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鲸》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鲸(第二课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念。我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开展鲸一课教学,致力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鲸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语言简练准确,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富有可读性。学情分析:本次授课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四年级接触过说明方法,但是对说明方法还不能熟练掌握,并且学生将说明方法运用到习作中,还比较困难。教学手段和技术准备:本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互动反馈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又用小组互助机制和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实效性。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说明鲸是很大的。2.能够辨别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体会其作用。3. 学习第一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方法说明,也可以选用几种方法来说明。4. 通过自主学习,汇报交流,培养语言表达及质疑的思维能力。5.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有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说明鲸是很大的。教学难点:学习第一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方法说明,也可以选用几种方法来说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习性过渡: 哪作者是怎样写出鲸很大的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学习。(二)精读第一自然段,探究说明方法。1.自学提示 (1)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2)想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适当批注。(3)思考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汇报交流。(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拿不熟悉的事物跟熟悉的事物比,这就是做比较。作用是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读比较的句子。(2) 最大的鲸有16万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多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多公斤重的鲸,它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按点1题干: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可多选)选项: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设计意图:直观迅速全面的了解到每一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既有针对性,又兼顾全体学生,为突破“知道课文是怎样说明鲸是很大的”这一教学重点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选1和4,读列举的数据,说明作用。根据课堂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操作策略:不同想法的学生相互交流。放在整段中再读理解。让回答正确的学生分享秘诀。选错学生分析错因。有感情朗读,强化认知。操作策略:不同想法的学生相互辩论。明确作用。举例子说明法是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对比着读一读。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觉得鲸的形体特别大吗?自己试一试。(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体会读、指名读、全班齐读。(1) 自由读。(2) 指名读。全班齐读。(出示图片)这是人们在营救一头搁浅在浅水域的长约24米的鲸。(3) 真是好大的一头鲸。4.补充已学课文中的语句,辨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拓展练习。白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行动的时候,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 白颊长臂猿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云南勐(mng)腊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题干:这两段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可多选)选项: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按点2:(三)学习2自然段。过渡:判断题,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为什么,你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四)自主学习3-6自然段。汇报。1.学习3自然段。(食性)小组同学汇报。预设:“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举例子、列数字)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来看须鲸有须无齿,而齿鲸有齿无须。按点3题干: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更好,想想为什么?选项: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须鲸吃虾和小鱼。(1)我们一起来看看须鲸吃什么?(第一句好。因为主要两个字说明须鲸还吃其他东西,不过,吃得最常见的是虾和小鱼。)小结:理解得很正确,说明文的语言就是这般准确、科学。2.学习第4自然段。(呼吸)生汇报。 预设:“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打比方)抢答:1、鲸是靠什么呼吸?鲸是怎样呼吸的呢?3、比较须鲸和齿鲸喷出的水柱,各有什么特点。3.学习第5自然段。(睡眠)小结:鲸为了很好地生存下来,它们采用这种方式睡觉,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呀。4.学习第6自然段。(繁殖)生汇报,预设1: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7000多公斤重,一天能长30公斤到50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上百年。”小结:从这句话我看出鲸的生长速度很快并且寿命很长。(五)拓展交流1.同学们,介绍得都很精彩。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说明对象是鲸,还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又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同学们课下我们可以搜集有关鲸的,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动物资料,去探索大自然的无限奥秘。2.下面是妙笔生花的时间,请同学们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说明方法,也可以使用几种说明方法。参考:介绍爱吃的蔬菜、水果等。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文具等。介绍自己家里的电器、家具等。介绍自己家里的动物、植物等。要求: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说清事物的特点。语言准确、流畅、生动。叙述有条理。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并请同学们评议。按点4题干:你认为他(她)介绍时用了几种说明方法?选项:1种。是 2种。分别是 3种。分别是 其他。3.小结: 同学们学一篇文章不仅是在分享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还要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里,我们的习作也建议大家课下互相交流,使每一个同学都能从中获益。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六)板书设计 对象 26、鲸 形体: 大 进化: 时间长 习性: 食性 呼吸 睡眠 繁殖 方法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一)学习单设计:1.阅读白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行动的时候,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 白颊长臂猿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云南勐(mng)腊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2.习作学习26 鲸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说明方法,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来说明。可参考以下建议:介绍你感兴趣的玩具、文具等。介绍你喜欢的蔬菜、水果等。介绍你家里的电器、家具等。介绍你熟悉的动物、植物等 要求:1、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说清事物的特点。2、语言准确、流畅、生动。 3、叙述有条理。 (二)互动反馈按点设计:题干:你认为他(她)介绍时用了几种说明方法?选项:1种。是 2种。分别是 3种。分别是 其他。题干: 根据以下每方面得分,评价一下他(她)的介绍,算出总分。1、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说清事物的特点【给1分到4分】2、语言准确、流畅、生动。 【给1分到3分】 3、叙述有条理。 【给1分到3分】 选项: 15分(还需努力) 67分(合格) 89分(良好) 10分(优秀)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一)使用互动反馈技术教学1.通过问题设计,利用互动反馈系统进行评测反馈,以及互动引导,可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及时收集全体学生的反馈信息并统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调控,可以大大提高课堂讲授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3.本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互动反馈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又用小组互助机制和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实效性。(二)创设情境,发展语言1. 以读为本,感悟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齐读、默读、自由读等方式让学生质疑解疑,充分感悟语言。2. 拓展想象,运用语言;在同学交流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同时也让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并交流写作方法与技巧,起到了“一石击二鸟”的作用。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