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合佳园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旗合佳园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旗合佳园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旗合佳园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旗合佳园1#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旗合佳园1#楼工程旗 合 佳 园 1# 住 宅 楼模板工程方案编制单位:山东省旗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八月目 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模板支设的一般规定24、模板的选用25、初步设计36、模板工程的有关验算77、模板安装支设要点418、模板验收429、模板拆除4410、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措施44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齐河县旗合佳园1#楼工程图纸。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3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集团公司总部下发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大纲。1.5施工手册(第四版)。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旗合佳园1#住宅楼,位于齐晏大街北侧,友谊路东侧。该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三层,建筑物楼长为:29.9m,楼宽为:19.2m,高度为:71.6m,地下一层储藏室层高为:3m,地上标准层层高为:2.9m。室内外高差为:0.45m。总建筑面积为:14005.02m2,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由齐河县旗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筹建,由山东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山东省齐河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山东省旗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计划开竣工日期为2013.08.242015.08.24。3、模板支设的一般规定模板工程是砼成型的可靠保证,是保障钢筋砼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设后,现浇板的底模作为施工中的工作面,人要在其上行走,施工机具要堆放在模板上,其施工荷载依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并计算。施工荷载确定后,接着计算砼及模板支撑的自重及计算砼的侧压力等数值,并对模板及其支撑进行验算。同时各构件模板及支撑在满足强度、挠度及稳定性的同时,还要满足构造上的要求,如在构造上作必要的支撑和加固等。本工程主体砼浇筑完成后,必须达到清水砼效果。4、模板的选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基础采用工具式组合钢模板,配合钢管、木方子等加固;地下室外墙及梁均选用12mm木胶模板支模,支撑系统选用483.5mm钢管、14mm对拉螺栓及50mm80mm木方做竖向支撑或加固横楞。框架结构均采用12mm厚木胶模板支模,选用483.5mm钢管、14mm对拉螺栓及50mm80mm等木方做竖向支撑或加固横楞。模板使用情况见下表:使用部位模板种类支撑种类基础垫层工具式组合钢模板短钢管、木方子、木楔基础承台、基础梁、条形基础工具式组合钢模板483.5mm钢管主体框架柱、梁、板12mm厚木胶板5080mm木方及483.5mm钢管、14mm对拉螺栓楼梯楼梯底模采用12mm厚木胶板,楼梯踏步为50mm厚木模板5080mm木方及483.5mm钢管5、初步设计5.1施工工艺5.1.1本工程采用柱、梁、板一次整体浇筑法。5.1.2砼采用输送泵运输。5.1.3柱、梁、楼梯均采用木胶模板,钢管配合使用,以保证达到清水砼效果,满足砼面不抹灰的要求。5.2材料的选用5.2.1钢管:采用483.5mm钢管,有弯折、空洞、锈蚀、裂纹等严重影响结构实体稳定性的管体不得使用。5.2.2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木模配合使用。模板的强度、刚度应满足施工要求,而且表面光滑无破损,以保证砼观感质量及截面尺寸。5.2.3扣件:有裂纹、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5.2.4采用木板,木板厚度50mm,宽度200-250mm,长度不小于3跨,无腐朽,并刷油防腐后方可使用。 5.3模板架体支设方案5.3.1支设顺序:柱梁板。5.3.2架体支设要求1)采用483.5mm钢管搭设,立杆支设时可调底座配合使用。梁设双排架体,板设满堂架体,柱、梁、板应连成整体。2)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距基面200mm搭设扫地杆。一层安装在基土上时,基土地面应夯实整平。3)立杆底部的可调底座外伸长度不得超过300mm。4)满堂架体四边和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5.3.3柱模板设计:采用竹胶板,每侧柱模中部按20cm一道加设木方子,柱箍采用48钢管加固,第一步距地15cm,其余每步间距40cm,同时为确保柱模不位移及其整体性,柱模间还需加水平撑和斜撑,其水平撑可与底梁支撑连为一个整体。5.3.4梁模板设计:采用12mm厚竹胶板,设双排架体,架宽1.2m,立杆纵距按1m设置,横杆步距1.5m,梁底每跨加设1道小横杆(均分),梁侧立杆应通到板底,上部应设水平撑,间距500mm,这样便于固定梁侧模及防止砼在梁中部涨模。对于梁高小于700mm的,可采用中部顶斜撑、间距1000mm进行加固;梁底端部探出横杆不宜大于200mm,如有其他因素超过者应在端头另加支撑。 水平撑500,与满堂架相连 梁高小于700mm,增设斜撑1000 小横杆500 立杆1000梁高为700mm,增设立杆100012005.3.5楼板模板设计:设满堂架体,立杆间距1.138m,横杆步距1.5米,钢管上铺设木方,快拆头调整标高。其具体施工工艺: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轴线,肋中心线,确定立杆位置,找平)搭设支撑立杆及水平杆支框架梁模板支墙、柱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拆支撑及主龙骨。2)注意事项 在梁底模上弹模壳位置线,一个柱网格内应由中间向两端排放模壳,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产生累积误差,出现两端肋不等的现象。放置模壳后,微调丝杆,先用眼观测水平,再用水准仪检测,使模壳间的水平误差小于2mm。用48钢管拉纵横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可固定和调整龙骨间距,水平杆是确保各支柱的稳定和刚度的先决条件。沿纵长方向设剪刀撑,须由底到顶连续设置,同时在水平方向设水平剪刀撑。5.3.6墙、柱模板设计:(1)工艺流程:楼层放线-验线-墙筋绑扎-设备管线、洞口预留预埋-安装门窗口模板-角模安装就位-侧墙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紧固穿墙螺栓-斜撑固定预检-交接检-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2)主要施工方法:1)放线人员根据轴线弹出墙体的边线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与校正。2)检查墙模板的位置线、控制线及轴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安装墙模板前应先安装门窗洞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或木砖。3)安装模板前,应用扁铲、干拖布等工具将模板板面清理干净,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雨淋后要重刷。4)先吊入角模,再调入一侧模板,就位,调垂直,穿对拉螺栓,然后就位另一侧墙模,调垂直,安装斜撑及穿墙螺栓。5)在安装另一侧模板前,必须将墙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外模安装时,应先就位内侧模板,再就位外侧模板。6)为防止漏浆,应在顶板砼浇筑时,用木抹在墙筋两侧重点找平。7)安装外墙模板前,在模板下端沿长度方向加海棉条,以防漏浆。8)安装模板时注意使两侧模板的螺栓孔对正,对称调整板的锚地螺栓,在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符合要求后,拧紧螺栓,但需使螺栓均匀受力,并保证模板拼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9)将一侧墙模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使其稳定坐落于楼面上。10)合模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11)穿墙螺栓安装后,调整斜撑角度以调整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穿墙螺栓。12)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经自检、交接检、专检后方可浇筑砼。砼浇筑速度对模板侧压力影响较大,施工中砼应分层浇筑,浇筑速度不大于3m/小时。