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场商住楼智能化弱电工程建设方案广场商住楼智能化弱电工程建设方案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工程概况11.1环境条件11.2工程概况12工程范围22.1系统内容22.2工程任务23技术规范和标准24智能化系统设计34.1设计原则3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41总则42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42.1概述42.2设计要素43系统设计43.1用户对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43.2系统设计依据53.3用户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说明53.4设计结果73.5系统安装维护专用工具配置73.6其他专业系统布线的统一规划73.7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84系统测试84.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84.2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94.3三类垂直主干铜缆系统的测试说明9第三章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BAS)111 系统概况111.1系统描述111.2 工程范围111.3 设计目标121.4 设计原则121.5 设计依据132系统需求133系统功能143.1 冷源系统143.2 空调系统163.3 新风系统183.4 风机盘管193.5 送排风系统203.6 给排水系统203.7 供配电系统213.8 电梯系统213.9节能措施214系统设计234.1系统组成234.2系统结构234.3系统选型245系统硬件275.1中央操作站275.2现场控制器285.3现场设备316系统软件326.1软件概述326.2 软件特点346.3软件功能36第四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451概述45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监视范围451.2系统技术要求451.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功能要求452设计总述463 设计要求474 系统功能475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495.1 系统组成495.2 系统工作原理505.3 系统软件功能515.4 系统供电515.5 系统接地及防雷526主要设备526.1矩阵切换主机(OT80-80)526.2系统控制器(OT60-79)536.3十六路视频数字硬盘录像机(DH-DVR1604)546.4彩色半球摄像机(AK-105C)556.5固定摄像机(AK-303C)566.6一体化球形彩色摄像机(ST-CC9169R)576.7彩色监视器(MP21C)577系统测试59第五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601系统概述602需求分析603产品选型604系统设计614.1系统组成614.2.工作流程624.3.系统功能特点635系统主要设备655.1入出口控制机655.2程序逻辑控制器665.3一卡通发行器665.4中文电子显示屏665.5入口发卡机675.6出入口道闸675.7工作站及软件675.8彩色摄像机686系统调试68第六章 门禁管理系统691工程概述691.1设计范围691.2设计依据及原则692功能需求分析703产品选型704系统构成704.1系统整体设计704.2网络门禁系统725系统功能实现745.1门禁系统745.2发卡子系统756系统的可扩展性76第七章 可视对讲系统771概述772系统设计依据773系统整体优势介绍774系统设计784.1系统设计总体概述784.2管理中心部分794.3梯口部分804.4梯间804.5户内804.6传输网络814.7统供电及防雷接地815系统功能815.1对讲、开锁815.2监视825.3应急功能826主要设备技术参数826.1中心管理机AH-M2001V1826.2黑白可视编码梯口主机AH1-T6VGG836.3免提壁挂式黑白4室内分机 AH-F3VGG836.4户型分支保护器AH1-TP4VGG846.5电源AH-TY13V1846.6联网控制器AH-WN200V1GG856.7梯口机选择器AH-T100GG(7台)856.8集线器AH-M1008587 第一章 概述智能建筑系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用户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以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方便用户使用的效果,其特点是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我们根据宏辉广场商住楼的建筑特点和功能需求,为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定位成技术先进、设备高效运行、信息共享、优化控制、集中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达到智能建筑甲级标准,具有鲜明特色,满足现代高效管理要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1工程概况1.1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室外温度:00C500C室内温度:00C400C相对湿度:595% 腐蚀性有轻度盐雾影响1.2工程概况宏辉广场总建筑面积7.26万平方米,包括1栋26层办公楼、1栋26层住宅楼、1栋14层附楼住宅楼。主要使用功能如下:建筑部楼层主要使用功能办公楼一层四层商场五层避难层六层二十六层办公楼住宅楼一层四层商场五层避难层六层二十六层住宅地下室地下一层以停车场为主,部分设备用房地下二层以停车场为主附楼六层十四层住宅2工程范围2.1系统内容宏辉广场作为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建筑群,其特点是建筑面积大,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整个基地工程由六个相关子系统共同构建一个完美的智能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描述如下:1. 综合布线系统2.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BAS)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4. 停车场管理系统5. 门禁管理系统6. 可视对讲系统2.2工程任务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系统集成、供货、安装及相关服务,具体任务如下:1.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深化设计;2.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备与材料的供应及其运输、包装、现场仓储;3. 