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 概述1.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县*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主办单位:*县规划和建设局。编制单位:*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工程。1.2 编制原则及依据1.2.1 编制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采取可靠的处理工艺,做到无害化,尽可能做到减量化和资源化,避免二次污染。 吸取国内外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经验教训,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最终处理达到设计要求。 充分考虑建设地点的具体条件,使其切实可行。1.2.2 文件依据 *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镇*垃圾处理场地形图(1:500); 其它相关基础资料,*县规划和建设局。1.2.3 有关技术标准、规范(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 建设部国家计委2001年5月15日;(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l72004;(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112-2007;(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2002;(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7)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CJ/T30391995;(8)城市生活垃圾有机质测定灼烧法 CJ/T961999;(9)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1721987;(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l62971996;(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45541993;(1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1990;(1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WKB2w1999;(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1979;(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87)国环字第002号文;(17)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19)垂直绿化技术规程 DBJ087598;(20)城市环境专用设备 垃圾卫生填埋 CJ/T181999;(2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87;(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县*镇的街道垃圾主要靠人工进行清扫,环卫工人用人力车把收集到的垃圾送到收集箱旁,最后用人工装到垃圾车上。这种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清洁工、保洁工和搬运工;环卫工人与垃圾长时间接触,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垃圾桶旁的垃圾往往不能及时运走,长时间裸露在外,导致臭气苍蝇、蚊子、啮齿动物等孳生,给周围居民的健康带来极不利的影响。*镇现有的垃圾在堆放场自然堆放,该堆放场建于95年,目前已基本填满,再加上5.12大地震的自然毁坏,每逢雨季来临,洪水泛滥时,垃圾大量流失,渗滤液直接流入水体,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这种简易堆放垃圾的方式,完全不符合卫生填埋的规范和要求,其直接危害是导致污水(渗滤液)漫流、臭气扩散、蚊蝇孳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另建新垃圾处理场已刻不容缓。综上所述,目前*镇环卫事业还不能与城区建设匹配,垃圾的处理已远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只有增加道路清扫机器,新建最终垃圾卫生填埋场,才能缓解*镇垃圾污染环境的状况,并最终控制垃圾污染,实现城市环卫规划目标,使环卫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因此,改善现有垃圾收运系统,对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1.4 编制内容及范围1.4.1 编制内容本可研编制的内容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及配套设施,其具体工程子项为:1100t/d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卫生填埋场区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截洪沟,渗滤液收集,填埋气体导出、购置填埋场工作设备。2垃圾渗滤液处理站1座。3与填埋场相配套的有关设施。