6、模板工程的有关验算6.1墙模板系统验算 计算断面宽度180mm,高度2.7 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508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对拉螺栓布置8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35+335+335+335+335+335+335+335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500mm,直径16mm。3353353353353353353353352.7m180 模板组装示意图6.1.1、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3.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2.9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7.86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7.86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6.1.2、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3.65m。 荷载计算值 q = 1.237.8603.650+1.44.0003.650=186.267kN/m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65.001.201.20/6 = 87.60cm3; I = 365.001.201.201.20/12 = 52.56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4.901kN N2=40.979kN N3=40.979kN N4=14.901kN 最大弯矩 M = 0.745kN.m 最大变形 V = 1.0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74510001000/87600=8.50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30.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2352.0/(23650.00012.000)=0.76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86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大于200.0/250,满足要求! 6.1.3、墙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 = 40.979/3.650=11.227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计算简图 内龙骨弯矩图(kN.m) 内龙骨变形图(mm) 内龙骨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505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6.784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5mm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8.008.00/6 = 53.33cm3; 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505106/53333.3=9.47N/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415/(25080)=1.28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 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5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250,满足要求! 6.1.4、墙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864kN.m 最大变形 vmax=0.317mm 最大支座力 Qmax=18.689kN 抗弯计算强度 f=0.864106/9458000.0=91.35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6.1.5、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44.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24.48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8.689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6.2.1、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15.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0.91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30.91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3.000kN/m2。 6.2.2、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柱箍间距0.40m。 荷载计算值 q = 1.230.9100.400+1.43.0000.400=16.517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01.201.20/6 = 9.60cm3; I = 40.001.201.201.20/12 = 5.76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30.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30.910+1.43.000)0.1680.168=0.11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1610001000/9600=12.068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30.910+1.43.000)0.168=4.15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150.0/(2400.00012.000)=1.29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3.9101684/(100600057600)=0.52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67.5/250,满足要求! 6.2.3、竖楞木方的计算 竖楞木方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竖楞木方计算简图 竖楞木方的计算宽度取 BH 两方向最大间距0.168m。 荷载计算值 q = 1.230.9100.168+1.43.0000.168=6.916kN/m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767/0.400=6.916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6.9160.400.40=0.111kN.m 最大剪力 Q=0.60.4006.916=1.660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6.916=3.043kN 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8.005.005.00/6 = 33.33cm3; I = 8.005.005.005.00/12 = 83.33cm4;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111106/33333.3=3.32N/mm2 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660/(28050)=0.62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N/mm2 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6775.764400.04/(10010000.00833333.4)=0.120mm 最大挠度小于400.0/250,满足要求! 6.2.4、B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P = (1.230.91+1.43.00)0.168 0.400 = 2.77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316kN.m 最大变形 vmax=0.060mm 最大支座力 Qmax=8.382kN 抗弯计算强度 f=0.316106/9458000.0=33.41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6.2.5、B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 14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 12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105.