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排水工程规划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经开区排水工程规划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经开区排水工程规划培训资料.doc_第3页
经开区排水工程规划培训资料.doc_第4页
经开区排水工程规划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开区排水工程规划培训资料 作者 日期 项 目 名 称 天长经济开发区排水工程专业规划 委托方 甲方 天长市综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承担方 乙方 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8608925 1 编制单位 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城乡规划编制证书等级 甲 级 城乡规划编制证书编号 建 城规编第 091184 号 院 长 贺玉龙 高级工程师 分管院长 丁文军 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 袁家金 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名单 审 定 人 丁文军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审 核 人 黄国泽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校 对 人 周 为 注册设备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黄国泽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 黄国泽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吴其展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陶开祥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花昌盛 注册城市规划师 王 枫 注册城市规划师 程 飞 助理规划师 李伟巍 助理规划师 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14年3月 目目 录录 1 前前 言言 1 2 概概 述述 2 2 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2 2 2 规划目标及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及指导思想 2 2 2 1污水系统规划 2 2 2 2雨水系统规划 2 2 3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3 2 4 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及年限 3 2 5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3 2 5 1 地理位置 3 2 5 2 工程地质 4 2 5 3 地形地貌 4 2 5 4 水 文 4 2 5 5 气 象 4 2 6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4 2 6 1 历史沿革 4 2 6 2 社会 经济状况 5 2 6 3 总体规划概况 5 2 6 4给水现状及给水规划 5 3 排水历史沿革排水历史沿革 7 3 1排水工程现状排水工程现状 7 3 2防洪和排灌设施概况防洪和排灌设施概况 8 3 3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8 4 排水规划标准排水规划标准 10 4 1 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 10 4 1 1 排水体制简述 10 4 1 2 排水体制选择 10 4 2计算公式和参数计算公式和参数 11 5 污水系统规划污水系统规划 13 5 1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3 5 2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预测 13 5 2 1 污水比流量值的确定 13 5 2 2 城市污水总量 13 5 3 污水系统分区污水系统分区 14 5 4 污水收集系统规划污水收集系统规划 14 5 4 1 方案论述 14 5 4 2方案比选 17 5 5污水处理厂规划污水处理厂规划 18 5 5 1 污水厂规模 18 5 5 2 污水厂建设时序 18 5 5 3污水水质预测 18 5 5 5水环境功能区划 19 5 5 6受纳水体及排放水质 19 5 5 7污水处理工艺 19 5 5 8污泥处理和处置 20 5 6污水系统近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污水系统近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 21 6 雨水系统规划雨水系统规划 22 6 1 雨水规划原则雨水规划原则 22 6 2雨水汇水区的划分雨水汇水区的划分 22 6 3 雨水排水系统规划雨水排水系统规划 23 6 4城市水面保护城市水面保护 25 6 5河道蓝线 绿线控制河道蓝线 绿线控制 25 6 6雨水系统近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雨水系统近期工程规划建设内容 26 7 管道施工和管线综合管道施工和管线综合 26 7 1管道施工管道施工 26 7 1 1 施工方法 26 7 1 2 管材选用 27 7 2管线综合管线综合 27 8 水体的环境管理水体的环境管理 29 8 1 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29 8 2 环境管理的基本特征环境管理的基本特征 29 8 2 1环境管理的综合性 29 8 2 2环境管理的区域性 29 8 2 3环境管理的自适性 29 8 3 环境管理的任务和作用环境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30 8 4 水体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水体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30 8 5 水体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水体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30 8 6 城市水环境城市水环境 红黄绿红黄绿 分区整治规划分区整治规划 30 8 6 1红黄绿综合治理分区划分原则 30 8 6 2划分依据 31 9 实施意见实施意见 31 9 1规划实施的配套措施规划实施的配套措施 31 9 2工程分期实施工程分期实施 32 