1.4.2 编制范围本可研的编制范围包括对人口、垃圾产量及处理能力的预测;各建设工程子项设计的可行性分析,通过技术、环境及经济等方面比较,作出推荐方案的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1.5 建设规模及使用年限按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t/d考虑,填埋年限为18年。第二章 城市基本情况2.1 城市概况 *县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山区,隶属*市,东邻苍溪县、元坝区,西靠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市、南部县,北接青川县、*市中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0509至10549,北纬3131至3221之间,幅员面积3204.33平方公里,全县辖23个镇,34个乡,31个居委会,总人口67万。老县城*镇位于*县中部偏北,地处汉阳南麓闻溪河畔,国道108线、剑(阁)苍(溪)公路、剑(阁)南(部)公路、剑(阁)金(子山)公路等在此交汇,2003年前为*县县城坐在地。2003年9月,*县县城迁至下寺镇;2004年,*县*商贸园区成立。现为全县交通、商贸、物流、文教中心,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城镇人口7.12万人。历史特点:*,别称*古城,有“蜀道明珠”之美誉,已作为州、府、郡、县历史1700余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四川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其又被命名为“四川省卫生县城”。2.2 气象条件*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4.8,年最高气温39.6,年最低温度-7.8。年平均降雨量1013.6毫米,最大降雨量259.4毫米。年日照小时890.2小时,无霜期277天。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平均风速3.1m/s,平均年蒸发量12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880%。2.3 地质、地震资料1 地质构造*县地质构造西北受龙门山大断裂影响,东受巴中莲花状构造影响,西南受绵阳带状构造制约,梓潼大向斜为主要构造体系。2 地层区域内主要分布及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千佛岩组,以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为主,厚度50350m,属湖滨相沉积。岩层产状17232。3 地震烈度新县城受龙门山断裂影响,地震烈度为六度区,新建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防,设计抗震烈度应达到7度。第三章 垃圾处理工艺3.1 垃圾产量预测本项目垃圾填埋工程仅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不纳入本工程,但对无害的弃土,部分可考虑作为垃圾覆盖土使用;医疗垃圾因其特殊性亦不进入本垃圾处理场,规定医疗垃圾的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一般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城市人口和垃圾清运率。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可根据城市人口增长因素进行预测。目前*老县城(*镇)实际居住人口为7.12万人。将*镇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为:20092015年为4.0%,20162020年为3.5%,20212028年为2%。目前我国的垃圾人均产量为0.81.2kg/d人。尽管国外发达国家的人均垃圾量的下降趋势较快,但我国目前还处于缓慢减少阶段,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均垃圾产量高于发达城市。根据*镇的经济情况及所提资料,本可研将垃圾处理场服务范围内一定年限的 “人均垃圾产量”分别确定,以每三年为一基准,从2011年至2026年每三年分别取值为1.15kg/d、1.10kg/d、1.05kg/d、1.00kg/d、0.95kg/d和0.90kg/d。根据以上确定的各年人口、人均垃圾产量及一定的清运率,将*镇逐年垃圾产生量预测列于表3-1。表3-1 2011年2028年逐年垃圾量累计表 年份服务人口(万人)垃圾日产量t/d清运率%垃圾清理量累计量万tt/d万t/a20087.127020117.7088.559785.893.1353.13520128.0192.129789.363.2626.39720138.3395.809792.933.3929.78920148.6695.269792.403.37313.16220159.0199.119796.143.50916.67120169.37103.079799.983.64920.32020179.70101.859899.813.64323.963201810.04105.4298103.313.77127.734201910.39109.1098106.923.90331.637202010.75107.5098105.353.84535.212202110.97109.7098107.513.92439.136202211.18111.8098109.563.99943.135202311.41108.4098106.233.87747.012202411.64110.5898108.373.95550.967202511.87112.7798110.514.03455.000到中期(2018年)的垃圾产量可达103.31t/d,并将此定为*镇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规模确定为100吨/天。