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doc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doc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doc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doc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作品而言)6、作品分析7、某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8、西方现代文论在某作品中的运用及分析(包括: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的运用)9、试评方方小说10、试评池莉的小说11、试评先锋派的文学12、当代文学与现实主义13、论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14、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15、通俗文学漫谈16、试论情感在文学中的作用17、儒道文学观之比较18、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19、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20、知音的审美赏评方法21、试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22、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23、明代“真诗在民间”的提出及其影响24、中国古代风格论概述25、说“意境”26、也谈无言之美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开去27、试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28现实主义新论29现代主义新论30、优美的实质与特征31、崇高的实质与特征32、中西悲剧结局的心理效应33、贾宝玉性格的深层心理因素34、“意境”与“典型”的比较研究35、中西悲剧观比较36、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研究37、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38、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论39、论审美距离40、审美共鸣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研究41、自然主义新探42、简论形式美43、略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风格44、自然美的欣赏及其美育价值45、审美知觉的特点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46、美的规律对现代生活和艺术的启示47、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8、简评现代文学中的隐瞒化倾向49、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50、中西文艺批评方法比较二、语言文字方向1、“说文解字”与汉字规范2、古人用字现象分析(通假、古今、异体、通用字)(可以某一古籍为例)3、古典文献简体转繁体的注意事项4、汉字简化的历程5、成语语义演变析(案例分析,如“水落石出”)6、词语羡余现象研究7、词语考证(如复音词)8、“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9、在语音规范中旧读音应如何处理?10、判断句研究综述11、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12、元杂剧“得”字补语研究13、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14、用典与诗词赏析15、元杂剧的修辞特色(比喻、引用、夸张、对偶)16、影视剧(历史剧)台词字幕错误分析17、新闻标题格律研究18、语文教材、教参文言文注释评析(商榷)19、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通假字”辨析20、方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2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22、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示:一般语文教学存在重写作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做过哪些尝试,效果及规律)2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24、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25、人民日报(或其他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提示:搜集报中字、语、句等语言失误现象并进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较有影响的报刊搜集材料进行分析)26、广告理论与创造三、古代文学方向(一)1、 论山海经的生命意识2、 论中国原始神话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派3、 论中国原始神话的生殖崇拜4、 论中国原始神话的审美5、 论中国原始神话中的宇宙意识6、 论中国原始神话对自然界秩序的认识7、 论原始神话中的初期社会矛盾8、 论“女娲补天”神话与红楼梦补天神话的承传、异同关系9、 论原始神话中的男女性别关系10、 论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地理的关系11、 论诗经中的个人抒情形象12、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意识13、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与美人或才子与佳人关系论14、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论15、 中国古代文学中某一作家作品的审丑16、 中国古代文学中某类作品的处理悬念17、 论诗经作品的朦胧美18、 论诗经中作品的悲剧性色彩19、 论诗经的情爱描写20、 诗经的艺术表现或语言表达新探21、 楚辞中离骚、九歌、九章等具体作品的艺术表现22、 先秦神话的人神关系论析23、 山海经神话的艺术幻想24、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分析25、 花木兰形象与中国古诗中的女中豪杰形象的关系26、 罗敷是民间女子吗?