10 中水回用规划中水回用规划 32 10 1中水回用的必要性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32 10 2中水回用的可行性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32 10 3中水回用的基本类型中水回用的基本类型 33 10 4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 33 10 5中水回用发展规划中水回用发展规划 33 10 6 规划建议规划建议 33 11 近期规划工程量与投资估算近期规划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35 11 1 工程范围工程范围 35 1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35 11 3材料 人工价格材料 人工价格 35 11 4其它工程费用其它工程费用 35 11 5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 35 12 存在问题与建议存在问题与建议 37 1 前前 言言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 隶属滁州市管辖 地理位置为 除西南少部分与本 省来安县相连外 其他地区均被江苏省环抱 东北隔湖与高邮市相望 东南 南 西南分别与高邮市 仪征市 南京市六合区接壤 北与金湖县 盱眙县毗邻 境内东西宽53千米 南北长约56千米 总面积1770平方千米 天长市东距上海367千米 扬州54千米 南距南京85千米 西距合肥246千米 滁州95千米 属于以沪 宁 杭为中心节点的长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带 又位于 南京市1小时都市圈内 南京市对天长市的经济辐射力较为突出 安徽天长经济开发区2003年启动建设 截至2013年6月底 累计完成园区基础 设施投入25亿元 建成路网框架面积近20平方千米 入园企业562家 其中工业项 目280家 建成工业企业189家 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 亿元以上企业50家 10亿元以上企业9家 2012年 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72亿元 财政收入7 83亿元 今年有望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财政收入 9 6亿元 目前 前三期路网区域内项目已基本覆盖 绝大部分建成投产运营 在 推进园区建设过程中 做到了 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 把开发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 镇区规 划 交通规划结合在一起 优化资源组合 围绕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编 制了30平方千米总体规划 并通过专家评审 二是坚持集约优先 控制项目用地 规模 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能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项目用地 从 投资强度 建设速度和税收贡献额度等方面严格项目准入 出台了鼓励建设多层 厂房的优惠政策 根据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结果 目前开发区土地利用 集约度为0 9927 三是坚持产业定位 园区已形成仪表光电缆 装备制造 新能 源 电子信息 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五大产业 规划建设了9个产业功能区 形成 以远东 蓝德为龙头的仪表光电缆开发区 以天康为龙头的新能源开发区 以强 强为龙头的新型纺织开发区 以朝野为龙头的电子科技开发区 以仪表城为龙头 的现代综合服务业园区等一批 区中园 四是坚持园当城建 按照产城一体的 要求 开发区建设了9个高标准安置小区 5000多套职工公寓 目前集聚人口近8 万人 景弘物流园投入运行 职教园区 农贸市场 仪表城 汽车五金机电城等 一批现代服务业设施主体完工 部分即将投入使用 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正 在加紧建设 城市综合体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下一步 安徽天长经济开发区将按照滁州市 关于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决定 的要求 以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仪器仪表示范基地和申报国家 级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为契机 努力打造一批 国字号 品牌 排水设施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 排污 排涝 防洪的骨干工程 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 对城市经 济发展具有全局性 先导性的影响 是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设施 截至目 前 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千米 配套的道路和排水管网也大部分建成 但 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给后续的排水系统设计 建设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园区 内新建道路下已铺设有雨污水管道 但没有全部形成系统 且部分道路存在雨污 水管道合流等情况 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如果不加快排水系统建设步伐 随着城 区的发展 水污染问题必将不断加剧 因此 受开发区的委托 我院承担了本轮天长经济开发区的排水工程专业规 划 2013 2030 的编制工作 在接受委托后 我院组织了由相关专业组成的精干设计小组深入现场 对天 长经济开发区现状供水 排水设施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污情况 规划区水 系水文等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于2014年元月9日进行方案汇报 充分吸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形成评审稿 并在2014年2月20日通过专家评审 项 目组深入实际 充分尊重专家和各方面领导意见 反复多方案论证 最后得出规 划成果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 得到了天长经济开发区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在此表示 