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规范协议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DCS改造项目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招标文件技术协议买 方: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卖 方:北京ABB贝利控制有限公司设计方:郑州科试控制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62008年7月2目 录1.总则22.工程概况2233.遵循的规范和标准44.技术要求65.双方工作范围343536356.设备规范3636377.供货范围4040398.交货进度454544439.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4545444311.价格表52525150120.技术服务和联络52525453131.分包商/外购部件情况57575958142.大件部件情况5858605915.差异表58586160招标方买 方: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投标方卖 方:参与本次招标项目的投标单位北京ABB贝利控制有限公司设计方:郑州科试控制技术有限公司1. 总则1.1 本招标文件技术协议是对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DCS改造项目提供的分散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CS)的技术方面和其它有关方面的说明。1.2 本招标文件技术协议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细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卖方应提供一套(包括1台单元机组DCS及公用系统DCS)满足本规范书技术协议和所列标准要求并符合本工程需要的高质量的DCS系统及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1.3 本规范书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在设备正式投运前,如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有所变动,投标方卖方应及时更新设计或设备,保证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投标方卖方负责。1.4 本所有文件、图纸及相互通讯,均使用中文。不论在合同谈判及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是主要的工作语言。若文件为英文,应同时附中文说明,且以中文为准。1.5 招标文件技术协议及合同中规定卖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1.6 投标方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招标方将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符合本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偏差(无论其多么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差异表”中。如招标方不认可偏差,投标方卖方完全接受和同意必须满足本招标文件技术协议的要求。1.7 招标方买方在联络会和设计过程中对于投标方卖方设计方案和图纸的确认,尤其是硬件配置、功能分配及控制逻辑等的确认并不代表招标方买方将为DCS系统的设计承担责任,投标方卖方应完全保证所供DCS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合理性、完整性和优良性。无论是否经过招标方买方确认,投标方卖方都应无条件对系统中的缺陷、不足和与合同不符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或更换,而不增加任何费用。1.8 招、投标文件和本技术协议及澄清文件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招、投标文件、澄清文件与本技术协议相矛盾时以本技术协议为准。1.9投标文件要求:投标方在技术谈判,必须至少提供以下技术文件供招标方审查:1.9.1 投标文件(要求按照本招标文件要求的格式及章节编排进行响应);1.9.2 设计及供货所依据的规范及标准。1.9.3 所提供设备的技术文件和样本(需包含提供的所有技术性能数据的说明);1.9.4 DCS系统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规划配置图及说明、系统性能、系统结构、系统通讯网络结构详图(包括每一个接口模件及相应的接口形式、数量和通讯介质、协议、速率等)、对外接口、人机接口,过程通道、电源配置及所需供电电源容量等;1.9.5 DCS系统的供货范围,包括所有硬件、软件、施工、服务和有关图纸资料等;1.9.6 DCS电子设备的荷重及散热量、卡件功耗、设备运行和储存的温、湿度等环境要求资料;1.9.7 差异表,若投标方不列差异表将被视为完全响应技术协议招标文件要求;1.9.8 DCS硬件配置图及所供设备清单并注明产地;1.9.9 备品备件清单(含单价);1.9.10 本工程组织大纲(含工作时间和人员的安排)、质量控制与计划保证;1.9.11 所提供DCS在国内外同类型电厂应用业绩清单(含指定参与本工程的设计和调试人员的工程业绩);1.9.12 本技术协议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其它说明、资料等;1.9.13 详细填写所供设备的数据表。