系统与应用软件开发、设备安装、布线施工(包括线管及线槽的施工)和电气接线;4. 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配电(由UPS至系统设备段)、防雷与接地设备与材料的供应与施工;5. 系统测试、调试以及与相关系统的联调;6. 系统正式移交业主之前的试运行和系统维护;7. 技术培训和系统正式移交后的技术服务与支持;8. 编制系统竣工图及竣工资料;9. 上述工作所需的附件、工具、备品备件、资料的提供。3技术规范和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19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 11801-95) 电磁兼容性标准(IEC 80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视分配系统(GB6510-86) 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安全防范工程行业标准(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1990) 厅堂扩音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商用建筑综合布线标准(EIA/TIA-568B) 商业建筑综合布线路径和空间标准(EIA/TIA-569A) 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EN50173) 广东省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规范(DB44/144-2000)4智能化系统设计4.1设计原则通过分析宏辉广场功能、用途以及今后发展的需求,对本工程各智能化子系统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各子系统的适用性和先进性,保证建成后的宏辉广场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具体提出以下设计原则:4.1.1系统选型原则 成熟性:系统设备选用主流品牌,该产品并已得到成熟的应用。 先进性:同一品牌设备选用新系列产品,对已淘汰或即将淘汰的系列产品不再作选择。 可靠性:所有系统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容错性,具备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并充分考虑其高可靠性和低运行成本等因素。 开放性:所有系统设备选用标准化产品,并与技术发展的趋势相适应。遵循开放性原则,软件、硬件、通信接口、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符合国际标准,所设计的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方便性:系统选用交易掌握、操作简便和易维护的设备。4.1.2系统配置原则 适用性:系统配置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遵循适用性原则。 易集成性:系统配置满足实现高度集成性的要求,尽量减少集成的中间环节各技术难度,使集成系统具有整体的先进性能。 高性价比:在实现系统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系统的配置尽可能做到物美价廉,实现系统高性价比的优点。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1总则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针对本工程需求进行总体设计,以实现建筑信息畅通、安全舒适、高效节能、方便管理等目标,提高建筑物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的效率,系统配置应适度超前,适应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2工程设计及技术要求2.1概述1)系统设计和产品符合国家或地方、国际有关通信标准和有关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标准和规范。2.2设计要素1)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之标准进行设计。2)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支持整个弱电系统的数据传输,在与其它弱电系统有关的地方要预留接口,业主可以通过这些接口实现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BMS),实现综合信息处理、协调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按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安全系统要求实施,布线系统分为内部网、语音。并充分考虑随着技术的发展扩充,方便网络的升级和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4)根据宏辉广场的功能,根据办公面积每30平方米一个语音信息点和一个数据信息点的配置,本系统所设置的信息点如下:语音信息点共计462个,办公楼六至二十六楼每层22个;数据信息点共计492个,办公楼六至二十六楼每层22个。3系统设计3.1用户对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实用性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象通信。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附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扩充性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系统中。先进性布线系统适应日益广泛的数据通信和应用,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从而保护用户在线缆及网络系统上的投资以及运行在其上的应用。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标准化严格按照EIA/TIA 568A及ISO/IEC 11801标准设计系统,并能连接众多满足国际网络标准(如IEEE802.3, IEEE802.5, IEEE802.12)的网络设备。3.2系统设计依据1. 用户综合布线系统材料招标书;2. 