衷心感谢 由于工作内容多 范围大 时间相对紧迫 本规划尚有不足和不尽合 理之处 请有关部门 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2 概概 述述 2 1 规划规划背景背景 本规划是在 安徽省天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3 04 天长经济开发区 一期 二期 三期 石梁新区 石梁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长市城市给水规 划 2013 2020 天长排水 雨水 防涝规划 2013 2020 报批稿 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2013 2030 送审稿 等的指导下进行的天长经济开发区专业规划之一 是天长经济 开发区发展及 给水 排水 水利 一体化的需要 本规划将成为天长经济开发区 排水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性文件 2 2 规划规划目标及指导思想目标及指导思想 从天长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天长经济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 下 采取全面规划 分期实施的原则 制定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方案 合理布局排 水工程设施 使之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能及时有效地排除城市暴雨径流 和城市污水 并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妥善处理和处置城市污水 保护环境 从而 充分发挥城市排水工程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保障与推动作用 保证城市健康 持续的发展 2 2 1污水系统规划污水系统规划 以 三个提高 二个加强 为核心 全面规划 远近结合 突出重点 分步实 施 三提高 提高污水收集率 提高污水处理率 提高处理设施利用率 实现工程效益 体现服务水平 二加强 加强水源保护力度 加强中心城区河道治理力度 确保水源地 安全 改善城市水域的景观水平 2 2 2雨水系统规划雨水系统规划 以 二确保 二利用 一推广 为核心 全面规划 远近结合 突出重点 分 步实施 二确保 确保在设计重现期内 排水畅通 不积水 确保在超过设计重 现期时 退水快 积水时间短 二利用 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绿地 室外大型停车场等场所 作为超标准 降雨时的临时调蓄池 以降低投资成本 体现工程效益 科学 合理利用雨水 资源 作为绿化洒灌 道路冲冼及对水质要求不高用水水源 一推广 积极推广渗透性强的材料作为人行道 停车场的表面层 以减少降 雨径流 入河水量 2 3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年1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年1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11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 5 城市供水条例 国务院第158号令 6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06 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2011 10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 98 11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 2000 12 泵站设计规范 GB T50265 2011 13 安徽省城市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14 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2030 15 天长市石梁镇新区总体规划 2012 2030 16 安徽省天长市石梁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3 2020 17 天长综合经济开发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18 天长综合经济开发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19 天长综合经济开发区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20 天长市城市给水规划 2013 2020 21 天长市经开区地形图 1 1000 1 10000 22 天长排水 雨水 防涝规划 2013 2020 报批稿 23 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2013 2030 送审稿 24 开发区内雨污水管道实测资料等 25 安徽省天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3 04 为天长经济开发区一期 二期 三期 石梁新区 石梁老区五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合并的规划 26 天长市经开区竖向设计规划 27 天长市经开区部分企业污水排放量资料 2 4 规划规划范围及年限范围及年限 本次排水工程专业规划服务范围与安徽省天长经济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所确 定的城区建设用地范围一致 规划用地面积为近期 2020年 约25平方千米 远 期 2030年 约30平方千米 规划年限尽量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近期2020年 远期2030年 2 5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2 5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天长经济开发区位于天长市西南部 部分与本省来安县相连 其他地区均被 江苏省环抱 东北隔湖与高邮市相望 东南 南 西南分别与高邮市 仪征市 南京市六合区接壤 北与金湖县 盱眙县毗邻 位于南京市1小时都市圈内 南京 市对天长市的经济辐射力较为突出 2 5 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境内地层自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发育 城东南一带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50KPa m2左右 城西荭草湖一带地基承载力一般在40KPa m2左右 老城和城北地区的 地基承载力一般在80Kpa m2左右 