3.2 垃圾成分 业主提供的垃圾成分列于表3-2。表3-2 *镇生活垃圾成分成份厨余、菜叶等织物纸张塑料灰土类玻璃金属含量36%2.7%1.7%8%50.1%1.0%0.5%表3-2的数据表明,*镇目前的气化率较低,燃料主要以燃煤为主,所以垃圾中无机物含量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气化率和用电率的不断提高,预计有机成分将增加,无机物成分将逐渐减少。本可研按照业主提供的现有垃圾成份进行设计。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简介为防止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现有的垃圾处理工艺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热解、蚯蚓分解等,但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使用较多的是前三种。3.3.1 垃圾卫生填埋垃圾卫生填埋是按卫生填埋工程技术标准处理城市垃圾的一种方法,它有别于垃圾的自然堆放或简易填埋。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为一层垃圾一层覆盖土交替填埋,每层均用压实机械压实;填埋堆中预埋导气管,导出垃圾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CH4、CO2、N2、H2S等);填埋场底部做成不透水层,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并在底部设垃圾渗滤液导出管,将渗滤液导出,进行集中处理。卫生填埋具有技术简单、处理量大、风险小,建设费用、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卫生填埋对场址条件要求较高,所需的覆盖土量较大。如果能够找到合适场址并解决覆盖土的来源问题,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卫生填埋法是最适用的方法。3.3.2 垃圾堆肥堆肥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腐植土肥料的处理工艺,是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堆肥有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两种,前者堆肥时间长、堆温低、占地大、二次污染严重。现代堆肥工艺均是指高温好氧堆肥,是在好氧条件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垃圾的发酵分解,并利用分解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堆温升至6080,起到灭菌、灭寄生虫和苍蝇卵蛹的作用,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垃圾堆肥处理的优点在于能使垃圾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既增加了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又减少了垃圾最终填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但垃圾堆肥需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建设投资和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堆肥产品的产量、质量和价格受垃圾成分影响较大,肥料中超标的重金属会污染农作物,还可能会伤害人畜。当前,制约垃圾堆肥的因素,主要是堆肥产品的销路问题。3.3.3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法是一种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的工艺。将垃圾送入焚烧炉中,在8001000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燃烧气体和少量性质稳定的惰性残渣。通过焚烧可以使垃圾中可燃物氧化分解,达到减少体积、去除毒物、回收能量的目的。经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细菌和病毒能被彻底消灭,各种恶臭气体得到高温分解,烟气中的有害气体经处理达标排放。焚烧法减量化的效果最好,无害化程度高,且产生的热量可作能源回收利用,资源化效果好。该法占地少,处理能力可以调节,处理周期短;但建设投资大,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受垃圾成分和热值的影响,是今后大中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先后建设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如上海老港填埋场、杭州天子岭填埋场;上海安亭、无锡及常州堆肥厂;深圳焚烧发电厂等,具体采用何种工艺,应因地制宜。在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中,焚烧、填埋、堆肥的技术较为成熟,使用也较多。但是,不同的处理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不足。现对三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列于表3-3。