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2、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3、补充欣赏歌曲:翁倩玉爱的奉献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 2、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3、了解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三、教学重点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四、教学思路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五、教材简析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由著名音乐人郭峰作曲的,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音乐情绪上皆与A 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A部。2、“组歌”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注重充分发挥各乐章的特点,因此各段更具有独立的意义。3、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1984年为非洲难民而作的作品,由杰克逊和里奇共同创作。 歌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A部分为叙述式的温情,曲调柔缓;B部曲调是呐喊式的,慷慨,激昂;C部分有一个明显的从大调转关系小调的过程无奈、忧伤转到坚定、积极。整首歌曲曲调流畅,是典型的摇滚乐的演唱风格,是摇滚歌曲中的不朽经典。4、迈克.杰克逊(Micheal 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1958年8月29日,Micheal Jackson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在第十一届“美国音乐大奖” 囊括了从创作、演唱到表演的所有8项大奖,同年又摘取了格莱美最佳专辑等8项大奖,写下了这个与奥斯卡奖齐名的音乐大奖的历史上最灿烂的一页。1985年3月,由众多名星参与的慈善义演(We Are the World)及其影带在全球推出。成为音乐界最为轰动的事件。他因而成为世界级的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大使”。 5、翁倩玉爱的奉献:是正大综艺的主题曲,一经推出,在国内广受欢迎,歌曲以清新流畅,婉转动听的曲调,用不同语言唱出人类共同的主题爱。六、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感受爱 1、提问导入 :近一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哪次天灾让你痛彻心扉?学生:(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巴基斯坦地震)导语:确实,如同学所说地震,海啸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生离死别,但同学们想过没,比天灾更让人恐惧的是人祸,恐怖袭击、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于是无数热爱和平的人走到一起呼唤出人类共同的心声让世界充满爱。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二:歌唱爱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1、导入:课件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一组以爱为主题的图片串联起的FLASH 作品要求:找出FLASH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画面,说出让你记忆深刻的理由。 学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乞丐给一个盲人施舍钱币一个乞丐尚能给予别人以帮助,更何况我们 学生2:在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我自己的身躯挡住汹涌的洪水,保护好小婴儿正是因为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危难中给比人以帮助,才使得他们渡过难关,重新站立起来。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动情,确实,贫困、灾难、战争,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挑战,而我们一次次地战胜了所有的这些,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我们才一次次地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2、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导语:刚才我们观赏的FLASH的背景音乐,是著名的音乐人郭峰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所作的一首组歌(课件出示:郭峰图片及组歌的概念)组歌: 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3、学生跟随钢琴轻声用“LU”哼唱全曲,师:跟随钢琴用LU哼唱全曲,哼唱过程中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为几部分?哼唱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 生:歌曲可以分为A(18小节)B(916小节)A(1724小节)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 跟钢琴慢速视唱全曲(老师发现学生视唱过程中出错 的地方) 歌曲A段与再现段的对比师:仔细看曲谱,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在曲谱上不同的地方 生:第1小节与第18小节,第5小节与第21小节。(老师在课件上用红色圈,划出歌曲第一与第三部分不同的部分) 老师慢速在钢琴上弹奏这两个小节,让学生仔细听辨 学生跟钢琴模唱这两个小节 弱起小节老师分别用弱起和分弱起两种方式范唱第一小节,让学生选择,更符合歌曲整体意境的一种唱法 生:弱起的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情绪,因为弱起给人以亲切,温暖,柔和的感觉 学生模仿老师的范唱长音的保持 歌曲第2,第4 小节等处,四拍的保持老师数拍子,学生唱处理完易错的地方再完整视唱全曲5、讨论,处理歌曲(情绪,力度,音色)师:歌曲三部分在力度上是怎么变化的?情绪上有什么对比?我们分别用什么样的音色来演唱这三部分?讨论与归纳: 力度:A段mpB段mfA(再现)段mp情绪:A段:温馨、亲切B段:热切、真挚、充满期待A(再现)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抒情地,如歌地 音色:A段:轻柔的,深情的 B段:坚定的,热情的 A(再现)段:轻柔的,深情的6、实践与创造:导语:我们已经知道组歌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等演唱方式,请同学们根据歌曲旋律的特点及刚才我们对歌曲的处理,分别为这首歌曲的三部分选择合适的演唱形式。