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英文议程.docx_第1页
学术会议英文议程.docx_第2页
学术会议英文议程.docx_第3页
学术会议英文议程.docx_第4页
学术会议英文议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ariana Trench Initiative Science Planning WorkshopWORKSHOP TIME/PLACE:Nov. 5, 2014, Wednesday,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SCSI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ChinaORGANIZATION:1. Workshop Convenors: LIN Jian , SUN Zhen 2. Workshop Contact Person: ZHANG Yunfan , Cell: (Please provide)WORKSHOP GOALS:1. To discuss the key scientific objectives of the 5-year Mariana Trench Initiative, starting late 2015.2. To discuss the logistics of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a) Specific science surveys and experiments to be conducted;(b) Instruments to be used and the providers of instruments;(c)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ly;(d) List of potential shipboard science party and shore-based scientists; (e) Timelines for three expeditions, the 1st being late 2015/2016(f) Timelines for preparing instruments;(g) Other logistic issues.TENTATIVE LIST OF INVITED PARTICIPANTS:This workshop is by invitation only (limited to about 30 people). The potential participant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From SISCO:Relevant SCSIO group leaders, including those from key labs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physical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biology.1. Marine Geology and Deep Ocean Geophysics Group: LIN Jian, SUN Zhen, etc.2. OBS Group: QIU Xuelin, ZHAO Minhui, XIA Shaohong, etc.3. MCS Group: YAN Ping, etc.4. Heatflow Group: SHI Xiaobin, XU Hehua, YANG Xiaoqiu, etc.5. Mantle Tomography Group: WANG Zhi, etc.6. Sedimentation Group: YAN Wen, etc.7. Physical Oceanography Group: WANG Dongxiao, etc.8. Marine Biology and Microbiology: To be determinedFrom other institutions:Priorities will be given to those who can provide instruments critical to the Mariana Trench Initiative. Potential participating institutions include the following: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Beijing, CAS: YOU Qingyu (OBS instruments), etc.2. Peking University: CHEN Yongshun (OBSinstruments), etc.3. Tongji University: XU Huiping (geophysics, observatory, visualization), YANG Ting (OBSinstruments), etc.4. Academia Sinica, Taiwan: KUO Banyuan (OBSinstruments), etc.5. Ocean Technology Center, SOA, Tianjin: LIU Songtang (heat flow instruments, water sampling instruments), etc.6. Second Inst. of Oceanography, SOA, Hangzhou: CHEN Dake (physical oceanography), etc.7.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AN Peiyuan (microbiology), etc.8.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Qingdao, CAS: GAO Xiang (geophysics, heat flow), etc.9. Hong Kong Chinee University: Yang Hongfeng (seismology), etc.10. Zhejiang University: JIANG Zong-Pei (ocean chemistry sampling and analysis), etc.11.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AS: YANG Yang (geochemistry), etc.12. Sanya Institute of Deep S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To be determined13. China Ocean University: To be determined14. Xiamen University: To be determined直译如下:马里亚纳海沟科学计划吹风会会议时间:2014年11月5日。会一地点: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 广州。组织者:1、 会议召集人:林间,孙珍2、 会议联系人:张云帆,联系电话13602497480研讨会目标:1,讨论自2015年开始为期5年的“马里亚纳海沟倡议”主要科学目标,。 2,讨论科学实验的具体事宜,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a)具体的科学调查与实验的实施; (b)所需仪器和供应商; (c)中国和国际参与机构; (d)拟上船的的科学家名单与岸上研究的科学家名单; (e)三个航次的时间安排,第一个航次计划在2015年末或2016年(f)准备仪器的时间安排; (g)其他实施问题。拟邀请参会名单: 本次研讨会仅限被邀请的科学家参加(限30人)。拟邀请的与会者包括如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海所相关领导,边缘海地质,物理海洋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相关领导。1、海洋地质与深海地球物理学科组:林间、孙珍,等2,深部地球物理与岩石圈结构学科组:邱学林,赵民辉,夏李少红等 3,海洋构造和油气地震探测学科组:阎贫,等。 4,海底热流与岩石圈热结构学科组 :施小彬,许鹤华,杨小秋等。 5,边缘海深部结构及大陆动力学学科组:王志等 6,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学科组:颜文等。 7,物理海洋学实验室:王东晓等。 8,海洋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室:待定来自其他研究机构: 为马里亚纳海沟倡议的提供关键仪器的机构优先。拟参与机构如下: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游庆瑜(OBS仪器)等 2,北京大学:陈永顺(OBS仪器)等3同济大学:徐慧萍(地球物理学,天文台,可视化),杨挺(OBS仪器)等 4,台湾中央研究院:郭班元?(OBS仪器)等 5,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中:刘松堂?(热流仪,水质采样仪)等。 6,,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物理海洋学)等。 7,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微生物学)等 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翔(地球物理学,热流)等。 9,香港中文大学:杨宏峰(地震)等。 10,浙江大学:姜宗培(海洋化学采样和分析)等。 1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杨洋(地球化学),等等。 12,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待定 13,中国海洋大学:待定 14,厦门大学:待定重组如下:“马里亚纳海沟科学计划研讨会”会议通知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关岛,马里亚纳群岛的东部,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由于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被誉为地球上的“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正逐渐成为深入研究板块运动和弧后扩张的一个理想地区,海沟内的板块俯冲,火山活动,深部地球物理过程,地幔物质能量交换、热液活动、神秘的海洋生物等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马里亚纳海沟是揭示弧后盆地发生与发展、从岛弧岩浆作用过程转换到海底扩张过程等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窗口”,对于最终了解汇聚边缘体系和大陆演化的地壳物质能量交换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一、会议目标本次研讨会目的在于为“马里亚纳海沟科学研究计划”提出科学目标,该计划自2015年开始,为期5年。同时本次会议拟讨论该研究计划中所涉及到的科学实验具体事宜,包括以下几点: (a)具体的科学调查与实验的实施; (b)研究所需仪器和供应商; (c)拟参与研究的国内和国际机构; (d)拟上船的的科学家名单与岸上研究的科学家名单; (e)三个航次的时间安排,第一个航次计划安排在2015年末或2016年(f)准备仪器的时间安排; (g)其他实施问题。二、参会代表名单 本次研讨会仅限被邀请的科学家参加(限30人左右)。拟邀请的与会者如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南海所领导,边缘海地质,物理海洋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相关领导。1、海洋地质与深海地球物理学科组:林间、孙珍,等2,深部地球物理与岩石圈结构学科组:邱学林,赵民辉,夏李少红等 3,海洋构造和油气地震探测学科组:阎贫,等。 4,海底热流与岩石圈热结构学科组 :施小彬,许鹤华,杨小秋等。 5,边缘海深部结构及大陆动力学学科组:王志等 6,海洋环境地球化学学科组:颜文等。 7,物理海洋学实验室:王东晓等。 8,海洋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室:待定来自其他研究机构: 为马里亚纳海沟倡议的提供关键仪器的机构优先。拟参与机构如下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游庆瑜(OBS仪器)等 2,北京大学:陈永顺(OBS仪器)等3,同济大学:许慧萍(地球物理学,可视化观测仪),杨挺(OBS仪器)等 4,台湾中央研究院:郭班元?(OBS仪器)等 5,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中:刘松堂(热流仪,水质采样仪)等。 6,,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物理海洋学)等。 7,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微生物学)等 8,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翔(地球物理学,热流)等。 9,香港中文大学:杨宏峰(地震)等。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