表3-3 三种垃圾处理工艺的比较比较项目垃圾卫生填埋工艺垃圾焚烧工艺垃圾堆肥工艺技术可靠性可靠,属常用处理方法较可靠,国外属成熟技术较可靠,我国有实践经验工程规模工程规模主要取决于作业场地、填埋库容、设备配置和使用年限,一般均较大单台焚烧炉常用规格为100500t/d,垃圾焚烧厂一般安装24台焚烧炉静态或动态间歇式堆肥厂常用100200t/d,动态连续式堆肥厂可达200400t/d选址难度较困难有一定难度有一定难度占地面积大,500900m2/t较小,60100m2/t中等,110150m2/t建设工期912月3036月1218月适用条件进厂垃圾的含水率小于30%,无机含量大于60%进炉垃圾的低位热值高于3360kj/kg,含水率小于50%,灰分低于30%垃圾中可降解有机物含量大于40%操作安全性较好,沼气导排要通畅较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较好管理水平一般很高较高产品市场有沼气回收的填埋场,沼气可以利用热能或电能可为社会使用,需要政策支持落实堆肥产品市场有一定困难,需采用多种措施能源化沼气收集后可以利用垃圾焚烧余热可发电或综合利用采用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可利用资源利用填埋场封场并稳定后,可恢复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资源,陈垃圾可开采利用垃圾分选可回收部分物质,焚烧炉渣可综合利用垃圾堆肥产品可用于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等,可回收部分物资稳定化时间1015年2小时左右2030天最终处理本身就是最终处理焚烧炉渣需做处理,约占进厂垃圾量的1015%不可堆肥物需做处理,约占进厂垃圾量的3040%地表水污染应有完善的渗滤液处理设施,但不容易达标炉渣填埋与垃圾填埋方法一致,渗滤液有害物质较少可能性较小,污水应处理后排入管网地下水污染场底需有防渗措施,但仍能渗漏,人工防渗投资较大可能性较小可能性较小大气污染有轻微污染,可用导气、覆盖、隔离带等措施控制应加强对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恶英的控制和治理有臭气,应设除臭装置和隔离带表3-3(续) 三种垃圾处理工艺的比较比较项目垃圾卫生填埋工艺垃圾焚烧工艺垃圾堆肥工艺土壤污染限于填埋场区域灰渣不能随意堆放需控制堆肥中重金属含量和PH值主要环保措施场底防渗、每天覆盖、沼气导排、渗滤液处理烟气治理、噪音控制、灰渣处理、恶臭防治等恶臭防治、飞尘控制、污水处理、残渣处理吨投资(不计征地费)18万27万元/t(单层合成衬底,压实机引进)50万70万元/t(余热发电上网,50%国产化设备)25万36万元/t(制有机复合肥,60%国产化设备)处理成本(不计折旧及运输费)2635元/t5080元/t3550元/t处理成本(计折旧费不计运费)3555元/t90200元/t5080元/t技术特点操作简单,适用性好,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减量化效果好技术成熟,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好主要风险沼气聚集引起爆炸,场底渗漏或渗滤液处理不达标垃圾燃烧不稳定,烟气治理不易达标生产成本过高或堆肥质量不佳影响堆肥产品销路发展动态准好氧或生态填埋工艺热解或气化焚烧工艺厌氧消化堆肥技术政策卫生填埋是城市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焚烧是处理可燃城市垃圾的有效方式。城市垃圾中可燃物较多、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可积极采用焚烧技术堆肥是对城市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和利用的有效方式,在堆肥产品有市场的地区应积极推广应用从表3-3可以看出,焚烧法减量化的效果最好,无害化程度也较高,且产生的热量可以回收利用,资源化效果明显,且该法具有占地面积少,处理能力可调节,处理周期短等特点。但是,采用该法的一次性投资最大,单位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果受垃圾成分和热值的影响。据我国有关权威部门测算,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其规模必须在500吨/日以上,所发电力才有上网的可能。因此,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大中城市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情况看,对于中小城市还不适用。卫生填埋法具有技术简单、处理量大、风险小、建设费用少、运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但卫生填埋法对厂址条件的要求较高,所需的防渗土和覆盖土量较大。堆肥法无害化、资源化效果较好,出售肥料产品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采用该法需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建设投资和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堆肥产品的产量、质量和价格受垃圾成份的影响,产品的销路好坏是采用堆肥法的决定性因素。3.4 推荐的垃圾处理工艺 *镇目前经济水平不发达,城市气化率不高,其垃圾成份特征为有机物所占比例小,无机物所占比例大,同时可燃物少,垃圾热值偏低。因此,若采用焚烧工艺处理,则需要使用大量的燃煤或燃油作为助燃物,垃圾总量减少也不明显,最终垃圾处理成本得大大增加,给今后维持项目运行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宜考虑垃圾焚烧工艺。 *镇垃圾有机成分较低(40%),不宜采用堆肥工艺。 此外,垃圾堆肥系统工艺设备相当庞大。首先垃圾经过分选后,把可腐有机物送进发酵仓经过半个月以上的发酵、后分选,再将有用的腐熟物干燥、粉碎、磨细,才能做为垃圾粉备用。