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应急预案手册.docx_第1页
5 应急预案手册.docx_第2页
5 应急预案手册.docx_第3页
5 应急预案手册.docx_第4页
5 应急预案手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D-QSW-01Version:A/0 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应急预案手册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号修正说明发布日期A/0新文件发布2011年11月1日22LD-QSW-25Version:A/0 发布清单:职 务姓 名版本(电子版或复印件)总经理复印件安全生产部复印件运营中心复印件市场部复印件总经理办公室复印件佛山陆运部复印件中山陆运部复印件目 录一、总则4二、危险性分析4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四、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响应措施10五、应急救援终止程序21六、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21七、记录、表格21八、引用文件22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援措施。确保公司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迅速有效的做出反映。疏散救援受伤人员,抢救财产,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导则制定。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范围内的停车场、办公楼、公路运输安全事故等应急救援工作。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为公司综合预案、火灾预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应急工作原则快速反映、统一指挥、高速协调、步调一致、以人为本、单位自救与专业救援相结合。二、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沙口上街63号,南邻西江,东靠佛山中外运佛山仓码,北接325国道,西邻沈海高速公路。现有管理人员 人,是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全资设立的子公司,设有办公室、运营中心、安全生产部、市场部、财务部及佛山陆运部、中山陆运部、梧州陆运部,拥有自营集装箱车辆86台。2.2危险源分析经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分析,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物流事业部含各陆运部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清单如下:序号类型潜在险情应急区域划分1火灾办公区失火以任何非可燃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2机械事故车辆抛锚或轻微碰刮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3交通事故车辆碰撞致人受伤或死亡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4食物中毒不当饮食或人为造成引起的食物中毒以中毒人群为急区域范围5突发传染病传播迅速、后果严重的传染病及时通报政府或相关部门,以确定应急区域和范围6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地震、地裂、地表陷落、冰雹、暴雨、大风、雷电等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7其它生活或办公建筑失稳或倒塌,社会事件外围事件及时通报政府或相关部门,以确定应急区域和范围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公司各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及联系方式如下: LD-QSW-25Version:A/0 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序号情况类型职务佛山陆运部中山陆运部黄埔陆运部公司总部职责1火灾指挥员付垚根李志凡陈鑫伟隆涛1、正确组织指挥其它责任分工小组,有效展开工作和组织人员的调配。2、对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政治影响大的重点部位制定灭火计划。3、分析火势发展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4、根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等具体任务的需要有计划、适时准确地向火场调集灭火力量。5、组织好本单位义务消防队与公安消防部门协同作战紧密配合。6、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通讯联络组陈学晶郑小玲梁兰英陈学晶1、发现火灾后迅速拨打119报警。2、报警时候说明火灾地点和单位。3、说明火灾燃烧类型,火势大小。4、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及电话号码。5、报警后迅速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火场道路。灭火行动组巫小顺黄国华谢庆勤巫小顺1、熟悉掌握本单位的消防道路、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并达到熟练使用。2、加强平时的灭火技术训练,掌握灭火方法,针对不同的物资分别采用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有效扑灭火灾。3、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火警地点,迅速有效扑灭火灾或援助消防队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以减少火灾的损失。疏散引导组廖俊武梁德福祝付亮唐永权1、针对本单位或场所的人员情况对人员、物资进行疏散。2、明确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的疏散路线。3、疏散引导人员要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的疏散措施。安全防护救护组罗平波黄文彪祝付亮潘世文1、贯彻执行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组织人力和工具尽早尽快的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2、在救护时要准、稳、果断勇敢,确保安全。3、掌握寻人方法和火场救人的道路。4、以最快的速度将救出的伤员护送到附近医院。2机械事故总指挥付垚根巫小顺罗平波李志凡黄国华梁德福陈鑫炜祝付亮谢庆勤齐龙飞隆涛潘世文正确指挥抢险队伍,控制事故和二次事故发生。副总指挥负责执行总指挥命令,监控现场事态发展,为总指挥提供现场决策信息。应急小组负责现场物资提供和抢险行动。3交通事故总指挥付垚根李志凡陈鑫炜齐龙飞准确掌握事故动态,正确指挥抢险队伍,控制事故蔓延发展。指 挥巫小顺黄国华祝付亮隆涛快速反映,及时了解事故情况向指挥汇报,并协助指挥抢险。通讯联络员陈学晶郑小玲梁兰英陈学晶快速将事故情况向总指挥汇报,及时联络求援人员、车辆和物资。现场疏导员罗平波黄文彪祝付亮巫小顺及时、稳妥地疏散现场人员,正确快速地引导救护车辆。运输队廖俊武梁德福谢庆勤罗平波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运送仡员和救援物资、及时投入救援抢险。救护队杜红娟邵小娟梁兰英杜红娟加强日常演练,发生紧急情况快速瓜到位,对伤员正确施救。