天长地质构造处于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内 其主体是由褶皱带 褶皱 挤压 性和扭压性断裂或挤压破碎带所构成 属二带一区 郯庐带 铜扬带 II号全国 重点监视区 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区 2 5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开发区内除梁园老区北部地势较低外 其余地形总的趋势是西高 东低 2 5 4 水水 文文 天长市境内河流为淮河入江水系 市内河流有新 老白塔河 铜龙河 杨村 河 秦栏河 川桥河 王桥河等 总长度246 4千米 内有白塔河 川桥河 三岔 河等三条河流贯穿全境 流向高邮湖 高邮湖常年水位5 5 5 6米 蓄水5 6亿立方米 汛期蓄水9 38亿立方米 开发区内水系主要有黄庄水库及其支流 中 坝水库及其支流 银淀河 川桥河和白塔河 其中银淀河规划为内河 防洪标准 为二十年一遇 银淀河河口20年一遇洪水位为10 76m 川桥河和白塔河为外河 白塔河 川桥河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 天长站50年一遇洪水位为11 29m 银淀 河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 2 5 5 气气 象象 天长市地处北亚热带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光 照充足 四季分明 具有霜期短 日照长 雨量充沛的特点 1 降雨量 天长市地处江淮之间 受地理位置影响 降雨年内分布不均 年际变化大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 城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024 5mm 6 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的5 1 最大年降雨量1782 2mm 1991年 最小年降雨量638 6mm 1978年 最 大一日降雨量天长站323 3mm 1953年9月1日 2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4 8 年极端最高气温40 极端最低气温 17 1 一年中最冷为1月 平均气温为1 2 最热为7月 平均气温为27 6 3 蒸发 霜期 日照和风向 多年平均蒸发量1397 4mm 多年平均无霜期219 3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9 1 3小时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冬 夏两季受单一冷 暖气团控制 冬季多偏 北风 夏季多偏南风 静风率高达14 2 6 城市城市概况概况 2 6 1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安徽天长经济开发区2003年启动建设 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工作 在去年申报请示已上报至国务院的基础上 多次就申报工作向商务部领导 进行了专题汇报 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力争2015年顺利获批 继续 推进扩区工作 目前7 5平方千米扩区总体规划 环评已通过专家评审 扩区请示 已上报省政府 年内有望顺利获批 2013年8月 被省经信委新批准为省级仪器仪 表产业示范基地 2013年10月 申报了省级 两化融合 示范区 在空间规划方 面 修编了2020年30平方千米发展规划和50平方千米展望规划 在发展目标方面 编制了 千亿园区 发展规划 明确了到2017年发展目标 即开发区框架面积 达到30平方千米 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财政收入超20亿元 为园区今后 一段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2 6 2 社会 经济状况社会 经济状况 截至2013年6月底 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25亿元 建成路网框架面积近 20平方千米 入园企业562家 其中工业项目280家 建成工业企业189家 有国家 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 亿元以上企业50家 10亿元以上企业9家 2012年 开发区 实现工业总产值30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 财政收入7 83亿元 今年 有望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财政收入9 6亿元 截至目前 建成区面积达20平 方千米 入园企业562家 建成工业项目189家 亿元以上企业50家 已形成仪表 线缆 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 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五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 园区基础设施完备 基本实现水 电 路 通讯 宽带 排污 有线电视及 项目用地的 七通一平 2 6 3 总体规划概况总体规划概况 a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 总体规划将天长经济开发区的性质定为 以打造 千亿园区 冲刺 国家 级开发区 为主线 进一步拉升标杆 主动对接国家级仪表生产基地申报进展情 况 做好申报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国家级保税物流园区 省级纺织产业基地 省 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等10多个 国字号 皖字号 品牌前期各项材料的准备工 作 b 规划年限规划年限 近期2020年 远期2030年 c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 2020年 建设用地为25平方千米 远期 203 0年 建设用地为30平方千米 2 6 4给水现状及给水规划给水现状及给水规划 2 6 4 1给水现状给水现状 天长市现有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和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各一座 地下水 共有18处深井点 2007年新建天长市地表水厂 以高邮湖为水源 一期规模5万m 3 d 深井水厂仅有良种场正常开启供水量约0 12万m3 d 地表水厂位于市区东郊 万寿南路与外环东路交叉口的西北角 净水厂设计 总平面按10万m3 d规模布置 净水构筑物按一期工程5万m3 d设计 总占地43520 已于2007年底完成一期工程5万m3 d 工艺为静态混合器 网格絮凝 平流沉淀池 V型滤池 消毒 2011年度地表水厂供水量约为2 493万m3 d 其主要单体设计如下 1 管道静态混合器 一期设DN600管道静态混合器一套 二期再增设一套 2 