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别忘注意八项注意.doc_第1页
用药别忘注意八项注意.doc_第2页
用药别忘注意八项注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药八项注意清晨空腹服用的药物 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的最佳服用时间是清晨空腹时。此时服药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抑制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减轻,也可以减轻不良反应。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大多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正确的服用降压药时间宜在清晨和午后,因为血压在早晨和下午各出现一次高峰。为有效控制血压,每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宜在早晨7时左右,每日两次的宜在下午4时补充一次。 餐前3060分钟服用的药物 止泻药如鞣酸蛋白等宜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鞣酸蛋白餐前服用,可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遇到碱性小肠液而分解出鞣酸,使蛋白凝固,起到收敛和止泻作用。有些胃炎患者要吃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胃舒平)等,药物在餐前服用可充分地吸附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也应该在餐前30分钟服用,以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降血糖药如甲磺丁脲(甲糖宁)、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等,小剂量在餐前服用疗效高,血浆达到峰浓度时间比餐中服用短。 用餐时与食物同服的药物 助消化药如乳酶生、酵母、胰酶、淀粉酶等,与食物同服可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并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华止)、阿卡波糖(拜糖平)等,宜餐中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比罗西康(炎痛喜康)、美洛喜康(莫比可)等,与食物同服也避免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并可使药物抗炎止痛效果更持久。 餐后15分钟到30分钟服用的药 一般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碘化钾、氯化铵、呋喃丙胺、黄连素等,餐后服用可以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在睡前服用的药物 催眠类药物要在睡前1030分钟服用。因哮喘多在凌晨发生,因此平喘药,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降血脂药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也应睡前服用。因为肝脏合成脂肪的峰期多在夜间,睡前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不能嚼碎服用的药物 许多药物在胃液的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分解失效或对胃黏膜有刺激,还有的药只有在小肠中才能吸收,例如肠溶性阿司匹林。还有一些控释片,是在普通药片外层包被一层半透膜。当药片进入胃内后,胃液可通过半透膜进入药片内溶解部分药物,药物溶液通过膜上小孔缓慢释放而发挥作用。若嚼碎了服用,会破坏半透膜,不能起到缓慢释放和对胃黏膜保护的作用。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 助消化药如胃酶合剂、胰蛋白酶、双歧杆菌等的主要成分多是酶、活性蛋白质或益生菌,受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受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止咳糖浆类药物,糖浆多为复方制剂,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药液,降低黏稠度而影响疗效。 吃后要多喝水的药物 利胆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有助于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和少量其他结石排出。但有些利胆药可引起胆汁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应尽量多饮水。抗感染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氨基甙类药物大多经肾脏排泄,高浓度时对肾脏有毒害作用,还可以形成结晶。大量饮水,碱化尿液,可促进结晶溶解排出,也可加速药物排泄出体外。自我药疗居家操作需谨慎随着自我药疗的逐步普及,不良反应这一药物的固有属性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由于存在先天及后天的个体差异,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故大都会影响到用药和治疗的依从性,导致治疗不佳或失败。那么公众应如何应对呢? 老幼妇孺应个体化给药 对特殊用药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应力求个体化给药。老年人肝微粒体酶活性下降,肾小管分泌功能降低,可使某些药物代谢和清除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年轻人的两倍。对儿童应选择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采取小儿易接受的给药方式。孕妇则要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用抗癌药上午10时最好 要合理选择用药时间,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如血压在一天之中大多呈两峰一谷的波动状态,即上午911时和下午46时最高,晚上6时至次日凌晨3时最低。将高血压患者传统的每天3次给药方式,改变为上午7时和下午2时两次服药,使药物作用高峰时间正好与人体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吻合,产生最好的降压效果,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根据癌细胞生长的规律,抗癌药上午10时应用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小。 选择新药不宜太盲目 新药虽然经过一道道程序的审查、临床试验,但因为实验数据少,有些不良反应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在用药时不要盲目相信新药,以防发生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过敏体质者,或过去曾有药物过敏史者,在用药时都应加倍小心才行。以往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此药物。 国外文献显示,住院病人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020,住院病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的几率为0.242.9,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为0.35.0。医生有必要采用合适的语言使患者同步知晓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客观信息,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其焦虑感。夏季高温 药品存放要得当常用药品是现在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如果药品储存不当,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夏季,对一些经不起“烤”验的药品,更要保存得当。 胶囊类药品此类药品在高温或是潮湿的天气里会出现软化、破裂、粘瓶的情况,影响药品的化学成分,使之变得不稳定。此时要注意药品的密封,要将之储存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 糖浆类及口服类液体药品如果盖子密封不严,细菌就容易进入药瓶中并滋生,从而出现酸败、变质的现象。口服类药品变质时容易出现絮状物、沉淀物、变色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现象,这样的药品就不能再使用了。服用这类药物时,不要用嘴直接对着瓶子喝,而应该按刻度倒入碗里或杯中。服用完毕记得拧紧盖子,最好是在短期内服完。 冲剂类药品此类药物是家中常备药物里最重要的一种,如板蓝根冲剂、感冒冲剂等。冲剂类药品在潮湿的天气里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因此保持干燥通风也是储存此类药物的关键。 保健类药品维生素片和钙片等保健类药品储存不当极易出现发黏、裂片、粘瓶的情况。要注意服用完及时盖好药瓶或继续储存在包装盒内。 清热解暑的中草药和成药家中储存中草药要做好预防霉菌滋长、生虫、老鼠咬食的准备。另外,膏、丹、丸、散类中药制剂,因常常使用蜂蜜做添加剂,所以在气温过高时易生虫菌,故一次不要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