验收的技术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分区分类供水成本测算、运行维护成本综合评估、水价政策及其文件拟写、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需求调研、分区分类奖补实施方案编制、奖补政策出台及其文件拟写、典型区域定额测试、验收考核资料整理、台账建设及其资料整编、ArcGIS布局图制作、验收期间跟踪服务。2.2.3 项目期限合同签订至2020年通过省市验收,根据采购人要求完成相应阶段性工作。验收标准和方法:以电折水计量外业、内业成果全部完成后,由采购方组织审查、验收;2020年实施计划及方案通过区政府批准实施;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提供的成果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验收。2.3 工作进度和保障措施2.3.1 工作进度合同签定日起3天完成了详细工作方案制定,内容包括:实施进度安排、技术人员配置、测试仪器设备申请、责任落实、后勤保障、安全生产等。2019年10月上旬,完成了泵站测流前期调研工作,包括泵站地理位置、技术参数、管理方式、运行环境等工作内容的查勘,绘制完成泵站布局图和施测编号编写和计算机录取工作;对需要使用容积法测流的部分土质渠道进行几何形整修;整修渠道长度满足容积法测流条件要求。2019年11月中旬,根据泵站取水口河道、渠系水源条件,综合考虑取水口水位的代表性,对适合施测的泵站,选择合适的施测方法,完成了以电折水系数的基测和比测任务。2019年12月下旬,完成了数据统计、分析、运行制度设计、立牌建档任务,提交技术报告,申请验收。2.3.2 保障措施结合进度安排,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基础措施。召开了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的方案论证会议,邀请业主单位代表、镇水利站负责人、部分泵站责任人参加,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和论证结论,形成详细的实施方案。成立了2个项目调研组进行现场查勘,调研组负责人由本项目组成员承担,其他查勘人员由南通大学的水利工程、资源环境、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实训中心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组成。土质渠道整修选聘农民工完成;渠道几何整修质量控制由南通大学测绘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自备的经纬仪、全站仪控测完成。外业施测措施。成立了4个施测小组,按每组4人配置,其中技术人员2人,辅助人员2人;施测仪器由南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交通学院配供,仪器类别数量有: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5台套,手持式超声波流量计5台套,自记式流速流量测算仪5台套,水位探深记录仪5台套。对于水位变幅较大的泵站,使用水文法、容积法进行基测,使用仪表法、集成量测法进行比测,以提高量测精度及其与取水口水位适应关系。成立了4个业内工作组,完成了数据统计、技术分析、运行制度设计等任务;成立了6个安装组完成了立牌安装任务。施测仪器和技术控制3 施测仪器和技术控制本章提要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以电折水的水电转换系数测定使用“一测”和“比测”两种方法。根据以电折水泵站工况条件,“一测”使用水文法,“比测”使用集成技术法。当“一测”结果和“比测”结果误差超过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17)时,使用容积法、仪表法进行综合校测。如果验测结果证明误差来自于水文法,则选择容积法、仪表法以及集成量测法的两种方法重新施测。重新施测采用容积法完成“一测”“比测”则根据施测环境和适用条件,选择仪表法、集成量测法完成。根据水文法、容积法、仪表法、集成量测法四种方法的适应条件,选择的主测仪器有: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DX-LSX-2)水位记录仪(JL-02)流速流量仪(TD-B130)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UFH01)四种型号的仪器,辅助仪器主要有全站仪、经纬仪、量尺、支架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所使用的施测仪器出厂时间均为2018年,最后校正时间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超声波或电磁流量计(JJG1030-2007)的强检规定。3.1 施测方法内涵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以电折水的水电转换系数测定应使用“一测”和“比测”两种方法。根据以电折水泵站工况条件,“一测”使用水文法,“比测”使用集成技术法。当“一测”结果和“比测”结果误差超过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17)时,使用容积法、仪表法进行综合校测。3.1.1 水文法施测利用水位、流速、断面关系,通过现场使用水文仪器量测,利用水文学原理计算出流量,实现“以电折水”计量。当泵站出流稳定时,Aw=QT,式中Q为断面流量,单位m/s;T为通过断面的时间,单位为s,Aw为出水总量,单位为m3。其中Q可以通过流速仪测出。渠道测流一般采用流速仪通过面积流速法,即用流速仪分别测出若干部分面积的垂直于过水断面的部分平均流速,然后乘以部分过水面积,求得部分流量,再计算其代数和得出断面流量。测流时,在各条垂线上将流速仪放至不同的水深点测速。测速垂线数及各垂线测点数根据流速精度要求、渠道宽度、水深、流速仪固定方式、人力、时间等情况确定。断面过水面积测量。利用自动水位计测得测时水位,在利用分析法计算出渠道断面过水面积。当泵站出流稳定时,Q=VS,式中Q为断面流量,单位m3/s;V为断面平均流速,单位为m/s;S为断面过水面积,单位为m2。量测主要使用仪器:流速仪、水位计、计时器。3.1.2 容积法施测以水泵出水口为始点,选择长度在100-150m的代表性渠段,下端封死,利用现状渠道囤积水量计算出水量。对于混凝土标准断面渠道,直接按照几何尺寸进行计量计算,对土质渠道进行人工规整成标准几何状,再根据囤水容积计算出流量;整合用电量、出流量等相关要素,实现以电折水系数测定。3.1.3 仪表法施测仪表法是指采用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测量,管路需要有足够长的直管段,直管段越长越好,一般上游10倍管直径长度,下游5倍管直径长度,泵出口30倍管直径长度,同时保证此段管路的液体是满管的。符合以上管道要求的泵站可以采用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测量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合作开发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中餐零点早餐服务
- 2025年上海市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一)生物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指导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新质生产力基石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 动眼危象的临床护理
- 2025煤炭供应合同模板
- 项目六-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 印刷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模版(3篇)
- 道路运输免责协议书(2篇)
- 个人借款单范本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服务响应时间和服务保障方案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粮食机械原理与应用》 课件全套 阮竞兰 1-11筛分除杂设备-色选设备
- 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附听力材料及答案)
- 泰兴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4
- DL∕T 5509-2015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勘测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