4食物中毒总指挥付垚根李志凡陈鑫炜齐龙飞1、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分工与调配。2、调查发病原因、落实发病人数。3、根据中毒情况,向公司领导报告。4、向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指 挥巫小顺郑小玲祝付亮隆涛协助总指挥进行工作。通讯联络组廖俊武黄国华梁兰英陈学晶1、负责与各级领导和地区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2、保持通讯系统通畅,做好通讯记录。救护组罗平波邵小娟谢庆勤杜红娟1、负责污染物的卫生消毒。2、落实病人的隔离措施。3、现场救护。4、拨打急救中心电话。5突发传染病指挥员付垚根李志凡陈鑫炜齐龙飞1、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分工与调配。2、调查发病原因、落实发病人数。3、根据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向公司领导报告疫情。4、向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疫情。联络员巫小顺郑小玲祝付亮陈学晶1、负责与各级领导和地区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2、保持通讯系统通畅,做好通讯记录。卫生员廖俊武黄国华谢庆勤杜红娟1、负责污染物的卫生消毒。2、落实病人的隔离措施。6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它情况指挥长付垚根李志凡陈鑫炜齐龙飞负责下达发出警报、抢修令,召集抢修队,动员全体人员进行抢救、抢险工作。副指挥长巫小顺郑小玲祝付亮隆涛负责协助指挥长掌握灾情情况,密切关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供抢修方案,提出建议,受指挥长指挥。工程抢修组唐永权梁德福谢庆勤唐永权组长:负责组织发出警报,人员及重要物资撤离危险区域,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标出明显警示,组织按方案进行抢修,受指挥长指挥。副组长:制定抢修技术方案,受本组组长指挥。成员:负责发出警报,人员及重要物资撤离危险区域,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标出明显警示,按方案进行抢修,受本组组长指挥。救护组陈学晶黄国华梁兰英陈学晶组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救护,受副指挥长指挥。成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救护,受本组组长指挥。物资组潘世文邵小娟谢庆勤潘世文组长:负责组织抢修机具、材料的调配,受指挥长指挥。成员:负责抢修机具、材料的调配,按本组组长指挥。外协组杜红娟郑小玲陈鑫炜杜红娟组长:负责组织联系社会的援助,协调外援的抢险工作,受副指挥长指挥。成员:负责联系社会的援助,协调外援的协调工作,受本组组长指挥。四、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响应措施4.1火灾预案4.1.1火灾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工作:a)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扑灭火源;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b)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要立即通知部门负责人;c)部门负责人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警戒并通知保安组长迅速调集全体保安员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赶到火灾现场参加扑救,并且做好火灾现场人员秩序维护和无关人员的疏散撤离工作;d)当火灾蔓延到非本公司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时,在岗员工应立即敲破玻璃按响火灾按钮使用消防水栓,并安排报警119,(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资、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消防车,以便消防队员把握火灾情况和尽快抵达,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抓住救灾时机;e)火灾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指挥在接到火警后应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火灾现场指挥扑救工作;f)火灾警报拉响后各部门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本部门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命;g)安全生产部、公司总办立即组织司机疏散本公司内停放的车辆和公司门口的障碍物,以确保救灾现场的畅通和车辆用急。4.1.2火灾的灭火扑救工作:a)火灾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的情况指挥各应急小组,做好消防队到来之前的辅助性工作:如火灾情况的调查、人员受困情况的初步估计、各消防设备的准备就绪、救灾道路的畅通等,并随时与消防队保持联系以汇报情况;b)消防队赶到时,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总指挥应立即向消防队员详细汇报火灾情况,协助消防队制订灭火扑救方案;c)各部门、陆运部主管人员随时为消防队员和消防突击队提供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为灭火扑救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并随时听从应急总指挥的调度以参与灭火扑救工作中去,并且积极配合医疗救护人员参与人员的急救护理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4.1.3火灾事故的处理工作:a)火灾扑灭后,各部门、陆运部应立即清点本部门、公司的人员和受损物资,尽快确定人员伤亡和物品损失情况并向公司安全生产部汇报,安全生产部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存档;b)安全生产部、公司总办应协调各部做好医疗救护工作,包括医疗经费的提供、受伤人员的住院安排与护理以及以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工作等;c)设备维修组配合对受损设备、设施尽快安排修复并投入生产产使用;d)以安全生产部为主,各安委会成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调查火灾发生原因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e)安全生产部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同时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在全体员工中实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4.1.4 