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六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浙教版.docx_第1页
(春)六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浙教版.docx_第2页
(春)六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浙教版.docx_第3页
(春)六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浙教版.docx_第4页
(春)六年级品社下册-全一册教案-浙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六年级品社下册 全一册教案 浙教版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1、 不平静的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概况,以及当今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冲突,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2.体验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感受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进一步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苦难,懂得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前提,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学难点: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开展有效的讨论,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一、创设情景1.学生交流观看两组图片后的感受。 2师: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园中,可一直以来,战争和冲突时有发生,它们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再平静。二、探究交流1.师:我们刚刚度过春节、元宵节,合家团圆,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可是,距今90多年前的19141918年,人类遭受了空前的劫难,世界上爆发了重大战争,是什么战争?。时隔21年后的19391945年,又发生了什么战争? 2.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 学生自读教科书第3页。全班交流。3.师:硝烟弥漫,家破人亡,无数生灵涂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情景历历在目。有关两次世界大战,你了解了哪些大致情况?5.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一起来进行一项研究性学习。你打算从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重大战役中选择哪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学生自述说,全班统计。 三、明理导行6.学生自学教科书36页,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从中找出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资料,包括地图、事例、数据等,进行归纳并做简单记录。学生可以独自完成研究性报告,也可以和同一主题的同学一起完成一份报告,教师巡回做指导。7.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四、回归生活1、目前存在的战乱中比较典型的有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和遭受美英打击之后的伊拉克国内的动荡局势,至今仍然难见解决的希望。以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或其他世界各国、各地区间发生的战争、冲突中的一个事件为主题,写一篇周记。 2、教师播放“友谊和平之歌”。2、携手共创和平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红十字会等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贡献。知道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一些获得者的贡献。 3、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 。 教学重点:联合国的为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教学难点: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伟大魅力。一、创设情景1、学生自讲述观看后的感受。2、除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之外,国际恐怖主义、一些国家国内武装冲突的阴影也一直笼罩着全球,它使成千上万的人惨遭毒手,难以计数的财产被摧毁,数以亿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遭到破坏。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震惊世界的事件。二、探究交流1、.师:你知道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中采取过哪些全球反恐战略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效?2、师:这是什么组织的标志?这个标志有什么含义? 3、 国际红十字会是谁在哪一年创立的? 4、 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什么?三、明理导行“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主张休战、追求和平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赓续绵延,薪火相传。“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奥运也许不可能完全消弭战争”,但是奥运的和平梦想正在逐渐实现:巴塞罗那奥运会,波黑交战双方得以停战;挪威冬奥会,前南地区实现了停战;亚特兰大奥运会,阿富汗和伊朗实现停火;雅典奥运会,朝韩两国运动员在统一的旗帜下步入会场。奥运会不可能在瞬间改变世界,但我们相信,从古代奥运会传承下来的和平理想将感召各国和地区人民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而努力。四、回归生活1、搜集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或维和行动中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以及做出的贡献。 2、搜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和平箴言。3、放飞和平之鸽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蓬勃发展,同时为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2、知道中国的钢铁长城海、陆、空三军,了解威武之师战略导弹部队和中国维和部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3、体会和平的美好,放飞祝愿世界和平的心愿。教学重点:了解伟大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蓬勃发展和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搜集、整理信息,参与讨论世界和平的话题,激发热爱和平的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一、 创设情景1、学生交流对周恩来的认识。 2、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二、探究交流1、你知道新近到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国家及其领导人吗?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最近中国友好邦交的资料。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5页“国际和平日与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 学生交流国际和平日和“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的来。三、明理导行1、教师播放“中国军队维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或“中国和平特派员”) 2、教师播放“60周年国庆大阅兵”资料)3、全班组织辩论赛。论点:拥有核武器到底是为了战争还是为了和平? 四、回归生活1、课后找一找有关这几次阅兵的资料,办个展览,让我们重温那一次次热血沸腾的历史时刻2、师总结:我们期望,将来的历史长河不再殷红一片,和平白鸽的翅膀上不再沾上鲜血。请大家记住战争的痛,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洁白,微笑地,看着它融入远方的那一片湛蓝!