生:A段,由一女生领唱(或全体女生齐唱)B段,全班同学齐唱A段(再现段),女生齐唱(男生齐唱)选择一到两种处理方式,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三:感受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欣赏 1、导语:让世界充满爱,歌声是美妙的,心愿是美好的,但所有的一切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得伸出自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在这方面有人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一同来走近他。 2、介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WE ARE THE WORLD)背景及作者(课件出示杰克逊地图片,及最重要的生平介绍)师:迈克.杰克逊(Micheal Jackson)是20世纪这100年间极具代表意义的摇滚歌手。但我们记住他不但但是因为他在音乐上杰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致力于世界的慈善事业,建学校,收养孤儿同属一个世界就是他在得知非洲遭受严重旱灾,上亿人面临饥饿与死亡威胁时,为援助非洲难民而作的歌曲,歌曲在推出一周就卖出了几百万张的销售业绩,后来又在英国和美国举行了长达16个小时,通过7颗卫星向世界上20多亿观众直播了为非洲难民举行的大型赈灾义演,演出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赈灾款。3、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由学生有感情的分段朗诵歌词,(课件出示:根据歌词内容,选择每段歌曲的情绪)A 段叙述式的温情,柔缓B段号召式的慷慨,激昂C段无奈、忧伤坚定、积极学生有感情地分别朗诵A,B两段歌词老师朗诵C段歌词:当你贫困潦倒,眼看就要陷入绝境,你可要坚信不疑,不要灰心丧气 问题一:师:这三段歌词中,两段前后是一致的,有一段是前后存在转折关系的,同学们刚才已经朗诵了歌词,找出那存在转折的一段,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第三段歌词是存在情感上的转折关系的,因为它前面是讲贫困潦倒,而后面是劝告人们面对困难依然要心存信念问题二:AB两段该怎么选择?生:(出现分歧)分段欣赏AB两段,学生得出答案 总结:旋律为歌词服务,旋律的走向要与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完整欣赏课件播放1984年世界顶级45位歌手录制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现场MTV演唱风格:典型的摇滚乐风格,自由、不拘一格,强调歌手的即兴发挥,和演员个性的张扬。因此,在长达5分钟的同一曲调反复时,没有一句是完全重复的学唱B段:A:在老师带领下朗诵歌词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we are the ones who make a brighter day ,so lets start givenB:老师带领下逐句,慢速学唱C:跟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的副歌部分四:聆听爱欣赏爱的奉献1、导语:都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能用几种语言来表示“爱” 生:中文爱;英文LOVE 导语: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几种不同的语言共同表示爱 课件出示: 拉丁语amour;芬兰语:RAK2、导语:表现同样主题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不同的风格呈现给我们。象表现人类之爱,可以是刚才我们同属一个世界那样的激昂,高亢,也可以是温情默默的 欣赏歌曲 爱的奉献 五:课堂小结 (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因为你而更加温暖。 用提问,谈话式导入使学生进入爱主题的环境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FLASH作品的播放,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爱的激情,同时能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学生讲述看FLASH 的感受能增强学生对爱的理解,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被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所感动,感染用“LU”母音哼唱,一方面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 ,另一方面在哼唱的过程中学生能轻松地给歌曲划分段不经过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直接视唱,在视唱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能让老师在下一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避免了因为讲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而浪费时间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喝审美能力介绍作曲者及歌曲创作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对于杰克逊的介绍引导学生,全面地,宽容地认识流行歌手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强烈的想欣赏歌曲的愿望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并且认识到音乐作品地词曲结合的原则把最明显的C段先解决,A段和B段有分歧,听过片断后能很容易地区分,通过分段欣赏,学生能明显地感受到词曲结合的巧妙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通过讲解及欣赏使学生对摇滚风格有所认识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1创作背景1986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和平年”。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百名歌手演唱。1986年新春,郭峰谱出一首题为寻找明天的歌曲,这是后来组歌让世界充满爱的雏形。寻找明天一歌在当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赞誉。同年3月,以王炳南为首的国际和平年中国组委会在京成立,联合国将举办以环境保护和平为题的国际歌咏大会的消息已在中国音乐界引起强烈反响。郭峰来到中国录音录像公司,提出由百名歌星演唱一歌献给国际和平年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文化部和国际和平年中国组委会批准,组委会委托中国录音录像公司和东方录音公司共同举办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百名歌星音乐会。1986年5月10日,这部组曲由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百名歌手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了正式演出。演出时曲作者郭峰亲自用钢琴、电子合成器伴奏。这次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这部组曲立即不胫而走,仅盒式音带就发行了180余万盘,创下了全国记录。很多电台、电视台多次播放这部组曲。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前来洽谈购买盒带版权。联合国也在向全球播出的特别节目中介绍了这部组歌。