疏散自救方法:a)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应对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筑结构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时应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也应当养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的习惯,便于关键时刻逃离现场;b)保持镇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灾时应保持镇定,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尽量往空旷或明亮的地方和楼层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通过阳台,气窗等往室外逃生;c)不入险地,不贪财物:不要因为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浪费宝贵时间,紧记生命最重要;d)简易防护,掩鼻匍匐:往过有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湿毛巾或湿毯子掩鼻匍匐撤离;e)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发生火情尽量使用楼梯,或利用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安全地点,或利用下水管道滑下楼脱险;不可进入电梯逃生;f)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内侧手摸房门,感到烫手,千万不能开门,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窗门,用湿毛巾塞住门缝,不停用水淋湿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g)传递信号,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在阳台、窗口(白天可用鲜艳的衣物在窗口晃动,晚上可用手电等物闪动或敲击物品发出声音求救)传递信号求救;h)火已近身,切勿惊跑:如果身上着火切勿惊跑和用手拍打,惊跑和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住火苗,能及时跳入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更有效;i)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楼层起火后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等制成简易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户或阳台沿绳滑至下面楼层逃生。即使跳楼应在消防员准备好逃生气垫并且要求楼层在四层以下才考虑这一方式。4.1.5 灾后恢复火灾过后,各部门、陆运部应立即按照以下程序组织生产自救,恢复生产:4.1.5.1由安全员拍摄灾害损毁照片(录像),保留灾害的真实记录;4.1.5.2通知已购保的保险公司前来现场视察,作出理赔评估;4.1.5.3通知受损设备、设施的承包保养公司,前来抢修。4.2机械事故预案4.2.1伤害事件的预防4.2.1.1各级人员在作业工作中均应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HSE管理规定。4.2.1.2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4.2.1.3使用设备、工具前应进行检查,发现设备存在不安全状态或不完整的工具不准使用。4.2.1.4砂轮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砂轮应无裂纹及其它不良情况。砂轮机必须装有钢板制成的防护罩。禁止使用无防护罩的砂轮机。4.2.1.5使用砂轮机时,应戴防护眼镜。用砂轮机磨工具时应使火星向下,不准用砂轮侧面研磨工具。4.2.1.6使用台钻时,必须把钻孔的对象安装牢固,不准戴手套操作。4.2.1.7各种维修设备附近要设有明确的操作注意事项。4.2.1.8在设备检修和正常维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a)为了保证有安全的工作条件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件发生,必须严格执行工作许可证制度。b)作业前应认真进行作业风险评估,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等去分析可能发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不安全因素,认真填写作业风险评估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件的发生。4.2.1.9在运输车辆、设备系统上进行检修和维护作业时还应做好以下工作:a)在进行车辆的检修过程中,需要在车轮增加三角木,应防止车辆突然滑动。b)在实施电路、电器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相关设备和电源,并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c)严禁站在吊车起吊臂和重物下方,物放平稳,防止落物伤人。d)使用工、器具时,如:千斤顶、梯子、手提式电动工具、安全带等时应进行测试,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作废。4.2.2 应急预案的启动各部门、陆运部管理人员接到机械伤害通知后,迅速赶到事件现场,组织处理事件,并通知副总经理启动事件应急预案。4.2.3 危急事件的应对4.2.3.1必要物资准备:公司总办负责机械伤害事故必要物资的准备,如工作服及手套;安全带、安全帽、工具包、急救箱及急救药品;安全隔板、临时遮栏;警示牌、事故标志的采购和管理工作,确保必要物资齐全,数量充足。4.2.4危急事件的应对:4.2.4.1当发生机械伤害事件后,应立即上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事件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以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同时联系医院和拨打120急救电话,必要时可对受伤者进行临时简单急救。4.2.4.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件现场,组织处理事件,并宣布启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通讯保持随时畅通。4.2.4.3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判明情况后及时汇报机械伤害人身伤亡领导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件现场,组织协调处理事件。应急信息的对外传递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按照事件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制度中的“上报程序”执行。4.2.4.4危急状态消除,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结束。4.2.5 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4.2.5.1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公司安全生产部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拍照、组织协调事件调查等善后工作。4.2.5.2事件的预防由安全生产部按照事件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检查、纠正落实。4.3道路运输交通事故应急预案4.3.1事故报告程序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陆运部安全主管调度员公司24小时应急响应电险公司110广东公司安全经理客户现场协调员副总经理138088886824.3.2事故现场处理流程4.3.2.1一般事故处理当发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应按以下程序处理:司机应立即停车,关闭发动机,关闭电池主开关。a)拨打“110”报警,通知当地的交警来处理。