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 按5万m3 d一组建成 每组分两格 可独立运行 折板絮凝时间为15分钟 平流沉淀池水平流速为13 s 停留时间为1 73h 有 效水深3 0m 平面尺寸为16 96m 一期先建一座 二期再建一座 3 滤池 采用四阀滤池 设计滤速8m h 共建两组 一期先建一组 规模为5万m3 d 每组8格 对称双排布置 每格过滤面积48m2 平面尺寸24 35m 4 清水池 清水池容量按水厂规模的15 考虑共建两座 一期工程先建一座 容量为750 0m3 为改善环境 清水池顶部考虑绿化 5 二级泵房 土建按10万m3 d规模一次建成 一期设备按5万m3 d规模安装 一期安装2 5 万m3 d规模水泵三台 其中一台备用 二期增设二台同型号水泵 使规模达到10 万m3 d 泵房为半地下式 平面尺寸为34 5 9m 6 加矾加氯间 按5万m3 d规模土建一次建成 一期设备按5 0万m3 d规模安装 混凝剂暂定为聚合氯化铝 投加量为5 10mg l 加矾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 一期工程加药泵安装2台 1用1备 单台泵加注量为500l h 消毒剂采用液氯 采用三次加氯方式 总投加量为1 5 3 0mg l 加氯系统采 用自动控制 一期工程选用3台加氯机 其中前加氯 后加氯和补加氯各1台 单 机加氯量为4kg h 7 废水池及泵房 废水池容积按能满足二格滤池同时冲洗工况考虑有效容积为300m3 池内设2 台潜水泵 9 水厂附属建筑 净水厂内设有综合楼 车库 食堂 仓库 机修间 传达室等附属建筑 总 建筑面积为1600 天长市中心城区自备水井单位日用水量为0 7629万m3 d 按42 的漏损率计 算 则其供水量约为1 53万m3 d 由两者统计可知 天长市现状供水总量为4 02万m3 d 供水人口约12万人 石梁镇新区 石梁镇老区 开发区三期规划区范围内没有水厂 现状用水主 要来自市区水厂 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人口的增加 现状供水设施和规模将 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按照城市供水专业规划 开发区三期 石梁镇老区 石梁 镇新区用水 将由新建釜山水厂和市区水厂联合供水 釜山水厂水源取自釜山水库地表水 近期利用天长经济开发区管网延伸供水 2 6 4 2给水工程规划 2 8 4 2城市给水工程专业规划城市给水工程专业规划 用水日变化系数 K日 1 3 开发区用水量 按照 天长市城市给水规划 2013 2020 规划范围 天长市中心城区 即东至九里和赵庄小区 西至 经十三路 十八集 南至关塘晏公村 北至北门收费站 约46km2 并适当考虑周 边部分乡镇供水 包括 仁和镇芦龙街道 冶山镇关塘街道 永丰镇 石梁镇 2 015年 10万m3 d 2020年 15万m3 d 规划人口 30万人 按照开发区各个片区控规 开发区的2020年最高日供水规模为 16 7m3 d 水源规划 给水规划将高邮湖和釜山水库确定为城区 包括开发区 供水水源 3 排水历史沿革排水历史沿革 3 1排水工程现状排水工程现状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石梁老区 石梁新区 开发区一期 二期和三期 建设用 地共27 93 km2 其中石梁老区2 06 km2 石梁新区11 4 km2 开发区一期2 85 km2 开发区二期7 02 km2 开发区三期为4 6 km2 开发区一期 二期的雨污水管道大部分已经建成 另外规划范围内还建有3座雨水排涝泵站 分别为草湖站 胡庄站和上营站 这三座排涝泵站的具体情况如下 上营站现状为3台套700QZB 125 132KW 台 设计起排水位5 5米 设计出水位11 08米 扬程5 65米 流量3 96 m3 s 胡庄现状为3台套700ZLB 4 5 110KW 台 设计起排水位5 3米 设计出水位11 05米 扬程5 75米 流量4 5 m3 s 草湖站现状为2台套500ZLB 0 75 4 3 55KW 台 设计起排水位6 1米 设计出水位10 18米 扬程4 0米 流量0 6 m3 s 按 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2013 2030 送审稿 上的规划成果并进行复核 确定本区域排涝模数为2 94m3 Km S 草湖站 胡庄站上营站均不满足规划期内防洪排涝要求 三个排涝站均需要 扩建 其中草湖站扩建规模为4 66 m3 s 胡庄站扩建规模为3 59m3 s 上营站扩建规模为2 07m3 s 近期开发区一期 二期的雨水平时自排 汛期泵排 但因银淀河河口规划的 排涝泵站尚未建设 和白塔河为敞开式连接 无任何控制措施 汛期白塔河水位 上升 形成内涝 2座污水提升泵站 分别为纬一路和经六路污水提升泵站 开发 区现状污水提升泵站有2座 一座位于经六路和天汉路交口的东北角 现状规模为 0 5万m3 d 另外一座位于纬一路和沿河路交口的东北角 近期开发区一期 二期 污水通过纬一路污水提升泵站提升之后经压力管道进入位于开发区东北部的天长 市污水处理厂 远期进入规划的第二污水处理厂 园区内新建道路下已铺设有雨污水管道 但没有全部形成系统 且少部分路 段为雨污合流管道 一方面对水体形成污染 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污水处理厂的负 荷 天长市经济开发区现有建成工业企业约280家 通过环保局推荐和对企业门 类的分析 共调研了8家企业 分别为重啤集团 啤酒制造 吉阳新能源 光伏 产业 长青集团 电镀行业 浙江强强实业 纺织行业 海旺食品 食品 行业 安徽春辉仪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仪表线缆 天马泵阀集团有限公司 泵阀制造 天长市中泰铜业有限公司 铜拉丝 这8家企业均为不同的行业 类型 基本涵盖了开发区所有的企业门类 这些企业中排水量大户主要有重啤集团 吉阳新能源和浙江强强实业三家企 业 按现有的生产规模这三家企业的日排污量分别为2300m3 d 1200 m3 d 2800 m3 d 重啤集团全部建成投产后废水量为3808 m3 d 而吉阳新能源共48条生产线目前只上了10条生产线 其生产线全部建成投 产后污水量将达到5347 2 m3 d 强强实业建成完全建成后其用水量将达到4800 m3 d 排水量按90 考虑 为4320 m3 d 也就是说近期内这三家企业的废水量就达到6300 m3 d 重啤及吉阳太阳能全部建成投产后 废水量将达12747 2 m3 d 其他5家企业排水量都非常的小 基本上都在几十吨左右 而且有些企业 为不定期排放 比如天长市中泰铜业有限公司 企业为铜拉丝行业 为电缆厂家 生产铜芯 其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冷却 循环使用 一个月换一次 每次排30m3 生活污水每天5 m3 d 长青集团为电镀行业生产摩托车配件 其废水量约60 m3 d 回用 海旺食品为食品冷冻 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冲洗和冷冻食品进行浸泡 解冻 含有油脂 不定期排放 生活 生产用水量约15 m3 d 其他两家仪表线缆和天马泵阀生产用水主要用于溶解皂化液进行机床冷却 循环使用 排水主要为生活用水 根据排污量分析 工业废水可以直接预测为三家排水大户外加其他企业废水 三家排水大户到2020年废水的总量按全部投产考虑 为12747 2 m3 d 其他企业废水的总量到2020年按2000 m3 