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ANSI EIA/TIA 568A商用建筑的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569A商用建筑标准中对电信路由和空间的规定EIA/TIA 570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EIA/TIA 606商用大楼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EIA/TIA 607商用大楼通信接地标准ISO/IEC 11801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1998年版EN/50173欧洲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TSB-67 UTP传输性能现场测试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CCITT 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络标准IEEE 802.3 10BASE-T网络标准IEEE 802.5 TOKEN RING网络标准ANSI FDDI/TP-PMD 100Mbps光纤/非屏蔽铜缆分布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ITU ATM 155Mbps/622Mbps异步传输模式标准RS232、X.25、RS422异步、同步传输标准EN55022/CLASS B (电磁兼容)标准3.3用户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说明综合布线系统主要范围包括:办公楼的综合布线系统。3.3.1用户的基本需求宏辉广场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各楼型的信息点需求具体如下:楼层机柜信息点总数数据点数语音点数6层4422227层4422228层4422229层144222210层44222211层44222212层44222213层44222214层44222215层44222216层144223317层44223318层44223319层44223320层44223321层44222222层44222223层144222224层44222225层44222226层442222中心机房1合计4924462462l 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室内通信与数据线均采用超5类双绞线;l 分配线间与中心机房连接:网络通过4芯多模光纤连接分配线间与中心机房,电话线铺设3类50对和25对线缆连接分配线间与中心机房;l 机柜为标准600x600x2000,玻璃门,统一钥匙;l 室内布线为暗线。土建时已预埋金属线管,室外在土建时已建电缆沟和管道,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管沟均不在本工程内);根据以上用户招标书提供的简单说明,我们设定语音/数据各分别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建筑结构内部数据系统采用为超五类布线,电话系统采用 三类布线系统 ,语音和数据点尽可能共同使用统一双口或单口信息面板 。分接线间作为每栋楼的汇接中心与中心机房通过三类大对数连接语音系统,通过光缆连接数据系统。 3.3.2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在各工作区,信息插座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及其他数字化设备之间的连接,我们选用CJ400-3M 高速数据跳线,可充分保证数据的传输速率。3.3.3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为了保证用户语音/数据信息端口在工作区的通用性,我们将所有信息插座都选用符合5类草案标准的MGS200高性能模块。根据用户的技术要求,所有水平线缆均采用符合5类草案标准的4对非屏蔽双绞线,一端与信息插座相连,另一端与配线架相连。二楼的水平线缆通过垂直金属线槽或金属管进入主接线间。3.3.4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根据信息点的数量,我们在主接线间放置一个2米高的宽体机柜,最上面用110型配线架管理语音系统,中间用PATCHMAX GigaSPEED配线架管理数据系统,下面放置网络设备。语音系统使用普通3类跳线,数据系统使用D8GS型1.53米长或2.13米长高速数据跳线。如果需要在语音端口上连接数字通信设备,可选用119P8GS型高速数据跳线,将网络设备与语音系统的水平区端口相连。语音系统主干区与电话外线转接箱的连接,由3类25对、50对语音大对数来实现。3.3.5对主接线间的环境要求为了使主接线间内的线缆和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建议主接线间要作到以下几点:室温保持在18C至27C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至55%,而且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均是如此要求。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到50烛光。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从地板到天花板)和阻燃漆。提供合适的门锁,门应向外开。提供离地板至少2.55米高度的无障碍的空间,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m X宽90cm,地板的载重能力至少为500kg/m2。要有足够数量的专用电源插座,为设备提供220伏15安培的交流电。此路电源要与空调或照明的供电线路分开。3.3.6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如果某个分行的楼层比较多,楼层的水平面积比较大,可以再设一个分接线间,管理与之临近的楼层中的信息点。如果有信息点到接线间的距离超过了90米,或用户有光纤到桌面(FTTD)的需求,可选用2芯或4芯多模室内光纤。主接线间与分接线间之间的连接,语音系统可使用3类25对、50对语音大对数;数据系统可使用2芯、4芯甚至12芯多模室内光纤。使用几芯光纤要考虑投入使用的数据信息点数量和为以后预留的带宽。3.4设计结果按照上述思路进行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符合宏辉广场办公楼的技术要求,可满足语音、10Base-T、100Base-T、155Mbps ATM、622Mbps ATM、千兆以太网、1.2Gbps ATM及视频传输等要求,符合未来十五至二十年内数据通讯发展发展的趋势。3.5系统安装维护专用工具配置本工程配备了1套完整的铜缆维护工具。3.6其他专业系统布线的统一规划垂直桥架提供弱电竖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水平线缆通过各层走廊上方吊顶内的镀锌金属线槽水平桥架进入各个房间。在房间内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镀锌线槽和镀锌钢管。各配线机房内,将水平线槽桥架、垂直桥架和配线机柜连接起来。金属线槽固定在竖井墙面上,线槽为全密封结构,线槽之间通过配套的连接片和螺栓连接;线槽底面冲穿线环,提供可以固定线缆的支架,以免线缆因重力损伤。线槽转弯处采用弧线形弯头或折线型弯头,以防发生线缆的弯度太小,引起的损伤;线槽连接处通过接地线彼此连接。管线具体走线位置选定时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电力线缆和高功率用电设备、大楼的其它各种管线必须隔开一定的距离。