论罗敷形象的社会意义27、 木兰形象与罗敷形象的文学比较28、刘勰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在意象、想象、篇章结构等某一具体上的比较29、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具体篇章或某类文章的风格论30、史记酷吏列传论31、史记的悲剧美或喜剧性或英雄人物的类型分析32、论项羽的悲剧33、史记的个性化语言34、史记刺客列传论35、战国策的策士形象论析,或战国策的策士说辞的艺术技巧36、左传的战争描写论析37、三曹代表诗作风格比较论38、贾谊过秦论或李密陈情表的艺术表现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9、世说新语代表作品论40、世说新语中的名士风度论41、李白、杜甫代表诗作艺术风格比较论4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人生意识论或人与自然的关系论43、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多家诗作比较或承传关系论析44、诗佛王维诗作的佛影45、王维“诗中有画”诗作的绘画构图论或色彩调配论46、论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家的群体风格(以代表作为例)与个性差异(以代表作为例)47、唐代“三李”诗作的异同比较48、山水诗作的艺术描写:从汉魏诗作到唐代诗作49、“小李杜”诗风异同论50、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51、李商隐朦胧诗与现代朦胧诗的比较52、苏东坡、辛弃疾代表诗作艺术特色异同论53、李清照诗词中的豪情与柔情54、陆游诗中的壮志与恋情55、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及其艺术表现56、白居易诗中的山水描写57、白居易诗中的平民意识58、元散曲某一代表作家的作家流派论析5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辩论技巧研究60、三国演义中的智慧思维61、李白的诗与酒62、宋诗的议论化或散文化论析63、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该出手时就出手”64、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或喜剧性)或猴性与人性65、 孙悟空(或猪八戒)形象反映的封建社会的农民意识66、 潘金莲:从水浒传到金瓶梅67、 红楼梦的各种人物形象分析(择一即可),或某一情节的艺术表现分析68、 红楼梦中代表女性的内美与外美的联系分析69、 女性化的贾宝玉及其社会意义或文学意义70、 聊斋志异中女性与狐性或野性71、 明代唐宋派的诗文成就与文学主张72、 元杂剧某一典型人物分析或艺术分析73、 论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74、 论王维与泰戈尔诗作的比较75、 论艺术的快感与美感76、 论中西文艺批评方法的异同77、 古今武侠小说承传关系略谈78、 历代题画诗论(或某一问题)79、 历代咏史诗论(或某一问题)80、 历代怀人诗论(或某一问题)81、 历代怀古诗论(或某一问题)82、 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某一问题论析83、 论历代六言诗的代表作家作品84、 唐传奇或宋话本的某种、某类作品论析85、 宋词的某一作家作品或某一问题的论析86、 柳永的慢词论析87、 宋代慢词的作家作品比较88、 宋词的分格或豪放或婉约或清空或典雅或清殊或旷达或滑稽的分格论析89、 宋词与唐词在写作结构上的异同论90、 宋词与唐词特色异同论91、 元散曲的某一作家作品论92、 文天祥诗文作品论析93、 论龚自珍或魏源及其作品94、 论曾国藩的诗文95、 历代民歌的某一问题论析96、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某一作家论97、 中国美学史的某一美学家的美学思想论98、 中国古、近代文学史中的任一作家作品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各类体裁的任一问题)99、 中西艺术法度论100、 中西艺术想象论101、 中西艺术意境论102、 中西艺术趣味论103、 中西诗画异同论104、 中西文学中审度意识比较105、 中西文艺批评的主体性论析106、 中西文学起源论107、论艺术辩证法:形与神、虚与实、意与境、藏与露、隐与显、情与景等(二)1、恣肆奔放 纵横开阖简论李白诗抒情特色2、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追求在诗歌中的表现3、 继三百篇余绪 创一代新风论杜甫诗歌议论物法的运用4、 大漠空秋 奇情逸发简论高适的边塞诗5、 篇篇无空文 句句必尽规论白居易的讽刺诗6、 惨痛的亡国之哀深沉的人生体验李煜词简论7、 爱情意识的觉醒与执着追求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8、 执着缠绵刻骨铭心论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9、 美学境界的新开拓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10、 生命意识的悲歌及对渐变的感悟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1、 旷达的襟怀深情的慰勉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2、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论苏轼对词内容的开拓13、 才情个性苏轼歌咏自然诗歌简论14、 新奇警策深刻精彩论苏轼哲理诗(论苏轼的议论)15、 幽迷凄婉微妙含蓄简论秦观词16、 灵魂精华论永安词中的“愁”17、 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黄庭坚诗歌主张及其实践简论18、 简论稼轩词之豪放风格19、 稼轩词中的议论和用典20、 苏东坡、辛弃疾农村词比较研究21、 催刚为柔刚柔相济论稼轩婉约词22、 所有小说、戏剧、传奇等(可作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结构分析等)(三)1、 先秦寓言的艺术论2、 儒家散文的人生理想3、 儒家散文的艺术范式4、 庄子散文的人生意义5、 道家散文的模糊美6、 法家散文的冷峻美7、 先秦散文的外交辞令综述8、 先秦历史散文的审美特征9、 周邦彦词的史性论纲10、 辛弃疾词发微(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内容:哲理、宗教、旷达等)11、 宋词的“南方色彩”论略12、 宋词鉴赏模式论纲13、 宗教词初探14、 张炎词源简论15、 李清照词论的简论16、 王国维人间词话窥略17、 台州词发微18、唐代古文家传记文学研究19、晚唐传记文学研究20、传记理论研究21、唐代散文研究22、李渔小说研究23、李渔戏剧研究24、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四)1、 如何评价唐代边塞诗?2、 论唐人七绝的艺术成就3、 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4、 论中晚唐咏史诗的美学特征5、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6、 试论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7、 李贺诗歌对唐诗风格转变之影响探索8、 试谈建安诗歌中的山水景物诗9、 