d考虑 则2020年经济开发区工业废水总量约14747 2 m3 d 生活污水方面 根据调查 截至2013年6月底 入园企业562家 已建成工业 企业280家 开发区企业按平均每家25人考虑作为常住人口 企业常住人口280 2 5 7000人 另外 服务范围内有一处保障性住房 共计3404套 50m3 套 按 每套2人考虑 3404 2 6808人 天长街道及十八集安置小区共计7417套 100 110 m3 套 按每户3人考虑 7417 3 22251人 常住人口共计7000 6808 2225 1 36059人 目前开发区为天长市最重要的企业集中区 许多企业职工较多 目 前白天到开发区上班的人数约为4 3万人 即开发区现状人口总数约为7 9万人 随 着进驻开发区企业的不断增多 开发区常住人口和上班人口也将不断增加 开发区目前没有污水处理厂 所产生的污水 通过经六路泵站提升后 沿纬 一路排入第一污水处理厂 规划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积极准备筹建 3 2防洪和排灌设施概况防洪和排灌设施概况 一 防洪概况 开发区内地势起伏较大 属于丘陵地形 最高高程30 82米 最低高程8 86米 最大高差达到22米 按照 天长排水 雨水 防涝规划 2013 2020 报批稿 和 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2013 2030 送审稿 银淀河规划为内河 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 银淀河河口20 年一遇洪水位为10 76m 川桥河和白塔河为外河 白塔河 川桥河防洪标准为五 十年一遇 天长站50年一遇洪水位为11 29m 银淀河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 但 因银淀河河口规划的排涝泵站尚未建设 和白塔河为敞开式连接 无任何控制措 施 汛期白塔河水位上升 在经六路两侧地势较低区域形成内涝 三大水库的防洪情况如下 1 黄庄水库 正常水位 22 0米 洪水位 23 08米 30年一遇 校核洪 水位 23 77米 300年一遇 另外 该水库今后将以景观为主 灌溉为辅 其 常水位和防洪水位都将大大降低 2 中坝水库 正常水位 16 0米 洪水位 17 14米 30年一遇 校核洪 水位 17 73米 300年一遇 3 唐营水库 正常水位 24 0米 洪水位 25 4米 30年一遇 校核洪水 位 26 2米 300年一遇 二 排灌设施概况 本次规划区内有现状十八集灌站 该灌站位于石梁镇十八集社区境内 为两 级提水泵站 包括十八集一级站 二级站三墩站 二级站周营站和红旗排涝站四 座泵站 该站灌溉水源通过新白塔河引用高邮湖水源 灌区位于天长市西片 是 天长市较大的提水灌区 覆盖石梁 新街两个镇 东与天长市区接壤 南与郑集 镇相邻 西与汊涧镇相接 北连原坝田乡 设计灌溉总面积3 45万亩 属国有中 型泵站 十八集二级站 周营站 位于原十八集乡西侧周营村 为二级提水灌溉站 兴建于1971年 1972年11月开始受益 该站现有装机4台套 总容量300KW 出 水流量1 6m2 s 设计灌溉面积2 05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1 0万亩 按照天长市城西开发区建设要求 拟对十八集二级站干渠自天康大道南至纬 三路段约3km渠道进行改道 同时对十八集二级站天康大道 中坝水库段支渠进行 改道 本次初步拟定改道方案 将两改道渠道进行合并设计 拟扩建改道现状一 级站支渠 自天康大道沿S312东侧至纬三路段 穿越纬三路后 一路接现状一级 站支渠 一路沿纬三路南侧向西至经十六路 至拟迁建的二级站进水渠 新二级 站出水渠继续沿纬三路南侧向西至经十七路 至现状二级站干渠 3 3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以及国家 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城市排水的要求和标准愈来愈高 开发区排水存在的主 要问题有 一 缺乏规划指导一 缺乏规划指导 目前 天长市虽有专项规划指导 但开发区建设范围内 既有规划空白区域 又有规划重叠区域 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时无依据可循 建设易混乱 难以组织 完善的排水系统 二 排水管网未成系统二 排水管网未成系统 开发区近年新建道路均按规划随道路建设铺设了雨 污分流制管道 但由于 建设时序 设计标准等问题 管网尚不完善 尤其是污水工程 急需建成污水配 套管网系统 及时收集污水 进入污水处理厂 并最终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最 终目的 三 雨水高低排分区不明 低排区配套排涝设施不完善三 雨水高低排分区不明 低排区配套排涝设施不完善 部分地块雨水可以自排的 因没有规划指导 导致高排水进入低排水系统 增大了排涝泵站的负荷 另外经六路为银淀河排水片最低区域 该片两侧的涝水 均汇入经六路一侧明渠 由明渠排入银淀河 由于原有排水面积没有得到有效的 控制 而银淀河进入白塔河为敞开式 无排涝泵站 涵闸等控制措施 白塔河水 位同时也影响着银淀河排涝是否通畅 综合因素 同时导致该区域排水不畅 内 涝严重 四 用地性质改变 排水压力加大四 用地性质改变 排水压力加大 随着开发区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 将侵占部分低洼洼地 使城区沟塘的调 蓄能力逐步下降 造成雨水无滞蓄缓冲空间 加大了洪涝灾害损失 此外 由于 建设 开发区不透水面积占集水总面积的比重加大 导致产汇流速度加快 流量 增加 增加了排水压力 五 现状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偏低五 现状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偏低 按本次规划的设计标准复核现状雨水管道过流能力 大部分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且施工中存在倒坡 平坡等现象 进一步降低了管道的过流能力 特别是经八路 与纬三路交口 上游雨水流量较大 按重现期1年 径流系数0 6核算 流量约为5 5 m3 s 超过了下游的负荷 导致下游容易出现积涝 且上游地块高程较高 最 低点高程12 82m 可以满足白塔河50年一遇 11 29m 的防洪要求 汛期可以 直排白塔河 不需经过下游上营站提升排放 六 少量路段存在雨污合流管道六 少量路段存在雨污合流管道 经三路 纬一路至建设路 经四路 纬一路至建设路 以及经五路 天汊 路至建设路 间已建排水管道为雨污合流管道 一方面对水系有一定的污染 另 一方面 也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 七 排灌渠穿越城区七 排灌渠穿越城区 规划建城区内有排灌渠穿越 既可能造成与城市排水管渠竖向间距的冲突 又降低土地利用率 增加建设成本 4 排水规划标准排水规划标准 4 1 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 4 1 1 排水体制简述 排水体制简述 通常 排水体制的选择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的首要问题 它影响排水系 统的设计 施工 维护和管理 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影响深远 