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检验方法-滤膜法.doc_第1页
培养基检验方法-滤膜法.doc_第2页
培养基检验方法-滤膜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方法概要本方法系以0.45 m孔径之滤膜过滤水样,检测水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水样过滤后置于mTEC培养基(modified membrane-Thermotolerant Escherichia coli Agar,缩写为modified mTEC Agar)上,于351培养2小时,再以44.50.5培养2224小时,大肠杆菌会形成红色或紫红色菌落。方法原理是培养基内含之色原(5-溴-6-氯-3-吲哚-D-尿甘酸,5-Bromo-6-chloro-3-indolyl-D-glucuronide)被大肠杆菌之尿甘酸化酶(-D-glucuronidase)催化而产生红色或紫红色菌落。二、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水质、饮用水水源水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海水等水样中大肠杆菌之检验。但不适于高浊度及含有干扰物质水样之检测。三、 干扰(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生长之物质时,会影响水样之检测结果。(二) 检验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生长之物质时,会影响水样之检测结果。(三) 悬浮微粒过高或含有胶体的水样易造成滤膜孔隙阻塞,或造成细菌菌落弥漫生长(Spreading)而影响水样检验结果之判读。四、 设备(一) 量筒:一般使用1001000 mL之量筒。(二) 吸管:一般使用110 mL之灭菌玻璃吸管或无菌塑料吸管,应有0.1 mL之刻度。(三) 稀释瓶: 1001000 mL能耐高压灭菌之有盖硼硅玻璃制品。(四) 三角锥瓶:2502000 mL能耐高压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五) 采样容器:无菌之玻璃或塑料制有盖容器,使用市售无菌袋亦可。(六) 培养皿:硼硅玻璃或可抛弃式塑料制培养皿。可使用6015 mm、5012 mm或其它适当大小者。(七) 过滤装置:能耐高温高压灭菌之玻璃、塑料、陶瓷或不锈钢等材质构成之无缝隙漏斗,以锁定装置、磁力或重力固定于底座。(八) 抽气帮浦:水压式或吸气式,压力差最好在138至207 kPa者。(九) 滤膜:使用直径47 mm、孔径0.45 m且有格子记号的无菌滤膜,能使水中大肠杆菌完全滞留者。(十) 镊子:前端圆滑内侧无波纹。(十一)水浴槽:温度能维持在50左右者。如用于44.5培养,温度必须能维持在44.50.5。(十二)培养箱:温度能维持在351者。如用于44.5培养,温度必须能维持在44.50.5。(十三) 加热板:附磁石搅拌功能者。(十四) 天平:能精称至0.01 g者。(十五) 高压灭菌釜:能以中心温度121(压力约15 lb/in2或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十六) 烘箱: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干热灭菌,温度能维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五、 试剂及材料本方法所使用的化学药品均为试药级,培养基为微生物级制品。(一) 培养基mTEC培养基(modified mTEC Agar)成份:3号蛋白胨(Protease Peptone 3) 5.0 g酵母抽出物(Yeast Extract) 3.0 g乳糖(Lactose) 10.0 g氯化钠(Sodium Chloride) 7.5 g磷酸氢二钾(Dipotassium Phosphate) 3.3 g磷酸二氢钾(Monopotassium Phosphate) 1.0 g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0.2 g脱氧胆酸钠(Sodium Desoxycholate) 0.1 g5-溴-6-氯-3-吲哚-D-尿甘酸(5-Bromo-6-chloro-3-indolyl-D-glucuronide) 0.5 g琼脂(Agar) 15.0 g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45.6 g,加入1公升的蒸馏水,煮沸溶解后以121高温高压灭菌15分钟,培养基最终pH值应为7.30.2。取出后置于4550之水浴槽待温度下降至恒温,培养基混摇均匀后分装于培养皿中,厚度约35 mm。凝固后避光保存于冰箱中备用,分装后之培养基保存期限为14天。可依检测需要量按比例适量配制。(二) 无菌稀释液 无菌稀释液一:非海水水样检测稀释用。配制方法如下: 磷酸二氢钾储备溶液取3.4 g磷酸二氢钾(KH2PO4)溶于50 mL的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以1.0 M NaOH溶液调整其pH值为7.200.05,然后加蒸馏水至全量为100 mL,灭菌(过滤灭菌或121高温高压灭菌15分钟)后,储存于冰箱中作为储存液备用。 