第二单元 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1、科技造福人类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利用、材料革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知道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知道科技造福人类,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3、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课时安排:2课时 一、创设情景1、教师出示图片:蜡烛和油灯。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蜡烛或油灯?然而在点灯发明之前,人类一直在使用它们。 2、教师简单介绍电流现象和被发现的过程。二、探究交流1、师:生活中,电已经无处不在,大家想一想,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哪些历程?照明工具发展到现在,有哪些变革?2. 师:电灯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电灯在工作时离不开电,那么,电是如何被发现并被人们掌握的呢?(学生自讲述。)3、 师:电灯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电灯在工作时离不开电,那么,电是如何被发现并被人们掌握的呢?三、明理导行1、作为科技的成果之一,塑料是材料革命的一大杰作。请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塑料制品?2、塑料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随处可见。那么,在塑料还没有出现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四、回归生活调查我国历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时间、用途和意义,合作布置一个班级展览。2、科技是把双刃剑目标要求1.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懂得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 2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从垃圾分类处理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努力。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懂得科学技术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教学难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重性;理解“科技与环保”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创设情景1、教师出示白色污染图片,解释白色污染的概念。 2、学生交流对白色污染的感受。3、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到的家庭或学校附近的饮食店一个星期用掉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数据。 4、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二、探究交流1、小组讨论,为学校的垃圾处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学生交流化工产品带给人类的益处。3、小品表演:农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健康的过程。4、全班举例交流,因滥用化工产品而导致的恶性事件。 5、师生共同交流感受。 三、明理导行1、全班交流全世界在针对“温室效应”中制定了哪些国际公约,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改善气候变化问题。2、学生交流核能在哪些方面造福于人类。 3、教师讲述核试验污染环境的灾难性事例。4、学生阅读“萨哈罗夫”的故事,交流为何这位物理天才被授予的却是“诺贝尔和平奖” 四、回归生活1、利用一些即将被抛弃的垃圾,动手做一件物品,如笔筒或装饰品等。 2、劝导家人分类投放垃圾。3、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设置主题,召开辩论会。师:有人说,既然科学技术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进行科学研究核发明了。你们持什么态度?课堂辩论。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目标目标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3、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点: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们国家人口急剧增长;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教学难点: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一、创设情景1、 学生想象当世界人口达到100亿时,人类生活的状况,并交流感受。 2、 教师展示森林美景和丰富的森林物产的课件,学生谈感受。 3、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填写“森林的主要作用”。4、 学生阅读“小百科”,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然后交流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带来的危害。 二、探究交流1、 学生观看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2、 全班交流中国如果无限制增长可能产生的后果。 3、 你们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的例子? 4、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例子5、 小组合作,讨论、填写“小调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明理导行1、 学生阅读“小百科“,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然后交流感受。 3、 如果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会造成怎么的后果?4、 学生调查学校和家中每天的用水状况,可根据学校和家中每月交纳的水费计算出每天的使用量,然后思考,哪些水是被浪费的。 四、回归生活1、学生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2、学生以“我为保护地球献一计”为主题,制作环保宣传画。第三单元 1、 天有不测风云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力。 3、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创设情境1教师播放“心系汶川”视频2、教师出示“唐山大地震”学生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的情况,交流体会。3师: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一次次严峻的挑战,这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二、探究交流1、当看到雪越下越大,越下越大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2、 当听着雪灾报告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我国近30年来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 三、明理导行1、 搜集“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学生阐述该次洪灾的概况,全班讨论造成该次洪灾的主要因素,其中哪些属于“天灾”,哪些属于“人祸”。2、 学生自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天灾人祸”的其他事例,教师播放“相亲相爱”。 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5页“故事屋”。交流感想。四、回归生活1、根据中国人民在巨大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感人故事写一篇日记。2、班队活动课中组织一次抗灾、救灾的故事会,或出一期学习抗灾、救灾模范的黑板报。2、生命的突围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灾害爆发前的预兆知识,能在灾害的前兆阶段产生警觉,防患于未然。 2、学会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灾害。 3、在灾害面前树立一切以生命为重的生命意识。重点: 难点: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创设情境1、教师播放“莫拉克台风报道”2师: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有其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人类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来预测、预防自然灾害,以减少损失。