(数据表要求按设备名称、型式规范、单位、数量、制造厂及产地、备注等几项填写)1.9.14 性能参数表(见附表。投标方应详细填写该参数表)1.9.15 分项报价表(参见附表)1.9.16 技术谈判时需包含1套电子软盘投标文件(Word97文档和ACAD14图形),不包括产品说明书等。2. 工程概况2.1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为国产300MW发电机组,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河南省火电建设二公司承建、调试,于1995年10月投产运行。2.2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DCS控制系统随主机投产,共有四部分组成:主控系统为贝利公司INFI-90控制系统、MEH为西屋公司WDPF控制系统、DEH为日立公司HITACHI3000控制系统、BPC为西门子公司TELEPERMME控制系统,各系统之间采用硬接线进行数据交换。2.3 机组型式2.3.1 锅炉制造厂:东方锅炉厂型号:DGl02518.2 6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露天布置、全钢架、全悬吊结构的燃煤锅炉。空气预热器:回转式燃烧方式:四角喷燃切圆燃烧最低稳燃负荷:40%B-MCR2.3.2 汽轮机制造厂:日本日立公司型号:TCDF33.5型式:亚临界、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冲动冷凝式。额定转速:3000 r/min旋转方向:顺逆时针回热抽汽级数:8级(3级高加+1级除氧+4级低加)2.3.3 发电机 制造厂: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型号:QFSN300220额定功率:300MW额定容量:353MVA额定电压:20KV额定转速:3000r/min频率:50HZ额定氢压:0.3MPa功率因数:0.85(滞相)冷却方式:水氢氢(定子线圈水内冷,定子铁芯和转子为氢冷)励磁方式:静止半导体它励方式2.4 本次改造的总体要求和目标2.4.1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为单元制机组,采用炉机电集中控制方式。#3机组与#4机组共用一个控制室。本次改造将现有的控制系统拆除,包括DCS、DEH、MEH、BPC、ETS、METS,仅保留原有DCS的电缆,改造后的控制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即均采用同一家设备,所有输入、输出端子板的安装位置及通道数量应与原贝利DCS系统保持完全一致。DEH、MEH、BPC、ETS、METS是DCS的一部分,DEH的液压伺服系统和就地仪表未纳入本次改造范围。控制室、电子间根据需求重新布置,控制室原有的立盘拆除,仅保留火焰电视、水位电视、电接点水位计、光字牌报警装置,新增42台液晶显示器作为大屏幕使用。原有的火检系统、大小机TSI全部更换新设备,包括控制机柜、模件、连接电缆、就地探头。2.4.2 本次改造将ECS(电气控制系统)纳入改造范围,原有立盘上的电气设备的监视与操作全部改由DCS控制。电气控制系统分为单元电气控制系统和公用电气控制系统,公用电气控制系统挂在公用环上,不单独设置操作员站,通过设置操作权限可分别在#3机组或#4机组(4机组为贝利INFI-90系统)上进行操作。电气控制系统需更新的设备包括同期装置、快切装置,还需增加部分电气量变送器以将电气量信号接入DCS(电气新增设备不属于在本次招标卖方供货范围)。2.4.3 DCS还将具备以下功能:通过通讯方式与其它系统联通,以通讯方式向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传送实时/历史数据,以通讯方式向电子大屏幕传送实时数据。3. 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本招标文件技术协议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为最新版本,即以招标方发出本DCS订单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引用的规范和标准:3.1 美国防火协会(NFPA)ANSI/NFPA 70 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电气规范ANSI/NFPA 85C 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内爆和外爆3.2 (2)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ANSI/IEEE 472 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SWC)ANSI/IEEE 488 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3.3 (3)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IA RS232C 资料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 资料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EIA RS485 资料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 资料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3.4 (4)美国仪器学会(ISA)ISA IPTS 90 热电耦换算表ISA 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3.5 (5)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SAMA)SAMA PMS 22.1 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功能图表示法3.6 (6)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ANSI/NEMA ICS6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3.7 (7)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NSI/ASME TDP-1-1985 电站蒸汽轮机防进水保护措施 3.8 (8)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UL 1418 电视用阴极射线管的防内爆UL 44 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3.9 (9)IEC标准IEC-331Fire-resi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cables.IEC-529Degree of protection by enclosures(GB-4208-84)IEC-584Thermocouples(GB/T 4989-94;GB 4993-85;GB 4994-85)IEC-654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industrial process measuring and control equipment(ZBN-10007-88)IEC-617Graphical symbols for diagramsIEC-751Industrial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sensors.IEC-801EMC for industrial process meas.&contr. equipment.IEC-801-1General (GB/T 13926.1-92)IEC-801-2ESD (GB/T 13926.2-92)IEC-801-3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field requirements(GB/T 13926.3-92)IEC-801-4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s(“Bust”)IEC-801-4Surge immunity requirements.IEC-848Function charts for control systems.IEC 870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IEC-870-3Interfaces(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IEC-870-5Transmission protocolsIEC-1131Programmable controllers3.10 (10)德国相关标准:TRD-411Safety regulations for steam boilers, oil firing.TRD-413Safety regulations for steam boilers, pulverized coal firing.3.11 (11)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 435-91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GJ-116-93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6571998火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575.219991998控制中心人际工程设计导则DL/T 65520061998火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6-200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2006火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82006火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920061998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7011999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T 7111999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 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996200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 10562007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6581998火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GB 2887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DL/T 5000-2000火力发电厂技术规程DL/T 5190.