陶渊明诗歌中的玄风理趣10、南北朝乐府不同论11、大小谢山水诗不同论12、读元杂剧中水浒戏思想和艺术13、论宋代的爱国诗14、汉代楚歌诗简论15、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16、论史记史传文的艺术价值17、论晚清宋诗运动18、对“同光体诗”的评价19、论晚清“中晚唐诗派”的诗20、王鹏运诗歌论21、论晚清“诗界革命派”的诗22、论谭嗣同莽苍苍斋诗23、元杂剧研究(可在其中定小题)24、论范成大的使金诗25、论辛弃疾词26、试探江西诗派27、论陆游的爱国诗28、谈谈水浒传中的招安29、试谈西游记主题30、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31、红楼梦人物论(可任选其中一个人物)32、论左传的成书时代33、论司马迁的世界观34、汉赋的艺术价值35、谈诗经中的爱国主义诗篇36、论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37、论建安诗歌为我国抒情诗发展奠定了情景相生的基本特征38、论建安诗歌由质朴趋向华丽的发展39、曹操诗歌如何描写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40、论曹丕诗歌的语言特色41、论曹植的宴游诗42、论阮籍咏怀诗的言、象、意43、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想象44、论陶渊明的饮酒诗45、论陶渊明描写动乱现实诗歌的艺术特色46、论陶渊明散文和辞赋的艺术特色47、论中古诗歌词藻、偶句典故和声律的发展48、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性49、试论李白与魏晋风度50、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手法51、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特色52、花间集作者群的心态分析53、论温庭筠、韦庄词风格的异同54、李煜词的抒情特征55、唐传奇中的妇女形象及唐代知识分子的婚姻理想56、苏东坡词抒情艺术探讨57、辛弃疾登临词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58、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59、论李清照的深层苦闷60、二晏词比较61、论柳永词的铺叙艺术四、写作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论写作模式3、论写作灵感4、论写作想象5、论张抗抗小说的艺术特点6、论文章的开头艺术7、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与虚构的区别8、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异同9、散文的纪实性与虚构问题10、黄宗英报告文学研究11、从论孙超现象(文汇86年第12期)或其他作品看陈祖芬报告文学的语言特色12、试论琼瑶小说在水一方的写作特色13、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14、试论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15、分析高晓声或王安忆的短篇小说16、浅谈近几年来报告文学的艺术进步17、评芙蓉镇18、论陆地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9、长篇小说劫波的结构艺术20、论新诗的音乐美21、论诗歌的意象22、论小说的抒情趋向23、论童话的假定性和逻辑性24、论儿歌的艺术特色25、为何短篇不短26、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27、谈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28、论唐传奇与中国短篇小说的关系2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30、试论小说的叙事艺术31、试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32、论散文的“散”33、论唐山大地震的思想艺术成就34、童话的意境35、论写作的自我意识36、谈文章的结尾艺术37、略论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38、论诗歌的音乐美感39、散文的真实性刍议40、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41、从笑看冰心早期散文作品的艺术风格42、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43、论文章标题的艺术魅力44、诗歌的音乐美感45、论冰心的散文艺术特点46、论诗歌的象征47、小说的时空艺术58、论小说模式五、现当代文学方向(一)1、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言说前期丁玲作品诠释2、现代文学中被放逐的一支鸳鸯蝴蝶小说艺术品格论3、故事新编叙事特征4、一个被遗忘的女子时评梅论5、穆旦乡土诗歌的主题构成6、鲁彦小说的文化诠释7、陆蠡散文审美品格论8、现代情绪的古典包装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9、丰子恺散文综论10、中国都市文学现代与当代之比较11、中国乡土文学现代与当代之比较12、海派研究13、俞平伯创作研究(二)1、鲁迅作品研究(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如鲁迅小说艺术的独创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等)2、郭沫若作品研究(要求如上)3、茅盾作品研究(要求如上)4、艾芜作品研究(要求如上)5、觉新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6、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7、试论祥子与虎妞的形象8、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9、评雷雨中周朴园对待萍的怀念10、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11、雷雨主要戏剧冲突之我见12、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1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14、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15、莎菲女士之我见16、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17、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18、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9、论莫言的小说20、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21、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22、论凯旋在子夜23、论琼瑶的小说24、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25、论鸡洼窝人家26、论棋王27、论老舍的戏剧观28、论张贤亮的小说29、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30、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31、论舒婷的诗歌创作32、论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33、谈莎红的抒情诗34、论秦似的杂文创作35、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36、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37、李准的小说创作38、秦牧的散文特色39、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梁生宝、武耕新研究41、闻捷诗歌研究42、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43、论钟鼓楼44、论北方的河45、论王安忆的小说46、论高行健的探索剧47、论新诗潮48、论北岛的诗49、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50、论王蒙的小说51、港台文学研究52、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53、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54、论柯岩的创作55、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56、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57、论刘绍棠的小说58、论刘索拉的小说59、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60、周梅森小说论61、方方小说论62、第三代小说家研究(余华小说论、苏童小说论、格菲小说论等)63、新生代诗歌论64、金庸小说论65、席慕蓉现象研究66、论谌容的小说(三)1、 