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7.85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8.382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6.2.6、H方向柱箍的计算 竖楞木方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P: P = (1.230.91+1.43.00)0.168 0.400 = 2.77kN 柱箍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木方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0.316kN.m 最大变形 vmax=0.060mm 最大支座力 Qmax=8.382kN 抗弯计算强度 f=0.316106/9458000.0=33.41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455.0/150与10mm,满足要求!6.3、框架梁模板系统验算(180400mm)梁模采用12mm竹胶板,支撑选用483.0钢管,架宽1.2m,立杆纵距按1m设置,横杆步距1.5m,梁底每跨加设1道小横杆(均分间距为300mm),梁侧立杆应通到板底,上部应设水平撑,间距600mm,这样便于固定梁侧模及防止砼在梁中部涨模。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在梁中部加设12对拉螺栓一道,横向间距400mm。使用8050木方,底部木方间距200mm,侧面木方间距250mm。在构造上要求在梁中底部设置顶撑,间距800mm。6.3.1、梁模板计算简图 29001500400180533133533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6.3.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模板自重 = 0.34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取小值F1=0.22c t012V1/2F2=c H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3h;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9.200kN/m2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6.3.3、梁模板侧模计算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250 250 25025.22kN/mAB 梁侧模板计算简图(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f 其中 f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19.2+1.44)0.8=25.226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25.2260.2502=-0.64kNmf=0.64106/19200=3.53N/mm2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N/mm2,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25025.226=3.78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782/(280012)=0.59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19.200.80=15.36N/m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15.36250.04/(1006000129600)=0.522mm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v=0.661mm小于v = 250/250,满足要求!6.3.4、穿梁螺栓计算计算公式: N N = fA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19.20+1.44.00)0.800.30/1=8.51kN 穿梁螺栓直径为12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9.9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76.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12.92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8.510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300mm。 每个截面布置1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6.3.5、模板面板计算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F = 1.225.0000.1500.5000.250=0.563kN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0.8000.250=5.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50.250(20.800+0.400)/0.400=0.481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1.000+2.000)0.40.25=0.3kN均布荷载 q = 1.25.0+1.20.481=7.328kN/m 集中荷载 P = 1.40.300=0.420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25.001.201.20/6 = 6.00cm3; I = 25.001.201.201.20/12 = 3.60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0.0000.286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550kN N2=2.252kN N3=0.550kN最大弯矩 M = 0.036kNm 最大变形 V = 0.3mm 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3610001000/6000=6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915.0/(225012)=0.45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286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6.3.6、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2.252/0.250=9.008kN/m 最大弯矩 M = 0.1ql2=0.19.010.250.25=0.056kNm最大剪力 Q=0.60.2509.008=1.351kN 最大支座力 N=1.10.2509.008=2.477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W = 8.005.005.00/6 = 33.33cm3; I = 8.005.005.005.00/12 = 83.33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056106/33333.3=1.69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51/(28050)=0.50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最大变形v=0.6777.506250.04/(1009500833333.4)=0.025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250/250,满足要求!6.3.7、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1)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086kNm最大变形 vmax=0.055mm最大支座力 Qmax=2.064kN抗弯计算强度 f=0.086106/4491=19.20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533.3/150与10mm,满足要求!(2)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774kNm最大变形 vmax=2.461mm最大支座力 Qmax=9.029kN抗弯计算强度 f=0.774106/4491=172.32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6.3.8、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9.0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6.3.9、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03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8.500=1.317kN N = 9.029+1.317=10.345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公式(1)的计算结果: = 121.4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 38.6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图1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6.4.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191.140+0.3501.140=3.534kN/m 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