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3.123.13 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还应符合IEC-61000标准,即GB/T13926.1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标准。3.14 投标方卖方可提出其它相当的替代标准,但需经招标方买方确认。4. 技术要求4.1 总体要求4.1.1 卖方所提供的DCS能完成本招标文件技术协议规定的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和电气控制(ECS)等功能,以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4.1.2 卖方所提供的DCS本次改造将实现DCS、DEH、MEH、BPC、ETS、METS、ECS一体化设计,其中BPC合并入MCS,DEH单独设置控制处理器,ETS单独设置控制处理器,MEH和METS合并设置一对控制处理器。DEH、ETS、MEH系统配置独立的节点,具有独立的机柜、电源系统、网络接口模件等。DEH、MEH、BPC、ETS、METS、ECS不单独设置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其系统的监视、操作、系统管理、控制组态修改、历史数据存贮均通过DCS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来实现。4.1.3 DCS系统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软硬件设计均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开放性。4.1.4 DCS应能冗余配置,具有诊断至通道级的自诊断功能,使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无论是在操作员站还是工程师站上,都能监视系统和各个模件状态,实现直至通道级的诊断。诊断采用逐级查找的方法,即由操作员站诊断控制器、控制器诊断I/O卡件、智能的I/O卡件诊断卡件上的每一通道,逐步细化。每块控制器及通讯处理器及I/O卡件面板上还有完整的状态LED指示,通过状态指示可及时显示到通道级的运行状态,保证一旦系统有故障,能准确及时找到故障点,保证系统的分钟。系统内任一模件发生故障,均不影响系统其它部分的工作。为此,控制系统应包括各种可行的自诊断手段,以便内部故障能在对过程造成影响之前被自动检测出来。保护和安全系统应具备在线试验手段。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详细说明系统故障所遵循的原则(包括防止误动和拒动、控制系统功能分组及构成等)。投标方提供的DCS还应具备远程诊断功能。4.1.5 系统的参数、报警和自诊断功能集中在LCD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控制系统应尽可能在功能上和物理上进行分散。4.1.6 系统的组态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分散的原则,使部件故障对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合理的程度,重要I/O点不应在同一模件上。4.1.7 DCS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同时,投标方卖方还应在DCS内设置防火墙,对DCS网络与所有外部系统之间的通讯接口(网关、端口)进行实时在线监视,有效防范外部系统的非法入侵和信息窃取。4.1.8 DCS不设独立的接地网,使用电气接地网系统。4.1.9 DCS系统应至少满足下列性能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将在性能试验中予以检验。投标方卖方应提出检验的方法和标准。4.1.9.1 系统抗干扰能力a) 共模电压250V。b) 共模抑制比不小于90dB。c) 差模电压不小于60V。d) 差模抑制比不小于60dB。4.1.9.2 系统可用率:整个DCS系统的可利用率不小于99.9。4.1.9.3 系统精度e) 在整个系统运行环境(供电质量、环境温度)范围内,系统满足如下精度要求:f) 模拟量输入信号精度为0.105%(高电平或电流),0.2035%(低电平);g) 模拟量输出信号精度为0.1505%(高电平或电流)。h) 系统设计满足在6个月内不需要手动校正而保证这三个精确度的要求。4.1.9.4 系统响应指标i) 数据库刷新周期,模拟量小不大于模拟量最小采样周期,开关量不大小于1秒。j) LCD画面对键盘操作指令的响应时间小于1秒。k) LCD画面上资料刷新周期小于1秒。l) 从键盘发出指令到LCD出现实际反馈信号的时间小于2秒。4.1.9.5 系统存储余量、负荷率余量,系统在任何工况下均应满足:m) 所有控制站内存余量不超过少于40%;外存余量不超过少于60%。n) 通讯总线在最繁忙的情况下,负荷率不应超过20%(非确定性网络)30%(确定性网络);o) 所有控制站处理器单元负荷率正常情况下不超过4030,恶劣工况下不超过60;操作员站处理器单元负荷率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恶劣工况下不超过40。4.1.10 在工程设计进程中,若由于相关技术条件和要求的变化,需要对控制功能及过程I/O组态进行修改,在不超过合同I/O总量3%的前提下,硬件、软件冻结前后,招标方买方对过程I/O信号及控制要求的变化,投标方卖方应及时更新设计而不追加费用。4.1.11 投标方卖方应提供一套GPS装置,并使DCS的时间与卫星时钟信号同步。4.1.12 投标方卖方提供的设备,其质量标准应一致,机柜尺寸、颜色、外形结构应相同,其中机柜颜色由招标方买方确认。电源电缆截面按照用电负荷选取,其它所有外部接线至少满足2.5mm2线芯截面的接线要求。预制电缆插件应连接可靠并可承受一定的外力。