其次,肥料中超标的重金属会污染农作物,伤害人和牲畜。最后是肥料市场销路前景,需要进行深入调查,若销路困难,仍然会有大量的剩余垃圾需要进行填埋处理,堆肥厂运行就存在问题。而且修建堆肥厂的工程费用较高,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不宜采用。 *镇垃圾成分中,无机物占的比例超过50%,宜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所需机械、设备少,基建投资较上述二种工艺低,而且日常运转费用也较低。从城市经济基础和垃圾成份的特点出发,本可研推荐卫生填埋工艺作为本工程的处理工艺,是比较合理和实际的。3.5 卫生填埋工艺流程本工程采用的卫生填埋工艺,其流程示于图3-1。垃圾进场后,按预先确定的填埋小单元区卸下,用推土机分层推平后压实、覆土。收集到的沼气和渗滤液需分别进行处置和处理,使之达标排放。填埋作业方式主要包括运、卸、摊平、压实、覆土等环节。卸料填埋作业采用垃圾进场后由下向上分层压实填埋的方式。雨水卸料料摊铺铺压实四实实覆土压实覆表土层分流导出导池排放放收集循环环环处理理排放放渗滤液进场垃圾环境监测灭蝇除害沼气排放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还耕利用图3-1 卫生填埋工艺方框图3.6 填埋工艺操作垃圾运输车进入填埋场必须进行检查和计量,垃圾运输车辆离开填埋场前宜冲洗轮胎和底盘。经地磅房称重后进入填埋场,将垃圾倒入预定位置进行卫生填埋操作,填埋作业采用分区、分单元、分层作业。填埋采用自下而上地填埋方式。填埋作业由坝后向填埋场尾部推进。库区内分区从靠近坝的第一填埋区开始填埋,随后依次向其它区推进。在每个填埋区内以填埋单元为作业面进行卫生填埋,先将垃圾卸在预先规划的小填埋单元内(10m12m),用推土机将垃圾均匀摊铺在约120m2面积的填埋单元上,分层填埋并压实,每层厚约0.400.60m,用压实机碾压23次,压实密度达应大于0.6tm3,多层循环操作,当每一单元的垃圾高度达到2-4m时。应覆0.25m厚的土并压实,单元的坡度不宜大于1:3。填埋分区是以逐年递增的垃圾产量为基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垃圾成份,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以渗滤液产生量最小为原则,来确定各个填埋区的面积。当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应进行中间覆盖,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当垃圾填到坝顶高程后,按1:3的坡度向后推进,每升高5米留2米宽的马道,随着马道的攀升再进行第二个坡度的推进。当每个填埋区至最终标高后,将进行最后封场,封场时要注意表面的美观。最后在终场顶部形成约5的坡度,以利于排除表层雨水。因垃圾沉降引起的顶面层破坏需及时进行覆土修复工作,稳定后可进行绿化或综合开发。在填埋过程中,可通过渗滤液收集系统,将填埋区域的渗滤液排放到设置在坝外的调节池。通过填埋场周边截洪沟和库区内排水管将周边的降水以及未填埋区域的雨水引出填埋场,以减少渗滤液生成量。本工程采用厌氧填埋工艺,将产生一定浓度的甲烷气体,通过场内导气系统将填埋场内产生的气体进行监控,并视情况进行排空或燃烧处理。第四章 卫生填埋场场址4.1 场址选择原则厂址的选择,应以合理的技术方案,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环境保护为目的。选择场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相适应。应对场地位置、运输距离、占地面积和库容、场地地形,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水电供应、交通状况及拆迁居民等因素加以综合统一考虑。4.2 拟建场址的比较*县政府对本工程项目的场址确定十分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初定了3个候选场址。分别为*镇*村一组6队*、*镇风光村一组玉笛垭、*镇风光村三组棋盘石。通过可研编制单位设计人员对候选场址进行现场踏勘,对三个场址多方面比较如下:场址一:*镇*村一组6队*距县城5公里,地处县城下游,离*-苍溪公路以北约200m,场址500米范围内无住户。优点:离城镇距离较适中,垃圾收运成本较低;库容较大;场内粘土较厚,粘土性能较好;地形有一较小的收口,坝体长度较短,约150米左右,坝基较好;填埋场东北面截洪沟可利用*-苍溪公路路边沟,因此填埋场集雨面积较小;由于该址紧邻*-苍溪公路,因此,交通和用电较方便,且已有一条机耕道连通该场址与*-苍溪公路;填埋场用水可采取自备水源,即打井取水。缺点:场址西面山坡较缓,为了形成理想库容,需在填埋场的西面适当位置设置挡土墙;垃圾坝较高,约原始地面以上20米左右;需占部分耕地。场址二:*镇风光村一组玉笛垭距县城7公里,地处县城下游,离*-苍溪公路约1公里,场址500米范围内有2家住户。优点:库容大;场内植被较好,属退耕还林土地;地基较好;用水较方便,可打井取水。缺点:该场地地处*-苍溪公路脚下,进场道路修建困难,且需新修进场道路约1公里;该址一面成坡,且山形较陡,要形成一定的库容,需三面修坝才能达到目的,而坝体还较高;场地施工难度较大;由于山坡较陡,填埋场的防渗膜的铺设较难;场区集雨面积较大,截洪工程较大;有一定拆迁工程量。场址三:*镇风光村三组棋盘石距县城9公里,地处县城下游,离*-苍溪公路约2公里,场址500米范围内有5家住户。优点:场地开口较大,库容很大;场地比较平缓,便于施工;用水较方便,可打井取水。缺点:由于场地开口大,因此垃圾坝较长,约350米;场地处于迎风面;场区集雨面积较大,截洪工程较大;需新修约2公里进场道路;离县城较远。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无论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城市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在*镇*村一组6队*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相对更适合。