双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范围条件最小净距(MM)2KVA(380V)2-5KVA(5KVA(380V)对绞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槽道中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中或钢管中80150注:双方都在接地的槽道中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C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对绞电缆与其它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避雷引下线1.000.30保护地线0.050.02热力管(不包封)0.500.50热力管(包封)0.300.30给水管0.150.02煤气管0.300.023.7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各配线柜均接地,综合布线的金属桥架接入大楼接地点。机柜、配线架,线槽线管均做好接地,联合接地电阻1欧姆。4系统测试4.1综合布线系统测试说明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铜缆链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4.2千兆比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千兆比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 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 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 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 4结构回转衰耗SRL 5特性阻抗 6传输延时 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 FLUKE DSP040004.3三类垂直主干铜缆系统的测试说明为确保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确认布线系统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装质量,工程完工后需按EIA/TIA-568A之TSB-75规定的CAT3标准对三类链路系统进行测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2、信号全程衰减测试3、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4、结构回转衰耗SRL5、特性阻抗6、传输延时国际标准组织(ISO)推荐下列布线测试仪表:DSP-5000 (Fluke Corporation)本方案中,我公司建意采用以下铜缆测试仪器:FLUKE DSP-100 (特性指标测试)部分测试指标如下: 国际标准衰减指标(Attenuation)频率三类标准0.064MHz2.30.256MHz3.40.512MHz4.90.772MHz6.01.0MHz7.04.0MHz15.08.0MHz23.010.0MHz26.016.0MHz35.020.0MHz_25.0MHz_31.2MHz_62.5MHz_100.0MHz_ 线对近端减标准指标(NEXT)频率三类标准0.064MHz430.256MHz410.512MHz320.772MHz271.0MHz264.0MHz238.0MHz_10.0MHz_16.0MHz_20.0MHz_25.0MHz_31.2MHz_62.5MHz_100.0MHz_第三章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BAS)1 系统概况1.1系统描述采用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将对基地内的电气设备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起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能降耗的作用,也给基地内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本方案设计是遵照系统对楼宇自动化系统技术要求,围绕先进的控制理念和开放式的智能化建筑结构方式,依据有关图纸资料和相关设计规范并结合我们在楼宇自动化方面的多年实践经验,运用当今主流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而进行的设计。本设计将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集成在一个图形化的计算机平台上,通过简洁形象的人机界面对基地内的建筑设备进行及时、准确、方便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对机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楼宇设备的管理自动化。1.2 工程范围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需要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包括冷源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等系统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的就是对基地的建筑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建筑物内有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管理要求。系统包括对本工程BA系统需要具有与冷冻机组的智能接口,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表3-1 自控系统工程监控范围表系统监控内容冷源系统 冷冻水、冷却水温度、流量、压力 冷冻水、冷却水阀门状态及控制 冷却塔状态及控制 膨胀水箱的监控注:冷机部分由通讯接口与BAS连接空调系统 送、回风温度 风压 过滤网状态 电动阀门状态及控制 风机状态及控制新风系统 新、送风温度 风压 过滤网状态 电动阀门状态及控制 风机状态及控制风机盘管 配电回路开关状态及控制 配电手自动状态送排风系统 风机状态及控制给排水系统 水池水位 水泵管压力 生活水泵状态及控制变配电系统 高低压配电柜 变压器状态 发电机状态电梯系统 电梯状态1.3 设计目标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AS)的目标就是对基地的建筑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建筑物内有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管理要求。通过对广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内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在全面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集各种优秀产品与技术之长,追求最合理的投资和最大的灵活性,以取得长期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管理与环境效益的总目标。 