二、探究交流1教师播放“海滩上的小天使”录音,学生思考并交流:2学生自学教科书第57页中灾害预兆的相关常识,体会灾害的爆发前是有一些特殊预兆的。4.学生讨论: 什么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主要有哪些? 三、明理导行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气象预警信息?2、师:如果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保全自己,躲过这场灾难,把伤害降到最低呢?大家一起来做一做自救演习。 教室里。 楼房内。 平房里。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补充汇报遭遇其他自然灾害的逃生方法,全班分享。 四、回归生活1、学生交流、分享有关利用灾前预兆知识获救的故事。2、学生就所在地区容易发生的一些气象灾害进一步研究,了解这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四个等级发布的情况和防御措施。3、学生搜集在遭遇灾害危险时可以发出的求救信号。3、小脊梁 大希望教学目标1、学习抗震救灾中英雄少年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在灾难面前机智勇敢、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2、增强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的爱国意识和信念,肩负起民族未来的希望。 教学重点:学习抗震救灾中少年英雄的优秀事迹,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机智勇敢,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以“多难兴邦”和“少年强则国强”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像少年英雄一样,勇于担当,担负起民族未来的希望。教学时间:2课时 一、创设情境1、 教师播放“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式”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2、师:面对灾难,无数个像林浩一样的少年儿童,表现出了超乎他们年龄的勇敢和坚强。英雄少年用行动证明:他们会成为中国的脊梁,是能够担当起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一代新人。二、探究交流1、学生讨论:林浩平静的一句话“因为我是班长”意味着什么?2. 教师讲述温总理到北川中学临时校舍视察,并当场在黑板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的经过。三、明理导行1、 “多难兴邦”的含义。2、 温总理为什么要对地震灾区的学生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3. 师:像林浩那样在灾难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英雄少年还有很多,陈浩就是其中一个。4. 师: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项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它的领袖之一梁启超用充满激情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盼。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含义。四、回归生活 1、教师播放“少年强”歌曲。2、给灾区同龄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面对灾害,我们共同担当,只要生命在,希望就在;只要我们在,未来就在!信中要求表明:准备如何与同学们一起肩负起社会责任,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第四单元 飞向明天1、祖国属于我们目标目标:1、了解祖国在腾飞,树立奋发向上的报国志向。2、知道自己是未来的建设者,懂得要尊重身边的平凡劳动者,愿意向他们学习。3、了解作为一个主人翁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合作竞争的能力,能以未来主人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教学重点:知道自己是未来的建设者,了解作为一个未来主人翁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合作竞争能力。教学难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奋发向上的报国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特长,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努力学习。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师:看了短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教师播放“我的理想”录音,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谈谈自己的理想,并陈述理。二、探究交流1、祖国在腾飞。2、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而那时我们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建设小康社会呢?三、明理导行1、寻找无名英雄。教师播放“一生只做一件事” 2、 学生交流感受。3、作为一个合格的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你准备好了吗?我们身上有哪些不足,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针对欠缺的能力提出改进建议。四、回归生活1、全班朗诵“青春的航行”。2、作为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我们的父母或许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他们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想一想,如何向身边的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3、请写一封公开信,倡议大家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祖国的现代化建设。2、放眼现代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接纳、尊重、关心多元文化。在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下,实现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内在统一。2、培养平等、友爱、公正、宽容的优秀品质,能以理解与合作的精神看待和处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全球共同生存、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教学重点:了解世界是一个大家园,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学会尊重,学会宽容。教学难点: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从“刮痧”看文化差异。2、我们先来欣赏几段音乐,想一想,这几段音乐分别属于什么国家、民族或地域?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3.、欣赏了不同国家或民族的音乐,你有何感想? 二、探究交流1、从“刮痧”看文化差异。学生讨论:为什么刮痧会在美国引起这么大的误解? 2、你还知道哪些因为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3、何为“国际理解教育”?你们能从字面上解释“国际理解教育”的含义吗? 4、学生讨论:A. 6国科学家共同研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意味着什么?B.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成功绘制这项先进技术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无疑将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为什么在花费13年时间,投入巨额研究费用,众多科学家参与成功绘制后各国政府愿意公开公共数据库信息? 三、明理导行1、学生自学教科书第81页“广角镜”,进一步加深对“国际理解教育”概念的理解。 2、请想一想,二战后,为什么联合国会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学生自回答。 3、讨论:哪些有利的国际社会背景是我们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必然因素。 四、回归生活1、出一期奥运主题报纸、说一句本班代表国家的文明用语,开展一次小型体育比赛。2、.课后阅读“燃亮蜡烛而不只是诅咒黑暗”,写一篇随笔。3、迎接美好未来教学目标1、展望未来社会,树立信心,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未来。 2、懂得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未来才会变得美好。教学重点:展望未来社会,树立信心,用勤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