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细菌芽胞染色技术.ppt_第1页
6.细菌芽胞染色技术.ppt_第2页
6.细菌芽胞染色技术.ppt_第3页
6.细菌芽胞染色技术.ppt_第4页
6.细菌芽胞染色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一 实验背景及目的 芽胞又称内生孢子 是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的一定时期于细胞内产生的一个抗逆性休眠体 一个细菌细胞产生一个芽胞 故芽胞无繁殖功能 芽胞对热 干燥等有很强的抗性 对细菌抵抗 度过不良环境有一定的帮助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在适宜的条件下 芽胞可萌发成营养细胞 继续生长繁殖 芽胞的形态及其在菌体中的着生部位等 可作为有芽胞细菌分类鉴定中的形态学指标之一 芽胞常作为检验灭菌措施的灭菌效果的指标 1 学习 掌握芽胞染色技术 2 了解有芽胞细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二 基本原理 芽胞的透性很差 用一般的染色方法很难使芽胞着色 而当芽胞着色后 使其脱色也很难 利用芽胞的这一特性 使用一弱碱性染料 如孔雀绿 在较长时间 加热的条件下染色处理有芽胞的细菌 使细菌细胞和芽胞同时着色 呈现孔雀绿的蓝绿色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然后 利用芽胞脱色难的特性 用水轻轻冲洗玻片 使细菌细胞脱色而呈无色 此时的芽胞仍呈蓝绿色 再用另一红色的染液常规处理玻片 可使细菌重新着色 形成有较明显的反差的红色细胞和蓝绿色的芽胞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和获取芽胞的形态和着生部位等信息 具有芽胞的细菌的菌落 一般呈现表面较干燥 形态不甚规则 菌落边缘不整齐 较平坦等特点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三 实验材料 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 37 24小时营养琼脂斜面及平板培养物 2 实验试剂 染色液 5 孔雀绿水溶液 0 5 番红水溶液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3 实验设备及器材 恒温培养箱 恒温干燥箱 高压蒸汽灭菌锅 显微镜 酒精灯 接种环 滴瓶 试剂瓶 双层瓶 镊子 载玻片 90mm培养皿 500ml标本缸 15 150试管 火柴 或打火机 吸水纸 镜头纸 棉花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四 实验步骤和方法 一 芽胞染色技术 1 制片 无菌操作 取枯草芽孢杆菌细胞做常规制片 2 孔雀绿染色 加孔雀绿染色液与玻片上 染色 染色时间5分钟 其间 不时地将玻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微微加热 但不可过分加热或使染色液干涸 必要时 将玻片离开火焰 略冷却后补加染液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3 水洗 脱色 玻片冷却后 用清水轻轻冲洗玻片 直至洗下的水不带孔雀绿的蓝绿色 4 复染 用番红水溶液复染2分钟 5水洗 干燥 用清水轻轻冲洗后 吸干水分 干燥 6 镜检 油镜镜检 观察 注意芽胞的形态 着生部位等 芽胞呈蓝绿色 细菌细胞呈红色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芽胞染色基本流程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芽孢染色法染色结果 位于红色细胞内绿色的为芽胞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二 菌落形态观察 取枯草芽孢杆菌的营养琼脂平板划线培养物 从菌落的大小 颜色 高度等方面观察并记录细菌菌落特征 找出有芽胞的细菌细胞形态和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请勿使用 实验六细菌芽胞染色技术 五 实验结果 1 图示枯草芽孢杆菌芽胞染色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