第五章 卫生填埋场设计5.1 总图设计5.1.1 场址概况老县城*镇位于*县中部偏北,地处汉阳南麓闻溪河畔,国道108线、剑(阁)苍(溪)公路、剑(阁)南(部)公路、剑(阁)金(子山)公路等在此交汇,2003年前为*县县城坐在地。新建100t/d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在*镇*村一组6队*,距县城5公里,地处县城下游,离*-苍溪公路以北约200m。因此,交通和用电较方便,且已有一条机耕道连通该场址与*-苍溪公路。*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降雨量1013.6毫米,主导风向是西北风,设计抗震烈度7度。5.1.2 总图布置原则在红线范围内,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平面布置尽可能紧凑合理。道路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力求减少工程量和线路长度。为行车创造一个安全的行车路线。所有设计和布置都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及道路运输等设计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5.1.3 总体布置该场地呈V字形沟,此沟(南高北低)南北长300m,东西宽260m,沟顶最高674.00m,沟底最低615.00m,在沟口筑一约长152.50m垃圾坝,此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外布置调节池,在调节池的北面布置渗滤液处理站。管理房布置在填埋场进场道路边。 环绕填埋场修建高3m的钢丝网护栏,在渗滤液处理站四周修筑2.2m高的砖围墙。在环填埋场的钢丝网护栏内设置截洪沟。截洪沟边沿至护栏不得小于0.5m。本工程总占地66021.84m2,合99.03亩。坝顶设计高程为642.00m,调节池设计高程为618.00m,渗滤液处理站设计高程为618.50m,管理房设计高程为676.00m。填埋场平整土石方总挖方量45562.16m3,总填方量10128.2m3。5.1.4 进场道路进场道路,为新建道路混凝土路面,路面宽3.5m,路基宽4.5m,总长313.00 m(在原有机耕道路上新建)。5.1.5 场内道路场内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3.5m,路基宽4.5m,总长442.00m。顺着填埋场沿山坡布线,逐渐下到卸料处。根据年平均日双向交通量为40辆,按照四级厂外道路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场内道路在防渗处理区域内修筑时,应在铺设完防渗膜后再筑路。道路工程的总挖方量17650 m3,总填方量607m3。5.1.6 运输垃圾日处理量为100t,垃圾的运输由环卫部门承担,本设计不配备运输车辆;根据需要为检修配置一辆0.5t的工具车;另外,为了考核填埋场每天的工作量,在垃圾进场口设置一台DCS30K型的电子称。 5.1.7 绿化绿化面积9800m2,绿化率14.84% 。在渗滤液处理站的空地上种植具有防尘、防臭功能的高大的松树、桉树等,防止垃圾场的臭气和飞扬物污染周围环境。边角空地种草。要保护好场外山坡上原有树木与植被。进场混凝土道路旁间隔5m种行道树,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5.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图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5-1。表5-1 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1总占地面积亩99.03其中填埋场占地面积亩69.142土地利用系数69.823绿化面积m298004绿化覆盖率%14.845大门座2宽4.40米、宽3.8米各一座6围墙填埋场四周3米高钢丝网围栏长m1001.14砖围墙m120.96高2.2m7进场道路(宽3.5米)m313.00砼C25厚2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8场内道路(宽3.5米)m442.00泥结碎石15cm,基层20cm厚片石9管理房路面m2431.68砼C25厚2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10排水沟m600C15砼沟 尺寸:0.50.411挡土墙m32000M7.5水泥砂浆砌片石12人行踏步(十个台阶一个休息平台)宽2mm126.23M7.5水泥砂浆砌块石,236个台阶, 每阶踏步高0.15m,宽0.3m13管理房后侧及左侧栏杆m55高1.2m,钢栏杆14填埋场场地平整 挖方M345562.16土石比 8:2填方M310128.215土石方工程量:合计 挖方M322360填方M3442716桥涵座2钢筋砼17人行通道m2606.11100厚C15混凝土、100厚碎石压实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压实机CLG616L台12装载机ZL50C台15.4 建筑结构设计5.4.1 建筑设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场所,直接关系到城市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建筑总体设计,在*镇规划局指定红线范围内进行设计,做到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及相关技术指标要求。