4.1.13 投标方卖方DCS对电气系统的控制应能满足电厂倒送电,分部试运转的要求。4.1.14 如招标方买方在运行中发现投标方卖方所供的DCS不满足本规范书技术协议的技术条款,招标方买方有权要求投标方卖方修改或增加,为此引起的一切费用由投标方卖方负责。4.2 硬件特性4.2.1 总则总体要求4.2.1.1 DCS系统硬件均采用有实际运行业绩的、先进可靠的、最新升级换代的市场上的主流硬件。4.2.1.2 DCS系统所有模件均为插件式模件,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和LED显示功能,故障时可以带电拔插模件进行维护。4.2.1.3 DCS系统中所有模件能在线插拔和更换,而不影响其它模件正常工作。4.2.1.4 模件的种类尽量少,尺寸规格要一样。4.2.2 处理器模件(BRC300)4.2.2.1 所有处理器模件均冗余配置。4.2.2.2 处理器模件应能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失电时丢失资料。若采用锂电池,应有电压低报警。电池应方便更换,而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4.2.2.3 冗余配置的处理器模件,同时对系统进行询问,具有相同的资料与状态。备用处理器模件的信息刷新周期小于100ms,切换时间小于10ms。当工作的处理器模件故障时,能自动无扰地切换到备用的处理器模件,并在操作员站上报警。当数据通讯总线故障时,处理器模件能正常运行,并有通讯故障报警。4.2.2.4 某一个处理器模件的切除、修改或恢复投运,均不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的运行。4.2.2.5 电源故障属于系统的可恢复性故障,电源掉电恢复后,处理器自动恢复正常工作,无需运行人员干预。4.2.2.6 考虑到电厂安全性的要求,将故障分散到最低,投标方卖方提供的控制处理器不仅应满足本技术协议规定规范规定的负荷率指标,还应充分考虑物理上和功能上的分散。根据招标方买方需求,至少配置2731129对冗余控制器(最低配置,以各控制器满足相关技术指标为准),具体配置如下:表4.1: 新DCS系统控制器数量配置表(最低配置)机柜号系统功能实际点数控制器对数备注#1柜DAS4471#2柜DAS3421#3柜DAS3963161#4柜SOE137401#5柜MCS16771协调控制系统#6柜TSCS2981汽轮发电机组控制#7柜BMCS2232制粉系统自动(磨负荷、一次风量、出口温度)#8柜BMCS & BSCS3672一次风压、炉膛负压、一次风机及其挡板、引风机及其挡板#9柜BMCS & BSCS3342二次风量、送风机及挡板、空预器及其挡板#10柜BMCS & TSCS5582汽包水位、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电泵、汽泵前置泵、汽泵及小机#11柜TMCS & TSCS5822机侧自动、机侧顺控、汽轮机防进水#12柜MFT921#13柜BMS25132A磨、B磨、AB层油#14柜BMS25532C磨、D磨、BC层油#15柜BMS18021E磨、B层小油枪、D层小油枪新增单元ECS300891新增公用ECS3002131新增DEH110323新增ETS1131新增MEH & METS2061821新增BPC9180待定归入协调控制系统新增调试柜含电源、机架、EWS等合计5679/564231294.2.2.7 以上控制器对数是指专门用于“4.2.3.12”条款所列I/O的监控,不包专门用于与其它外围控制系统通讯的控制器(如果需要)。4.2.3 过程输入/输出(I/O)4.2.3.1 所有I/O模件具有抗浪涌保护电路。I/O模件配置数量除满足规定的控制、监视信号需要外,还满足系统安全保护(重要信号应冗余,冗余信号不应配置在同一个模件上)、故障诊断等需要。I/O处理包括输入/输出测点的正确性检查,完成量程归一、数据整定、数字化输入输出、工程单位换算、热电偶冷端补偿、线性化及通道故障诊断。4.2.3.2 所有的模拟量输入信号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4次,所有的数字量输入信号每秒至少扫描和更新10次,事故顺序(SOE)输入信号的分辨率应不大于为1毫秒。为满足某些需要快速处理的控制回路要求,其模拟量输入信号应达到每秒扫描850次,数字量输入信号应达到每秒扫描200100次。4.2.3.3 应提供热电偶、热电阻、变送器信号的开路和短路及输入信号超出工艺可能范围的检查功能,这一功能应在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4.2.3.4 所有的接点输入模件都有防抖动滤波处理。如果输入接点信号在4毫秒之后仍抖动,模件在本次扫描周期内不再接受该接点信号。4.2.3.5 处理器模件的电源故障不会造成已积累的脉冲资料和其它资料丢失。4.2.3.6 采用相应的手段,自动地和周期性地进行零漂和增益的校正。4.2.3.7 所有输入/输出模件,均满足ANSI/IEEE472“冲击电压承受能力试验导则(SWC)”的规定,在误加250V直流电压或交流峰峰电压时,不会损坏系统。4.2.3.8 I/O类型4.2.3.8.1 模拟量输入4-20mADC信号(接地或不接地),最大输入阻抗为250,系统提供4-20mADC二线制变送器的直流24V电源。对1-5VDC输入,输入阻抗必须是500k或更大。应有0-10mADC、0-5VDC等信号供选用。对于外供电模拟量输入,应具备增加电隔离装置功能。4.2.3.8.2 模拟量输出4-20mADC或1-5VDC任选,具有驱动回路阻抗大于1k的负载能力,DCS系统提供24VDC回路电源。两端对接地或浮空等要求应相匹配,否则应采用电隔离。4.2.3.8.3 数字量输入4.2.3.8.3.1 逻辑电平12548VDC, 输入阻抗1k4.2.3.8.3.2 接点输入常开、常闭干接点4.2.3.8.3.3 接点接通为1,开回路(电阻无穷大)为0。负端接到隔离地上,系统提供对现场输入接点的48VDC120VDC“查询电压”,所有DI通道均应采用光电隔离。