现代文学作品品格论(择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进行症候式的分析和系统化的认论述)2、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读(运用文学批评新方法,以新思维和新视角重读某一作品)3、现代文学作家创造论(重在考察、探究某一作家的主体精神结构及创造力)六、外国文学方向(一)1、 试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的艺术成就2、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特征3、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妇女形象(一个或几个均可)4、 试论伪君子的人物形象或艺术特征5、 试论阴谋与爱情的政治倾向性6、 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7、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对照艺术原则8、 试论哈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9、 试论雪莱长诗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0、试论巴尔扎克人物描写的个性化11、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12、试论易卜生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13、试论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4、试论死魂灵的讽刺艺术15、试论怎么办中的“新人”的形象16、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17、试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8、尼洛夫娜形象的典型意义19、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20、试论泰戈尔后期政治抒情诗的思想意义21、莎士比亚戏剧的心理描写手法22、斯丹达尔与意识流23、巴尔扎克的环境描写24、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意义25、斯丹达尔笔下的贵族女性26、中西作家比较(如论惠特曼与郭沫若的诗作比较等)27、中西作品比较(如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比较等)28、 中西文学形象或主题等的比较(二)英美文学部分:1、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探讨2、关于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对享利詹姆士、德莱塞、海明威等作家作品的探索3、莎士比亚戏剧的分析(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下同)4、对英国作家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等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的探讨5、现代戏剧(易卜生、奥尼尔)的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评析、研究6、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品研究(拜伦、雪莱、济慈等)7、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及作品研究(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等)8、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研究(马克吐温、海明威)9、英美现代主义作家作品研究(乔伊斯、福克纳)法国文学部分:10、巴尔扎克作品评析、研究11、雨果浪漫主义理论与创作研究12、雨果与浪漫主义(含作品研究)13、梅里美、莫泊桑短篇小说思想艺术探讨14、左拉自然主义理论与创作研究15、罗曼罗兰创作思想与重要作品探讨16、福楼拜、法朗士、都德小说研究17、司汤达与红与黑18、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研究(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19、法国现代主义作家作品研究(萨特、加缪、贝克特)俄罗斯文学部分:20、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作品研究(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21、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形象体系研究(多余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平民知识分子新人)22、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思想研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2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巴赫金的叙述理论研究24、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25、托尔斯泰三大作品研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26、二十世纪俄罗斯作家作品研究(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肖洛霍夫等)27、中、俄“多余人”形象比较研究29、 中、俄作家作品比较研究(如巴金与屠格涅夫、鲁迅与契诃夫等)30、七、语文教学法方向1、论“中学语文教学法”在高师中文系专业课程中的地位2、谈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3、谈中学语文教师的智力素养4、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5、论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6、试论中学语文学科工具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7、要完整地理解中学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