我国音乐界、舆论界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它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应该看作是对通俗音乐的重大突破”。参加演唱这部组歌的百名歌手,有的已在当时歌坛颇有名气,有的后来成为富有实力的歌坛新人。课题:音诗音画一、教材分析:音诗音画是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第15册,第4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两个作品。通过本科的学习来了解“音诗、音画”这一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二、教学目标:1、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并自信的表演。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诗音画”这一概念,并能了解鲍罗丁、穆索尔斯基两个音乐人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难点:学生创编、表演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哑剧。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广的领域中创造性潜能,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打开心灵去完整欣赏音乐,让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从而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内容。从中也给学生以自主活动的时间,40分钟的一堂课,教学内容要充实,但也必须给学生一段自主活动的时间,从真实感受出发,以自己的喜爱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衷曲,提高积极性。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课以欣赏为主,结合体验、想象、绘画、创编、表演、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对“音画”有理性的认识。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A 课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组织学生进教师,并坐成“U”形。听音乐排队进教师,并按“ U”坐下,随后聆听音乐。考虑到本课内容较多,为节约时间,先初步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进教室。座位的编排是为了便于表演节目。二、新课教学(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直接导入:刚才大家进教室时所听到的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欣赏的一首外国作品,下面我们来完整聆听一边。A 完整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设疑:1、音乐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2、可以给音乐取怎样的名字?B解决设疑C 总结问题1、 曲作者 鲍罗丁2、 音乐展示画面的内容3、 音乐标题(以上内容课件展示)D分别复听两个主题,根据两主题的音乐流动,描绘其画面。(投影仪投出学生的简笔画)E 提问:刚才大家从简笔画中看到了马队、和骆驼等,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能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吗?F分组表现主题1、用钢琴伴奏,用“lu”哼唱第一主题。2、用钢琴伴奏,用“la”哼唱第二主题。3、分三个小组,第一组唱第一主题、第二组唱第二主题,第三组表现马蹄声和驼铃声,一起合作表演。 A闭上眼睛,可用各种姿态聆听,并可律动,并思考给出的问题。B自由回答所提的问题。C 了解曲作者、音乐的题目及音乐内容D 复听两个主题,根据想象画简笔画。E 生自由回答:音乐中体现马蹄声和驼铃声的音乐素材,并模仿声音。(可用弹舌等方法)f分组表现1、 用轻柔的声音表现空旷的草原。2、 用进行似的声音表现土著商队。3、 分成三个小组,表现两主题及马蹄声和驼铃声。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就注定了学生可以学生可以打开心门随音乐想象,给音乐取名字这一环节给学生较轻松的任务,防止有的同学盲目的聆听,还可以给想象以动力。通过复听,再次熟悉音乐,并想象两主题的不同内容,为以下的表现音乐打好基础。投影仪展示简笔画是让学生的劳动有种成就感,并且能激发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本阶段的是通过学会哼唱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及探究模仿声音及共同合作,既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不同意境的音乐变化,把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在脑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欣赏图画展览会师:把描写自然景物等描绘性的交响诗称“音画”,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去看画展。(多媒体展示三幅画)A完整播放图画展览会(书本上的三个主题)B提问:另你印象最深的音乐能哼唱出来吗?C师哼唱漫步主题,并做漫步欣赏的动作。D 漫步主题播放,要求个别学生表演主题。E 分别播放三个主题,要求聆听并思考以下表格。A聆听音乐,并想象看画展的意境。B凭记忆,哼唱漫步主题。C跟随师一起哼唱,看老师表演。D个别学生随音乐漫步表演。E 聆听,并思考表格的内容,并可填写。通过老师的承上启下的导语了解“音画”,并,并给学生创设了去看画展的意境。通过哼唱加深主题印象。再次感受看画展的意境,通过生自己表演,培养乐感,并能更好的结合音乐内容,为以下的欣赏作好铺垫。主题情绪速度旋律特色音色特点画面内容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F 交流表格内容f自由回答三、创编表演A 再次复听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根据音画,分组讨论、创编哑剧B 分组表演哑剧A 分组讨论、创编,并推选两人分角色表演哑剧。B 表演及欣赏通过对音乐画面、内容情节的理解,进行表演,能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四、课堂小结A由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表演的情况。B 点题:“音诗音画”,师:大家的表演非常精彩,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音诗音画”这一题材的音乐。下节课内容为嘎达梅林A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分小组自评和互评。B 了解下节课内容,及课后任务。让学生自评、互评,从而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也使评价起到激励、教育、改善的功能。