b)通知公司,汇报车辆事故时间、地点、经过、车辆损坏情况和对方车辆情况。c)不要与对方司机发生争吵,保护好现场直到交警到来处理。d)尽可能寻求目击证人的帮助。e)在车辆前后放置三角安全标志牌来提醒过往车辆。f)如实反映事故经过,不要扩大和掩盖事故细节,配合交警完成调查和处理工作。g)将交警处理的结果通知公司,只有得到了公司同意后,方能继续运输。h)用携带的事故表格,记录好事故发生的所有细节。4.3.2.2车辆特大交通事故驾驶员应按以下程序处理:如:翻车事故或者事故中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伤亡等。a)停车熄火且关闭所有的电源开关。b)在车辆前后放置三角安全标志牌来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不要靠近。c)控制情绪,保持冷静、保护现场。d)拨打110报警,清楚汇报事故的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和救援所需要的特殊设备。 e)如果发现有人员伤亡,立即呼叫当地的救护车“120”请求帮助。f)清楚地向公司安全紧急救援小组汇报事故的发生情况,等候救援。g)如实反映事故经过,不要扩大和掩盖事故细节,配合交警完成调查和处理工作。h)用携带的事故表格,记录好事故发生的所有细节。4.3.2.3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如发生车辆碰撞、侧翻事故,并造成人员受伤、设备受损时,公司各管理人员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救援:l 安全主管 安全主管接到驾驶员的报告以后,应了解事故地点及驾驶员状况,如驾驶员受伤应拨打120报告,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分公司经理和公司总部24小时应急响应电话,并向保险公司保险; 安全主管完成上报程序以后应尽快赶赴事故现场; 安全主管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及时了解驾驶员身体状况,如驾驶员受伤,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并等待120救援:A:对于普通受伤,应尽量在原地安置好,用绷带固定住受伤部位,防止来回挪动造成的再损伤,等待救援。B:驾驶员重伤必须从车内搬动、移出时,首先应放置颈托,或进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导致高位截瘫。无颈托时,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C:如驾驶员昏迷,应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部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如果一定要搬出,应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D:如驾驶员被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应原地放置颈托,包扎伤口。如果要搬动,应由数人轻柔地将腰臀部托住,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严禁采用以下方式对受伤的驾驶员进行救助:A、不洁物品捂伤口。严禁随便拿东西捂在伤口上,比如撕下座套、衣服等。B、移动骨折伤员。在驾驶员出现骨折时,不要轻易搬动,尤其是在颈椎骨折时,否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生命危险。应该在急救之后等待医务人员前来处理。C、拔出刺入身体的物品。当有物体刺入体腔或肢体时,不要将其拔出。因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物体能够暂时起填塞止血作用,而一旦现场拔除,可能会招致大出血而来不及抢救。D、普通车运重伤员。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普通车辆护送危重人员立即去医院,否则可能会由于一般车辆缺乏特殊的抢救设备,且伤员多半处于不恰当的体位而导致伤势加重,增加抢救的难度。l 陆运部经理 陆运部经理在接到安全主管报告后随同安全主管赶赴事故现场; 陆运部经理到达现场后应协助交警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联系吊车进行救援; 陆运部经理应负责事故救援的物资和车辆的调度;l 调度员 调度员接到报告后,应尽快赶赴事故现场; 调度员到达现场后应记录现场的情况,并拍成照片进行保留,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调度员必要时应协助安全管理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4.3.3事故分享4.3.3.1安全主管应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做好事故通报,报告给相关客户安全管理人员;4.3.3.2安全主管在做好事故通报后就事故的发生经过和所有驾驶员进行分享;4.3.4事故调查、处理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参照公司事件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制度执行。4.4食物中毒预案4.4.1应急反应的组织及职责 4.4.1.1公司各部门、陆运部分别负责本单位区域的食品中毒应急救援的工作。4.4.1.2驾驶员在外就餐发生的食品中毒,由公司总办和区域应急小组分别指挥救援。4.4.1.3各个应急小组应指定专人接受专门的食品中毒救援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以在出现食品中毒事件时,能作出及时的救援反应。 4.4.1.4应急小组的基本职责是: 及时布置现场抢救 对中毒人员的呕吐物取样,保持与当地防疫部门、医疗部门的沟通、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发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 向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报告现场及人员的状况。 4.4.2应急措施 4.4.2.1事故出现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讲清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4.2.2对可疑的食物禁止再食用,收集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4.4.2.3用人工刺激法,用手指或钝物刺激中毒者的咽弓及咽后壁,用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4.4.2.4对于催吐无效或神态不清者可让其喝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来洗胃,结合毒物而防止毒物的吸收并保护胃粘膜;4.4.2.5当没有能力或没有把握进行以上4.4.2.3和4.4.2.4急救措施时,应等待医务人员处理;4.4.2.6保持现场安静和维持现场通风;4.4.2.7患者昏迷应立即送医院救治。4.4.2.8在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时,应注意:a)不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中毒;b)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类)者、昏迷者、抽筋者、孕妇等,不可进行催吐。4.4.3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等)。4.5.传染病预案4.5.1定义本应急预案所称传染性疾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所指传染病,包括: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SRAS冠状病毒、甲型流感(H1N1)。