系统能稳定和准确地自动调节基地内设备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新风等),记录和统计系统的运行参数及系统运行趋势和规律,不断优化系统运行。为基地工作人员提供高效率、舒适、便利的工作、学习环境。 围绕服务的要求,通过监测和控各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保证基地建筑内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 对各种需要监控的重要机电设备实现集中管理、优化配置,使系统在全自动的状态下运行。本系统全天候监测所有需要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达到最完善的管理效果。 系统对整个控制设备进行监控,提供可靠的、经济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管理不同时间内设备用电量大小,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及最佳利用率,大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对基地进行分区域管理和控制,使用简便的管理和节能的控制方式,避免由于场地闲置而造成的浪费。实现中央管理和分散控制的功能要求,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设备在系统的统一管理之下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系统会按照设备的运行情况打印维护保养报告,提示管理人员对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人员与设备的整体安全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该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可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问题与意外,消灭故障于隐患之中,保证人身的安全。一旦设备有故障发生,计算机可以报告故障发生的位置及故障发生的原因,以便维护人员快速排除故障,恢复设备正常运行1.4 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从实际情况出发,在系统功能、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培训基地设计、组织和技术方案的设计原则,以满足培训基地对系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扩展的要求。成熟性原则 系统设备选用先进成熟的进口主流品牌,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形式,所需维护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低。先进性原则 做为一流的科技创新基地,所采用的设备、产品和软件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水平。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控制理念和较高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反映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可靠性原则 要采用各种措施建造一个高可靠性系统。可采用冗余设计,共享数据群集、数据备份等保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系统的产品选型采用经过严格质量检验或认证、性能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或设备,以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开放性原则 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能够向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提供开放接口。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兼容性好,应用软件可移植性强; 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好,系统生命周期长。经济性原则 在达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建筑结构的特点,采用模式控制和优化系统设计,确保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周期中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减少运行人员,提供最佳的能源管理方案,对机电设备以及照明等采取优化控制和管理,确保节能运行,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及运行费用。方便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不仅完成系统控制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结合本公司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多年设计经验进行完善和优化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注重方便控制人员的管理、便于操作。友好的人机界面,在中央工作站,应配置强大的数字/模拟/图象视频等信号多媒体通信、控制管理功能软件包,该软件包界面应是中文化的,具有安全可靠、管理维护方便、操作简单、显示直观、记录打印、快速响应等特点。1.5 设计依据1) 相关国家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19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OIECll80195 电磁兼容性标准 IEC 8012) 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智能化工程的相关图纸资料3) 厂商提供的有关资料 Honeywell公司 楼宇自控系统应用手册 Honeywell公司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技术综述 EBI企业网 Excel 5000 设计手册2系统需求楼宇自动化系统由BAS的服务器、工作站、应用软件、各种现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通过优化控制、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使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并能方便地实现管理自动化。对系统的具体需求如下。表3-2系统需求表分类需求描述系统结构 采用控制层和管理层两层网络结构。 管理层要求采用100M BASE-T以太网。 控制层的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76.8kbps。系统性能 系统具备开放性、可扩充性,支持并遵循标准的通讯协议。 