美丽的村庄一、教学目的:1、 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2、 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从环境方面写歌词)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歌曲,编创歌词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美丽风景图片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学们想不想高歌一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二)新授课: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2、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3、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4、学生自己学唱歌词,自己体会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5、学生自唱。展示自学成果三、课堂活动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丽而有特色的。下面我们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美丽村庄的歌词的格式写成歌词,用我们刚才学唱的旋律唱出来。2、学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3、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创遍成果4、师生点评四、课堂延伸1、小结:同学们,从我们刚才的创作及表演活动中。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与赞美。比如有的同学写到了接下来同学们再欣赏两个画面(播放图片,一幅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为旅游胜地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袋、随纸)大家看了这两个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可见人类不好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被破坏,甚至由于环境的被破坏威胁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去爱护的,希望 我们美每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2、布置作业: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本课节的收获和感想。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第五单元 椰海风情【课堂教学内容】1 学习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2 欣赏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思想教育内容】 热爱少数民族,愿意学习民族音乐。【教学重点】 在学习歌曲中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教学难点】 欣赏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时,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并听辨所使用乐器。【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T: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 and girls.S: Good morning/afternoon; Miss zou . 二 我过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别具特色的音乐歌舞。今天我们要进行第五单元的学习。Please open the books and turn to34. 椰海风情 三 首先我们一起学习高山族的一首民歌。歌名我的祖家是歌乡。 1 高山族民歌的分类:(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叙事歌) 2 此歌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 3 听歌曲 范唱,了解歌词意思。 4 老师唱旋律,学生学唱歌词。 5 有能力的学生可引导视唱和教唱其他学生。 6 击打拍子或者划拍进行练习,克服学习难度。 7 全班学生齐唱或分段唱的练习,还可以用一领一和的形式。 8 认识高山族,了解他们的“杵歌”表演。四 欣赏广东音乐雨打芭蕉。1 广东音乐:我国民间器乐乐种之一,主要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2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3 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快喜悦情绪。4 引导学生模仿演奏动作或者用其他肢体语言应和音乐。 五 完成“实践与创造”一题。 1 用竹杠模仿“杵乐”敲击节奏,为演唱歌曲作伴奏。 2 用24根竹竿模仿“杵歌”表演。 3 其他学生可以拍手或口中有节奏的喊“嘿”,为跳舞者助兴加油。六 评价、总结。1 学校态度与效果评价。2 学习内容总结。3 思想教育内容: 学会尊重和热爱他民族人民,欣赏和学习他们的音乐文化。七 师生互道再见!T: Now. class is over! See you next week!S: See you!学生在欢乐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声中退出教室。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课程名称:踏雪寻梅使用的教材:人音版音乐第15册第六单元冬之韵适用年级:八年级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梅花在冬雪里傲然绽放;初听歌曲引导学生想象“冬日里青少年学生骑着毛驴,踏着冬雪欣赏梅花绽放的情景和人们赏梅时兴奋、愉快的心情”,体会这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然后是学唱二声部歌曲;掌握之后在引导下,有目的性的选择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紧接着拓展延伸溜冰圆舞曲,引出本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最后是课堂小结。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是教育部颁布的音乐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结合音乐新课程标准,我们学校音乐学科组又提出了“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即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美妙的乐音,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感和幸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如下:创设情景审美体验自主实践拓展延伸归纳总结。这也是我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教学三维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唱歌曲。(2)能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2.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以及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 如肢体语言)和其他手段,来表现歌曲内容、意境。3.