同时也影 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 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一般应根据城市总体规 划 环境保护的要求 原有排水设施 水环境容量 地形 气候条件 从全局 出发综合考虑 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形式 将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称为合流制 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两种 前者是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 理和利用直接就近排放水体 不设置污水处理设施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 修 建截流干管 一般是沿河流或其他受纳水体 在截流处设置溢流井 并设污 水处理厂 下雨初期和旱季污水全部流入污水处理厂 雨量增加时混合污水溢 流到水体排除 合流制对水体污染严重 不符合当前国家环保政策 不予采用 分流制是将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 管区内排出的系统 分流制分不完全分流制 半分流制和完全分流制 半分流 制卫生条件好 但投资太大 不宜采用 不完全分流制是建立完整的污水系统 而雨水采用地表漫流的方式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沟或小河 一般适用于发展中 地区 可以分期建设节约近期投资 天长经济开发区城市较大 地形复杂 不 具备使用不完全分流的条件 完全分流制将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送至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或利用 雨水就 近排放 该体制卫生条件校好 新建的城市 工业区和开发区 一般采用该体 制 一个城市 通常采用混合制排水体制 既有分流制又有合流制 这也是与 城市发展相联系的 城市建设初期 周围水体良好 水环境容量大 并受建设 资金限制 多采用合流制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水环境的恶化 此时进行完全分 流改造由于建筑密度 改造资金等社会 自然因素影响 往往不能完成 所以 在水体岸边进行截流 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 而新建城区往往按雨 污分流 规划设计 采用分流制 4 1 2 排水体制选择排水体制选择 排水体制的选择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 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它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 施工 维护和管理 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影响 深远 同时还决定了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 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一般 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的要求 原有排水设施 水环境容量 地形 气候条件 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 对于天长经济开发区排水体制的确定 应本 着保护环境 减少工程投资的原则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力求做到环境效益 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排水体制优缺点比较表排水体制优缺点比较表 表表4 1 排水体制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半分流制 适用范围城市发展开始阶段 水环境容量大 城市发展开始 阶段 没有条 件改造的城区 新建城多 有 条件改造的城 区 城市发展区 有适合的地形 是过渡措施 环境保护要求 高 经济条件 好的地区 环境保护最差较差好好最好 投资小大大先小后大最大 实施难度最容易较容易较难先易后难最难 运行费用最低高高先低后高最高 施工管理简单较简单复杂先简单后复杂最复杂 能否采用不符合国家地方有 关环保政策 不能采用 可在难改造的 老城区采用 新建区 可改 造区采用 不采用当前财政状况 下 不宜采用 考虑天长经济开发区除梁园老镇区外 其它均为新建区 且梁园老镇区规 模较小 现状排水设施老化严重 排水能力普遍不足 埋深过浅 可资利用的 排水设施较少 可以按全新建区考虑 另外 现状经三路 经四路 经五路以 及天康大道上局部路段为雨水合流管 但是其管径较小 不能满足合流管道的 流量要求 且其所在位置及流向不方便改为截流式合流制 因此本次规划推荐 天长经济开发区排水体制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 4 2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和参和参数数 雨水雨水 1 暴雨强度公式 开发区距扬州市较近 本规划推荐采用扬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95 0 3 40 641 0 1 1 8248 t gP q 式中 q 设计暴雨强度 l s ha p 设计重现期 年 t 降雨历时 t t1 mt2 其中t1为地面集水时间 取t1 10min m为折减系数 t2 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min 2 设计重现期 依据正在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精神 根据汇水地区性 质及地形 气象特点和暴雨积水带来的影响和损失程度 暴雨设计重现期原则 上采用3年 即P 3 重要的地区如立交及人流密集的广场处取5 10年 3 径流系数 根据地面种类的不同 径流系数有不同数值 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系数应 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综合径流系数取为 0 6 根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径流系数可以按照下表取值 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 表表4 2 区域情况 城市建筑密集区0 60 0 85 城市建筑较密集区0 45 0 6 城市建筑稀疏区0 20 0 45 参照相关城市的取值 并从技术经济角度综合分析考虑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般地区综合径流系数取 取为0 6 重要地段 