自动监控设备,并满足设备固有的控制工艺要求。 具备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 所有设备都用手动自动转换开关,能进行状态预设,有两种报警形式。 系统采用图形化编程工具或高级编程语言,管理层软件须为网络版。 系统提供实时帮助功能,支持浏览器方式。系统功能 对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自动测量和控制。 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和管理以及最佳启停控制。 能源管理和分析。 报警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 历史数据分析。 射程并输出各专业设备运行和内置数据报表。 网络管理和信息集成。系统软件 采用分层面向用户的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结构软件。 可根据系统运行和管理要求来配置。 不受监控点数限制,具有系统级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良好的图形化中文操作界面,具备多窗口功能、动态彩色图形显示并且操作直观、简便,可显示设备参数、报警信息。 系统有密码保护,有快速信息检索、故障诊断功能。针对系统需求,结合实际特点和用途,我们对系统设计时,在完全满足系统要求的基础上,确保达到优化组合、方便管理、节约能源的应用效果。3系统功能楼宇自控系统是将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建筑设备管理与控制系统(空调及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监控系统等)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管理,实现一体化控制、监测和管理,从而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人工成本,并能方便地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本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方式完成对广州科学城科技创新基地楼宇自动化系统各楼宇设施的监控功能,并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3.1 冷源系统1.监控接口本系统提供所需的通信接口采用开放式网络传输协议,在集成过程中通过采用网关和各种通信协议实现网络接口。网关采用多种手段将子系统的数据协议转换为BAS集成平台的协议格式。冷机系统以接口网关方式与BAS集成,建立通讯联络。BAS对冷机系统进行监视,通过相互间的通讯协议,读取冷冻机的运行参数,实时反映冷机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便于操作人员的监控和管理。图3-1冷源监控原理图2.监控内容与功能实现表3-3冷源系统监控内容与功能实现表监控对象冷源系统监测内容 室外温/湿度监测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水流状态 冷冻水、冷却水供回水温度监测 冷冻水给回水管网压力 冷冻水回水流量监测 水过滤器堵塞报警 冷冻水、冷却水泵、冷却塔碟阀状态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泵运行状态、故障及过载报警、手动/自动状态 膨胀水箱液位检测控制内容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开关控制 冷冻水碟阀、冷却水泵、冷却塔蝶阀控制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泵开关控制 水管网压力报警 膨胀水箱进水电磁阀控制报警 冷冻水、冷却水总供回水过滤器堵塞报警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泵故障及过载报警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故障报警 膨胀水箱液位检测报警显示打印状态、报警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控制方法 根据事先排定的工作及时间表,定时启停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水却塔等。 冷水机组台数控制: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供水流量测量值,自动计算所需冷负荷量,调节冷水机组运行台数。 冷水机组联锁控制:启动时:开冷却塔蝶阀、风机,开冷却水蝶阀,开冷却水泵,开冷冻水蝶阀,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停止时:停冷水机组,关冷冻水泵,关冷冻水蝶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蝶阀,关冷却塔蝶阀、风机。 冷冻水差压控制:根据冷冻水供回水压差,自动调节旁通阀,维持供回水压差恒定。 冷却水温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动台数。 水泵保护控制:水泵启动后,压差感应开关检测水压状态,如故障则自动停机。 冷冻泵、冷却泵启动后,水流开关监测水流状态,若无水流则不能启动冷机。 自动控制进水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保持膨胀水箱的液位。3.2 空调系统1.监控原理图3-2空调监控原理图2.监控内容表3-4空调机组监控表监控对象空调机组监测内容 送风、回风温度监测 风机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 过滤网堵塞报警 风压过低报警 冷水电动阀门状态控制内容 冷水电动阀门控制 风机开关控制报警 风压过低报警 风机故障报警 过滤网堵塞报警显示打印状态、报警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注:恒温恒湿空调器以接口网关方式与BAS集成,建立通讯联络。BAS对恒温恒湿空调器进行监视,实时反映恒温恒湿空调器的各种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3.监控功能1)开关控制可根据事先设定的时间程序表自动启停机组;在某些特别情况下, 如加班情况, 风机有需要在预先设定时间程序表之外的时间启动, 用户可选择在BAS操作站上手动点击鼠标来实现对机组的启停。2)冷水阀控制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回风温度,采用PID控制算法,调节电动水阀的开度;并可根据室外温湿度变化自动改变回风温度设定点,实现在满足舒适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水阀可与风机实现联锁控制,当风机停止时自动关闭水阀;反之则开启水阀。3)滤网堵塞报警风机启动后,过滤网前后将建立起一个风压差值,当风压差值大于某一个设定值时,表明过滤网堵塞,则压差开关将输出报警信号,用于提醒有关工作人员及时清洗过滤网,以长期保持空调机组的工作效果。4)联锁控制 风机停止后,电动调节冷水阀自动关闭。