情感目标通过诗词朗诵梅花,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以及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启迪学生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解决办法:在学唱二声部时,先学第二声部,再学第一声部,避免因太熟悉主旋律,而忽视低声部的音准。教学难点: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和方式为歌曲作表演唱。解决办法:为巩固二声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如男女声二声部、班级分组二声部、挑选部分同学小合唱二声部等等。在用探索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时,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用合适的音响再现歌曲的高雅意境。教学方法手段:情景教学法、自主实践法、讨论法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适宜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需求。教具准备:钢琴 、课堂打击乐器 、自制课件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冬韵、梅花)审美体验(踏雪寻梅)自主实践(表演唱) 拓展延伸(溜冰圆舞曲)归纳总结(热爱自然、生活)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一、创设情景:(课前播放课件中的歌曲铃儿叮当响,铃声结束停止)师:同学们,这首歌想必大家都听过,有谁能告诉我它叫什么名字呢?生:(铃儿响叮当)师:那么,你能说一下这首歌给你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吗?生:师:不错,大家说得很好,这是一首描绘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喜欢冬天吗?(自由发言)有的人喜欢冬天,有的不喜欢,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冬天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吧观看图片,感悟冬韵:(播放幻灯片) 冬天的美不像春天那么华丽,也不像秋天那么有色泽。它的美没有装饰也没有点缀,是真真实实的纯洁之美。冬天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冬天又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蹒跚,历尽苍桑,饱受风雪的磨难,但依然不改对大自然的爱恋,他使青松更苍翠,使冬梅更芬芳,让人们更坚强,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当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的时候,他又是那样悄然离去,把希望与祝福给了新的一年。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感受冬天的气息,体验“冬之韵”的意境。关于梅花:(播放幻灯片)大家知道,梅花总是挑选在最严寒的冬天开放,千百年来,有很多文人称赞梅花的这种不畏冬雪,敢于和困难、和严酷的环境做斗争的精神。我们还记得那句谚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的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我们就一起再来朗诵一遍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梅花,充分感受一下冬天里梅花在漫天雪地间争奇斗艳的情景。(朗诵) 梅 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踏着漫天白雪去寻找白色世界中的那一抹清香吧。二、审美体验: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2页。A、初听歌曲踏雪寻梅。提出问题:1、说说音乐给你的感受。 2、想象一下,音乐把你带入了怎样的画面。听赏音乐。(讨论,自由发言)生: 师:解释歌词“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其中“雪霁”的“霁”是雪后放晴;“灞桥”是指有扶手的石板桥。好的,我们来看看踏雪寻梅图,看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图片:踏雪寻梅)(播放视频)我们再来通过一段动画,形象地感受踏雪寻梅的生动情景。B、这么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歌曲是谁创作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播放幻灯片)词作者: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铜梁人。刘雪庵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红豆词、长城谣、飘零的落花、踏雪寻梅等。曲作者:黄自(1904-1938),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歌、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黄自的很多作品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紧相联系,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了抗日军民很大的信心和决心,鼓舞了他们的革命斗志。踏雪寻梅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那么这两个声部在歌曲中到底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呢? 我们来听一听。C、复听歌曲,并开始学唱。(讨论)生:一声部像是一幅骑驴行走的画面,二声部是衬托画面的叮当响声,两个声部配合使得歌曲更好听了。师:对了,也就是说,一声部是旋律声部,二声部是和声伴奏声部,它使得歌曲显得更为丰满,加强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歌曲显得欢快活泼,那么这种欢快的情绪究竟在歌曲中是怎么体现的呢?对了,是铃儿的叮当响声,那我们来唱一唱吧1先学第二声部(幻灯片只有第二声部的旋律和歌词)a. 跟钢琴用母音la哼唱2遍,再唱歌词2-3遍。注意:在此声部要注意什么问题?(、 p等),注意前面要活泼、跳动,后面要抒情、连贯。提示:在“好花”的地方,前半拍的休止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要求: 咬字清晰而有弹性,此声部是为烘托、陪衬的作用,注意力度要适中。b.学生在熟练唱好第二声部以后,老师把第一声部加入进来。(无伴奏)(两声部的感受和配合,让学生感觉合唱并不是很难。)2再学第一声部(幻灯片只有第一声部的旋律和歌词)a跟钢琴学唱2-3遍。提示:力度的不同与变化。“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再次提示“好花”,如前所唱。b轻唱第一声部,注意力度记号,老师可示范一、二句。(打开整首曲谱)3两个声部合唱分声部进行配合:一半高声部,一半低声部,老师视情况可帮较弱的声部;反之进行练习。也可让几位学生唱高声部,大多数学生唱低声部的形式。或者男女声分别唱两个声部。三、自主实践:要求:通过探究音响,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内容,意境结合老师的提示,有目的性的选择。