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5.2组织领导 传染性疾病应急防治工作由副总经理负总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公司总管,各部门、陆运部各司其职”的原则,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公司成立疫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常务副总经理任组长,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公司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应急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4.5.3疫情监测、报告和公布4.5.3.1疫情的监测 各部门、陆运部负责传染性疾病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预警预报疫情。4.5.3.2疫情的报告a)传染性疾病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b)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传染性疾病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上级报告。4.5.3.3疫情报告形式:a)各部门、分公司电话或书面向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b)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 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疫情后续进展情况每周上报一次以上,直至封锁令解除。c)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 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传染性疾病疫情。4.5.6应急反应 公司范围内发生传染性疾病疫情,应逐级向上报告,经防治机构诊断,并划分疫情等级,启动紧急预案的同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议,及时通报情况,做好其他相关工作。应急电话:应急联络信息人员单位及职务办公电话手机简学军总经龙飞副总经 涛安全主世文总办主学晶 安全志凡中山陆运部应急组长0760-8816518913823944480付垚根佛山陆运部应急组长0757-6686322313809816177陈鑫伟黄埔陆运部应急组长020-8710764313710421789佛山市卫生防疫山市卫生防疫站州市卫生防疫站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4.5.7预防、控制措施 为减低传染性疾病在我司爆发的可能性,公司要求各员工做到:4.5.7.1对办公环境清洁环境卫生,定时进行喷雾杀虫,减少病菌的存活率。4.5.7.2全体员工(含员工家属)、保安人员应接受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性疾病知识及预防措施。所有员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保持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4.5.7.3所有员工(含员工家属)、保安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公司请假,不得带病上班。公司总办考勤专员负责跟进所有员工的出勤情况,发现员工有病假行为,应及时了解病因,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向防治小组报告。4.5.7.4所有员工(含员工家属)、保安人员在公司内出现传染病,应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患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公司隔离室休息,并由公司防治小组办公室人员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4.5.7.5在公司内发现传染病的员工或员工家属、司机、保安人员,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公司的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领导小组成员马上打“ 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4.5.7.6公司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的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相关同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4.5.7.7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事前往探望;4.5.7.8如传染病烈性感染,公司运作关键人物隔离,在家办公。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a)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办公室,宿舍,暂停公司一切活动。停止公司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的处理意见;b)疫点消毒。对公司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c)疫情调查。公司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4.5.7.9公司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员工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员工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公司稳定,避免员工出现恐慌现象,引导员工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4.5.8宣传教育 公司总办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工具在公司宣传和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对传染性疾病的了解程度,争取全社会的支持配合,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准确把握宣传导向,在疫情的宣传上做到不抢先、不猎奇、不炒作,以免加剧公众恐慌心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4.6不可抗力自然灾害预案4.6.1预防控制4.6.1.1各部门、陆运部安全管理员定期对所辖区域的防台、汛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设施有效,并填写防雷(汛台洪)设施安全检查表形成记录;4.6.1.2各陆运部安全主管在每年雨季来临时对所辖区域的下水管路进行疏通、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4.6.1.3公司总办每年定期组织各陆运部对防雷设施进行监测,确保设施有效,并形成记录。4.6.1.4公司总办、各陆运部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信息,并组织相关人员做好防台汛准备。4.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