氯化镁储备溶液取8.1 g氯化镁(MgCl26H2O)先溶于少量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全量为100 mL,灭菌(过滤灭菌或121高温高压灭菌15分钟)后,保存于冰箱中作为储存液备用。 无菌稀释液分别取10 mL氯化镁储备溶液和2.5 mL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入蒸馏水至全量为2000 mL,混摇均匀后,分装于稀释瓶中,经121高温高压灭菌15分钟,作为无菌稀释液备用。 无菌稀释液二:海水或含盐水样稀释用。磷酸二氢钠(NaH2PO4) 0.58 g磷酸氢二钠(Na2HPO4) 2.50 g氯化钠(NaCl) 8.50 g将上述成分溶解于1公升的蒸馏水中,混摇均匀后,分装于稀释瓶中,经121灭菌15分钟,其灭菌后之pH值为7.4 0.2。六、 采样与保存(一) 采取微生物检测之水样时,应使用清洁并经灭菌之玻璃或塑料容器或市售无菌采样袋。且于采样时应避免受到污染。水样若含有余氯时,无菌容器中应加入适量无菌之硫代硫酸钠(120 mL的水样中加入0.1 mL、10的硫代硫酸钠可还原15 mg/L的余氯)。(二) 水样运送及保存之温度应维持在05并于采样24小时内完成检测。(三) 水样量以能做完所需检测为度,但不得少于200 mL。七、 步骤(一) 水样在进行检测或稀释之前必须剧烈摇晃25次以上,以使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二) 水样稀释: 饮用水水样不需稀释。 其它样品则视水样中大肠杆菌可能浓度范围进行水样稀释。使用无菌吸管吸取10 mL之水样至90 mL之无菌稀释液中,形成10倍稀释度之水样,混摇均匀。而后自10倍稀释度水样以相同操作方式进行一系列之100、1000倍等稀释水样,并混摇均匀。进行上述稀释步骤时,均需更换无菌吸管。(三) 以无菌镊子夹起无菌滤膜,放在无菌过滤装置之有孔平板上,小心将漏斗固定。将过滤装置接上抽气帮浦。加入适量无菌稀释液,以测定过滤设备是否装置妥当。(四) 检验饮用水水样时,直接过滤100 mL的水样。其它水样视大肠杆菌可能浓度范围,以无菌吸管吸取10 mL的原液及(或)各稀释度水样至无菌过滤器中过滤。过滤后,再以20至30 mL之无菌稀释液冲洗漏斗。每个稀释度水样均需进行两重复。(五) 冲洗过滤后,解开真空装置,将漏斗移开,尽速以无菌镊子取出过滤后之滤膜置于培养基上。滤膜应与培基完全贴合,避免产生气泡。培养皿倒置于35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小时,然后再于44.50.5的培养箱或水浴槽中培养2224小时。如放置于水浴槽中培养,应将培养皿倒置密封于防渗水塑料袋内(如采样袋),塑料袋须完全浸入水中。如使用松盖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应将培养皿放置于密闭容器中,且容器内侧底部应放置湿纸巾或湿布,以避免培养基之水份丧失而影响细菌生长。(六) 过滤不同稀释度水样时,应更换无菌过滤器(漏斗)。亦可将过滤器(漏斗)以火烤后约降至室温重复使用。(七) 计算并记录各稀释度培养皿中所产生的红色或紫红色菌落。若菌落过多造成判读困难,则以大肠杆菌菌落太多无法计数(E. coli Too numerous to count ; TNTC)表示。八、 结果处理(一) 选取大肠杆菌菌落数介于20至80间之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培养皿,计算其每100 mL水样之大肠杆菌菌落数,单位为CFU/100mL。计算公式如下:大肠杆菌菌落数=所选取培养皿之红色或紫红色菌落数100(CFU/100mL) 所选取培养皿之实际水样体积总合(二) 培养皿之大肠杆菌菌落数不在20至80个菌落之间时,则以下列方式处理: 若原液及各稀释度水样中仅有一个稀释度的一个培养皿菌落数在20至80 个之间,则选取该稀释度的两个培养皿以上述公式计算之。 若仅原液有大肠杆菌菌落产生,且少于20个,应循上述公式计数菌落数;若过滤100 mL原液,培养皿中均无菌落生长,则结果以1 CFU/100mL表示;若过滤10 mL原液,培养皿中均无菌落生长,则结果以10 CFU/100mL表示。 若各培养皿之大肠杆菌菌落数均不在20至80个之间,则选取大肠杆菌菌落数最接近80之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培养皿以上述公式计算。但不可选用菌落总数大于200之培养皿。(三) 数据表示:菌落数小于100时,以整数表示(小数字四舍五入),菌落数大于100 以上时,取两位有效数字,并以科学记号表示,例如菌落数为112时以1.1102 表示之,菌落数为117时以1.2102 表示之,菌落数为65000时以6.5104 表示。(四) 检测纪录必须注明采样时间、开始培养时间、结束培养时间、培养基名称及各稀释度的原始数据。九、 质量管理(一) 微生物采样及检测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基本训练及知识。(二) 进行微生物检测时,所用的盛装器具均应经灭菌处理。(三) 每次采样时,应进行一组运送空白及野外空白。(四) 每批次或每10个水样须进行一次试剂空白。(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