4.2.3.8.4 数字量输出数字量输出模件采用电隔离输出,能直接驱动控制用电动机或任何中间继电器。在后一种情况,投标方卖方应提供中间继电器、继电器柜及可靠的工作电源。输出继电器接点容量为250VAC/5A,220VDC/3A。4.2.3.8.5 热电阻(RTD)输入有直接接受三线制、四线制和二线制(不需变送器)的Cu50、Pt100等类型热电阻的能力,并且投标方卖方提供这些热电阻所需的电源。每一路热电阻输入有单独的桥路或恒流源。4.2.3.8.6 热电偶(TC)输入能直接接受分度号为E、J、K、T和S型热电偶信号(不需变送器)。热电偶在整个工作段的线性化在过程站内完成。4.2.3.8.7 脉冲量输入每秒能接受至少6600个脉冲。4.2.3.9 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采用屏蔽线,热电偶信号的冷端补偿线采用屏蔽补偿线,屏蔽层在DCS端接地。数字量信号电缆可以不采用屏蔽线。4.2.3.10 所有输入输出模件能抗共模干扰电压250V,差模干扰电压60V。4.2.3.11 系统模件有120分贝的共模抑制比,60分贝的差模抑制比。4.2.3.12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系统的配置,使系统变更最小化,目前对于原有系统机柜I/O子模件采用以下替换原则数量统计如下,采用FEC12替代原先的ASI02/ASM01子模件(15通道AI),采用ASO11替代原先的ASO01子模件(14通道AO),投标方采用CIS22替代原先的CIS02子模件,采用ASI23测温模件替换原来的ASM02AMM/ASM03测温子模件,采用DSI14替换原DSI02子模件(16通道DI),采用DSO14替换原DSO04子模件(16通DO)。可参照进行DCS模件配置(必须满足本招标文件、相关标准、实际工程需要,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性):表4.2:目前原有系统机柜I/O子模件统计表机柜号DSI02AIDSO04AOASI02/ASM01DIASO01DOCIS02TCASM03RTDASM02其它合计说明#1柜17512517212044204949#2柜123131219151594040#3柜10921910126141464242#4柜14141414SOE#5柜65*5161552*1719#6柜16171161712525#7柜515*151152101023333#8柜186*611816644443939#9柜1318*711017184844744#10柜2515*92252915885959#11柜306*1113011164848#12柜727299#13柜131811382222#14柜131811382222#15柜9161961616合计208732011665153482#16柜21711124.2.3.12.1 说明:#5机柜:AI,5个为CIS02;其它,1个为TAS01,1个为DSM04。#6机柜:AI,1个为CIS02;其它。#7机柜:AI,15个为CIS02。#8机柜:AI,6个为CIS02。#9机柜:AI,18个为CIS02。#10机柜:AI,15个为CIS02。#11机柜:AI,6个为CIS02。4.2.3.12.2 DEH、ETS等新增部分按照要求的控制器对数和I/O点数自行配置。4.2.3.12.3 I/O卡件不同类型应分别单独报价,如果实际I/O卡件点数数量大于上述表格,投标方卖方应按投标技术谈判时的价格提供增加的I/O卡件点数。4.2.3.13 用于跳闸、重要的联锁和超驰控制的信号,直接采用硬接线,而不通过数据通讯总线发送。4.2.3.14 除提供规定的现场输入输出通道外,还满足系统对输入输出信号的要求,如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转换的检查点、冷端补偿、电源电压检测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硬接线连接。4.2.3.15 3.4.2.3.15系统供电的输入设备无需外加隔离器,对于由现场供电的输入设备,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数量配置外加隔离器。4.2.3.16 调节回路所采用的I/O卡件是专门针对每个执行机构的专用控制卡件IMCIS22, 每块IMCIS22可以接入 AI 4点, AO 2点, DI 3点, DO 4点。保证接到现场的每个执行机构的电缆为一根。每路模拟量输入输出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在中说明是I/O模件内隔离,还是外加隔离器实现。4.2.3.17 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说明构成调节回路所采用的I/O卡件型式是否为专用卡件(即集中执行机构的所有类型I/O),以及如何保证连接到现场每个执行机构(AI、AO、DI各1点)的电缆为一根。4.2.3.18 本次DCS改造不设置远程I/O的硬件要求和DCS的硬件一致,均为DCS厂家生产的产品。4.2.3.19 冗余输入的热电偶、热电阻、变送器信号的处理,应由不同的I/O模件来完成。工艺上并列运行或冗余配置的设备或保护回路,其相关I/O点应分别配置在不同输入和输出卡件上。单个I/O模件的故障,不会应引起相关被控设备的故障或跳闸。投标方卖方的I/O分配方案应应满足安全和负荷均衡的要求,并经招标方买方审核通过。如投标方卖方的I/O分配方案不能满足招标方买方要求,由此而引起的所有调整(包括增加硬件)由投标方卖方自行承担。投标方也可以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对整个DCS性能有益的建议。4.2.4 Gateway4.2.4.1 本规范书要求所供DCS的各子系统应类型一致,以构成一个统一的监视和控制系统。因此,用于不同子系统或不同通讯协议之间的Gateway应尽可能少。投标方应在其投标文件中说明是卖方负责DCS系统与SIS及第三方系统的接口工作,无需否使用了Gateway。