如立交泵站及人流密集的广 场等径流系数取0 9 参见下表 径流系数表径流系数表 表表4 3 区域情况径流系数 一般地区 0 60 立交泵站及广场 0 90 绿地 0 15 在具体工程设计时 径流系数的选择 可结合详细的区域情况资料 按照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1年版 确定的不同地块的径流系数加权计算后得 出 4 折减系数 城区雨水排除基本采用暗管 涵 折减系数m取为2 明渠取为1 2 5 设计雨水量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Q q F 式中 Q 雨水设计流量 l s q 设计暴雨强度 l s ha 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 ha 污水污水 1 水力计算公式 流量公式Q V A 式中 Q 设计流量 m3 s V 设计流速 m s A 过水断面面积 m2 流速公式 采用曼宁 Manning 公式 R2 3I1 2 m s n V 1 式中 n 粗糙系数 R 水力半径 m A R 湿周 I 水力坡降 2 粗糙系数 污水管道的粗糙系数主要取决于管道结膜和管底沉积情况 这两者又取决 于污水水质及其流动情况 污水管渠多为重力流 一般均按粗糙型紊流考虑 粗糙系数n值采用0 014 塑料管取0 010 3 流速 管内流速较大 水流畅通 不会发生淤积 污水管在设计充满度下 最小设计流速为0 6m s 4 最大设计充满度 污水管道按不满流设计 最大设计充满度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取值 5 变化系数 居住区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Kz Kz K日 K时 平均日污水量 最高日污水量 最高日平均时污水量 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 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我国自1972年起先后在北京 长春 广州等27个观测点进行1年观察 并 对2000个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经验公式如下 11 0 Q 2 7 Kz 式中 Q 污水平均日流量 l s 工业废水日变化系数为1 0 时变化系数取1 3 总变化系数1 3 5 污水系统规划污水系统规划 5 1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 从现状出发 以 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 2030 天长市石梁镇新区总体规划 2012 2030 安徽省天长市石梁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3 2020 天长综合经济开发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长综合经济开 发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长综合经济开发区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依据 遵照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2006和天长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的意见 采用合适的排水体制 分期建设 真 正起到保护环境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 2 根据规划范围内用地性质 并考虑近 远期发展 合理制定各项设计 参数 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全面综合分析 准确而又合理确定污水量指标 进而合理确定污水系统建设规模 4 根据排水现状和地形 合理划分污水排水服务区 5 按照污水集中处理的原则 遵照卫生防护和排放水体的要求设置污水 处理厂 6 通过水力计算优化排水管道设计 使污水管网布置合理 力求做到排 水工程规划技术方案上可行 经济合理 7 结合地形特点布置管道和泵站 尽量减小管道埋深和减少提升泵站的 数量和规模 5 2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预测 5 2 1 污水比流量值的确定污水比流量值的确定 因开发区内大部分为规划的工业用地 其用水量和排污量无法准确估算 故 一是按照 天长市城市给水规划 2013 2020 上的成果进行计算 二是参照近期开发区污水管网的收水面积和产生的 污水量进行计算 三是参照省内其它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污水比流量指标进行复 核 一 按照 天长市城市给水规划 2013 2020 上的成果计算如下 2020年天长规划用地面积46平方千米 规划用水量15万m3 d 污水排放比0 8 日变化系数为1 0 时变化系数取1 3 总变化系数1 3 则开发区污水的比流量 为 15 46 0 8 1 3 0 201m3 km2 d 二 参照近期开发区内已建污水管网的收水面积和产生的污水量进行污水比流 量计算 近期开发区内已建污水管道主要集中在开发区的一期和二期地块上 汇水面积 约9 4 km2 根据对现状污水排放情况的调查 目前开发区每日污水排放量约2万m3 d 按照污水比流量计算应为 2 9 4 0 213 万m3 km2 d 三 参照安徽寿县新桥产业园排水规划中的污水比流量如下 城市污水量预测表城市污水量预测表 表表5 1 年份 规划用地面积 km2 平均日用水量指标 万m3 km2 d 污水量指标 万m3 km2 d 总污水量 万m3 d 污水收集率 污水处理量 万m3 d 201515 250 254 0 203 3 10 902 79 203038 880 354 0 283 11 04 95 通过比较 按照 天长市城市给水规划 2013 2020 上的成果计算出的指标值 现状污水排放量计算值均与寿县新桥产业园 排水规划中的2015年污水比流量指标值比较接近 另考虑到工业用水量的不确 定性 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远期发展的可能 拟采用单位面积建设用地污水比 流量0 24万 m3 km2 d进行开发区的污水量计算 5 2 2 城市污水总量城市污水总量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 规划期内开发区污水总量为 近期 2020年 4 99万m3 d 远期 2030年 6 72万m3 d 考虑到近期园区企业和人口入住率达不到100 按70 计算 则近 期规模为3 5万m3 d 远期规模为7万m3 d 5 3 污水系统分区污水系统分区 本次污水规划设计了两个方案 详述如下 方案一 根据天长经济开发区污水排水系统的规划原则 污水排水现状 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地形条件等 将本次规划范围划分为4个区 各分区名称 服务面积见表5 2 方案一排水分区表方案一排水分区表 表表5 2 编号服务区名称 服务区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