1 建筑总体布置根据地形和工艺要求,分别设计有综合管理区和渗滤液处理站;建筑设计根据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布置,达到既有功能分区,又满足作业需要。管理房及辅助附属建筑在满足生产办公、生活要求和防护距离情况,满足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根据生产需要和依托条件,后勤生活服务建筑,集中布置,为减少垃圾处理时,产生异味对综合管理区环境的影响,将其布置在上风向。2 建筑意境建筑设计,在满足垃圾处理场使用年限和使用功能条件下,建筑设计做到安全实用,经济合理,卫生条件好,建筑造型简洁、清新和明朗,建筑色调采用珠白色,使人感到垃圾处理场具有环境卫生的意境。3 建筑构造在建筑抗震设防7度的要求下进行建筑抗震设防,管理房及主体车间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附属建筑采用砖混结构;除车间外,其它建筑采用外墙外保温建筑节能设计。建筑防水等级:主要车间建筑为级防水等级,附属建筑为级防水等级。4 建筑标准及主要装修建筑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二级。生产建筑物和建筑物的建筑标准,首先作到厂内各建筑造型相互协调及整体效果,生产建筑和附属建筑标准相适应,均不做特殊的装修处理。l 外装修:水泥砂浆抹灰,面做珠白色外墙砖饰面。l 内装修:水泥混合砂浆抹灰,白色涂料饰面。l 地面:按建筑功能不同,分别采用普通地砖贴面材料地面,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等。l 门窗:采用防腐蚀塑钢门窗,并带纱窗。车库为保温彩钢折叠门。5.4.2 结构设计1 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2 一般说明根据*镇新建垃圾场现场踏勘,拟建场位于低山丘陵一冲沟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向北开口,地面标高在612.09690.00之间。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工程抗震设防等级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场址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3 工程结构根据构(建)筑物特点,在保证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施工条件,并能方便施工和加快施工进度,经多方案比选,分别采用不同结构形式。(1) 水池类构筑物水池类构筑物有调节池、厌氧池、MBR生物反应池、中间水池清水池、污泥池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砼标号一般为C25级配防水,抗渗标号S6,整体式底板,基底应坐落在均匀的土层或岩层上;根据工艺流程需要及高程控制,基底若不能落在理想的持力层上,应进行局部的地基基础处理。(2) 建筑及其附属建筑建筑物中的渗滤液处理区:综合设备房为二层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管理区:综合楼停车房为二层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地泵房及门卫为混合结构,墙下条形基础;挡土墙为浆砌毛条石重力式挡土墙。(3) 围墙及场地边坡围墙采用混合结构,砖砌墙体,条石基础;场地自然稳定边坡值和临时开挖边坡值应根据详勘报告确定。5 主要材料(1) 混凝土及水泥贮水及水处理构筑物,其含碱量最大限值应符合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的规定,即3.5kg/m3;配置防水砼的水泥不低于32.5级,水泥品种宜选用大厂出品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配置普通钢筋砼结构的水泥不低于32.5级,水泥品种为普通硅酸盐水泥。(2) 混凝土外加剂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13.63,极端最低气温-17.9,在冬季施工不利的情况下加入适量的防冻剂以及由于构筑物均属特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且池体的抗裂防渗要求高,除在施工中须保证混凝土浇灌质量外,加入适量的抗裂防水剂也十分必要,其渗量及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50119的规定。(3) 砂石配置防水砼的砂石,砂应采用中、粗砂;石子采用碎石或卵石。砂石级配、材质应符合防水砼施工规范要求。普通钢筋结构的砂、石应符合规范要求。(4) 钢筋钢筋直径10用HPB235级钢筋( );钢筋直径12用HRB335级钢筋( )。5.5 电气设计5.5.1 设计依据1 资料依据根据工艺专业提供有关资料以及业主所提供的有关供电资料;2 采用的规程、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534-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5.5.2 设计范围该工程供电设计,包括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范围内10kW变配电,设备的动力配电,控制、检测、照明、接地系统等设计。场外10KV电源架空线至终端杆的部分不在本设计范围。5.5.3 电源及电压为了保证垃圾处理场能正常运行,本工程按三级负荷设计,根据业主方所提供的供电资料,采用一回路电压等级为10kV电源供电。该10kV进线在距滤渗液处理站100米左右处接入处理站内变压器高压侧。处理站内设备配电电压为380/220V。5.5.4 负荷计算根据工艺设备的选型,其负荷计算结果列于表5-17。