5)保护报警风机启动后,压差开关监测风机前/后端压差,检测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当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将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关闭此设备并及时到现场检查,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4.节能措施1)预冷根据使用情况和日常工作时间表,提前开启空调机组对相应区域进行预冷,或提前对空调机组进行关闭,充分利用空调的余冷。2)晚间重设定通过在晚间重新调整温度的设定值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该功能的设置可以防止在夏季温度过低/在冬季温度过高。3)冬夏转换设定由软件设定系统按冬季工况或夏季工况运行。空调系统冬夏季为最小新风运行,由回风温度控制冷水阀开度;过渡季时充分利用室外新风,节约空调能耗。3.3 新风系统1.监控原理图3-3新风机组监控原理图2.监控内容图3-5新风机组监控表监控对象新风机组监测内容 新风在1层和5层各设一个点监测 送风温度监测 风机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 滤网压差堵塞报警 风压过低报警 冷水电动阀门状态控制内容 冷水电动阀门控制 风机开关控制报警 风压过低报警 风机故障报警 过滤网堵塞报警显示打印状态、报警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 .监控方法1)开关控制根据事先排定的工作及节假日作息时间表,定时启停机组;在某些特别情况下, 如加班情况, 风机有需要在预先设定时间程序表之外的时间启动, 用户可选择在BAS操作站上手动点击鼠标来实现对机组的启停。2)冷水阀控制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送风温度,采用PID控制算法,调节冷水阀的开度;并可根据室外温湿度变化自动改变送风温度设定点,实现在满足舒适环境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冷水阀可与风机实现联锁控制,当风机停止时自动关闭水阀;反之则开启水阀。3)滤网堵塞报警风机启动后,过滤网前后将建立起一个风压差值,当风压差值大于某一个设定值时,表明过滤网堵塞,则压差开关将输出报警信号,用于提醒有关工作人员及时清洗过滤网,以长期保持空调机组的工作效果。4)联锁控制 风机停止后,电动调节冷水阀自动关闭。5)保护报警风机启动后,压差开关监测风机前/后端压差,检测风机运行是否正常,当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将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关闭此设备并及时到现场检查,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4.节能措施1)预冷根据使用情况和日常工作时间表,提前开启新风机组对相应区域进行预冷,或提前对机组进行关闭,充分利用新风机的余冷。2)晚间重设定通过在晚间重新调整温度的设定值来达到节能的目的,该功能的设置可以防止在夏季温度过低/在冬季温度过高。3)室外温度利用根据室外温度来改变送风温度设定值,节约能源。3.4 风机盘管1.监控内容表3-6风机盘管监控表监控对象风机盘管监测内容 配电回路开关状态 配电手自动状态控制内容 配电回路开关控制显示打印状态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5 送排风系统1.监控原理图图3-4送排风机监控原理图2.监控内容表3-7送排风系统监控表监控对象送排风系统监测内容 送排风机开关状态、故障报警、手动/自动状态控制内容 送排风机开关控制控制方式 送排风机根据事先安排的时间表定时启停机组,自动统计风机工作时间 排风兼排烟风机平时由BAS控制,火灾时由消防中心控制报警 送排风机故障报警显示打印状态、报警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6 给排水系统1.监控内容表3-8给排水系统监控表监控对象给排水系统监测内容 天面水池高低水位 生活水泵管网压力 生活水泵开关状态、故障报警 变频器故障报警 集水井溢流水位 潜水泵开关状态、故障报警 循环泵、加压泵开关状态、故障报警报警 天面水池高低水位报警 集水井溢流水位报警 水泵故障报警显示打印状态、报警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7 供配电系统1.监控内容表3-9供配电系统监控功能表监控对象供配电系统监测内容 高压真空断路器开关状态 断路器开关状态 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的监测 变压器绕组、铁心温度预报警和报警 传感器故障报警 发电机运行和故障信号报警 变压器绕组、铁心温度预报警和报警 传感器故障报警 发电机故障信号显示打印状态、报警等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形及报表,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8 电梯系统1.监控内容表3-10电梯系统监控表监控对象电梯监测内容 电梯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电梯上、下行状态报警 电梯故障报警显示打印状态、报警,并列出设备保养及维修报告。3.9节能措施系统应用最优的能源管理方案,设备合理管理,优化控制,分时处理,适时维护,有效地利用能源,节能运行。电力分配需求控制系统有电力需求控制功能,通过软件的设定,可在峰值电力需求出现时,按照先定的原则顺序切断设备,使高峰期的电力负荷限定在控制范围内。假日调度对于节假日及特殊日期,能提供全年的日期和时间调度表,中断系统的标准处理过程,以满足系统对各种非标准控制的要求。时间/事件程序基地内有某些区域设备运行控制有很强的时间性,这些内容时间上的分布是大致确定的,这样BAS通过事先排定的工作表自动启停设施,自动确定投入运行的空调机组台数,同时平均分配各机组的工作时间。最佳启动在工作时是开始前,先启动空调系统,以便先行改变工作区内温度,令其到工作时间时室内环境进入舒适(或要求)范围内,程序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停地采样温度计算到达设定的舒适极限所需的时间,以此确定最佳启动时间。最佳停止在工作结束前的某一时间切断系统,这一时间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变体信号通路-洞察及研究
- 手抄报边框课件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学生课外培训安全协议课件
-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课件
- 智能化交互系统-洞察及研究
- 专利双方转让协议模板6篇
- 专升本中文题库及答案
- 沿海养殖区生态环境修复-洞察分析
- 阑尾炎课件24张
-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审查方案
- 中央空调系统维保服务报价清单
- 护士N3岗位竞聘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2024年污水管道维修协议书范文范本
- 雪糕车租赁合同三篇
- 绘画劳务合同
- 苗木供应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无人机辅助通信系统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