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doc_第1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doc_第2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doc_第3页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菏泽市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过程记录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来进行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个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 q1/Q1+q2/Q2+qn/Qn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1,Q2,Qn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公司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边缘距离均不超过500m,按一个单元进行辨识。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公司1,3-丁二烯、丙烯腈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且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见下表:表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存在数量(t)11,3-丁二烯5302丙烯腈502.53过氧化二异丙苯500.130/5+2.5/50+0.1/50=6.0521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140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如下:1.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2.R的计算方法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1,2,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3.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值,见表2和表3:表2 校正系数取值表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见表321.51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表3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值取值表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551010202020注:未在表3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4取值。4.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值,见表4:表4 校正系数取值表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5.分级标准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5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表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过程各基本数据及校正系数取值如下表6表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计算基本数据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存在数量(t)校正系数取值校正系数取值11,3-丁二烯5301.51.22丙烯腈502.513过氧化二异丙苯500.11R=1.2(1.530/5+12.5/50+10.1/50)=1.2(9+0.05+0.002)=1.29.052=10.8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