表5-17用电负荷计算装机容量(kw)使用负荷(kw)Pjs(kw)Qjs(kvar)Sjs(kVA)无功补偿容量(kvar)1098968.6154.5387.6468.6124.5372.8330根据计算,滤渗液处理站选用1台S9-M-100/10/0.4低损耗全封闭免维护变压器,其负荷率约为73%。5.5.5 变配电系统1 低压配电系统滤渗液处理站电能计量采用低压计量。低压侧动力,照明分别计量。并设在配电室的低压进线柜和照明馈线上。在滤渗液处理站设380/220V低压配电室一间。变压器安装在滤液处理站配电室旁10kV线路终端杆上。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运行方式。低压配电线路为放射式供电。2 保护变压器保护采用RW7-10型户外高压跌落熔断器保护。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空气开关、熔断器及热元件等对其相应回路进行短路保护及过载保护。5.5.6 自动控制及仪表检测 该滤渗液处理工艺采用MBR生化反应处理工艺,因此,在该生化处理部分设置一台PLC控制站,对该生化反应处理部分进行时序控制,并与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进行联锁控制。5.5.7 主要设备选型电气、控制设备的总体要求是选用国内较为先进、安全、可靠、性能高、节能效果好、检修维护方便的设备。变压器选用S9-M系列低损耗全封闭免维护变压器,动力配电箱选用XLL2型配电箱。5.5.8 全站电缆敷设全站设备配电电压为380/220V,均采用电缆配电。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采用电缆沟、直埋、架空敷设,电缆在穿越道路或受压较大处均穿套管保护,其材质为镀锌钢管。电缆直埋时均应考虑防冻层。电缆的选择根据电缆的载流量,使用地的环境温度、电缆的敷设长度等条件选择电缆的截面,电缆型号选用VV或VV22型,控制电缆选用KVV或KVV22型。5.5.9 照明在保证照度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节能灯,在建筑物内装设照明配电箱,供灯具及插座使用。办公室、值班室、配电室等采用高效荧光灯,室外采用路灯,灯具形式与建筑物风格和场区绿化环境相谐调。5.5.10 检修电源设置检修电源回路,供检修时使用。5.5.11 防雷接地渗滤液处理站内无高大建筑物,按三类防雷接地设计。场内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5.5.12 通讯设施根据本厂规模,全站在综合楼设置30对市话电话接线箱,按需要分别在配电室、综合楼及有关建筑物内设置有线电话。5.5.13 主要设备表主要电气设备材料详见表5-15。表5-15主要电气设备材料表序号项 目 名 称技 术 参 数 和 工 艺 尺 寸材质单位数量备注1变压器S9-M-125-10/0.4 Dyn11 105%/0.4kV Uk=4%台12低压进线箱XLL2-01(改) 7005002100mm台13低压馈线箱XLL2-01(改) 7004002100mm台24成套控制箱厂家随设备成套供货个95现场控制箱个66控制柜套17浮球液位开关个38电力电缆XHB-VV-0.6/1KV-525米409电力电缆XHB-VV22-0.6/1KV-510米35010电力电缆XHB-VV-0.6/1KV-56米5511电力电缆XHB-VV-0.6/1KV-54米40012电力电缆XHB-VV-0.6/1KV-44米10013电力电缆XHB-VV-0.6/1KV-395+150米2014镀锌钢管米16015镀锌角钢米20016照明配电箱台217灯具套4518电话组线箱10对台119绝缘电线米40020液位变送器SBHR-CY 04m 二线制套121液位开关7ML1510-3DD11,0.25-5m AC220套622超声波液位计7ML5221 06m 二线制套323压力变送器PMC133- 00.16MPa套524PH在线仪SC100 -2.0014.00pH套15.6 给排水设计5.6.1 厂区给水由于垃圾处理场据县城较远,附近没有自来水给水管网。故采用直接在填埋场上游打井取水。本工程主要用水是填埋场生活用水,渗滤液处理工艺生产用水,垃圾运输车的冲洗等,总用水量每天在5 m3左右。考虑填埋场的消防给水要求,新建清水池一座,有效容积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渠道管理(第二版)项目一 渠道管理认知(教案)
- 出租车全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北京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电子产品全国总代理合同
- 2025年原材料供应合同
- 2025医院清洁外包服务合同
- 2025汽车销售合同
- 冲击波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商务合同范本国际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挂靠合同协议示例
- 协会借款管理制度内容
-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
- 2025年浙能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物业公司化粪池清掏服务方案
- 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 电化学储能系统测试操作方法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课件
- 物业楼宇管家岗位培训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 第10课《往事依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
- 剪映操作全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