4.2.4.2 投标方应说明DCS系统与PLC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方式,并应提供以太网(TCP/IP,10M/100M)连接方式,使PLC控制系统能在DCS操作员站上控制。4.2.5 外围设备(公用系统DCS无此项)4.2.5.1 单台元机组DCS配置1台打印机服务器和4台打印机(支持网络打印),其中2台为记录打印机,用于生产报表和报警记录及操作记录的打印,安放在单元控制室,记录打印机应是带微处理器的单色激光打印机,打印机打印速率至少每分钟6页(A3)。所有记录打印机都应能互相切换使用。另外2台为激光打印机,安放在工程师室, 其中一台为高分辨率(1440DPI)彩色(幅面A3)用于拷屏;1台为黑白(幅面A4)用于工程师站的打印工作。4.2.5.2 投标方卖方提供9台LCD,其中5台LCD及操作台作为操作员站安放在集中控制室,32台LCD及操作台作为工程师站、1台LCD及操作台作为历史站安放在工程师室内,1台LCD及操作台作为值长站安放在集中控制室。所供LCD为液晶显示器,屏幕尺寸为21”,分辨率不低于1280X1024像素。提供鼠标作为游标定位装置。每台LCD配置一个专用键盘和标准键盘,专用键盘除具有完整的数字、字母键外,还提供若干用户键,使运行人员能直接调出各种所需画面。这些用户键的用途,应可由业主编程人员重新定义。投标方卖方应提供键盘的布置图。键盘的操作应有触感和声音反馈,反馈的音量大小可以调整。安放在值长台的值长站用于值长对现场工况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该站的功能应设置为能够察看所有画面和参数,但不能进行任何操作。4.2.5.3 投标方卖方提供两台光盘刻录机(进口8X4X32以上)用来存储系统资料。4.2.6 3.4.2.5.4 投标方提供一套值长站,LCD、鼠标和键盘的要求同3.4.2.5.2条。4.2.7 电源与接地4.2.7.1 投标方卖方提供用于DCS机柜、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打印机等整个DCS供电的交直流配电柜,该该配电柜不仅接受招标方买方提供的两路单相电源(220VAC10% , 50 Hz1 Hz),一路来自保安电源、另一路来自UPS电源,同时还可可接受双路110VDC等其它规格电源,以确保本次DCS改造范围内所有用户电源为双路无扰切换。4.2.7.2 卖方提供隔离变柜,配置两台隔离变,隔离变柜放置在电气电子间,机柜尺寸、色标按照电气柜要求。4.2.7.3 在各个机柜内配置相应的冗余电源切换装置和回路保护设备,并用这两路电源在机柜内馈电。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应附电源配置图。4.2.7.4 提供冗余的具有足够容量和电压的直流电源,满足设备负载的要求。4.2.7.5 任一路交直流电源故障都会应报警,冗余直流电源应通过二极管耦合。保证任何一路交直流电源故障时均不会导致系统的任一部分失电。4.2.7.6 机柜内的馈电应分散布置,以获取最高可靠性。对I/O模件、处理器模件、通讯模件和变送器等提供冗余电源。柜内各种电源均有指示,模件电源丧失应在DCS画面上可以显示和报警。 4.2.7.7 接受变送器输入信号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应能承受输入端完全的短路,并不影响其它输入通道。4.2.7.8 每一路变送器的供电回路有单独的熔断器(或其它保护措施),熔断器开断时报警。在机柜内,熔断器的更换应很方便,不需先拆下或拔除任何其它组件。4.2.7.9 无论是420mADC输出还是脉冲信号输出,都有过负荷保护措施。系统机柜内为每一被控设备提供维护所需的电隔离手段,任一控制设备的电源被拆除,均报警,并将受此影响的控制回路切至手动。4.2.7.10 每一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都应有单独的熔断器(或其它保护措施)。4.2.7.11 所有DCS控制机柜将直接安装在槽钢底座上,如投标方卖方要求在机柜和底座之间铺设绝缘材料(包括绝缘螺栓、螺母)均应由投标方卖方供货,并提供详细的安装指导说明。4.2.8 环境4.2.8.1 系统在电厂的电子噪声、射频干扰及振动的现场环境中应能能够连续运行,且不降低系统的性能。4.2.8.2 系统设计采用光电隔离、高共模抑制比、合理的接地和屏蔽等各种抗噪声技术。4.2.8.3 系统的模件应按IEC-61000标准规定通过电磁兼容性(EMI)测试。技术谈判投标时卖方应提供各种模件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包括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辐射电磁场,浪涌电压,射频和电源中断等。4.2.8.4 系统能在环境为温度050、相对湿度095的环境中连续运行。4.2.9 电子装置机柜和接线4.2.9.1 电子装置机柜的外壳防护等级,室内应为IP52,室外应为IP56。机柜外壳刚度应满足现场要求(最小厚度1.5mm)。4.2.9.2 机柜尺寸、颜色与和原机柜尺寸、颜色一致,22106*6059*7602(高*宽*深) 2300X800X600(高X长X宽)mm。4.2.9.3 机柜门应有导电门封垫条,以提高抗射频干扰(RFI)能力。柜门上不应安装任何系统部件。4.2.9.4 机柜的设计应满足电缆由柜顶和柜底双面引入的要求。4.2.9.5 对需散热的机柜、电源装置,应提供排气风扇和内部循环风扇。4.2.9.6 机柜内应装设温度检测开关,当温度过高时进行报警。4.2.9.7 装有风扇的机柜均应提供易于更换的空气过滤器。4.2.9.8 新增机柜内的端子排应布置在易于安装接线的地方,即为离柜底300mm以上和距柜顶150mm以下。替换旧机柜的机柜内的端子排布置位置应保持不变,保证在不更换电缆的情况下,端子接线恢复没有问题。4.2.9.9 机柜内的每个端子排和端子都应有清晰的标志,并与图纸和接线表相符。4.2.9.10 端子排、电缆夹头、电缆走线槽及接线槽均应由“阻燃”型材料制造。