1、人声-演唱歌曲2、铃声- 用人声或用打击乐表现3、驴蹄声- 用人声或用打击乐表现2/4 X | X| ; X X | X X | ; X X X X X X X X4、雪花飘落声-用书本摩擦的声音或用人声5、舞蹈方式表现歌曲-简单的肢体语言6、故事情节表现歌曲内容-可用舞蹈的方式或用哑剧的方式表演踏雪寻梅的情景分六个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组内各自分配,看哪个组的表现最富有创意。展示图片:唱歌、跳舞、铃铛、飘雪、毛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去主动探索,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声音的探究”这一环节较能体现愉悦性和趣味性。各个小组依次展示,最后再由同学以及老师共同评出优秀表演奖。四、拓展延伸冬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趣,我们可以踏雪寻梅、滑雪、打雪仗,还可以去溜冰,下面请欣赏吕薇的溜冰圆舞曲。这也是下节课我们要欣赏的内容。五、课堂小结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通过这首歌曲,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讨论)冬天带来了很多乐趣,通过歌曲感受到了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教育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同时我们要学习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梅花精神。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感谢冬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趣!好的,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课!学生迈着轻快步伐、听音乐踏雪寻梅出教室。自我点评:本节课我基本按照我校音乐教研组提出的“快乐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整个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能够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其中较难把握的是自主实践这一环节。学生往往囿于以往的课堂习惯,即使有非常创意的想法,也不敢在全体同学面前大胆展示自己。我觉得我在这一部分刚开始做的不够好,原因是只把主动权给了学生,没有去很好的引导学生,语言的引导缺乏激情,没有把学生创作的热情激发出来,没有使班级小组内形成相互比赛、互相竞争的场面。后来我就重视了这一点,提示他们可以用所能找得到的、能利用的一切声音,同时我还给他们做了节奏的示范,这样效果有了明显改善,课堂气氛也好了很多。另外还有前面情景创设环节也一定要用优美的语调配合图片使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踏雪寻梅”这种高雅的意境,学习到梅花的坚韧,并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总之,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使我的课堂更加完善。谢谢! 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课堂教学内容】 1 “走进西藏”短片欣赏。 2 学习歌曲走进西藏。【思想教育内容】 热爱藏族音乐,探索藏族文化。 【教学重点】 在观赏“走进西藏”音乐短片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去领会、感悟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自己对藏族音乐的喜爱感情。【教学难点】 用激情带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克服畏难的学习情绪。教会学生用轻声假声唱高音部分。【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扎西德勒。 生:(模仿)扎西德勒。 二 导入新课 师边唱歌边跳藏族舞蹈北京的金山上。然后,师:什么歌?什么舞?生:北京的金山上;藏族舞蹈。这是老师小时候就喜欢的歌舞,它一直让我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走进那个神秘的地方,现在,我们要走进西藏已经不是那么困难的事了,因为,今年暑假重庆已有了开往西藏的直达列车。它,是很多重庆人渴望走进西藏的梦想得已实现。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走进西藏” 。提出课题: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 三 利用多媒体, 观赏“走进西藏”音乐短片。在听着藏族那颇具特色的音乐和歌声中,观赏藏族人物服饰;风土人情。建筑(房屋、寺庙);雪域高原的风光等等。使学生对西藏有一个较清晰的印象。四 学习歌曲走进西藏。 1 老师完整地范唱一遍歌曲,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2 放教学光盘,让学生听歌曲跟唱歌曲,以较快的速度学会歌曲。 3 教唱齐唱部分。注意让学生用轻声学唱,老师把歌曲降调教唱。(人人都要求唱好) 4 教唱领唱部分。提示学生模仿老师开口和发声。用轻声和假声进行练习。鼓励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对此部分不做强求) 5 跟着演唱示范进行和唱。 6 跟着伴奏唱歌曲。7 老师或个别学生领唱,其他学生唱齐唱部分。还可以让学生为这个部分伴舞。五 补充资料 1 歌曲背景资料介绍:孔繁森2 作者:张千一简介。六 学习藏族的踢踏舞,完成“实践与创造”之三题。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水袖”下次带到教室练习藏族舞蹈。七 评价、总结与下课。 第二单元 雪域高原【课堂教学内容】1 复习歌曲走进西藏,背唱后半部分歌词。2 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试题型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融入2025年社会调查数据的试题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影响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民俗教育与融合教育的融合
- 2025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试题库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校园暴力行为的预警机制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人文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 2025年大学国内安全保卫专业题库- 安全保卫专业学生论文写作技巧
- 2025年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题库- 体育教育专业职业发展探讨
- 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艺术与策略
- 涉密岗位岗前培训课件
- 胰腺肿瘤WHO分类2025
- 无创呼吸机面罩设计与应用
- 中国唐朝服装课件
-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 贸易公司合伙合同协议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完形填空专项练习10篇-(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解读培训课件
- 婚外情人协议书范本
- 工厂合同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