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导学案及答案(示范课).doc_第1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答案(示范课).doc_第2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答案(示范课).doc_第3页
醉翁亭记导学案及答案(示范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八中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班级 组号 姓名 科 目 语文 课 题醉翁亭记授课时间设 计 人 张永利 张媛媛 张俊峰 白春梅 学案序号 学习目标11 1、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3、背诵全文。重、难点1、理解段落层次,把握文章中心。 2、体会欧阳修的山水游记,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的特点。教师寄语 高效学习,快乐成长!一、自主学习: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环滁( ) 琅玡( ) 林壑( ) 辄醉( ) 弈( )者胜 穴暝( ) 伛偻( ) 酒冽( ) 山肴( ) 野蔌( ) 阴翳( ) 觥( )筹( )交错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如:范读、齐读、速读等。二、合作探究:根据注释,词语解释:1.环滁皆山也; 环:环绕。环:包围。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4.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5.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6.饮少辄醉 辄: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9.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11.吾谁与归 归:归依。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繁荣滋长。13.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三、文章内容理解:(1)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 、 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 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全篇熔 于一炉,表面上句句记山水,实 际上句句记亭,句句记太守。作者把自己的 之情,含蓄巧妙地蕴藏在 。 (2)全文以“ ”字贯穿始终,各部分都紧扣主旨,层层深化,逐步推进。 (3)文章结尾,作者用“ ”画龙点睛,点明“醉”与“乐”的统一关系,从而完成了文章主旨的表达。文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你认为“醉翁之意”在乎 ,更在乎 。作者的乐,真谛在于 。(4)本文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 , ,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5)、如果给每一段加上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中都有一个“亭”字 :点出亭 如果小标题中含有“乐”字,该怎样归纳呢? 醉归之乐答案(1)游玩宴饮、与民同乐 写景、叙事、抒情,表面上句句记山水,实 际上句句记亭,句句记太守。欣慰和悲苦,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游乐气氛的渲染上。(2)“ 乐 ”(3)“醉能同其乐”,山水之间,一州之百姓,与民同乐。(4)由景生情,情景交融(5)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山水之乐赏景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醉归之乐四、阅读理解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 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按要求在文中用“ ”勾画。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2)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3、归纳第自然段的段意: 4、第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 、 、 、 ;其中核心为 。 5、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 7、第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 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8、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案:(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2)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4、第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滁人游、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其中核心为太守醉。 5、( C )。6、仕途失意,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排遣内心郁闷;但壮志未酬,不禁发出游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慨叹。7、第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8、 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