4.2.9.11 投标方卖方提供的机柜、控制台以及其它设备之间互联的电缆(包括两端的接触件)应由投标方卖方提供,这些电缆应符合IEEE防火标准。4.2.9.12 组件、处理器模件或I/O模件之间的连接不存在应避免手工接线。4.2.9.13 机柜内应预留充足的空间,使招标方买方能方便地接线、汇线和布线。4.2.10 投标方卖方提供的系统满足下列配置裕量要求,这些裕量将用于提高系统可靠性、系统的扩展等目的。投标方卖方应提供计算并验证上述备用量的方法,并提供每个机柜内的布置图。4.2.10.1 每个机柜内的I/O点,模拟量应有15的备用量,开关量应有10的备用量。4.2.10.2 每个机柜内应有1015%的模件插槽备用量。该备用插槽应配置必要的硬件,保证今后插入卡件就能投入运行。并在相应端子柜预留端子排的安装空间。4.2.10.3 所有备用I/O与端子间的接线应在厂内完成,用户需要使用这些备用I/O时,只需把信号接至机柜的端子即可。2. 所有控制站处理器单元负荷率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恶劣工况下不超过60;操作员站处理器单元负荷率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恶劣工况下不超过40。所有控制站的处理器处理能力应有40余量,操作员站处理器处理能力应有60余量。4.2.10.4 处理器内存应有5040余量,外部存储器应大于60%余量。4.2.10.5 单路电源应有40余量。4.2.10.6 控制柜内的电源装置应采用1:1或更高的配置方式。4.2.10.7 通讯网络的尖峰负荷率不大于 20%(非确定性网络)30%(确定性网络);4.2.10.8 操作员站允许最大标签量至少应为系统过程I/O总数的150-200%以上这些都应是按系统联调成功正式投运时的最终容量计算的百分比值。4.2.11 投标方卖方在设计联络会上应提供计算并验证上述备用量的方法。4.3 软件要求4.3.1 投标方卖方应负责整个DCS的组态。投标方卖方提供的DCS系统是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组态,系统任何部分的组态和调试均使用唯一的组态工具,在工程师站上通过网络通讯完成。4.3.2 投标方卖方应提供一套完整的满足招标文件技术协议要求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如实时操作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故障自诊断程序及性能计算程序等。4.3.3 所有的算法和系统整定参数均贮存在各处理器模件的非易失性内存内,执行时不需要重新装载。4.3.4 处理器模件完成模拟量控制所有指定任务的最大执行周期不应超过250ms,处理器模件完成数字量控制的执行周期不应超过100ms。4.3.5 对需快速处理的模拟和顺序控制回路,其处理能力分别为每125ms和50ms执行一次。4.3.6 模拟控制回路的组态,应通过贮存在处理器模件中的各类逻辑块/功能块的联接,直接采用SAMA图或类似SAMA图的方式进行,并用易于识别的工程名称加以标明。还可在工程师站上根据指令,以图的形式打印出已完成的所有系统组态。4.3.7 不论系统是在线还是离线,均能在工程师站上对该系统的组态进行修改,维护、程序下装,而不影响系统运行。系统内增加或变换一个测点,应不必重新编译整个系统的程序。4.3.8 在程序编辑或修改完成后,应能通过通讯总线将系统组态程序装入各有关的处理器模件,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4.3.9 顺序控制逻辑采用熟悉的功能符号,以逻辑图格式进行组态,并可在工程师站上按指令要求,以图形方式打印出已组态的逻辑。4.3.10 查找故障的系统自诊断功能能诊断至通道级故障,并通过操作员站进行报警显示,故障定位明确。投标方应明确描述系统自诊断的特征。4.3.11 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开列所供软件清单和版本号,逐一说明软件功能和产生的效益,并指明哪些是成熟的(已用于哪些国内工程),哪些是待开发的,对需要额外费用的软件应单独报价(不包括在总价中)。4.3.12 DCS的控制逻辑图应能进行动态调试,并有参数强制功能。4.4 人机接口(公用系统DCS无此项)4.4.1 操作员站4.4.1.1 操作员站的任务是在标准画面和用户组态画面上,汇集和显示有关的运行信息,供运行人员据此对机组的运行工况进行监视和控制。4.4.1.2 操作员站的基本功能如下:4.4.1.2.1 监视工艺过程系统内每一个模拟量和数字量。4.4.1.2.2 显示并确认报警。4.4.1.2.3 显示操作指导。4.4.1.2.4 建立趋势画面并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老师上学期工作总结
- 工作个人成长汇报
- 绩效导入工作总结
- 收货部门工作总结
- 消防安全与科技培训课件
- 消防在建工地课件
- 质量异常反馈培训课件
- 质量安全监督站课件
- 消化道出血说课课件
- 责任心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教育考试保密安全培训
- 电器特种作业培训课件
- 2025新高考数学核心母题400道(教师版)
- 卫星网络管理与运维-深度研究
- 房地产质量管理制度
- 2024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法规解读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 世界多极化(原卷版)
- 胃食管反流-讲稿
- 2024至2030年中国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需求趋势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急诊急救流程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